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良鋆
律藏 (Vinayapiṭaka)
《经分别》(Suttavibhanga)
此经的核心部分是戒本(Pātimokkha,音译波罗提木叉,意译解脱戒)。所谓“经分别”就是对经文即戒本的解释。《经分别》分为《大分别》和《比丘尼分别》。《大分别》(Mahavibhanga) 讲述有关比丘的227条戒规;《比丘尼分别》(Bhikkhunivibhanga) 讲述有关比丘尼的311条戒规。
这些戒规分为八类:
1. 波罗夷 (Pārājikā):行淫、偷盗、杀人(包括怂恿他人自杀)和妄称自己为上人,均属于大罪,犯者须逐出僧团。比丘4条,比丘尼8条。
2. 僧残(Samghādisesā,音译僧伽胝施沙):故意洩精、故意触摸女人、充当男女私通的牵线人、私自违章建屋、毁谤其他比丘、挑拨离间和不听忠告等等,均属于重罪,犯者受罚另外住宿,接受六夜“摩那捶”(mānatta) 灭罪法,然后在僧团大众(至少二十人)面前认罪忏悔,方能恢复僧尼资格。比丘13条,比丘尼17条。
3. 不定 (Aniyatā):独自与妇女一起坐在隐蔽处,犯者视情况定为波罗夷、僧残或舍堕。比丘2条。
4. 舍堕(Nissaggiya Pācittiyā,音译尼萨耆波逸提):衣钵卧具超过应有的数量或不按规定获得和使用衣钵卧具,犯者须当众忏悔,衣钵卧具没收。比丘30条,比丘尼30条。
5. 单堕(Pācittiya, 音译波逸提):说谎、漫骂、与妇女同屋住宿、比丘和非亲比丘尼结伴而行、比丘和比丘尼一起坐在隐蔽处、饮食过量、贪吃鱼肉乳酪、饮酒、杀害牲畜和饮用有虫之水等等,犯者须当众忏悔。比丘92条,比丘尼166条。
6. 波胝提舍尼 (Patidesaniyā):比丘从非亲的比丘尼手中接受食物、未受邀请而自取食物或住处危险而不事先向前来送食的施主说明,犯者须忏悔。比丘4条,比丘尼8条。 - 1 -
7. 众学 (Sekhiyā):有关服装、饮食和说法等等日常行为的戒规。例如,衣着整齐;进屋坐下时,要保持安静,不能大声戏笑,不能摇晃身体、手臂或头;吃饭不能挑食,不能含食谈话,不能大口吞食,不能撒落食物,不能伸舌砸嘴,不能舔手指、舔钵或舔嘴唇;不能站着为坐着的人说法,不能坐着为躺着的人说法,不能坐在低座为坐在高座的人说法,不能为手持刀剑的人说法,等等。比丘75条,比丘尼75条。
8. 灭诤 (Adhikaraṇa Samathā):有关平息僧团内部纷争的方法,共有七种。一、现前止诤,即争议双方当面对质。二、忆念止诤,即验证当事人有无记忆,无记忆则免之。三、不痴止诤,即验证当事人是否精神正常,精神失常则先治病。四、自言止诤,即令当事人自己坦白。五、觅罪相止诤,即当事人不坦白,则揭发其罪状。六、多觅罪相止诤,即召集有德之僧,依多数裁定是非。七、如草覆地止诤,即当事人自悟是非,如草覆地,互相忏悔。
《健度》(Khandhaka)
“犍度”的原义是躯干或集合体,引伸为汇编而成的篇章。因此,《犍度》是有关僧团和僧尼戒规的汇编。《犍度》分成《大品》和《小品》两部分。
《大品》 (Mahāvagga) 包括十健度:
1. 大犍度:有关出家和受戒的规定。
2. 布萨犍度:有关每月望日或朔日说戒忏悔的规定。
3. 入雨安居犍度:有关每年雨季比丘安居修行的规定。
4. 自恣犍度:有关雨季安居结束时比丘自恣忏悔的规定。
5. 皮革犍度:有关穿鞋和使用皮革的规定。
6. 药健度:有关药物和食物的规定。
7. 迦絺那衣犍度:有关雨季安居结束后比丘接受迦絺那衣的规定。
8. 衣健度:有关比丘所穿三衣(袈裟)的规定。
9. 瞻波犍度:有关僧团活动合法非法的规定。
10. 拘睒弥犍度:有关比丘分裂和合的规定。
《小品》(Cullavagga) 包含十二犍度:
1. 羯摩犍度:有关呵责和处分犯戒比丘的规定。
2. 别住犍度:有关比丘接受别住处分的规定。
3. 集健度:有关处分犯僧残罪比丘的规定。
4. 灭诤犍度:有关平息比丘纷争(即七灭诤法)的规定。 - 2 -
5. 小犍度:有关比丘日常生活用品的规定。
6. 卧坐具犍度:有关房舍和卧坐具的规定。
7. 破僧犍度:有关提婆达多反逆之事。
8. 仪法犍度:有关各类比丘的威仪。
9. 遮说戒犍度:有关犯戒比丘不参加布萨的规定。
10. 比丘尼犍度:有关比丘尼的规定,如八重法和二十四障法等。
11. 五百结集犍度:有关佛教第一次在王舍城结集之事。
12. 七百结集犍度:有关佛教第二次在吠舍离结集之事。
《附随》(Parivāra)
《附随》是律藏的附录部分,主要是提供《经分别》和《犍度》 的概要,或者分类叙述有关戒律,共分十九章。
1. 大分别:论述比丘戒。
2. 比丘尼分别:论述比丘尼戒。
3. 等起:论述比丘戒和比丘尼戒以及罪过的产生。
4. 无间省略和灭诤分解:论述罪过的产生、四诤事和灭诤之法。
5. 问犍度:论述各犍度的罪数。
6. 增一法:按照一至十一的数目递增,分类论述《经分别》和《犍度》中的各种事项。
7. 布萨初解答以及制戒义利论:论述布萨活动和制戒的十种利益。
8. 伽陀集:论述制戒处的七城、四种破坏以及比丘戒和比丘尼戒的异同。
9. 诤事分解:论述四诤事。
10. 别伽陀集:论述呵责法等。
11. 呵责品:论述诃责法和布萨等。
12. 小诤和13. 大诤:论述僧团中裁定犯罪的准备事项。
14. 迦絺那衣分解:论述迦絺那衣的受持和舍弃。
15. 优波离五法:论述佛陀回答优波离询问的五法。
16. 等起:论述比丘戒的产生。
17. 第二伽陀集:论述六种身罪、语罪乃至十二种波胝提舍尼。
18. 发汗偈:论述与比丘尼不共住。
19. 五品:论述四种羯磨、二种义利和九种聚会等。
- 3 -
经藏 (Suttapiṭaka)
长尼迦耶
一、《戒蕴品》(Silakkhandha vagga )
l.《梵网经》(Brahmajala sutta) 共分三章。
第一章讲述佛陀带着五百比丘在王舍城和那烂陀之间游行,游方僧须俾耶 (Supiya) 及其弟子梵授 (Brahmadatta) 跟随在他们后面。一路上,须俾耶以种种方式低毁佛法僧,而梵授以种种方式赞扬佛法僧。佛陀告诫众比丘:听到别人低毁佛法僧,不要生气,因为一生气,就无法判断是非;听到别人赞扬佛法僧,也不要得意,因为普通人赞扬的只是那些戒行。佛陀说:“众比丘啊,还有其他的事物,深奥微妙,难以察觉,难以理解,平静,崇高,无法通过思辨掌握,只有智者能够感知。而如来知道它们,目睹它们,宣示它们。人们应该如实地依据这些,正确地赞扬如来。”这样,从第一章最后部分开始,直至经文结束,佛陀评述当时沙门思潮中流行的关于世界和灵魂的过去和未来的各种观点。
这些观点可以归纳为二见 (anudiṭṭhi)、十论 (vāda) 和六十二理由 (vatthu)。二见为“过去劫过去见”和“未来劫未来见”。
过去劫过去见有五论:
①灵魂和世界永恒论,有四种理由。
②半永恒半非永恒论,有四种理由。
③世界有限无限论,有四种理由。
④ 鳝鱼油滑论,即既不认为是这样,也不认为是那样,有四种理由。
⑤灵魂和世界偶然产生论,有二种理由。
未来劫未来见有五论:
①死后灵魂有思想论,有十六种理由。
②死后灵魂无思想论,有八种理由。
③死后灵魂既不有思想也不无思想论,有八种理由。
④死后灵魂断灭论,有七种理由。
⑤现世涅槃论,有五种理由。
- 4 -
佛陀对所有这些观点持否定态度。他依据自己的十二因缘说指出:“他们全都通过六入处(即六种感官和感官对象)感知到触,由触生受,由受生爱,由爱生取,由取生有,由有生生,由生生老死,忧愁,悲伤,痛苦,不安,烦恼。众比丘啊,若比丘如实知道六入处的产生、消失、滋味、危险和不可依靠,也就知道比这一切更高者。”他还比喻说,沙门婆罗门关于过去劫和未来劫的所有见解都通过六十二种理由纳入网中,犹如精明的渔夫用细眼渔网将池塘中的鱼网罗无遗。因此,最后阿难询问佛陀这次说法的名称时,佛陀回答说:“你记住这次说法,名为为利网、法网、梵网、见网,无上的战斗胜利。”
2.《沙门果经》(Sāmaññaphala sutta)。
佛陀在王舍城时,摩揭陀国王阿阇世 (Ajātasattu) 在一个月明之夜,前来求教。阿阇世王询问佛陀:世上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凭借自己的技能获得现世果报,幸福安乐,那么,沙门也能获得现世果报吗?阿阇世王曾经就此问题请教过富兰那迦叶、末伽黎拘舍罗、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婆浮陀迦旃延、尼乾陀若提子和珊阇夜毗罗胝子。他向佛陀一一介绍了这六位沙门婆罗门(即“六师外道”)的观点,并认为他们解说答非所问。
佛陀首先询问阿阇世王如何对待出家的奴仆或农夫,阿阇世王表示他不会勒令他们还俗服役,而是尊敬他们,供养他们。佛陀说这就是沙门获得的现世果报。然后,佛陀详细讲述比丘通过戒定慧,获得更加微妙殊胜的现世果报:比丘恪守各种戒律,戒行具足,则无所畏惧,内心清净安稳。比丘守护感官之门,正念正智,寡欲知足,摆脱五盖(即五种精神障碍:贪欲、填患、昏眠、掉悔和疑惑),心生喜乐,修习四禅定,获得五神通,证得四圣谛,达到解脱。
3.《阿摩昼经》(Ambaṭṭha sutta),共分二章。
佛陀在㤭萨罗时,婆罗门青年阿摩昼遵照老师波伽罗沙提 (Pokkharasāti) 的吩咐,前来察看佛陀是否具有三十二大人相。他见到佛陀后,傲慢无礼,指责释迦族出身卑下,不敬重婆罗门。于是,佛陀询问阿摩昼的出身,指出阿摩昼的祖先是干诃 (Kañha)。佛陀告诉阿摩昼,释迦族祖先誐迦格王 (Okkāka) 为了让宠妃的儿子继承王位,放逐四个年长的儿子。这四兄弟住在雪山湖边的释迦树下,为了保持种姓纯洁,兄弟姐妹结为配偶。由于他们在释迦树 (Sāka) 下,与自己的 (Saka) 姐妹通婚,故而得名释加族 (Sakya)。然而,阿摩昼的祖先干诃是誐迦格王的一个婢女生的儿子。阿摩昼听后感到羞愧,沉默不语。而佛陀安慰他说,于诃是位大仙人,凭借法力,求得誐迦格王的公主为妻。佛陀进而向阿摩昼说明
- 5 -
在一切种姓中,刹帝利最优秀,而在一切人和神中,知识和德行圆满者(“明行足”)最优秀。
于是,阿摩昼询问佛陀何谓知识和德行。佛陀告诉他说,知识和德行与嫁娶、出身和种姓无关。首先要摆脱嫁娶、出身和种姓观念的束缚,才能成就知识和德行,途径是实践戒定慧。阿摩昼听完佛陀说法,也见到佛陀的三十二大人相,便回去报告老师波伽罗沙提。随后,波伽罗沙提亲自来见佛陀。他目睹佛陀的三十二大人相,也听了佛陀说法,表示愿意皈依佛法僧,成为优婆塞。
4.《种德经》(Soṇadaṇḍa sutta)。
佛陀在鸯伽国时,婆罗门种德慕名拜见佛陀。但他也担心见到佛陀后,说话不当,有损自己名誉;名誉受损,则以后的收入也会受损。佛陀洞察他的心思,故而问他熟悉的问题:具备哪些条件,才算是一个婆罗门?种德列举了五个条件:一、七代血统纯洁,二、通晓吠陀、咒语和各种学问,三、相貌端庄,四、遵守戒律,五、聪明睿智。佛陀问他缺少其中的哪个条件,仍能成为婆罗门。种德回答说,缺少前三个条件,仍能成为婆罗门。而后两个条件不可或缺,因为戒和慧至高无上。佛陀又问他什么是戒和慧?种德说不清楚,请求佛陀宣示。于是,佛陀详细阐述戒定慧。种德听完佛陀说法,表示皈依佛法僧。
5.《究罗檀头经》(Kūṭadanta Sutta)。
佛陀在摩揭陀国时,婆罗门究罗檀头准备了许多牲畜,要举行大祭。他慕名拜见佛陀,请教三种祭祀态度和十六种祭法。佛陀向他讲述过去大胜王 (Mahāvijita) 举行祭祀的故事:大胜王准备举行大祭,婆罗门祭司首先要求大胜王认真治理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大胜王达到这个要求后,婆罗门祭司同意举行大祭,向他讲解三种祭祀态度和十六种祭法。所谓十六种祭法是:四种臣民一一刹帝利、官吏、婆罗门和家主表示同意;国王具备八种品质——血统纯洁,相貌端庄,财富充盈,武力强大,乐善好施,知识广博,通晓语义,聪明睿智;国王的祭司具备四种品质——血统纯洁,通晓吠陀、咒语和各种学问,遵守戒律,聪明睿智。所谓三种祭祀态度是国王在祭祀前、祭祀中和祭祀后,都不为自己耗费财富而后悔。在婆罗门祭司指导下,大胜王的这次大祭没有屠宰牛羊,砍伐草木,也没有折磨奴仆,而只用酥、油、酪、乳、蜜和糖完成祭祀。
佛陀讲完这个故事,点明这个婆罗门祭司是自己的前生。然后,佛陀向究罗檀指出,还有比这种祭祀更简易而又能获得大果报的祭祀,如施舍出家人、建造
- 6 -
寺庙、皈依佛法僧和恪守五戒,而最理想的祭祀是实行戒定慧,以达到解脱。究罗檀头听完佛陀说法,决定放弃杀生祭祀,皈依佛法僧。
6.《摩诃梨经》(Mahāli sutta)。
佛陀在毗舍离讲经说法时,离车族人摩诃梨询问天眼通和天耳通的问题。佛陀证实禅定能获得天眼通和天耳通,但比丘修习梵行并非为了获得这些神通,而是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断灭三结,入预流果;减少贪嗔痴,人一来果;断灭五结,入不还果;灭尽诸漏,获得解脱。达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接着,佛陀讲述自己在㤭赏弥时,出家人孟提摄 (Maṇḍissa) 和阇利 (Jāliya)来问他生命 (jiva) 和身体 (Sarira) 是同一者,还是不同者?佛陀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详细讲述通过戒定慧,证得四圣谛.达到解脱。
7 .《阇利经》(Jaliya sutta)。
佛陀在㤭赏弥时,出家人孟提摄和阇利来问他生命和身体是否同一的问题。内容与上述《摩诃梨经》后半部分相同。
8.《迦叶狮子吼经》(Kassapasihanāda sutta)。
佛陀在㤭萨罗国委若镇时,裸体苦行者迦叶与他讨论苦行问题。迦叶讲述了各种苦行,诸如一日一食,二日一食,七日一食,乃至半月一食;食糠粃,食野草,食牛粪,食树根落果;穿树皮衣,穿草衣,穿兽皮衣,穿粪扫衣;长期站立,长期蹲踞,卧荆棘,卧硬地。佛陀认为只有苦行,而戒不具足,心不具足,慧不具足,远非真正的沙门婆罗门。除了苦行之外,还要修行,灭尽诸漏,达到解脱,才是真正的沙门婆罗门。迦叶询问佛陀何谓戒、心和慧具足?佛陀详细讲述戒、心和慧。迦叶听完佛陀说法,出家为比丘,最后修成阿罗汉。
9.《布吒婆楼经》(Poṭṭhapāda sutta)。
佛陀在舍卫城给孤独园时,有一次造访末梨园,那里聚集着以布吒婆楼为首的游方僧。布吒婆楼向佛陀提出“想灭”的问题,说有人认为无因无缘想生,无因无缘想灭;有人认为想 (saññā) 是人的灵魂(attā,自我),灵魂在时有想,灵魂去时无想;有人认为具有大神通的沙门婆罗门或天神操纵人的想。佛陀回答说,想生想灭是有因缘的,因修习 (sikkhā) 而想生,因修习而想灭。布吒婆楼询问佛陀何谓修习?佛陀详细讲述如何通过戒定慧,达到“想灭”。 - 7 -
