观心
张慈田
观心就是观察起心动念,观察心念的实况、本质。观察心的目的在于善于了解自己原原本本的心,使杂染不易遁形而蒙蔽心眼,使心念清楚、明白、无染,不受苦折磨。
愈观察心就会愈明白心,清净心、杂染心都能渐渐如实显现。不观心、不明白心,心的杂染会很多,有时甚至十个心念有九个是杂染,这显示我们有很多精力在不中用的心念上白白浪费掉,所以要使心智清明、健康,观心、调伏心就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各种心念可以归纳为六种来辨识,即贪、瞋、痴、无贪、无瞋、无痴,或者前三个可称作不解脱的心,后三个称作解脱心。不管解脱心或不解脱心,都是有来由的,不会无因无缘的产生,它源自「明」触或「无明」触。无明或无知的接触,才有有执着的苦乐受,才有贪瞋痴产生,这个连锁反应较容易了解。而明的接触因缘,才有无执着的苦乐受,才无贪瞋痴产生,就比较难理会,而容易忽略因缘,有「心性本来清净」的误解,特别是修习禅定者更易陷入这个困境。
心念的本质是一个接一个生了又灭,灭了又生,是无常不永恒的,当我们的心定静时,这是容易觉知的,但是我们若生起贪瞋痴之念,心念就会卡在某个对象上,而不愿舍离,就像损坏的唱盘,一再回放某段曲子,我们就难以觉知无常了。去除杂染使心念保持流畅性,除了直接从心念去觉知、排除杂染之外,也可由身体的觉知下手,当身体静止时多注意呼吸,身体移动时,多注意动作、触感,这也是有效地使杂染、散乱心得以减少与止熄。(《嘉义新雨杂志》第14期)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死到生——业在死亡和投生过程中的作用(0)
- ·初果圣人只剩七次人天往返。如果这七世...(0)
- ·原始佛教与现存的上座部佛教(0)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 1什么是正念?
- 1《善知识参访记》自序
- 0正确的行脚
- 0走路禅
- 0慈心的修习
- 0正念禅
- 0巧把尘劳作佛事
- 0呼吸禅
- 0佛教各教派的共同信条
- 0行脚八大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