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Vedana)的重要
2013-01-02 13:18:15   来源:   评论:0 点击:

感受(Vedana)的重要 内观研究所 巴利文中的 vedana,相当于英文中的感觉或感受,是由 vidvid 这个字根衍生出来的。vidvid 的意思是"去体验"。当一个物体进入感官根门的范围内,心里就产生一个单纯的接触...
感受(Vedana)的重要
 
内观研究所
 
 
巴利文中的 vedana,相当于英文中的感觉或感受,是由 vidvid 这个字根衍生出来的。vidvid 的意思是"去体验"。当一个物体进入感官根门的范围内,心里就产生一个单纯的接触,心体验到这个物体而产生感受或 vedana。因此,直接经验(paccanubhoti paccanubhoti)的关键就是感受,因为透过它,我们才实际的遭遇及经历这个世界。如同这段巴利经文所述:
 
Ya vedayati ti vedana, sa vedayita lakkhana, anubhavanarasa...(注1)
 
感觉物体的是感受,感受的特征是去经验,它的功能是去了解这个物体…
 
因此,为了从实际经验的层面去了解这个物体,就必须在感受上下工夫。
 
佛陀用很多不同的方法来描述感受。在中阿含经 Bahu-Vedaniya Suttabahu-vedaniya sutta (注2)经文里,他提及并分析各种状态的感受,并分类成两种、三种、五、六……十八,最多达一百零八种(注3)。然而,当他较精确地定义感受时,说到感受有精神和肉体两个层面。如果没有心,肉体本身是无法感觉到任何东西的。只有心在感受,但是它所感觉的,有个不可分的身体成分--愉悦的感受(乐受 sukha-vedana),不愉悦的感受(苦受 dukkha-vedana)和中性的感受(不苦不乐受 adukkhamasukhavedana)。
 
在真正实践佛陀的教导中,感受的身体层面特别重要,因为它是最直接具体的方法来体验我们自身的无常(anicca),并且可以藉此培养智慧。无常这个事实,不能仅以理智透过外面的世界来了解。它必须透过自身内在来实际体验。我们必须如实的在自己身上体验--每一个短暂的现象,随时都在变化。透过感受的层面了解无常,我们的执着和自我会逐渐消融。佛陀用以下的话,来说明身上感受的重要性:
 
Yathapi vata akaseyathapi vata akase, vayanti vividha puthu;
puratthima pacchima ca pi, uttara atha dakkhina.
Saraja araja ca pi, sita unha ca ekada;
adhimatta paritta ca, puthu vayanti maluta.
Tathevimasmim kayasmim, samuppajjanti vedana;
sukhadukkhasamuppatti, adukkhamasukha ca ya.
Yato ca bhikkhu atapi, sampajannam na rincati,
tato so vedana sabba, parijanati pandito.
So vedana parinnaya, ditthe dhamme anasavo,
kayassa bheda dhammattho sankham nopeti vedagu' ti. (注4)
 
如同天空的风--或由东由西,或由南由北,或夹杂着沙尘或无尘的,或冷或热,或强风或微风--有各种各样的不同。在身上生起的感受也是一样,愉悦的,不愉悦的,或中性的。当一位禅修者努力精进,并且每一刻都不忘失时时彻知无常,这样的智者就完全了解所有的感受。完全理解感受之后,在这一辈子,他就能免除所有的不净杂染(并且成为一位阿罗汉或vedagu)。这种人就是vedagu(完全了解感受全貌的人),因为彻底了解感受(感受的生灭及超越感受的状态),于是安住在法中,死后超越了有缘世界而到达言语无法形容的境地。
 
佛陀再一次强调身上的感受时,说到-
 
Seyyathapi, bhikkhave, agantukagaramagantukagaram, tattha puratthimaya pi disaya agantva vasam kappenti, pacchimaya pi disaya agantva vasam kappenti, uttaraya pi disaya... dakkhinaya pi disaya... khattiya pi... brahmana pi... vessa pi... sudda pi... Evameva kho, bhikkhave, imasmim kayasmim vividha vedana uppajjanti. Sukha pi vedana uppajjati, dukkha pi vedana uppajjati adukkhamasukha pi...Samisa pi sukha.., samisa pi dukkha.., samisa pi adukkhamasukha... Niramisa pi sukha... niramisa pi dukkha... niramisa pi adukkhamasukha vedana uppajjati. (注5)
 