然后,布吒婆楼又问佛陀一些问题,佛陀作了回答。而布吒婆楼问到灵魂(我)与想同一与否、世界永恒与否、世界有限与否,生命与身体同一与否和如来死后存在与否这些问题时,佛陀都不作解答。佛陀告诉布吒婆楼说,这些问题没有用处,无助于离欲、灭寂、平静、觉悟和涅槃。布吒婆楼询问佛陀对什么问题作解答?佛陀说他解答苦、集、灭、道(“四谛”)。因为这些问题导向离欲、灭寂、平静、觉悟和涅槃。布吒婆楼听完佛陀说法,表示叹服。后来,他皈依佛法僧,成为优婆塞。
10.《须婆经》(Subbha Sutta),共分两章。
在佛陀涅槃后不久,阿难应婆罗门青年须婆之请说法。阿难讲述如何修习戒定慧,如实知苦、集、灭、道,从而达到解脱。须婆听后,皈依佛法僧,成为优婆塞。
11.《坚固经》(Kevaddha sutta)。
佛陀在那烂陀时,一位年青的家主坚固拜见佛陀,建议佛陀指派一位比丘显示神通神变、这样就会使那烂陀居民更加信奉佛陀。佛陀说他从不要求比丘这样做。接着,佛陀说他本人通晓三种神变:神通神变,他心神变和教诲神变。神通神变是能以一身化作多身,又以多身还作一身,或显或隐,穿行墙壁山岳,出没大地,步行水面,趺坐空中,手触日月,身至梵天。他心神变是能洞察他人的心思。但是,不相信神变的人会说神通神变是犍陀罗咒术,他心神变是摩尼迦咒术。鉴于这种危害,佛陀厌弃显示神通神变和他心神变。而佛陀倡导教海神变,即教诲他人通过戒定慧达到解脱。
佛陀还告诉坚固,过去曾有个比丘心生疑惑:“地水火风四大成分在何处灭尽?”他入定通天,但问遍天国诸神,直至梵天大神都回答不出。最后,还是回来问佛陀。佛陀告诉他说:“识灭皆灭。”
12.《露遮经》(Lohicca sutta)。
佛陀在㤭萨罗国时,应邀上婆罗门露遮家吃饭。露遮怀有一个错误的看法,认为沙门婆罗门证得善法后,不应该告诉他人。于是,佛陀教导他说,有三种老师应受指责:不自觉也不觉他,不自觉而觉他,自觉而不觉他。真正的老师应该是自觉而觉他,就像佛陀本人那样。露遮听完佛陀说法,皈依佛法僧,成为优婆塞。 - 8 -
13.《三明经》(Tevijja sutta)。
佛陀在㤭萨罗国时,有两个婆罗门青年互相争论怎样才能获得解脱,与梵天会合。争执不下,便去请教佛陀。佛陀询问他们通晓三吠陀的婆罗门、婆罗门的老师和老师的老师见到过梵天吗?他们回答说没有。于是,佛陀说,古代仙人创作三吠陀颂诗以来,婆罗门代代相传,但都没有面见梵天。这正如盲人依次相传,虚妄不实。也如欲求美女,而不知美女为谁?也如造梯登楼,而不知高楼何在?也如徒呼彼岸而欲渡河,或者,手臂受缚而欲渡河。并且,依据婆罗门传说,梵天没有爱欲、愤怒和仇恨,纯洁自制,而婆罗门陷身色、声、香、味和触五欲,蒙有五盖,死后怎么能与梵天共住?然后,佛陀教导他们说,比丘修习戒定慧,住 f 慈心、悲心、喜心和舍心(“四梵住”),这才是与梵天其住之道。这两个婆罗门青年听完佛陀说法,皈依佛法僧,成为优婆塞。
二、《大品》(Mahā vagga)
14.《大本经》(Mahāpadāna suttanta),共分三章。
佛陀在舍卫城给孤独园时,凭天耳通得知众比丘在法堂议论前生事,便去法堂向众比丘讲述过去佛的事迹。毗婆尸、尸弃、毗舍婆、拘楼孙、拘那含、迦叶,加上佛陀本人(瞿昙)共七佛。佛陀讲述了七佛的种姓、族姓、寿数、成道之树、大弟子、僧会、常随弟子、父母和王都。
后来,佛陀又向众比丘讲述毗婆尸佛传。毗婆尸菩萨从兜率天降入母胎。母怀菩萨,十月分娩,不坐不卧,立而生产。菩萨诞生后七日,母死往生兜率天。菩萨生下就能站立,朝北行走七步,环视四方,说道:“在这世上,唯我至尊。”占相婆罗门宣布这位王子具有三十二大人相,将来在家则成为转轮王,出家则成为阿罗汉、正等觉。父王为王子建造三座宫殿,供雨季、冬季和夏季居住娱乐。后来,王子驾车出宫游园,先后见到老人、病人、死人和出家人。于是,王子剃除须发,身着袈裟,离宫出家。王子于僻静处,潜心思惟,因慧而悟:“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处灭,六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死、优悲、苦恼灭”。由此,王子获得解脱,成为阿罗汉、正等觉。然后,毗婆尸佛应大梵天的请求,向世间宣法。
15.《大缘经》(Mahānidāna suttanta)。
佛陀在俱卢国时,阿难对佛陀说:“世尊啊,真是奇妙!这缘起法如此深邃,
- 9 -
看上去就深邃.而对于我来说,似乎明白易懂。”佛陀告诫阿难说:“不要这样说,阿难啊!这缘起法确实深邃,看上去就深邃。众生由于不理解、不洞悉这种法,纠缠不清,一团乱麻,不能脱离恶道、毁火和轮回。”于是,佛陀向阿难解说缘起法:“缘名色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缘老死有愁悲苦忧恼,于是有一切苦蕴集”。佛陀还向阿难讲述了四种计我者、七种识住和八种解脱。
16.《大般涅槃经》(Mahāparinibhāna Suttanta),共分六章,是《长尼迦耶》中最长的一部经,讲述佛陀涅槃前后的事迹。
第一章:佛陀在王舍城灵鹫山时,摩揭陀王阿阇世准备攻伐跋祇国,派大臣把这个消息告诉佛陀。佛陀听后,向阿难了解跋祇国的情况后,对这位大臣说道:“我曾经向跋祇国人讲述七不退法。他们至今遵行七不退法,因此不会衰亡,只会繁荣”。那位大臣走后,佛陀召集众比丘,向他们讲述比丘的各种不退法。佛陀告诫他们说:“只要遵行这些不退法,比丘们就不会衰亡,只会繁荣”。然后,佛陀往菴婆罗提迦园说法。又往那烂陀波波利菴婆林说法。又往波吒利村说法,告诫优婆塞们犯戒者有五祸,持戒者有五利。佛陀出波吒利村,至恒河边。犹如力士手臂屈伸,佛陀与众比丘从此岸消失,站到彼岸。
第二章:佛陀往拘利村说法。又在那提迦为阿难说“法镜”。又往毗舍离,住在妓女菴婆波梨的园林,为众比丘说法。又往贝卢婆村,度雨安居。其间佛陀生重病,剧痛濒死。但佛陀以顽强的意志,熬过病痛,活了下来。佛陀自知不久人世,病体恢复后,嘱咐阿难说:“你们要以自己为岛屿而安住,以自己为庇护;不以别人为庇护,以法为岛屿,以法为庇护,不以别人为庇护。”
第三章:佛陀在遮波罗塔庙告诉阿难,说自己如果愿意,可以活上一劫。而当时阿难的心为摩罗所障,没有请求佛陀活上一劫。接着,摩罗前来请求佛陀入般涅槃,佛陀允诺自己三个月之后入般涅槃。佛陀作出这个决定,大地剧烈震动。佛陀向阿难讲述大地震的八因缘,又讲述八众、八胜处和八解脱。阿难请求佛陀活上一劫,佛陀说自己已经作出入般涅槃决定,不能食言。佛陀前往大林讲堂,向众比丘宣布自己不久将入般涅槃,嘱咐众比丘为了众生的利益,继续努力学法和宣法。
第四章:佛陀往般荼村说法。又往薄伽城说法。又往波婆城,住在铁匠纯陀
- 10 -
的菴婆林。佛陀吃了纯陀供养的软猪肉,发赤痢,剧痛濒死。佛陀忍住病痛,又往拘尸那罗,途中身疲口渴,请阿难取水解渴,浑浊的河水顿时清澄。遇阿罗逻迦罗摩的弟子末罗子布古沙,佛陀为他说法。然后,佛陀返回菴婆林休息。佛陀嘱咐阿难,请纯陀不要为供养食事悔恨,告诉他:“如来最后接受你的供养食,入般涅槃,你做了善事,积了功德。”
第五章:佛陀往熙连禅河对岸拘尸那罗城末罗族的沙罗林,吩咐阿难在沙罗双树间铺床,床头向北。佛陀向右侧卧,双足相叠,作狮子卧。佛陀嘱咐阿难,他逝世以后,诸比丘可于“四处”礼佛,即“如来生处”、“如来成正等觉处”、“如来转无上法轮处”和“如来入无馀涅槃处”。阿难问如何安置如来舍利?佛陀嘱咐建塔供奉。佛陀请阿难通知末罗族人来与他见最后一面。末罗族人哀伤悲痛,前来礼佛。游行僧须跋陀赶来问法,佛陀为他说法。须跋陀听后,皈依佛法僧,成为佛陀的最后一位弟子。
第六章:佛陀嘱咐阿难:“不要认为‘导师言毕,我们不再有导师’。在我逝世后,我所教导的法和律便是你们的导师。”佛陀又对僧伽规则作了一些指示,然后,对众比丘说道“诸行是坏法,你们要精进努力,心不放逸。”这是佛陀最后的说法。随后,佛陀从初禅入二禅、三禅和四禅,入般涅槃。佛陀入般涅槃时,大地震动。此后,末罗族人火化佛陀。佛舍利分送各地,建塔供奉。
17.《大善见王经》(Mahāsudassana suttanta),共分二章。
佛陀在拘尸那罗城末罗族的沙罗林中般涅槃时,阿难劝他不要在这偏僻荒芜的小城般涅槃,而去大城般涅槃。佛陀劝阿难不要这样说。他告诉阿难,此城过去曾是大善见王的都城,人口众多,富庶繁华,有十种声、七种城墙、七种多罗树、七种宝和四种如意德,等等。大善见王想到自己是凭布施、和顺和自制获得这样的大威严。于是,他摒弃诸欲,修习四禅,住于慈、悲、喜和舍,命终升于梵界。最后,佛陀向阿难点明这大善见王是自己的前生。教导阿难说:“诸行无常,生灭为法,生而又灭,解脱为乐。”
18.《阇尼沙经》(Janavasabha Suttanta)。
佛陀住在那提迦时,阿难鉴于佛陀曾经讲述那提迦信众命终再生事,要求佛陀也讲述摩揭陀信众命终再生事。于是,佛陀沉思摩揭陀信众命终再生事。这时,有一位名叫阇尼沙的药叉前来告诉佛陀:常童子梵天为三十三天诸神讲述四神通,三径路,四念处,七定具,皈依佛法僧,循此就能像摩揭陀信众那样,命终
- 11 -
断除三结,进入预流,不堕恶趣,达到正觉,或者进人一来。
19.《大典尊经》(Mahāgovinda suttanta),共分二章。
佛陀在王舍城灵鹫山时,一位乾达婆青年来见佛陀。他告诉佛陀:帝释夭为三十三天诸神讲述佛陀的八无等法。然后,常童子梵天出现,为三十三天诸神讲述佛陀前生曾是婆罗门祭司,名为大典尊。大典尊想要见到梵天,在雨季独居静处,修悲禅定。梵天显身,指示大典尊应该出家修行。于是,大典尊出家修行,住于慈、悲、喜和舍,并向诸弟子授道。诸弟子命终皆能升天,道高者与梵天共住。乾达婆青年说完,询问佛陀还记得此事吗?佛陀说还记得。但佛陀指出,这只是生于梵界之法。若要证得涅槃,则要修行八正道。
20.《大会经》(Mahāsamaya suttanta)。
佛陀在迦比罗城大园林时,众天神从十方世界前来集合,拜见佛陀。佛陀向众比丘描述众天神的名称和特征。最后,佛陀报告众比丘,魔军也来了。众比丘保持警觉,魔军无计可施而退走。
21.《帝释所问经》(Sakkapañha suttanta),共分二章。
佛陀在王舍城东因陀罗沙罗石窟时,帝释天在乾达婆青年般遮翼陪同下,前来拜见。佛陀正入禅定。在等候之时,般遮翼弹琴吟唱恋歌。然后,般遮翼向佛陀引见帝释天。帝释天告诉佛陀:迦比罗城释迦族女子瞿毗皈依佛法僧,舍女子心,起丈夫心,命终升天,成为天神之子,名为瞿波。帝释天为佛陀吟诵了瞿波歌。然后,佛陀按照帝释天所问,为帝释天说法。帝释天听完佛陀说法,以手触地,向佛陀三呼致敬。
22.《大念处经》(Mahāsatipaṭṭhāna suttanta)。
佛陀在拘楼国时,教导众比丘说:“净化众生,摆脱忧愁,灭寂苦恼,获得正理,达到解脱,唯一之路是修行四念处”。四念处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佛陀作了详细讲解。身念处是结跏趺坐,控制呼吸,观察身之生灭和不净。受念处是观察受之苦乐生灭。心念处是观察心之生灭。法念处是观察五盖、五取蕴、六处、七觉支、四谛和八正道。
23.《弊宿经》(Pāyāsi suttanta)。
佛陀弟子鸠摩罗迦叶在㤭萨罗国尸舍婆林时,弊宿王不信来世、再生和善恶果报。他慕名前来与鸠摩罗迦叶论辩。鸠摩罗迦叶以种种譬喻回答弊宿王的质问。弊宿王问为何他的作恶或行善的亲朋好友都没有如约从地狱或天国回来向他报告消息?鸠摩罗迦叶回答说,正如刑吏不会准许死刑犯回家探亲,地狱的看守也
- 12 -
不会准许恶人回人间;而升入天国的善人不愿再返回污秽的人间,犹如从粪坑中被救出的人不愿再坠入粪坑。如果善人升入切利天,寿命为一千年,而那里的一日一夜相当于人间一百年。即使他们停留两三昼夜后,回来报告消息,凡人的寿命也等不及。弊宿王表示不信有切利夭,也不信有如此长寿。鸠摩罗迦叶回答说,正如有人生而盲目,不见有黑白青黄,星宿日月,便不予承认。鸠摩罗迦叶以诸如此类的譬喻驳斥弊宿王的观点。弊宿王最后表示叹服,皈依佛法僧,成为优婆塞。
三、《波梨品》(Pāṭika vagga)
24.《波梨经》(Pāṭika suttanta),共分二章。
佛陀在末罗国阿㝹夷时,离车族比丘善宿 (Sunakkhatta) 脱离僧团,理由是佛陀不显示超人的神通和解释世界的起源。游方僧薄伽婆 (Bhaggava) 向佛陀问起此事。佛陀告诉薄伽婆说,他曾先后向善宿预言三位裸体苦行者的结局,都得到应验。佛陀也向薄伽婆解释了四种世界起源说——梵天说、戏嬉说、意乱说和无因说。但佛陀认为显示神通和解释世界的起源并非他说法的目的,因为这些不能达到灭苦和解脱。
25.《优昙婆逻狮子吼经》(Udubarika sihanāda suttanta)。
佛陀住在王舍城灵鹫山时,居士散陀那 (Sandhāna) 访问优昙婆逻园林,游方僧尼俱陀 (Nigrodha) 讽刺佛陀喜欢离群独处,未必具有高深智慧。随后,佛陀来到须摩揭陀池边孔雀食地,向尼俱陀讲述各种污秽苦行的害处,教导他应该修习纯洁的苦行:守四戒(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贪欲),断五盖,住于慈、悲、喜、舍,获得天眼通,达到正见。尼俱陀听完佛陀说法,惭愧不已。
26.《转轮圣王狮子吼经》(cakkavatti sihanāda Suttanta)。
佛陀在摩揭陀国摩图罗村说法,嘱咐众比丘以自己为岛屿而安住,以自己为庇护,不以别人为庇护;以法为岛屿而安住,以法为庇护,不以别人为庇护。怎样以自己和以法为庇护呢?那就是修习身、受、心和法四念处。这样,就能抵御摩罗侵扰。
接着,佛陀讲述转轮王达尔诃奈密 (Dạlhanemi) 的故事。从前,达尔诃奈密依法治国,统一天下,享有七宝: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和臣宝。当空中转轮开始下沉时,达尔诃奈密便把王位交给儿子,自己出家隐居。转
- 13 -
轮消失时,达尔诃奈密告诉儿子,转轮不能作为遗产继承,只有依法治国,才能成为转轮王。此后,一代一代国王依法治国,都成为转轮王。后来,有一位国王登基后,没有询问父王怎样成为转轮王。从此,出现乱世,贫困、偷盗、行凶、谋杀、说谎、淫逸,一代一代罪恶递增,而人寿递减,由八万岁、四万岁、二万岁一直减至百岁,将来会减至十岁,其时人类与禽兽无异。然后,一些人会悔悟,改恶从善。这样,人寿会由十岁渐次增至八万岁。到那时,又会出现转轮王,享有七宝,社会繁荣,人民幸福。同时,弥勒佛 (Meteyya) 出世,作为人和神的导师。
27.《起世因本经》(Aggañña suttanta)。
佛陀在舍卫城东园鹿母讲堂外,与请求出家的婆罗门婆悉吒 (Vāseṭṭha) 和婆罗堕 (Bhāradvāja) 谈论种姓问题。佛陀认为在四种种姓中,都有作恶的人和行善的人。因此,婆罗门种姓最高贵的说法不能成立。无论什么种姓的人,成为比丘,成为阿罗汉,获得解脱,就是优秀的人。无论在今生还是在来生,人世间最高贵的是法。
接着,佛陀讲述种姓的起源。从世界劫尽再创造讲起,一直讲到众生分田地,立疆界。此后,出现偷盗和争执。于是,有的人被推举为王,主持诤讼,世间便有了刹帝利。而有的人想避开世间的罪恶,进入林中沉思,便有了婆罗门。有的人经商,成为吠舍。有的人狩猎,成为首陀罗。后来,这四种种姓中都出现出家人,形成沙门。但无论哪种种姓,只要修得阿罗汉果,便是优秀的人。
28.《自欢喜经》(Sanpasādaniya suttanta)。
佛陀在那烂陀附近波波利菴婆林时,舍利弗 (Sāriputta) 赞叹佛陀宣说的诸法,如四念处、四正勤、五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六入、四入胎、四记心、四见定、七人施设、四通行、言正行、戒正行、四教诫、他人解脱智、常住论、宿住随念智和有情生死智等。
29.《清净经》(Pasādika Suttanta)。
佛陀住在释迦族弓术园时,阿难带着沙弥周陀 (Cunda) 来告诉佛陀:尼乾子(Nigaṇṭha Nāhaputta) 在波婆城去世后,其弟子发生分裂,互相攻讦。佛陀以自己为例,说明什么是理想的导师和弟子。佛陀说他达到正等觉,获得阿罗汉果,而成为人间的导师。他善于宣法,度化弟子。虽然他现在已经年老,走到人生尽头。但他的那些上座弟子也能宣法,如果有人谤法,他们能够予以批驳。
- 14 -
佛陀强调自己宣讲的法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和八正道。佛陀告诫他们说,为了众生的利益和幸福,保证这些法常存世间,众比丘要互相团结,共同诵读,切磋讨论,而不要发生争吵。佛陀还讲述了四安乐、四禅、四果位和四圣谛。他要求比丘不为九事: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蓄财、不随欲、不随恚、不随痴和不随怖,也不要陷入灵魂和世界起源之类无谓的思辨。
30.《三十二相经》(Lakkhaṇa suttanta),共分二章。
佛陀在舍卫城给孤独园时,向众比丘讲述三十二大人相。佛陀指出,生而具备三十二大人相,在家则成为转轮王,统治天下,享有七宝;出家则成为阿罗汉、正等觉,驱除世间的蔽障。佛陀具体说明了三十二相及其宿因,有时一宿因获得一相,有时可获得二相或三相。
31.《尸迦罗经》(Siṇgālovāda suttanta)。
佛陀在王舍城附近松鼠食处竹林时,看见一位家主的儿子尸迦罗礼拜东南西北上下六方,告诉他依照圣贤之法不应这祥礼拜。作为家主的儿子,应该克服四处:贪、嗔、痴和怖;摒弃四恶业:杀生、偷盗、淫欲和妄语;堵住财产流失的六个漏洞:酗酒、浪荡、沉迷伎乐、赌博、结交恶友和懒情。而所谓礼拜六方,实际是善待父母(东方)、老师(南方)、妻儿(西方)、朋友(北方)、仆役(下方)和沙门婆罗门(上方)。
32.《阿吒曩胝经》(āṭānāṭiya suttanta)。
佛陀住在王舍城灵鹫山时,四天王带着夜叉军、乾达婆军、鸠槃荼军和龙军前来拜见。北天王毗沙门说,由于佛陀教导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和不酗酒,大多数夜叉不信奉佛法。因此,他向佛陀吟诵了阿吒曩胝护经,告诉佛陀说,任何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和优婆夷,只要记住这部护经,无论夜叉、乾达婆、鸠槃荼或龙前来骚扰,都不会得逞。然后,佛陀吩咐众比丘记住这部护经。
33.《等诵经》(Sangiti suttanta),共分三章。
佛陀住在末罗国波婆城铁匠纯陀的菴罗林时,末罗人新建一座会堂,请佛陀去说法。佛陀为末罗人说完法,感觉背痛,吩咐舍利弗继续为众比丘说法。舍利弗的说法分成十部分,按照数字序顺编排教义,共讲了二百三十种法,即一法二种、二法三十三种、三法六十种、四法五十种、五法二十六种、六法二
- 15 -
十二种、七法十四种、八法十一种、九法六种、十法六种。
34.《十上经》(Dasuttara suttanta)。
佛陀住在瞻婆城伽伽罗池边时,舍利弗为众比丘说法。他按照数字序顺编排教义,共讲了一百法,即一至十法各十种。
中尼迦耶
《根本五十经编》(Mūlapaññāsam)
(一)根本法门品(Mūapppariyāya vagga )
1. 《根本法门经》(Mūapppariyāya sutta)。
佛陀讲述一切法的根本法门。他指出当时社会流行的观点是将万物(包括涅槃)与自我联系起来。而正等觉如来则认为地是地,不认为自己是地或地是我的,不以地为快乐。他知道快乐是痛苦之根,知道从有产生生、老和死。因此他灭贪断欲,达到无上正等觉。
2.《一切漏经》(Sabbāsava sutta)。
佛陀指出能知能见的人能摆脱一切“漏”(烦恼)。摆脱“漏”的七种方法是见、护、用、忍、离、除和思惟。这样的人不会陷入“有我说”和各种邪见,而能摒弃贪欲,摆脱束缚,断灭烦恼。
3.《法嗣经》(Dhammadāyāda sutta)。
佛陀向众比丘讲述食嗣和法嗣两种比丘,前者注重求食,后者注重求法。佛陀赞扬法嗣比丘,因为这样的比丘少欲知足,勇猛精进。然后,舍利弗为众比丘讲述隐居之法,教导众比丘排除贪、嗔、痴等罪恶,遵循中道(即八正道),获得知见,导致平静和神通,达到正觉和涅槃。
4.《怖骇经》(Bhayabherava sutta)。
佛陀以自己在林中修道的亲身体验说明心中有贪嗔痴的人才会产生恐俱,而心中无贪嗔痴的人能降伏恐惧,进入四禅,领悟四谛,达到解脱。
5.《无秽经》(Anangana sutta)。 - 16 -
舍利弗讲述世上有四类人:一自身有污秽,并意识到自身有污秽,二自身有污秽,却没有意识到自身有污秽,三自身无污秽,并意识到自身无污秽,四自身无污秽,却没有意识到自身无污秽。舍利弗认为第一和第三类人是优者,第二和第四类人是劣者。舍利弗还向目犍连解释污秽是指嗔怒和不满,也就是恶、不善和欲境。
6.《愿经》(ākankheyya sutta)。
佛陀教导众比丘,要实现心中愿望,就要奉守戒律,内心寂静,修习止观。
7.《布喻经》(Vatthupama sutta)。
佛陀教导众比丘要常使心净,勿使心秽。心秽堕恶,心净趋善。贪、嗔、痴等等是污秽。只有清除这些污秽,才会虔信佛法僧。这犹如染布,布若洁白,染色则鲜明;布若脏污,染色则黯淡。佛陀还教导婆罗门孙陀利迦·颇罗堕瓦遮说,在圣河中沐浴并不能涤除恶业,只有守戒修善,才能清净纯洁。
8.《损损经》(Sallekha sutta)。
佛陀教导众比丘要摒弃世间流行的种种我论和世界论,要依据正智如实认识到“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之我”。然后,佛陀讲述排除杀生、偷盗、妄语、贪、嗔、痴等等罪恶的五种法门:损损、发心、回避、上升和般涅槃。
9.《正见经》(Sammādiṭṭhi sutta)。
舍利弗讲述正见就是正确认识善恶及其产生的根源。恶是杀生、偷盗、淫欲、妄语、两舌、恶语、粗语、绮语、贪婪、嗔恚和邪见。恶的根源是贪、嗔、痴。善就是摆脱这些恶。善的根源是不贪、不嗔、不痴。达到正见的途径是正确认识贪、苦、老死、生、有、取、欲、受、触、六处、名色、识、行、无明和漏的产生和灭寂之道。
10.《念处经》(Satipaṭṭhana sutta)。
佛陀讲述身、受、心、法四念处,也就是身随观身而住,受随观受而住,心随观心而住,法随观法而住。佛陀指出四念处是净化众生、克服忧愁、摆脱苦恼、理解正理、达到涅槃的唯一途径。
(二)师子吼品 (Sihanāda vagga) - 17 -
11.《师子吼小经》(Cūḷasihanāda sutta)。
佛陀讲述沙门与外道的区别。外道也可能认为自己与沙门一样信奉导师、信奉法、戒行圆满、亲近同法者。但是,两者在教义上存在差异。例如,外道不能全面认识四取:爱取、见取、戒禁取和我论取。而沙门能全面认识四取及其因缘,从而不取而达到涅槃。
12.《师子吼大经》(Mahāsihanāda sutta)。
佛陀讲述如来十力、四无畏、四生、五趣和涅槃之道。佛陀还详细讲述自己过去曾修习种种外道苦行,如贪秽苦行、厌离苦行、孤独苦行、住可怖丛林苦行和少食苦行,但都不能导致无上智慧,借以灭苦而解脱。
13.《苦蕴大经》(Mahādukkhakkhandha sutta)。
佛陀讲述欲味、欲患和欲出离,色味、色患和色出离,受味、受患和受出离。欲味是依色、声、香、味和触而生喜乐。在佛陀论列的种种欲患中,提到国王的刑罚,除了鞭抽、棍打、截手、截耳、截鼻外,还有“粥锅”、“贝秃”、“罗服嘴”和“火环”等惨烈酷刑。
14.《苦蕴小经》(Cūḷadukkhakkhandha sutta)。
佛陀讲述五欲味少而苦多、患多。佛陀还讲述自己在王舍城灵鹫山时,曾与尼乾子派(耆那教)苦行者对话。尼乾子派崇尚苦行,主张以苦得乐,说道:“如果以乐得乐,那么,尊者瞿昙比不上摩揭陀国频毗沙罗王之乐多。”佛陀以禅定之乐说明自己比频毗沙罗王之乐多。
15.《思量经》(Anumāna sutta)。
大目犍连讲述难于教诲和易于教诲两种人的表现,教导众比丘要善于自我思量,自我观察,做易于教诲之人,而不做难于教诲之人。
16.《心秽经》(Cetokhila sutta)。
佛陀教导众比丘要排除五种心之荒秽,斩断五种心之束缚,才能在佛法和戒律上长进和成熟。五种心之荒秽是于师怀疑、于法怀疑、于僧怀疑、于学怀疑和于同行不和。五种心之束缚是贪染、意欲、爱著、渴望和热恼。
17.《林薮经》(Vanapattha sutta)。 - 18 -
佛陀讲述有些比丘无论住林中、村中或都市中,都不能安心入定,断灭烦恼,因为他们念念不忘衣食床座医药资具。而有些比丘无论住在林中、村中或都市中,都能安心入定,断灭烦恼,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出家修行并不是为了追求衣食床座医药资具。
18.《蜜丸经》(Madhupindika sutta)。
佛陀告诉释迦族执杖者 (Daṇḍapāṇṇ),他的学说能止息神、魔和婆罗门各界中的争论。执杖者听后,摇头缩舌,柱杖而去。然后,佛陀对众比丘宣讲自己的学说:人间盛行种种妄想,如果不生欢喜,不执著,也就消除贪、嗔、见、疑、骄、有欲和无明,也就消除棍棒刀剑、斗争、论争、恶语和妄语,这样就能灭尽罪恶。大迦旃延 (Mahakaccāna) 对佛陀所说法作了阐释,得到佛陀认可。
19.《双思经》(Dvedhāvitakka sutta)。
佛陀讲述自己在成佛以前修行时,运用成双思惟,在产生欲念、嗔念和害念时,便思考欲念、嗔念和害念的恶果,由此消除欲念、嗔念和害念。
20.《息思经》(Vitakkasanthāna sutta)。
佛陀讲述比丘追求增上心(更高的思想境界),应该注意五个特征:一、恶念产生时,应该思考善念;二、恶念仍产生时,应该观察这些恶念的危害;三、恶念仍产生时,应该忘却思念,不起思念;四、恶念仍产生时,应该止息思念;五.恶念仍产生时,应该咬住牙齿,舌抵上颚,以心制心,由此降伏邪心,摒除贪嗔痴,内心安静,凝思入定。
(三)第三品 (Tatiya vagga)
21.《锯喻经》(Kakacūpama sutta)。
佛陀以譬喻说明比丘应当摒弃不善,犹如大婆罗树应该修剪曲干朽枝,才能挺拔高耸。以温顺静淑闻名的女居士韦提希迹禁不住婢女故意激怒,动手殴打婢女。因此,比丘应当于法崇敬,真心顺从。正如铁锨无法铲除大地,虚空无法绘画显像,火炬无法煮沸恒河,比丘应胸怀博大,布满慈悲。即使遇到盗贼,利锯加身,也不改慈悲心,不发恶语。
22.《蛇喻经》(Alagaddūpama sutta)。
比丘阿黎吒 (Ariṭṭha) 将佛陀说的障碍法,理解为非障碍法。佛陀据此指出,
- 19 -
有些愚痴人学法,不以智慧理解真义,而徒资论辩,逞快口头。他们于法不得要领,容易招致不幸。这犹如捕蛇不抓头而抓尾,反让蛇回首咬伤致死。接着,佛陀又以筏喻法,说明欲求度脱,不应执著。譬如有人编筏渡河,到达彼岸后,不必再扛着筏走,而应将筏抛在岸边。佛陀以此教导众比丘说,法尚可舍,何况非法。
23.《蚁垤经》(Vammika Sutta)。
鸠摩罗迦叶长老 (Kumārakassapa) 向佛陀询问蚁垤之谜。佛陀解答说,蚁垤是四大组成的身体;贤者持剑发掘蚁侄蚁垤,剑是智慧,发掘是精进努力;发掘过程中,遇见的门闩是无知,蛙是嗔怒,叉道是疑惑,容器是五盖,乌龟是五取蕴,屠宰场是五欲,肉脔是贪染;最后遇见的龙(蛇)是漏尽比丘。
24.《传车经》(Rathavinita sutta)。
舍利弗与富楼那弥多罗子 (Puṇṇa Mantāniputta) 互相问答,说明涅槃需要经过不同阶段,不能一蹴而就。戒清净、见清净、心清净、断疑清净、道非道知见清净、道迹知见清净和知见清净,本身都不是目的,而是达到涅槃的方法,犹如波斯匿王从王舍城至萨甘陀城,要乘坐七驿传车。
25.《撒饵经》(Nivāpa sutta)。
佛陀将沙门婆罗门比作鹿群,摩罗比作猎师,五欲比作猎师撒下的饵食,教导众比丘要摒除五欲,修习四禅,这样就能使摩罗目盲,不陷入摩罗的视界。
26.《圣求经》 (Ariyapariyesana sutta)。
佛陀讲述有两种追求:圣求和非圣求。非圣求是追求各种世俗生活之法。圣求是追求无上安稳涅槃。佛陀自述青年时代为圣求而出家,先后从师阿罗逻迦罗摩和郁头迦罗摩弗,未能得道。后来,在优楼毗罗的斯那聚落独自修行,获得无上安稳涅槃。然后,经梵天劝请,在鹿野苑初转法轮。
27.《象迹喻小经》(Cūḷahatthipādopama sutta)。
佛陀以捕象师能凭象迹识别真正的大象为喻,指出如来的足迹是戒、诸根防护、念、知、四禅、忆宿命智、生死智和漏尽智。
28.《象迹喻大经》(Mahāhatthipadoparna sutta)。
舍利弗告知众比丘,正如一切动物足迹可以纳入大象足迹中,一切善法也
- 20 -
可以纳入四圣谛中。他着重解释了苦谛中的五取蕴(色、受、想、行、识)和四大(地、火、水、风)。
29.《心材喻大经》 (Mahāsāropama sutta)。
佛陀讲述有些人出家而得利养、恭敬和名闻,于是心满意足,自赞毁他,骄慢放逸,由此陷入苦境。这些人犹如入林选材,截取枝叶,抛弃树干。
30.《心材喻小经》(Cūḷasāropama sutta)。
本经内容与前经类同。佛陀讲述出家而得利养、恭敬和名闻,不应以此为满足,而应精进努力,修习戒定慧,达到不动心解脱。
(四)双大品(Mahāyamaka vagga)
31.《牛角林小经》(Cūḷagosiṅga sutta)。
本经佛陀赞美三位长老:阿㝹楼驮 (Anuruddha)、那提耶 (Nandiya) 和金毗罗 (Kimhila)。他们三人结伴住在牛角婆罗林中,友善和睦,精进努力,修习四禅定,皆得漏尽。
32.《牛角林大经》(Mahāgosiṅga sutta)。