禅修者,假设有一家旅店。人们来自东方、西方、北方、南方。住客中有剎帝利(Kshatriyas)、婆罗门(Brahmins)、吠舍(Vaishya)和首陀罗(Shudras)。同样的道理,禅修者,我们这身体也会生起各种不同的感受--生起愉悦的感受,不愉悦的感受和中性的感受;生起执着的愉悦感受,执着的不愉悦感受和执着的中性感受;也会生起不执着的愉悦、不愉悦及中性感受。
 
以上的章节清楚地描述了内观的过程,藉由观察身体的感受(kayasmim),人可以由痛苦中完全解脱出来。首先,它描述了各种形式的感受(愉悦、不愉悦、和中性的),禅修者可以很容易地透过内观练习,了解且体验到它们。持续地观察身上的感受,可以经验到它们生灭的特性。这种客观持续的观察称为正知(sampajanna时时彻知无常)。根据佛陀的说法,持续实践正知(时时彻知无常)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他透过自身的经验,了解到不断与感官事物接触而产生的感受,如何生起又灭去。他知道当人们开始贪恋愉悦的感受或厌恶不愉悦的感受时,痛苦就产生并且倍增。如果没有正知,人们就仍然不了解内心较深处的潜意识层面。这个愚昧的无明对感受生起不自觉的反应。这种瞬间的好恶,很快地发展成贪爱或嗔恨,这种的习性反应重复加强了无数次之后,才会闯入意识层面。如果只注意意识表层的现象,而忽略了表面下深层的真相,人只会在习性反应重复很多次后才发现。他任由感受的火星扩散成熊熊大火,才尝试去扑灭,结果造成拙劣的肢体或口头行为。透过正知的练习,可以学习客观地观察身体感受,让每个火星独自烧尽而不会酿成大火。透过观察身体的感受,人开始了解任何生起的感受都不是永恒的。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会开始保持平等心并防止任何习性反应的发生。持续用这样的方式观察感受,体验无常(anicca-bodha),便可以出离。有了这样的态度,人不仅可以防止新的贪爱嗔恨的习性反应生,还可消除本来就有的习性反应,因此逐渐由所有的感受中超越出来,脱离痛苦,成为佛陀说的 vedagu。
 
Sabbavedanasu vitaragovitarago, sabbam vedamaticca vedagu so.(注6)
 
一个完全断除感受,且超越感受全部领域的人(达到受灭,感受止息vedana-nirodha)叫做 vedagu。
 
因为身上的感受可以引领到涅槃(nibbana),为了强调感受的重要,佛陀在发趣论(Patthana)中说到-
 
Kayikam sukham... phala-samapattiyaphala-samapattiya upanissaya paccayena paccayo. Kayikam dukkham.. phala-samapattiya upanissaya paccayena paccayo. (注7)
 
由于身上愉悦的感受产生了身体的愉悦感受、不愉悦感受以及与感受息息相关的涅槃状态。由于身上不愉悦的感受产生了身体的愉悦感受、不愉悦感受以及与感受息息相关的涅槃状态。这显示佛陀为了体悟究竟真理而最注重感受。因此他说-
 
Ajjhattam ca bahiddha ca, vedanam nabhinandato;
evam satassa carato, vinnanam uparujjhati.(注8)
 
带着完全的了知,对身内的感受及没有感受保持客观的观察,就可以达到知觉停止(the cessation of consciousness)的境地。一个无明的人对身上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起习性反应而增加自己的业习(sankhara)。相反地,内观修行者有正知(sampajanna)的智慧,可由旧有的习性中挣脱出来,达到完全的解脱。如此,我们的身体有真理的证据。透过观察感受,我们不仅是听闻真理,还可以进一步去实际体验。当我们面对面接触实相,我们会被真理实相转化,因为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自身经验,信心就会生起。
 
 

【注】
1. Dhammasangami Atthakatha, 1, Kamavacarakusalapadabhajaniyam
2. 中阿含(Majjhima Nikaya)2.88
3. 杂阿含(Samyutta Nikaya)2.4.270
4. 同上2.4.260
5. 同上2.4.262
6. 经集(Suttanipata)534
7. 发趣论(Patthana)1.1.423
8. 经集(Suttanipata)1.117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正知(正智)
下一篇:感受的起因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