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难、阿㝹楼驮、离越多 (Revata) 和舍利弗一起谈论,在这风光秀丽的牛角娑罗林中,应该居住怎样的比丘才能使它增添光辉。阿难说于一切法多闻多记,离越多说乐于禅定,阿㝹楼驮说具有天眼通,大迦叶说安于林居,大目犍连说互相问法,舍利弗说能降伏心。佛陀肯定了这些说法,也提出一种比丘:不达漏尽,决不起座。
33.《牧牛者大经》(Malāgopālaka sutta)。
佛陀讲述牧牛十一法:知色、通相、除虫卵、治疮痍、放烟熏蚊、知渡处、知饮处、知道路、知牧处、挤干牛奶、尊敬老牛和带头牛,借以譬喻修行之法。
34.《牧牛者小经》(Cūḷagopālaka sutta)。
佛陀以牧牛者驱牛过河为譬喻,说明择师的重要性。正如愚蠢的牧牛者驱牛渡河时,不观察此岸彼岸有无渡头,横遭灭顶之灾,任何沙门婆罗门不明此界彼界、魔界非魔界和死亡界非死亡界,也会导致信众不幸。
- 21 -
35.《萨遮加小经》(Cūḷasaccaka sutta)。
尼乾子(耆那教徒)萨遮迦 (Saccaka) 能言善辩,闻听佛陀宣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率众与佛陀辩论。萨遮迦提出“色是我之我,受是我之我,想是我之我,行是我之我,识是我之我”。佛陀作出答辩:一、我对色、受、想、行、识并无支配力;二、色、受、想、行、识无常;三、无常者为苦。因此,它们都不能说成是我之我。萨遮迦听后,只得表示认同。
36.《萨遮迦大经》(Mahāsaccaka sutta)。
佛陀与萨遮迦谈论身修习和心修习。佛陀讲述自己的修行经历:先后从师阿罗逻迦罗摩和郁头迦罗摩弗,未能得道。然后,独自前往优楼毗罗的斯那聚落修习止息禅 (appānaka Jhāna),又实行绝食,以致身体瘦弱,仅剩皮骨。后放弃绝食,修习四禅,得宿命智、生死智和漏尽智,领悟四谛,达到解脱。
37.《爱尽小经》(Cūḷataṇhāsamkhaya sutta)。
帝释天下凡询问佛陀爱尽解脱法,佛陀为他说法。然后,目犍连升入三十三天观察帝释天是否理解此法。帝释天向目犍连夸示最胜殿。目犍连为挫其傲气,运用神通,以脚姆指力震撼最胜殿。帝释天惊恐不已,遵从目犍连的旨意,复述佛陀所说爱尽解脱法。
38.《爱尽大经》(Mahātaṇhāsankhaya sutta)。
渔夫之子比丘嗏帝认为识虽然流转轮回,但始终保持同一性。佛陀批驳嗏帝的这种错误见解,指出识依缘而生:缘眼于色而生眼识,缘耳于声而生耳识,缘鼻于香而生鼻识,缘舌于味而生舌识,缘身于触而生身识,缘意于法而生意识。已生者由四食(抟食、触食、思食和识食)所成。而四食也是依缘而生。佛陀详细讲述了十二因缘说,指出嗏帝身陷爱(贪)之大网中。
39.《马邑大经》(Mahā-assapura sutta)。
佛陀讲述名副其实的沙门婆罗门应该有惭愧心,身口意清净,守护诸根,饮食适度,保持警觉,具备正智,结跏趺坐,排除五盖,进入四禅,得宿命智、生死智和漏尽智,领悟四谛,达到解脱。
40.《马邑小经》(Cūḷa-assapura sutta)。
佛陀讲述作为沙门婆罗门,不在于穿袈裟、裸形或涂泥,住于露天或树下,诵咒或束发,而在于摒弃贪欲、愤怒、恼恨、妒忌、欺诳等等一切恶欲和邪见,
- 22 -
住于慈悲喜舍,漏尽而得解脱。
(五)双小品 (Cūḷayamaka vagga)
41.《萨罗村婆罗门经》(Sāleyyaka sutta)。
佛陀讲述行非正道非正法者堕入地狱,行正道正法者升入天国。佛陀按照身口意列举了各种非正道非正法行为和正道正法行为。
42.《鞞兰若村婆罗门经》(Verañaka sutta)。
本经内容与前经相同,只是听众对象不同。
43.《有明大经》(Mahāvedalla sutta)。
本经说大拘絺罗 (Mahākotthita) 和舍利弗问答,论题涉及慧、识、受、想、清净意识、慧眼、正见、有、再生、五根和心解脱等。
44.《有明小经》(Cūḷavedalla sutta)。
本经说优婆塞毗舍佉 (Visākha) 和比丘尼法授 (Dhamma dinnā) 问答,论题涉及有身 (sakkāya) 即五取蕴、有身见和非有身见、八正道、三行、受想灭、三受和涅槃等。
45.《得法小经》(Cūḷadhamma samādāna sutta)。
佛陀讲述四种获取之法:一、现在乐得未来苦,如陷于淫欲者;二、现在苦得未来苦,如裸形苦行者;三、现在苦得未来乐,如常受苦忧而修习梵行者;四、现在乐得未来乐,如不受苦忧而修习四禅者。
46.《得法大经》(Mahādharnma samādāna sutta)。
佛陀讲述四种获取之法,论旨与前经基本相同。
47.《思察经》(Vimamsaka sutta)。
佛陀讲述观察如来是否正等觉的方法:观察如来依眼依耳可识之法是否纯净,是否无畏而寂静,断灭贪欲,无所执著。只有依据这样的观察,才会坚信如来和如来之法。
48.《㤭赏弥经》(Kosambi sutta)。 - 23 -
㤭赏弥众比丘发生争论,互相攻击。佛陀劝导他们要互相尊重,和合一致,教给他们六法:作慈身业、作慈口业、作慈意业、共食、共戒和共见。
49.《梵天请经》(Brahmanimantanika sutta)。
有一位名为婆伽 (Baka) 的梵天,认为世界永恒,没有转生,佛陀运用神通,升入梵天界,向婆伽宣示无常说。’然后,佛陀在婆伽前隐形,而婆伽不能在佛陀前隐形。婆伽自认不如佛陀,接受佛陀的说法。摩罗要求佛陀不要向他人宣示此法,佛陀予以拒绝。
50.《呵魔经》(Māratajjaniya sutta)。
摩罗化作细形进入目犍连腹中,目犍连便告诉摩罗:自己前生曾是名为杜辛 (Dūsin) 的摩罗,由于骚扰持戒比丘,用石块打伤尊者弟子毗陀罗 (Vidhura)的头,而堕入地狱,倍受煎熬。因此,他奉劝摩罗不要骚扰佛陀和佛弟子。摩罗听后,隐没不见。
《中分五十经编》 (Majjhimapaṇṇāsam )
(一)居士品 (Gahapati vagga)
51.《乾达罗伽经》(Kandaraka sutta)。
佛陀讲述世上有四种人:一、折磨自己;二、折磨他人;三、折磨自己和他人;四、不折磨自己,也不折磨他人,无欲清凉,幸福快乐。
52.《八城经》(Aṭṭhakanāgara sutta)。
阿难讲述达到涅槃的过程:进人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住于慈、悲、喜和舍,达到空无边、识无边和无所有。八城居士陀萨摩 (Dasama) 听后,说这好像通向宝库的十一个入口,又好像一座住宅有十一扇门,一旦着火,能安全逃出。
53.《有学经》(Sekha sutta)。
佛陀应邀在迦毗罗卫城释迦族新落成的会堂中说法至深夜。佛陀感到背痛,需要休息,请阿难继续说有学法。于是,阿难讲述持戒、守护根门、饮食有节、保持警觉、七正法和四禅。
- 24 -
54.《哺多利经》(Potoliya sutta)。
佛陀讲述断绝俗事八法: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两舌、不贪婪、不恼恨、不忿怒、不骄慢。佛陀还以七个譬喻(狗啃骨头、兀鹰争肉、火把逆风、推入火坑、梦中乐园、租借荣华和砍倒果树)说明欲乐招致祸患。
55.《看婆迦经》(Jivaka sutta)。
佛陀讲述食肉问题。佛陀指出,比丘如果听到、看到或怀疑这肉是特意为他宰杀的,那就不能食用这肉。否则,便能食用。佛陀也指出,杀生供奉比丘不是善行。
56.《优婆离经》(Upāli sutta)。
尼乾子(耆那教徒)长苦行 (Dighatappasin) 认为身、口、意三业中,身业罪过最大。佛陀向他说明意业罪过最大。长苦行回去报告尼乾陀若提子 (Nigaṇṭhanātaputta)。优婆离自告奋勇前来驳斥佛陀的观点,结果反被佛陀说服而皈依佛陀。尼乾陀若提子听说后,来见优波离,优波离为佛陀大唱赞歌,尼乾陀若提子听后,口吐鲜血。
57.《狗行者经》(Kukkuravatika sutta)。
波那 (Puṇṇa) 是模仿牛生活的苦行者;塞尼耶 (Seniya) 是模仿狗生活的裸体苦行者。佛陀警告他俩将来会堕入地狱或转生为畜生。佛陀讲述业有四种:黑业生黑,白业生白,黑白业生黑白,不黑不白业生不黑不白,即业的灭寂。波那和塞尼耶听后,皈依佛陀。
58.《无畏王子经》(Abhayarājakumāra sutta)。
尼乾陀若提子指使无畏王子向佛陀询问一个难题:如来说令人不快的话吗?如果佛陀认可,就问他与普通人有何不同;如果佛陀否认,就问他怎么责骂提婆达多,与提婆达多闹翻?佛陀看见王子抱在怀中的小孩,便问王子:如果石子或小棍含进小孩嘴中,怎么办?王子说,赶紧把它掏出来,即使出点血也不怕。于是,佛陀说:如果有必要,他也会说令人不快的话。王子听后,佩服佛陀,皈依佛法僧。
59.《多受经》(Bahuvedaniya sutta)。
优陀夷 (Udāyin) 和钵遮甘伽 (Pañcakaṅga) 为受分三种还是两种,争执不一。佛陀告诉阿难说,他按照各种分类说法,受可以有多种分类,不必为此争
- 25 -
吵不和。接着,佛陀讲述欲乐有五种:色、声、香、味和触,但这不是至高的幸福。比这更高的幸福是进入四禅,达到空无边、识无边和无所有。
60.《无戏论经》(āpaṇṇaka sutta)。
佛陀向萨罗村众婆罗门讲述无戏论法。佛陀列举了世上流行的各种互相对立的戏论,最后指出应该成为这样的人:既不折磨自己,也不折磨他人,无欲清凉,幸福快乐。
(二)比丘品 (Bhikkhuvagga)
61.《教诫罗睺罗菴婆罗林经》(Ambalaṭṭhikārāhulovāda sutta)。
佛陀教导罗睺罗戒妄语。他譬喻说,说谎者像泼掉的水那样毫无价值,像奋不顾身的大象那样无恶不作。他告诫罗睺罗要像照镜子那样,经常自我反省,保持身、口、意的纯洁。
62.《教诫罗睺罗大经》(Mahārāhulovāda sutta)。
佛陀向罗睺罗讲述五蕴无常,教导罗睺罗厌弃地、水、火、风和空;不让感觉印象执著于心,犹如地、水、火、风和空对于加在它们身上的任何东西无动于衷;住于慈悲喜舍,作不净观、无常观和入出息念。
63.《摩罗迦小经》(Cūḷamālunkya sutta)。
比丘摩罗迦子要求佛陀解答世界永恒与否、世界无限与否、命与身同一与否和如来死后存在与否这类问题,否则他就要还俗。佛陀劝告他说,解答这些问题无助于达到正觉和涅槃。譬如有一个人被箭射中,医生正准备把毒箭拔出,他却喊道:“等一等,别忙着拔,让我先弄清楚:是谁射的箭?是刹帝利,还是婆罗门?是吠舍,还是首陀罗?他出身哪个家族?长得高还是矮?这支箭是哪一类?哪一种的?"结果会怎么样呢?没等弄清楚这些问题,他就会死去。因此,佛陀说自己要解答的问题是如何通向正觉和涅槃的四谛(苦、集、灭和道)。
64.《摩罗迦大经》(Mahāmāluṅkya sutta)。佛陀讲述束缚众生的五下分结:有身见、疑惑、戒禁取、欲贪和嗔恚,指出摆脱五下分结的途径。
65.《跋陀利经》(Bhaddali sutta)。
跋陀利不遵守佛陀规定的一坐食(一日一餐)。佛陀向他讲述持戒的必要性,
- 26 -
正如一匹马要经过各个阶段的训练,具备了十种品质,才能成为国王的宝马,同样,一个人只有遵行八正道,获得正智和正解脱,才能享有无上福田。
66.《鹑喻经》(Laṭukikopama sutta)。
佛陀讲述有些人像鹌鹑不能摆脱枯朽的蔓藤束缚,而有些人像大象能挣脱牢固的皮带束缚,佛陀教导修习四禅,达到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非有想非无想,灭受想,从而摆脱任何束缚。
67.《车头聚落经》(Cātumā sutta)。
舍利弗和目犍连带着五百比丘到车头聚落来见佛陀。佛陀听见众比丘发出喧哗之声,打发他们离去。后来,佛陀向这些比丘说法,告诫他们出家者依然存在四种恐怖:忿怒、贪食、五欲乐和女人,犹如入水者会遇到波浪、鳄鱼、漩涡和鲨鱼。
68.《那罗伽波那村经》(Naḷakapāna sutta) 佛陀告诉众比丘,他宣传自己已经达到漏尽,他的一些信徒已经获得各种成就,并不是哄骗别人,为自己谋取利养、恭敬和名声,而是给青年人树立榜样。
69.《瞿尼师经》(Gulissāni sutta)。
舍利弗讲述林住比丘进入僧团后,应该尊重和关心其他僧众,不侵占他人座位,不过早入村乞食,不骄慢,不嚼舌,守护根门,节制饮食,保持警觉,精进努力,正念正智,学法学律。
70.《积吒山邑经》(Kiṭāgiri sutta)。
积吒山邑的两位比丘不遵行佛陀规定的一坐食。佛陀告诫他们说,他的教导全部依据经验和智慧,他们应该遵行。佛陀讲述了七种人:俱分解脱、慧解脱、身证、见到、信解、随法行和随信行。佛陀勉励他们遵行他的教导,以期获得智慧和不还果。
(三)普行者品 (Paribbājaka vagga)
71.《婆蹉衢多三明经》(Tevijja vacchagotta sutta)。
游方僧婆蹉衢多对佛陀的学问怀有误解。佛陀向他解释自己具有的“三明”不是一般的“三明”(三吠陀),而是宿命智、天眼智和漏尽智。 - 27 -
72.《婆蹉衢多火喻经》(Aggivacchagotta sutta)。
佛陀告诫游方僧婆蹉衢多,思考世界是否永恒、是否无限、命与身是否同一和如来死后是否存在这类问题无助于正觉和涅槃。这正如燃烧的火是可见的,一旦熄灭,谁也说不清消失在何方。因此,唯有如实认识五蕴及其断灭之道,才能达到正觉和涅槃。
73.《婆蹉衢多大经》(Mahāvacchagotta sutta)。
佛陀对游方僧婆蹉衢多讲述善法和不善法。婆蹉衢多皈依佛门后,佛陀又向他讲述止法和观法。最后,婆蹉衢多修成具有大神通的“三明”比丘。
74.《长爪经》(Dighanakha sutta)。
佛陀讲述有些人认为一切于我皆可,有些人认为一切于我皆不可,有些人认为一切于我有可有不可。佛陀要求游方僧长爪不要执著这些观点,陷入争论和烦恼。佛陀向长爪解释身和受的缘起,指明解脱之道。
75.《摩犍提经》( Mogandiya sutta )。
摩犍提说佛陀是“扼杀者”(bhūnahu)。佛陀予以否认,说明他教导的是调伏诸根。他讲述自己年青时享有各种欲乐,后来认识到它们无常,便摒弃一切欲乐,内心平静。他不再贪恋欲乐,犹如麻风病人治愈后,不会留恋麻风病。
76.《逊陀迦经》(Sandaka sutta)。
阿难讲述四种非梵行(不净行)观:一、认为善行恶行无关紧要;二、认为自己做或引起他人做,都不造成恶业;三、或恶或善,没有原因;四、七身(地、水、火、风、乐、苦和命)既不创造,也不被创造,永恒不变。人只有到轮回完毕时,苦才结束。阿难还讲述了四种不能令人满意的梵行:一、自称全知和全见;二、按照传说和典藏说法;三、依据思辨哲学说法;四、思想迟钝和混乱。最后,阿难讲述佛陀所说法。
77.《善生优陀夷大经》(Mahāsakuludāyi sutta)。
游方僧善生优陀夷将佛陀与外道师相比,认为佛陀受弟子尊敬的原因是少食、少欲、知足和隐居等。佛陀告诉他,主要原因是具有无上戒、无上知见和无上智慧,说四谛和四念处以及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四禅和六神通。 - 28 -
78.《沙门文祁子经》(Samanamandika sutta)。
游方僧乌伽诃摩那 (Uggahamāna)v告诉木匠般遮甘伽,成为最上沙门的四种品德是:身不作恶业,口不出恶言,心不怀恶念,不以邪恶方式谋生。而佛陀告诉般遮甘伽,成为最上沙门需要具备十种品德:正见、正思惟、正语、正行、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和正解脱。
79.《善生优陀夷小经》(Cūḷasakuludāyi sutta)。
游方僧善生优陀夷认为通过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和修苦行能达到极乐(ekantasukha,“一向乐”)世界。佛陀指出善生优陀夷所谓的极乐世界是虚妄之谈,只有修习四禅,获得宿命智、生死智、天眼智、漏尽智和解脱,才是真正的极乐世界。
80.《鞞摩那修经》(Vekhanassa sutta)。
佛陀告诉游方僧鞞摩那修,唯有阿罗汉才真正了解五欲、欲乐和最上欲乐。鞞摩那修感到恼怒。佛陀向他说法,令他信服。
(四)王品 (Rāja Vagga)
81.《陶师经》(Ghaṭkāra sutta)。
佛陀路过一个地方,发出微笑。阿难问他为何微笑?佛陀便讲述自己的一个前生故事:阇帝波罗 (Jotipāla) 和陶师听迦叶佛说法后,阇帝波罗出家成为比丘,而陶师为了侍奉双目失明的年老父母,不能出家。但他极端虔诚,履行居士的一切职责。因此,迦叶佛辞谢迦尸国王的邀请,而到陶师那里度雨安居。佛陀点明阇帝波罗是自己的前生。
82.《赖吒和罗经》(Rāṭṭhapāla sutta)。
赖吒和罗皈依佛陀,出家修行,证得阿罗汉果。后来,他回家看望父母。他的父母出示大量钱财,并让他的诸位妻子盛装打扮,劝他还俗。赖吒和罗毫不动心。拘罗婆那 (Koravya) 国王询问赖吒和罗:你既不衰老,也无疾病,又不贫穷,也没有失去亲人,为何出家?赖吒和罗便向他宣讲佛陀的教海:世界无常,世界无庇护,世界无所有和世界不知餍足。
83.《大天㮈林经》(Makhādeva Sutta)。 - 29 -
佛陀向阿难讲述自己前生曾为弥底罗国的大天王 (Makhādeva),在享尽人间荣华富贵后,弃世出家,以求得到天国的快乐。此后,子子孙孙都遵循大天王的成规,一旦发现生出第一根白发,便出家入大夭㮈林修行,得以转生梵天界。但是,传到尼弥王的儿子竭那迦王时,他没有这样做,这个传统便中断了。佛陀告诉阿难,他过去创立的那个成规,只是转生梵天界,并不能达到涅槃。只有他现在创立的八正道,才能达到涅槃。因此,佛陀希望阿难不要像竭那迦王那样,让涅槃之道失传。
84.《摩陀罗经》(Madhura sutta)。
大迦旃延向摩陀罗国王阿文堤波多 (Avantiputta) 说明,无论哪个种姓,只要拥有财富,都会受人侍奉;只要作恶,都会堕入地狱;只要出家,都会受人尊敬,因此,四种姓平等,不能说婆罗门是最高种姓。
85.《菩提王子经》(Bodhirājakumāra Sutta)。佛陀告诉菩提王子,凭苦行不能获得幸福。佛陀讲述了自己出家得道的经验。菩提王子询问出家得道需要多长时间,佛陀为他讲述五精勤支。
86.《鸯掘摩经》(Aṅgulimāla sutta)。
强盗鸯掘摩持刀追杀佛陀,而佛陀施展神通,鸯掘摩追赶不上。于是,鸯掘摩皈依佛陀。波斯匿王派兵捉拿强盗鸯掘摩,发现他在佛陀的僧团中,便赞叹佛陀调伏凶贼的能力。鸯掘摩改邪归正,精勤修行。有人向他投掷石头、土块或棍棒,以致他头破血流,衣破钵毁。但佛陀告诉他这是现世业报,必须忍受。最后,鸯掘摩修成阿罗汉。
87.《爱生经》(Piyajātika sutta)。
佛陀劝导一位失去爱子而悲泣的居士,要控制感官和心,一切痛苦和悲哀产生于爱。佛陀也向波斯匿王的王后派来的婆罗门那利鸯伽讲述这个道理。
88.《鞞诃提经》(Bāhitaka sutta)。
阿难向波斯匿王讲述为智者责难和不为智者责难的身、口、意三方面的行为。波斯匿王听后十分高兴,把鞞诃提衣施舍给阿难。
89.《法庄严经》(Dhamma Cetiya Sutta)。
波斯匿王拜访佛陀,盛赞佛法僧。他说在国王、沙门、婆罗门、家主的生
- 30 -
活中总是存在冲突和争吵,而比丘们生活在平静和谐之中。波斯匿王还讲到自己和佛陀都是㤭萨罗国的刹帝利,年龄都是八十岁。
90.《普棘刺林经》(Kaṇṇaktthala sutta)。佛陀为波斯匿王解答问题,佛陀否认全知全见,肯定四种姓平等,认为邪恶的梵天仍会再生人间,而仁慈的梵天不会再生人间。
(五)婆罗门品 (Brāhmana vagga)
91.《梵摩经》(Brahmayu sutta)。
婆罗门梵摩得知佛陀具有三十二大人相,亲自前往大天㮈林拜见佛陀。佛陀用神通显示了两个不为常人所见的广长舌相和阴马藏相。然后,又向梵摩解释“牟尼”、“佛陀”的含义以及四圣谛。最后,梵摩皈依佛法僧,成为优婆塞。
92.《赛勒经》(Sela sutta)。
婆罗门赛勒看到佛陀身上有三十二大人相后,皈依佛法僧。此经与《小尼迦耶》中的《经集》第三品第三章《赛勒经》相同。
93.《阿摄和经》(Assalāyana sutta)。
婆罗门青年阿摄和询问佛陀对婆罗门种姓高贵论的看法。佛陀询问阿摄和,刹帝利和婆罗门用好木钻取的火和旃陀罗等用糟木钻取的火有何区别?阿摄和说没有区别。佛陀以此说明一切种姓皆平等。佛陀还说到当时在瑜那和甘蒲阇 (Yona-Kamboja) 等地并无四种姓,而只有贵族和奴仆两种种姓。
94.《瞿哆牟伽经》(Gh.otamukha sutta)。
优陀那 (Udena) 长老向婆罗门瞿哆牟伽讲述世上有四种人:一、折磨自己,二、折磨他人,三、折磨自己和他人,四、不折磨自己,也不折磨他人,无欲清净,幸福快乐。
95.《商伽经》(Caṅki Sutta)。
佛陀指出婆罗门自称掌握绝对真理是徒然的。婆罗门传承的真理犹如一队前后互相牵拉的盲人。佛陀讲述应该如何信奉和获得真理。
96.《郁瘦歌逻经》(Esukāri sutta)。 - 31 -
郁瘦歌逻婆罗门认为出身是区别人的唯一标准,所以,婆罗门受四种姓侍奉,刹帝利受三种姓侍奉,吠舍受二种姓侍奉,首陀罗受一种姓侍奉。而佛陀认为任何种姓的人都能行善,这是真正的侍奉;任何种姓的人都能求法,这是正真的财富。
97.《陀然经》(Dhānañjāni sutta)。
舍利弗劝导婆罗门陀然不要放逸,借口供养家庭而作恶,要依法行善,以免堕入地狱。后来,陀然病重。他按照舍利弗的教导,修习四梵住(慈、悲、喜、舍),死后得以再生梵天界。
98.《婆塞特经》(Vāsaṭṭha sutta)。
佛陀讲述怎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婆罗门。婆罗门并不是由出身决定,而是由品行决定。本经与《小尼迦耶》中的《经集》第三品第九章《婆塞特经》相同。
99.《须婆经》(Subha sutta)。
佛陀向婆罗门青年须婆说法,指出修习四梵住(慈、悲、喜、舍),能再生梵天界,与梵天共住。
100 .《伤歌逻经》(Sangārava sutta)。
女婆罗门陀那奢尼 (Dhānañjāni) 赞叹佛陀。婆罗门青年伤歌逻指责陀那奢尼,作为婆罗门不应该称颂削发的出家人。后来,伤歌逻见到佛陀,听了佛陀说法后,也皈依佛陀。
《后分五十经编》(Uparipapṇṇāsam )
(一)天臂品 (Devadaha vagga)
101.《夭臂经》(Devadaha sutta)。
佛陀批驳尼乾子(耆那教)的“依苦行灭一切苦”的观点。尼乾子认为人的任何经验——苦、乐、不苦不乐,都源自前生之业。所以,通过苦行,排除旧业,不作新业,就能灭除一切苦。
102.《五三经》(Pañcattaya sutta)。
佛陀讲述沙门婆罗门关于未来的各种观点:一、死后我(灵魂)有想,二、
- 32 -
死后我无想,三、死后我非有想非无想,四、死后断灭,五、现世涅槃。前三类又能统称为“死后有我”。这样,五类又可说成三类。因此,经名为 《五三经》 。而佛陀是超越这些观点的。
103.《如何经》(Kimti Sutta)。
佛陀教导众比丘要努力修习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和八正道,和睦相处,不要争吵。如果出现分歧,要妥善处理。
104.《舍弥村经》(Sāmagāma sutta)。
尼乾陀若提子去世后,弟子们分成两派,互相争论。阿难将这消息告诉佛陀,担心佛陀去世后,僧团也会发生分裂。佛陀便讲述六诤根、四诤事、七灭诤和六调停法。
105.《善星经》(Sunakkhatta sutta)。
离车族善星询问有关比丘自认所证的问题。佛陀解释说,有的比丘注重世俗利益,有的比丘摆脱世俗束缚,有的比丘注重禅定,有的比丘注重涅槃。佛陀又以譬喻说明,医生拔出毒箭后,病人还只能缓慢行动,直至伤口痊愈。贪欲是箭,六根是伤口,无知是毒,念处是医生的诊视,正智是医生的手术刀,如来是医生。
106.《不动利益经》(Aṇañjasappāya sutta)。
佛陀讲述依不动利益行道,铲除由欲望产生的种种障碍,达到心的宁静和不动,然后超越无所有处想和非想非非想,达到无取著的涅槃和无取著的心解脱。
107.《算数家目犍连经》(Gaṇakamoggallana sutta)。
佛陀讲述比丘修行也像世间诸事和婆罗门修行那样是循序渐进的。比丘修行的顺序为:一、持戒,二、守护六根,三、饮食有节,四、保持警觉,五、持念正知,六、独坐修行,七、排除五盖,八、修习四禅。佛陀说他已经指明通向涅槃之道,但能否达到涅槃,全靠比丘自己。
108.《瞿默目犍连经》(Gopakamoggallāna sutta)。
阿难讲述佛陀去世后,没有一个比丘具足佛陀的品质和教海,僧团没有推举出众比丘皈依的对象,而是以法为师,依法治教。佛法是比丘行为的准则,
- 33 -
也是僧团和睦的依据。阿难列举了十种可喜法:受持学戒、广学多闻、少欲知足、精通四禅、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和漏尽通。
109.《满月大经》(Mahāpaṇṇama sutta)。
佛陀解释五取蕴和有身见,指出通过认识诸蕴无我而达到解脱。
110.《满月小经》(Cūḷapaṇṇama sutta)。
佛陀讲述怎样依据人的思想、言语和行为识别恶人和善人。
(二)不断品 (Anupada vagga)
111.《不断经》(Anupada sutta)。
佛陀称赞舍利弗学问渊博,智慧深邃,能观“不断的法观”,依次完成戒定慧,达到解脱。佛陀说舍利弗是法的继承人,能继续转动无上法轮。
112.《六净经》(Chabbisodhana sutta)。
佛陀讲述对自称获得解脱的人既不要赞颂,也不要指责,而是要提出问题,进行考察,断定真伪。考察的问题包括四说、五取蕴、六界、十二处、去我见以及出家动机和修道过程。
113.《善士经》(Sappurisa sutta)。
佛陀讲述以自己的出身、名声、利养、多闻、持律、说法、头陀(苦行)和禅定为荣耀,自赞毁他,不是善士法。
114.《应习不应习经》(Sevitahba-asevitabb sutta)。
佛陀提出在身、口和意等方面应该修习和不应该修习的行为。舍利弗予以详细解释,得到佛陀赞许。
115.《多界经》(Bahudhātuka sutta)。
佛陀讲述智者没有恐惧、麻烦和不幸。而作为智者,必须精通十八界、三界、二界、六内外处、十二缘起和处非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
116.《仙吞山经》(Isigili sutta)。仙吞山是摩揭陀国王舍城周围的五座山之一。佛陀讲述过去曾有五百辟支佛在此山居住,达到涅槃,并列举了一些辟支佛的
- 34 -
名字。
117.《大四十经》(Mahā cattarisakā sutta)。
佛陀讲述正定以正见为前提。正定有十法,即八正道、正智和正解脱。前七正道是正定的方法,正智和正解脱是正定的结果。
118.《入出息念经》(ānāpanasati sutta)。
佛陀讲述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达到四念处,进而达到七觉支和明解脱。
119.《身行念经》(Kāyagatāsati sutta)。
佛陀讲述身念处的修习法和功德。身念处的修习法主要是对身体作不净观。
120.《行生经》(Samkhāruppatti Sutta)。
佛陀讲述比丘具足信、戒、闻、施和慧,便能依随自己的意愿,来世转生刹帝利或婆罗门,或再生天国,或达到涅槃。
(三)空品 (Suññata vagga)
121.《空小经》(Cūḷa suññata sutta)。
佛陀讲述人的烦恼是由想引起,要消除烦恼,便应消除各种想,诸如村庄想、人想、树林想、地想、四无色处想(无限空想、无限意识想、一无所有想、非想非非想)和六处身想等。如能将欲漏、有漏和无明漏化为空无,便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122.《空大经》(Mahāsuññata Sutta)。
佛陀讲述比丘应该乐于独住远离之处,潜心空无,进入四禅,身口意纯洁,摒弃五欲。比丘追随导师,并不是为了听取对经文的解释,而是为了求得正觉和涅槃。
123.《未曾有法经》(Acchariyabhutadhamma Sutta)。
阿难讲述佛陀由兜率夭进入母胎而降生人间的种种奇迹。佛陀诞生后,双脚站立,面朝北方,行走七步,环视各方,说道:“我是世上最杰出者,我是世上最优秀者,我是世上最年长者。这是我的最后一生,不会再有转生。”
- 35 -
124.《薄拘罗经》(Bakkula Sutta)。
薄拘罗告诉朋友阿支罗迦叶 (Acelakassapa) 自己在八十年的比丘生涯中,没有犯过任何过错,始终过着纯洁的生活。阿支罗迦叶听后,也出家修行。
125.《调御地经》(Dantabhūmi sutta)。
佛陀讲述沉迷于欲乐的人无法修行,正如沉迷于树林的野象无法调御。驯象师首先要把野象带离树林,然后才能用各种方法驯服它。同样,对人的调伏也应该首先让他出家,摒弃在家生活的欲念,然后,才能循序渐进,精勤修行。
126.《浮弥经》(Bhūmija sutta)。
佛陀讲述要获得修行的功果,首先要有正见。缺乏正见,犹如榨沙取油,挤牛角取乳,凝水取酷,钻湿木取火。
127.《阿那律经》(Anuruddha sutta)。
阿那律向木匠般遮甘伽解释大心解脱和无量心解脱。大心解脱是以大心充满一树、两树乃至整个大地。无量心解脱是以慈心充满一方、两方乃至整个世界。
128.《随烦恼经》(Upakkilesa sutta)。
佛陀想调停㤭赏弥地区比丘们的争论。但比丘们说由他们自己解决。然后,佛陀到阿那律、难提耶和金毗罗三人修行的树林,向他们讲述排除烦恼的三昧修习法。
129.《贤愚经》(Bālapaṇḍita sutta)。佛陀讲述愚者死后堕入地狱或畜生道,贤者死后升入天国。愚者在地狱中将受到各种酷刑惩处,而贤者在天国则享受连人间转轮王也无法比拟的快乐。
130.《天使经》(Devaduta sutta)。
佛陀讲述行善者升入天国,作恶者堕入地狱。每个堕人地狱的人,先由阎摩王询问他有没有见到过五天使:生、老、病、刑罚和死,然后,由狱卒带入种种地狱,接受惩处。
(四)分别品 (Vibhaṅga vagga)
- 36 -
131.《一夜贤者经》(Bhaddekaratta sutta)。
佛陀为众比丘作“一夜贤者”偈,强调不要留恋过去,不要想未来,而要把握现在当下,精勤努力。
132.《阿难一夜贤者经》(ānandabha ddekaratta sutta)。
阿难向众比丘讲述一夜贤者偈的由来。佛陀又为阿难解释此偈。
133.《大迦旃延一夜贤者经》(Mahākaccana bhaddekaratta sutta)。
一位天神向比丘三弥提 (Samiddhi) 询问一夜贤者偈。三弥提请教佛陀,佛陀说出此偈。大迦旃延为众比丘解释此偈。佛陀对他的解释表示赞赏。
134.《卢夷强耆一夜贤者经》(Lomasakaṅgiyabhaddekaratta sutta)。
天神旃檀 (Candana) 向比丘卢夷强耆询问一夜贤者偈。卢夷强耆者请教佛陀,佛陀为他解释此偈。
135.《小业分别经》(Cūḷakammavibhaṅga sutta)。
婆罗门青年苏巴 (Subha Todeyyaputta) 询问佛陀为何世人有长寿有短命,有多病有少病,有美有丑,有富有穷,有贵有贱,有智有愚?佛陀解释这一切都由前生的业决定。业属子自己。众生是业的继承人。业是子宫,业是亲属,业是仲裁。
136.《大业分别经》(Mahākammavibhaṅga Sutta)。
佛陀讲述善业有善报,但也有受苦的情况;恶业有恶报,但也有得乐的情况,因为善恶的业报可能出现在现世、来生或别的时间。
137.《六处分别经》(Saḷāyatanavibhaṅga sutta)。
佛陀讲述六内处、六外处、六识身、六触身、十八意行、三十六有情句、三念住和无上调御士。
138.《总说分别经》(Uddesa vibhaṅga sutta)。
佛陀讲述比丘在观察时,外识不分散,内识不松懈,不受取著干扰,将来就不会有生、老、死和苦。大迦旃延对此作出详细解释。
139 .《无净分别经》(Araṇavibhaṅga sutta)。 - 37 -
佛陀讲述既不要追求欲乐,也不要折磨自己,而应该遵行中道(即八正道),达到正觉和涅槃。佛陀还讲述不要说秘密话 (rahovāda),不要说令人难堪的话,说话要慢不要急,不要偏爱方言俚语,不要违背通用术语。
140.《界分别经》(Dhātuvibhaṅga sutta)。
佛陀在陶师家住宿,为热心求道的出家青年波古沙底 (Pakkusati) 解说六界。波古沙底听后,请求佛陀授具足戒。佛陀告诉他,无衣钵者不能受具足戒。于是,波古沙底出外寻找衣钵,不幸途中被牛撞死.佛陀告诉众比丘,波古沙底已摆脱五下分结而达到涅槃。
141.《谛分别经》(Saccavibhaṅga sutta)。
佛陀讲述四圣谛并称赞舍利弗和目犍连。然后,舍利弗为众比丘详细解说四圣谛。
142.《施分别经》(Dakkināvibhaṅga Sutta)。
佛陀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将亲手织成的新衣献给佛陀,佛陀劝她施舍给僧团。由此,佛陀讲述十四种施舍对象,上至佛陀,下至畜生类。进而讲述七种对僧团的施舍,并认为此类施舍比前十四种施舍,功德更大。
(五)六处品 (Saḷyatanavagga )
143.《教给孤独经》(Anāthapiṇḍikovāda sutta)。
给孤独长者病危时,舍利弗在阿难陪同下为他说法,勉励他不要执著六根、六境、六识、六触、六受、六界、五蕴和四无色处。给孤独长者死后升入兜率天。
144.《教阐陀经》(Channovāda sutta)。
比丘阐陀得了重病,舍利弗和大周那前去探望,发现他想自杀。他们劝他不要自杀,与他讨论六根六识无我,无执著便无苦。后来,阐陀还是自杀了。舍利弗把这个消息告诉佛陀。佛陀认为如果为了再生而自杀,应该受到责备,但阐陀不是这种情况。
145.《教富楼那经》(Puṇṇovāda sutta)。
佛陀教导比丘富楼那:不执著六境,便不会有烦恼。佛陀听说富楼那准备
- 38 -
前往输那国 (Sunāparonta),便告诉他那里的人强悍凶暴。富楼那说不管遇到什么伤害,他都会以善待人。后来,富楼那果然在那里获得五百信徒。
146.《教难陀迦经》(Nandakovāda sutta)。
难陀迦向众比丘尼宣讲六根、六境、六识是苦,无常,无我,教导她们修习七觉支,求得解脱。佛陀见众比丘尼听法后,还没达到成熟。第二夭,难陀迦遵照佛陀的吩咐,又对众比丘尼重说一次。然后,佛陀说这五百比丘尼中,最低者也能得预流果。
147.《教罗眠罗小经》(Cūḷarahulovāda sutta)。
佛陀向罗睺罗讲述一切感官享受瞬息即逝,认识了一切无常,便会厌离各种感官享受,由此达到解脱。罗睺罗听从佛陀教海,达到漏尽解脱。
148.《六六经》(Chāchakka sutta)。
佛陀讲述六六法门:六根、六境、六识、六触、六受和六爱。佛陀教导众比丘不要执著这些为我,而要予以摒弃。
149.《大六处经》(Mahāsaḷāyatanika sutta)。
佛陀讲述要如实理解六根、六境、六识、六触、六受都是瞬息即逝的。贪恋执著这些,便会产生身心烦恼。如实理解这些,便能遵行八正道,达到明解脱。
150.《频头城经》(Nagaravindeyya sutta)。
佛陀讲述应该尊敬这样的沙门婆罗门:摒弃贪嗔痴,内心平静,一视同仁。
151.《乞食清净经》(Piṇḍdapātapārisuddhi sutta)。
佛陀讲述比丘乞食应该注意的事项。在乞食时,要保持自我反省,摒弃恶念,增强善念。
152.《根修习经》(Indriyabhāvanā sutta)。
婆罗门青年郁多罗讲述自己老师的根修习法:“眼不见色,耳不闻声”。佛陀告诉他说,若是这样,盲人和聋人则是最好的根修习者了。然后,佛陀宣讲“根修习法”,即对一切所见所闻漠然处之,住于舍,平静,警觉,清醒。
- 39 -
杂尼迦耶
一《有偈品》(Sagāthā vagga)
(1)《诸夭集》(Devatā samyutta ),含八十一经。
记述诸神前来问法,佛陀一一予以解答,如怎样灭除对欲乐的贪恋、再生、邪见以及由无知产生的欲望,怎样摒弃贪欲和五蕴,摆脱邪恶、执著、不幸和烦恼。
(2)《天子集》(Devaputta samyutta),含三十经。
记述诸神之子向佛陀问法。佛陀教导他们应该摒弃忿怒,与善人交往,生活才会愉快。
(3)《㤭萨罗集》(Kosala Samyutta),含二十五经。
记述㤭萨罗国波斯匿王 (Pasenadi) 与佛陀的二十五则对话。波斯匿王原先是印度教徒,婆罗门巴婆利是他的导师。他曾准备举行大祭,后来成为佛陀的热情支持者。波斯匿王和摩揭陀王阿阇世 (Ajāasattu) 为争夺迦尸城而打仗。波斯匿王初战失利,后反败为胜,并俘虏阿阇世。最后,波斯匿王把自己的女儿婆吉拉 (Vajirā) 嫁给阿阇世,并把迦尸城赐给阿阇世。
(4)《摩罗集》(Māra samyutta),含二十五经。
记述摩罗如何诱惑和破坏佛陀或佛弟子修行。摩罗或幻化成公牛,企图捣碎比丘们的托钵;或幻化成大象或蟒蛇,恐吓佛陀;或站在山顶,推下巨石,威胁佛陀;或唆使钵遮沙罗的家主不要向佛陀施食。摩罗还派自己的三个女儿贪、嗔、痴诱惑佛陀。但不管摩罗怎样施计破坏,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5)《比丘尼集》(Bhikkhuṇi samyutta),含十经。
记述摩罗诱惑比丘尼脱离修行之道,但比丘尼都能识破他的诡计,挫败他的阴谋。例如,比丘尼基萨乔达弥化缘回来,坐在树下,摩罗前来扰乱她的思想。她回答摩罗道,“失子之痛,已成过去;一切男子,皆不属我;没有悲伤,毋庸掉泪;那怕是你,我亦无惧;世俗之乐,早已抛却;无知黑暗,一刀两断;击败死神,憩息于此;泰然自若,一尘不染。”
(6)《梵天集》(Brahma samyutta) 含十五经。 - 40 -
记述大梵天(Sahampati) 劝请佛陀说法。佛陀降魔得道后,并不准备宣法,因为他担心世人未必能理解此中真谛。大梵天怜悯众生,劝请佛陀说法,以便世人摆脱烦恼和痛苦。最后,佛陀经过认真考虑,接受大梵天的请求,在鹿野苑初转法轮。
(7)《婆罗门集》(Brāhmaṇa samyutta),含二十二经。
记述婆罗门婆罗豆婆遮 (Bhāradvāja) 的妻子达南阇尼 (Dhānañjāni) 虔信佛陀,经常赞颂佛法僧。婆罗豆婆遮感到腻烦,去见佛陀。但他听了佛陀说法,深受感动,决定皈依佛陀。后来,他的家族中其他一些婆罗门也效仿他皈依佛陀。
(8)《婆耆沙集》(Vaṅgisa samyutta),含十二经。
记述婆耆沙长老摒弃情欲的事迹。婆耆沙刚出家时,在寺庙里见到一些衣著华丽的女子来访。他心族动摇,困惑不安。但他自己认识到错误,摆脱了淫欲之心。
(9)《树林集》(Vana samyutta),含十四经。
记述一些林中之神指导比丘遵行正道。例如,有位比丘住在林中,但他迷恋世俗的谬论和邪见。于是,林中之神心怀怜悯,前来劝他抛弃错误,遵行正道。
(10)《夜叉集》(Yakkha samyutta ) 含十二经。
记述夜叉与佛陀或佛弟子的对话。例如,有位夜叉对佛陀说:“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不回答,我就会搅混你的思想,或撕裂你的心,或拎起你的脚,把你扔进恒河。”佛陀说:“在这世上,无论是摩罗或梵天,神或人,婆罗门或沙门,都不可能对我做到这样。尽管如此,你还是提问吧?”于是,夜叉问道:“什么是人最宝贵的财富?遵行什么会带来幸福?什么是最甜蜜的味?什么是最好的生活?”佛陀回答说:“信仰是人的最宝贵财富;遵行正法会带来幸福;真理是最甜蜜的味;智慧的生活是最好的生活。”
(11)《帝释集》(Sakka samyutta),含二十五经。
记述帝释天如何凭借功德而成为三十三天众神之主。例如,诸神与阿修罗交战,击败阿修罗,俘虏阿修罗王吠波质底 (Vepacitti),把他带到帝释天面前。吠波质底辱骂帝释天,而帝释天静默对之。车夫摩多利困惑不解,帝释天便向
- 41 -
他宣讲忍辱法。又如,面貌丑陋的夜叉占坐了帝释天的宝座,他也不发怒,而是整衣合掌,连说三声:“我是众神之王帝释天”。夜叉自惭形秽,隐而不现。帝释天还经常双手合十,礼拜佛陀。
二 《因缘品》(Niddāna vagga)
(12)《因缘集》(Nidāna samyutta),含九十三经。
佛陀向众比丘讲述缘起说,一切烦恼和痛苦皆产生于无明。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因缘和苦、集、灭、道四谛是佛教的核心教义。
(13)《现观集》(Abbisarnaya Samyutta),含十一经。
佛陀讲述圣弟子如果认为自己已经完全灭除从前的苦,剩下的苦已不多,这是更大的苦。圣弟子应该不断努力,灭除剩下不多的苦。否则,他不能说已经获得智慧,通达现观。只有达到现观,具备法眼,才能获得大利。
(14)《界集》(Dhātu samyutta),含三十九经。
佛陀讲述各种界,如眼、色和眼识,耳、声和耳识,鼻、香和鼻识,舌、味和舌识,身、触和身识,意、法和意识,等等。佛陀还讲述由界生起触,由触生起受,由受生起爱。
(15)《无始集》(Anamatagga samyutta),含二十经。
佛陀讲述轮回的起始不可知。人受无知蒙蔽,受贪欲束缚,在无数次转生中受苦受难。如果将一个人无数次转生中的白骨堆积起来,比山还高。
(16)《迦叶集》(Kassapa Samyutta),含十三经。
佛陀称赞迦叶对任何衣、食、住和药,都知足满意。他进入人家家里,犹如温柔的月光,思想和行为谦恭。佛陀劝导众比丘以迦叶为楷模。
(17)《利养和名闻集》(Lābha sakkāra samyutta),含四十三经。
佛陀讲述如果比丘追求世俗的名闻和利养,犹如鱼儿吞食鱼钩,必然招致不幸。
(18)《罗服罗集》(Rāhula samyutta),含二十二经。佛陀向罗睺罗讲述五根、五
- 42 -
境、五识、触、受、想、爱、界、蕴、苦和无我。诸法无常,不要误认为这是“我”、“我的”或“我的我”。如果能理解这一切,就能达到真正的平静。
(19)《勒叉那集》(Lakkhaṇa samyutta),含二十一经。
记述一些本生故事。勒叉那与迦叶一起乞食,路过某处,迦叶发笑。勒叉那问他为何发笑?由此引出本生故事。例如,迦叶讲他凭天眼通看到一些老鹰、乌鸦和秃鹫追逐,撕咬一具正在空中行走的骷髅,感到很奇怪。于是,佛陀解说:那个人前生是个屠夫,由于业报,他要受这种惩罚几百几千年。
(20)《譬喻集》(Opamma samyutta),含十二经。
佛陀讲述一切罪恶产生于无明。佛陀也教导众比丘要精进努力,否则会被摩罗打败。
(21)《比丘集》(Bikkhu samyutta),含十二经。
目犍连讲述进入第二禅时享受的“圣默”。佛陀教诲难陀和帝沙等比丘要严格遵循戒律修行。
三《健度品》(Khandha vagga)
(22)《蕴集》(Khandha Samyutta),含一百五十八经。
佛陀讲述五蕴:色、受、想、行、识。它们都是瞬息即逝的。不懂得这个真谛的人,总是执着五蕴,认为色是我的,受是我的,想是我的,行是我的,识是我的。一旦五蕴发生变化,他们就烦恼伤心。而理解五蕴无常无我的人,便不会这样。
(23)《罗陀集》(Rādha Samyutta),含四十六经。
佛陀向罗陀讲述色(身)即摩罗,哪里有色,哪里就有摩罗,就有毁灭;有情 (satta)即贪欲,与色、受、想、行和识纠缠;五蕴无常。
(24)《见集》(Ditthi Samyutta),含九十六经。
佛陀讲述执著五蕴,产生种种邪见:“这是我”,“这是我的”,“这是我之我”;没有善恶业报,没有今生来世;世界有限或无限,命与身同一或不同一。只有认识五蕴无常,懂得苦集灭道,才能摆脱痛苦烦恼,获得无上菩提。
- 43 -
(25)《入集》(Okkantika samyutta),含十经。
佛陀讲述确信眼、耳、鼻、舌、身和意无常的人,称作“入正位”。
(26)《生集》(Uppāda samyutta),含十经。
佛陀讲述诸法无常,苦、病、老、死缘眼、耳、鼻、舌、身和意而起。
(27)《烦恼集》(Kilesa Samyutta) 含十经。
佛陀讲述六根、六境和六识产生欲望,带来心的烦恼。
(28)《舍利弗集》(Sāriputta samyutta),含十经。
舍利弗回答阿难的问题,讲述自己的修禅体验。舍利弗讲述自己摆脱欲望,内心平静,充满喜乐,渐次进入更高的禅定境界。
(29)《龙集》(Nāga Samyutta),含五十经。
佛陀以龙 (nāga, 蛇)为例,讲述四种生:卵生、胎生、湿生和无父母生(即化生)。
(30)《金翅鸟集》(Supanna samyutta ),含四十六经。
佛陀以金翅鸟为例,讲述四种生:卵生、胎生、湿生和无父母生(即化生)。
(31)《乾闼婆集》(Gandhabbakāya samyutta),含一百十二经。
佛陀讲述乾闼婆住在树根、树心、树枝、树汁、树叶和花朵的芳香中,并说明他们的受生因缘。
(32)《云集》(Valāha samyutta),含五十七经。
佛陀讲述各种云神,他们化身为冷云、热云、雷云、风云和雨云,由此产生风、雨、雷、冷和热各种自然现象。
(33)《婆差种集》(Vacchagotta samyutta),含五十五经。
游方僧婆差种询问佛陀各种问题,诸如世界是否永恒,世界是否无限,命与身是否同一。佛陀回答说,那是出于对五蕴的无知,才产生这些异学邪见。
(34)《禅定集》(Jhāna或Samādhi samyutta),含五十五经。
佛陀讲述有四种修禅者:一、善于三昧 (samāhi),不善于等至 (samāpatti);
- 44 -
二、善于等至,不善于三昧,三、既不善于三昧,也不善于等至;四、既善于三昧,又善于等至。其中,第四种修禅者最为优秀。
四《六处品》(Saḷādyatana vagga)
(35)《六处集》(Saḷādyatana samyutta),含二百零七经。
佛陀讲述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境(色、声、香、味、触、法)都是无常、苦和无我。将六根和六境视为“我”、“我的”或“我之我”,是虚妄之见。认识到六根和六境无常,认识到它们是束缚,是烦恼,就能摆脱无知,根除烦恼,获得智慧。
(36)《受集》(Vedanā Samyutta),含二十九经。
佛陀讲述受有三种:苦、乐、非苦非乐。应该依乐受而摒弃染欲随眠,依苦受而摒弃嗔恚随眠,依非苦非乐而摒弃无明随眠。应该视乐受为疾病,视苦受为倒钩,视非苦非乐为无常。受产生于触,触灭即受灭。受灭之道即八正道。
(37)《女人集》(Mātugāma samyutta),含三十四经。
佛陀讲述女人的品行和来世的命运。一个女人如果有五种优点:貌美、有财、有德、勤劳、能生育,便能获得男人喜欢。每个女人都要经历五种痛苦:嫁夫、离别亲属、怀孕、分娩、侍奉丈夫。一个女人如果早上有悭贪之心,中午有嫉妒之心,傍晚有染欲之心,死后必定堕入地狱。一个女人如果没有信仰、不知羞耻、肆无忌惮、忿恨恚嗔、愚昧无知,死后也会堕入地狱。反之,则能升入天国。
(38)《阎浮车集》(Jambukhādaka samyutta),含十六经。
游方僧阎浮车向舍利弗询问涅槃、阿罗汉等十六事,舍利弗一一解答。舍利弗讲述只有遵行八正道,铲除贪嗔痴,才能成为阿罗汉,达到涅槃。正是为了理解苦谛,才追随佛陀修行。受有三种:苦、乐、不苦不乐;漏有三种:欲漏、有漏、无明漏。只有遵行八正道,才能认识三受,断灭三漏。
(39)《沙曼陀迦集》(Sāmandaka samyutta),含十六经。
游方僧沙曼陀迦向舍利弗询问涅槃、阿罗汉等十六事,舍利弗一一解答。内容与前经相同。
(40)《目犍连集》(Moggallāna samyutta),含十五经。 - 45 -
目犍连向比丘讲述修禅的经验:有寻、无寻、乐、舍、虚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又向众天神讲述皈依佛法僧三宝的功德。
(41)《质多集》(Citta samyutta),含十经。
质多居士向众比丘解释六根和六境互相并不构成束缚。只有当六根与六境接触,产生欲望和贪欲,六根和六境才构成束缚。他还与比丘伊犀达多、摩诃迦、迦摩浮、戈达多互相问答。他还批驳尼乾陀若提子和裸形迦叶的邪见。质多居士临死前,众天神劝他转生为国王,他予以拒绝,因为他已摒弃一切无常之物。
(42)《聚落主集》(Gāmaṇi samyutta),含十三经。
佛陀讲述人或粗暴或温和,在于是否摒除贪嗔痴。佛陀否认歌舞伎、战死的兵士、象师和马师死后能升天;否认沙门可以接受金银;反对纵欲和苦行两个极端。
(43)《无为集》(Asaṅkhata samyutta),含四十四经。
佛陀讲述涅槃就是灭除贪嗔痴。止观、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和八正道是通向涅槃之道。
(44)《无记说集》(Avyākata samyutta),含十一经。
波斯匿王询问比丘尼识摩,如来死后存在与否?识摩回答说,佛陀本人没有解答过这个问题。实际上,也不可能界定如来,因为如来像大海一样深广,不可测量。阿那律、舍利弗和目犍连等佛弟子也对这个问题作出同样的回答。
五《大品》(Mahā vagga)
(45)《道集》(Magga samyutta),含一百八十经。
佛陀讲述八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46)《觉支集》(Bojjhaṅga samyutta),含一百七十五经。
佛陀讲述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47)《念处集》(Satipatthāna Samyutta),含一百零二经。
佛陀讲述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 46 -
(48)《根集》(Indriya samyutta),含一百八一五经。
佛陀讲述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49)《正勤集》(Sammappadhāna samyutta),含五十四经。
佛陀讲述四正勤:努力使未生之恶不生,努力使已生之恶断除,努力使未生之善能生,努力使已生之善增长。
(50)《力集》(Bala samyutta),含一百一十经。
佛陀讲述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51)《神足集》(Iddhipāda samyutta),含八十六经。
佛陀讲述四神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
(52)《阿那律集》(Anuruddha samyutta) 含二十四经。
阿那律讲述通过四念处,获得神通。
(53)《静虑集》(Jhāna samyutta),含五十四经。
佛陀讲述四禅定: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54)《入出息集》(ānāpāna samyutta),含二十经。
佛陀讲述怎样调节入出息(吸气和呼气)才有成效。
(55)《预流集》(sotāpatti amyutta),含七十四经。
佛陀讲述圣弟子虔信佛法僧,奉守戒律,尽管乞食为生,衣衫褴褛,却能摆脱地狱和再生的苦难。
(56)《谛集》(Sacca samyutta),含一百三十一经。
佛陀讲述四圣谛:苦、集、灭、道。
增一尼迦耶
(1)《一集》 (Ekata nipāta)
讲述盖障,调伏,守护,控制,精进,放逸,非法,如来,一些著名的比丘、
- 47 -
比丘尼和居士的特殊品质,随念,禅定,等等。
(2)《二集》(Duka nipāta)
讲述两种恶行业报:现世业报和死后业报;两种布施:物布施和法布施;两种僧团:认识四谛和不认识四谛;两种天生的善人:正觉者和转轮王;两种不动摇者:佛陀和狮子;两种愚人:不履行自己的职责和行使他人的职责,等等。
(3) 《三集》 (Tika nipāta)
讲述三种业:身业、口业和意业;三种美德:布施、出家和赡养父母;三种受:苦、乐和不苦不乐;比丘的三种品质:控制感官、节制饮食和保持警觉;三种解脱:信解脱、定解脱和慧解脱;三种恶因:贪、嗔和痴,等等。
(4)《四集》(Catukka nipāta)
讲述四种愚行:赞扬不该赞扬者,指责应该赞扬者,喜欢不该喜欢者,厌恶应该喜欢者;四种人:聪明而不虔诚,不聪明也不虔诚,不聪明而虔诚,既聪明又虔诚;比丘应该在衣、食、住、药四事上少欲知足;四种光:月光、阳光、火光和智慧光;四种本质:戒、定、慧和解脱;四种力:信、勤、念和定;四种尊者:如来、辟支佛、声闻和转轮王;四种回答问题的方式:肯定、有保留、反问和否定;四种邪见:视无常为常,视苦为乐,视非我为我,视污秽为纯洁;四种善人的美德:即使问起也不说别人坏话,即使不问起也说别人好话,即使不问起也承认自己的缺点,即使问起也羞于说自己的优点;四个圣地:佛陀诞生处、得道处、初转法轮处和般涅槃处;四正勤:努力断除已生之恶,努力使未生之恶不生,努力使未生之善能生,努力使已生之善增长,等等。
(5)《五集》(Paācaka nipāta)
讲述五种学习:信念,羞愧,避恶,精进,智慧;五盖:爱欲,嗔恚,昏眠,掉悔,疑惑;比丘的五恶:不离贪,不离嗔,不离痴,虚伪,恶狠;人应该记住的五事:肯定会老,难免会病,终究会死,肯定会与亲爱之人别离,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的命运;女人的五恶:狂怒,报复,狠毒,两舌,不贞;五种婆罗门:如同梵天,如同天神,尊重传统,不尊重传统,粗俗卑贱,等等。
(6)《六集》(Chakka nipāta)
讲述最高的见是见如来,最高的听是听如来说法,最高的获得是获得对如来的信仰,最高的学习是学习如来的教诲,最高的侍奉是侍奉如来及其佛弟一子,
- 48 -
最高的忆念是忆念如来及其弟子。比丘应该控制六根,体验六神通,具备六根和六力。比丘六法:不热衷业,不热衷争论,不贪睡,不热衷聚会,温文尔雅,与善人交往;学者的六种缺点:热衷业,热衷争论,贪睡,热衷聚会,放纵感官,饮食无度,等等。
(7)《七集》(Sattaka nipāta)
讲述七种财富:信仰,戒行,羞愧,避恶,多闻,舍弃,智慧;七结:爱,恚,见,疑,慢,有,无明;居士安乐的七个条件:勤于拜访比丘,聆听说法,行善,虔诚,不挑剔比丘,不向别处寻求教海,供奉僧伽;真朋友的七种品质:随时作出最大奉献,随时提供最好的服务,不挑毛病,透露秘密,保守秘密,危难不疏远,贫困也关心;等等。
(8)《八集》(Aṭṭha nipāta)
讲述慈心的八种好处:安稳入睡,安稳醒来,不做恶梦,受人喜欢,受神喜欢,受神保佑,免除火、毒或武器伤害,至少再生在梵天界;世界的八种方式:得,失,荣,辱,褒,贬,苦,乐;八种本领:小孩的本领在哭叫,妇女的本领在谩骂,强盗的本领在杀人,国王的本领在治民,愚者的本领在傲慢,贤者的本领在谦虚,学者的本领在深思,沙门婆罗门的本领在恭顺,等等。
(9)《九集》(Navaka nipāta)
讲述九种人:获阿罗汉果者,获阿罗汉向者,获不还果者,获不还向者,获一来果者,获一来向者,获预流果者,获预流向者,普通人;九次第定:初禅次第定,二禅次第定,三禅次第定,四禅次第定,空处次第定,识处次第定,无所有处次第定,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灭受想次第定,等等。
(10)《十集》(Dasaka nipāta)
讲述十想:无常,无我,死,食不净,一切世间不可乐,枯骨相,虫聚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十净: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正智、正解脱,等等。
(11)《十一集》(Ekādasa nipāta)
讲述善行的十一种福泽,通向涅槃的十一种门径,慈心的十一种好处,等等。
小尼迦耶
- 49 -
一《小诵》(Khuddaka pāṭha)
是一部短经汇编,用于新教徒诵读,也用于比丘礼赞祈祷。共有九部经文。
1.《三皈依》(Saraṇattaya)
表达对佛法僧的虔诚。
2.《十戒》(Dasasikkhāpada)
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观歌舞、不香花严身、不坐卧高广大床、不蓄金银财宝、不非时食。
3.《三十二身分》(Dvattiṃsākara)
讲述身体三十二个部位,以引起对肉身的厌弃感和无常感。
4.《沙弥问》(Kumārapañha)
回答新教徒的问题,主要涉及佛教的一些重要术语,例如四谛、五蕴和八正道。
5.《吉祥经》(Maṅgala sutta)
佛陀讲述各种吉祥的行为。既有在家人的吉祥行为,如“侍奉父母,爱护妻儿,做事有条不紊,这是最高的吉祥”。也有出家人的吉祥行为,如“苦行,梵行,洞悉圣谛,实现涅槃,这是最高吉祥”。
6.《三宝经》(Ratna Sutta)
赞颂佛法僧三宝。例如,赞颂佛:“这个世界或另一个世界的财富,或天国的珍宝,都不能与如来相比。在佛陀那里,能找到这种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7.《户外经》(Tirokuḍḍa sutta)
经中讲述亡灵在故地游荡,亲属应该适时祭供饮食,并以亡灵的名义向比丘布施,使亡灵得以安乐。
8.《伏藏经》(Nidhikaṇḍa sutta)
讲述世人埋藏财宝以备急用,而对于智者来说,世上最宝贵的财富是善行。
9.《仁慈经》(Karaṇiyametta sutta)
讲述要对一切众生施以仁慈,例如,“凡有生命者,或强或弱,或长或短,或大或小,或粗或细,或可见或不可见,或近或远,或生下或有待生下,让一切众生都快乐!”“犹如母亲用生命保护自己的唯一儿子,对一切众生施以无限的仁慈心。”
二《法句经》(Dhammapada)
是一部格言诗集,分二十六品,共有四百二十三颂。 - 50 -
1.《双品》(Yamaka vagga)
讲述为人应该从善,才能在今生和来世获得幸福;沉溺于感官享受,将被摩罗制服;以恨制恨,达不到目的,只有以爱才能制恨。
2.《不放逸品》(Appamāda vagga)
讲述精进努力是通向永恒之路,懈怠放逸是通向死亡之路。比丘精进努力,修习禅定,便能达到涅槃。
3.《心品》(Citta vagga)
讲述控制自己的心,以智慧战胜欲望的诱惑,信仰不坚定,思想骚动,不可能获得完美的智慧。
4.《花品》(Puppha vagga)
以花为喻,赞美善人的品质。善人的声誉犹如花香,充溢四方和天国。
5.《愚者品》(Bāla vagga)
讲述愚者即使由智者开导,也终身领悟不了正法;而智者只须由智者点拨,须臾便能领悟正法。愚者总把恶行视作蜜糖,一旦业报来临愚者便要受苦。
6.《智者品》(Paṇḍita vagga)
赞颂智者聆听正法,内心清净;善于克已,不为毁誉所动;摒弃诸欲,不为苦乐所动;灭尽烦恼,证得涅槃。
7.《阿罗汉品》(Arhanta vagga)
赞颂阿罗汉诸根寂静,摆脱一切欲乐,断灭一切烦恼,超越轮回,获得解脱。
8.《千品》(Sahassa vagga)
赞颂持戒修行的价值。一个破戒、无慧、懒惰之人活一百岁,也不如精进修习禅定慧的人活一天。
9.《恶品》(Pāpa vagga)
讲述人应该趋善避恶。恶业未成熟时,恶人以为乐;善业未成熟时,善人以为苦。但终究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10.《刀杖品》(Daṇḍa vagga)
讲述人人都害怕惩罚,人人都爱生惧死,因此,不能为了自己的快乐而伤害他人。
11.《欢老品》(Jarā vagga)
讲述身体总会老朽,唯善人之法不会老朽。愚者生长如蠢牛,唯增筋肉,不增智慧。
12.《自已品》(Atta Vagga)
讲述自己要做自己的主人,最难控制的是自己。首先要把住自己,然后才能教导他人。作恶容易行善难,作恶行善全在自己。 - 51 -
13.《世品》(Loka vagga)
讲述人应该依法行善,不要堕入邪见而放逸。不要执著世俗生活,应视尘世为水中泡沫,海市属楼。改恶从善的人,犹如摆脱乌云笼罩的月亮。
14.《佛陀品》(Buddha vagga)
讲述得生为人难,生而寿终难,遇佛出世而得闻正法难。因此,应该皈依佛法僧,遵行四谛和八正道,解脱一切苦。
15.《安乐品》(Sukha vagga)
讲述人应该摆脱憎和贪欲,追求宁静和涅槃。健康是最好的收益,知足是最大的财富,信赖是最亲的亲人,涅槃是最高的幸福。
16.《爱好品》(Piya vagga)
讲述不见所爱之人苦,见所憎之人也苦,不爱也不憎,也就摆脱一切束缚。忧愁恐怖由爱欲而生,摒弃爱欲,也就摆脱忧愁恐怖。
17.《忿怒品》(Kodha vagga)
讲述应该制服身心意三方面的忿怒;以不怒制服忿怒,以善制服恶,以布施制服铿吝,以真实制服虚妄。
18.《垢秽品》(Mala vagga)
讲述只要清除垢秽,就能升入天国,超越生死。妇女的垢秽是不贞,施主的垢秽是吝啬,而最大的垢秽是无明。发现别人的垢秽易,发现自己的垢秽难。
19.《法住品》(Dhammaṭṭha vagga)
讲述智者名为智者不在言多,长老名为长老不在白头,比丘名为比丘不在乞食,牟尼名为牟尼不在沉默,关键在于依法而住。
20.《道品》(Magga vagga)
讲述最高的道是八正道,最高的真理是四谛。以慧观照“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诸法无我”,这是清净之道。
21.《杂品》(Pakiṇṇaka vagga)
讲述智者抛弃小乐,获得大乐。佛弟子永远清醒自觉,无论昼与夜,心系佛法僧。
22.《地狱品》(Niraya vagga)
讲述说妄语者、淫人妇者、身穿袈裟而作恶者,都将堕人地狱。因此,应该像守护城堡那样守护自已,不要疏忽放逸。
23.《象品》(Nāga vagga)
讲述人应该堪忍谤言,犹如大象堪忍箭射;不要与愚人为友,宁可像大象那样独游林中。
24.《爱欲品》(Taṅha vagga)
- 52 -
讲述放纵自己的人,爱欲像蔓藤那样增长。降服爱欲,忧苦自会消失。铲除贪、嗔、痴和爱欲这些田地中的杂草,就能获得大果报。
25.《比丘品》(Bhikkhu vagga)
讲述比丘善于控制眼、耳、鼻、舌、身,少欲知足,心喜禅定,依靠自己,调伏自己,达到涅槃。
26.《婆罗门品》(Brahmāna vagga)
讲述一个人不是靠出身和束发而称作婆罗门。只有身、口、意三方面都不作恶业,持戒修行,证得涅槃,才能称作婆罗门。
三《自说经》(Uddāna)
共分八品,每品含十经,共八十经。经文包含偈颂和散文。偈颂为佛陀所说,散文是说明偈颂的故事缘起。
1.《菩提品》(Bodhi vagga)
讲述佛陀得道后的一些事件。按照佛陀的缘起观,在这世上,唯一值得追求的理想是阿罗汉,通过摒弃贪爱获得解脱。
2.《目真邻陀品》(Macalinda vagga)
也是讲述佛陀得道后的一些事件。蛇王目真邻陀张开头冠,挡住暴雨,保护佛陀。佛陀教导众比丘不要争论一些无谓的问题,诸如频毗沙罗王和波斯匿王谁最富有等。
3.《难陀品》(Nanda vagga)
佛陀的堂弟难陀想要还俗。佛陀让他认识到世俗生活的卑微苦恼,出家的快乐,他也就不还俗了。
4.《弥醯品》(Meghiya vagga)
佛陀的侍从弟子弥醯不听佛陀的劝告,坚持要去金尼迦罗河畔的芒果林修行,结果在那里始终摆脱不了种种邪念,又回到佛陀那里。佛陀向他解释原因。
5.《苏那长老品》(Sonathera vagga)
讲述波斯匿王访问佛陀;麻风病人善觉 (Suppabuddha) 皈依佛陀;苏那成为高级比丘。
6 . 《生盲品》(Jaccandha vagga)
讲述波斯匿王访问佛陀;佛陀向阿难表示自己即将般涅槃;佛陀批驳外道邪见。其中包含“瞎子摸象”的寓言。
7.《小品》(Cūḷa vagga)
讲述各种论题,其中包括舍利弗说法,侏儒巴提耶 (Bhaddiya) 摆脱邪恶。
8 .《波吒利村人品》(Pāṭaligāmiya vagga)
- 53 -
佛陀讲述涅槃的含义。佛陀吃了纯陀的供养食,发赤痢剧痛濒死。佛陀默默忍过病痛,又前往拘尸那罗。佛陀在波吁利村为众优婆塞讲述犯戒五祸,持戒五利。
四《如是语经》(Itivuttaka)
分四集,共一百一十二经。每集中的经文按照法数顺序编排。每经一般由经序、本文、偈颂和结尾组成。
1.《一集》(Ekanipāta)
分三品,共二十七经。佛陀讲述贪、嗔、痴、忿怒、虚伪和骄慢的恶果,贪爱是轮回之因,心污的恶果,心净的功果,施舍的功德,等等。
2.《二集》(Dukanipāta)
分二品,共二十二经。佛陀讲述诸根的诱惑;身、口、意的恶业;懈怠放逸是达到无上智的主要障碍;比丘应该具备的各种品质,等等。
3.《三集》(Tikanipāta)
分五品,共五十经。佛陀讲述三受是苦、乐和不苦不乐;三漏是欲、有和无明;贪、嗔、痴是摩罗的主要武器,抛弃这些罪恶,就能摆脱轮回;身、口、意的善业恶业及其善报恶报;遵行八正道,摆脱生、老和死,等等。
4.《四集》(Catukkanipāta)
一品,共十三经。佛陀讲述比丘的简朴生活;知道苦恼生灭的原因,就容易摆脱世俗束缚,等等。
五《经集》(Suttanipāta)
分五品,含七十二经。
㈠《蛇品》(Uraga vagga)
1.《蛇经》(uraga sutta)
讲述比丘摒弃贪嗔痴,抛弃此岸和彼岸,犹如蛇蜕去衰老的皮。
2.《特尼耶经》(Dhaniya sutta)
讲述牧人特尼耶与佛陀对话,最后,阪依佛陀。
3.《犀牛角经》(Khaggavisāṇa sutta)
讲述抛弃世俗生活,像犀牛一样独自游荡。
4.《耕者婆罗豆婆遮经》(Kasibhāradvāja sutta)
佛陀以耕种比喻修道,向耕者婆罗豆婆遮说法。
5.《贡陀经》(Cunda sutta)
- 54 -
佛陀向金匠贡陀解释有四种沙门:胜道者、示道者、命道者和污道者。
6.《毁灭经》(Parābhava sutta)
佛陀向一位天神解释各种毁灭的原因。
7.《无种姓者经》(Vasala Sutta)
佛陀讲述成为无种姓者或婆罗门,不是由于出身,而是由于业。
8.《仁慈经》(Metta sutta)
佛陀讲述怀有仁慈心的人能摆脱轮回转生。
9.《雪山夜叉经》(Hemavata sutta)
佛陀为雪山夜叉说法。
10.《林主夜又经》(āḷavaka sutta)
林主夜叉以威胁的方式向佛陀问法,佛陀仍然向他说法。
11.《胜经》(Vijaya sutta )
讲述对身体作不净观,从而抛弃对身体的渴望。
12.《牟尼经》(Mani sutta)
讲述出家修行的牟尼的种种特征。
(二)《小品》(Cūḷa vagga)
1.《宝经》(Ratana sutta)
讲述皈依佛法僧三宝,能获得幸福。
2.《荤腥经》(āmagandha sutta)
迦叶讲述荤腥的意思是指各种恶行,而不是指食肉。
3.《羞耻经》(Hiri sutta)
讲述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4.《大吉祥经》(Mahāmaṅgāla sutta)
佛陀讲述各种能称之为最高吉祥的行为。
5.《针毛夜叉经》(Sūciloma sutta)
讲述针毛夜叉以威胁的方式向佛陀问法,佛陀仍向他说法。
6.《法行经》(Dhammacariya sutta)
讲述要避开那些邪恶的假沙门。
7.《婆罗门法经》(Brāhmanadhammika sutta)佛陀
讲述婆罗门法古今不同,由纯洁变得污浊。
8.《船经》(Nāvā sutta)
讲述要与知法的善人交往,才能像登上坚固的船,安全渡河。
9.《戒行经》(Kiṁsila sutta)
- 55 -
讲述应该奉守戒行,追随正法。
10.《起来经》(Uṭṭhāna sutta)
讲述要精进努力,拔除自己的苦恼之箭。
11.《罗睺罗经》(Rāhula sutta)
佛陀向罗睺罗说法,教导他出家修行。
12.《文基娑经》(Vaṅgisa sutta)
佛陀讲述迦波长老灭除了对世上名色的贪欲,超脱生死,达到涅槃。
13.《正确游行经》(Sammāparibbājaniya sutta)
佛陀讲述比丘应该怎样正确地在世上游行。
14.《如法经》(Dhammika sutta)
佛陀讲述出家的比丘和在家的优婆塞的行为准则。
(三)《大品》(Mahāvagga )
1.《出家经》(Pabbajjā sutta)
佛陀向频毗沙罗王讲述自己出家的原因。
2.《精进经》(Padhāna sutta)
佛陀讲述自己在尼连禅河边精进努力,专心修禅,挫败摩罗的阴谋。
3.《妙语经》(Subhāsita sutta)
佛陀讲述比丘应该说妙语、合法之语、动听之语和真实之语。
4.《孙陀利边婆罗德婆阇经》(Sundarikabhāradvāja sutta)
佛陀讲述值得供奉的人不在于他是否婆罗门,而在于他是否有品行。
5.《摩伽经》(Māgha sutta)
佛陀讲述婆罗门想积功德,应该将祭品布施给修行的出家人。
6.《婆毗耶经》(Sabbiya sutta)
游方僧婆毗耶向诸外道师问法,不能解惑,后来,从佛陀那里得到圆满回答,便皈依佛法僧。
7.《赛罗经》(Sela sutta)
讲述婆罗门赛罗看到佛陀具有包括阴马藏和广长舌在内的三十二大人相,皈依佛陀。
8.《箭经》(Salla sutta)
讲述人生充满痛苦,一个追求幸福的人应该拔掉自己的箭,自己的悲伤、欲望和忧愁。
9.《婆塞特经》(Vāseṭṭha sutta)
佛陀讲述一个人不是凭出身,而是凭苦行,凭梵行,凭自制,凭柔顺,才成
- 56 -
为婆罗门。
10.《拘迦利耶经》(Kokāliya sutta)
讲述拘迦利耶比丘对舍利弗和目犍连心怀恶意,口出恶语,死后堕入地狱。
11.《那罗迦经》(Nālaka sutta)
讲述佛陀诞生时,阿私陀仙人预言他会成佛,并勉励自己的外甥那罗迦皈依佛陀。
12.《二重观经》(Dvayatānupassanā sutta)
佛陀讲述产生和灭寂的二重观。
(四)《八颂经品》(Aṭṭhaka vagga)
1.《爱欲经》(Kāma sutta)
讲述应该永远避开爱欲。
2.《洞窟八颂经》(Guhaṭṭha sutta)
讲述要摆脱对生存的贪恋。
3.《邪恶八颂经》(Duṭṭhaṭṭhaka sutta)
讲述无所执著,无所争论,涤除一切世俗观点。
4.《纯洁八颂经》(Suddhaṭṭhaka sutta)
讲述不执著所见、所闻、所想,抛弃一切所得,达到净化。
5.《至高八颂经》(Paramaṭṭhaka sutta)
讲述对于世上所见、所闻、所想毫无人为的名想,毫无执著。
6.《衰老经》(Jarā sutta)
讲述人总会丧老而死,不要执着自我。
7.《提舍弥勒经》(Tissametteya sutta)
讲述牟尼认识过去、未来和现在的危险,独自游荡,坚持不懈,不沉缅淫欲。
8.《波修罗经》(Pasūra sutta)
讲述不要热衷集会和争论。
9.《摩根提耶经》(Māgandiya sutta)
佛陀向摩根提耶解释“内在的宁静”。
10.《毁灭以前经》(Purābheda sutta)
佛陀解释什么样的人能称作平静者。
11.《争论经》(Kalahavivāda sutta)
佛陀讲述争论来源于所爱以及所爱的缘起,说明不应参与争论。
12.《小集积经》(Cūḷaviyūha sutta)
讲述抛弃一切抉择,就不会参与世间的争论。 - 57 -
13.《大集积经》(Mahāviyūha sutta)
讲述牟尼理解世上各种观点,但超越争论,不崇尚任何观点。
14.《迅速经》(Tuvaṭaka sutta)
佛陀讲述隐居和寂静之道。
15.《执杖经》(Attadaṇḍa sutta)
佛陀讲述不要陷入世上种种束缚,看透了爱欲之后,应该自己学会涅槃。
16.《舍利弗经》(Sāriputta sutta)
佛陀向舍利弗讲述比丘应该怎样持戒修行。
(五)《彼岸道品》(Pārāyana vagga)
1.《引子》(Vatthu gāthā)
佛陀向婆罗门巴婆利解释“头”是无知,能使“头裂”的是知识、信仰、思想、禅定、决心和精进努力。
2.《阿耆多问》(Ajitamāṇavapucchā)
佛陀回答阿耆多询问的“世界被什么遮蔽?”等问题。
3.《提舍弥勒问》(Tissametteyamāṇavapucchā)
佛陀回答提舍弥勒询问的“在这世上,谁是知足者?”等问题。
4.《布那迦问》(Puṇṇakamāṇavapucchā)
佛陀回答布那迦询问的“根据什么供奉天神?”等问题。
5.《弥德古问》(Mettagūmāṇavapucchā)
佛陀回答弥德古询问的“痛苦产生于何处?”等问题。
6.《陀多迦问》(Dhotakamāṇavapucchā)
佛陀回答陀多迦询问的“怎样学会涅槃?”等问题。
7.《乌波湿婆问》(Upasivamāṇavapucchā)
佛陀回答乌波湿婆询问的“依靠什么越过水流?”等问题。
8.《南德问》(Nandamāṇavapucchā)
佛陀回答南德询问的“什么人称为牟尼?”等问题。
9.《海摩迦问》(Hemakamāṇavapucchā)
佛陀回答海摩迦询问的“铲除贪爱的法门是什么?”
10.《都提耶可》(Todeyyamāṇava pucchā)
佛陀回答都提耶询问的“有什么样的解脱?”等问题。
11.《迦波问》(Kappamāṇava pucchā)
佛陀回答迦波询问的“什么是屹立水流中的岛屿?”
12.《阇多迦尼问》(Jatukaṇṇimāṇava pucchā)
- 58 -
佛陀回答阇多迦尼询问的“法门是什么? "
13.《跋陀罗弗达问》(Bhadrāvudhamāṇava pucchā)
佛陀回答跋陀罗弗达询问的“法门是什么? "
14.《乌德耶问》(Udayamāṇava pucchā)
佛陀回答乌德耶询问的“怎样凭智慧获得解脱和铲除无知?”等问题。
15.《波婆罗间》(Posālamāṇava pucchā)
佛陀回答波婆罗询问的“怎样理解已知过去色,抛弃一切身,视内在和外在为一无所有? "
16.《摩伽罗阇问》(Mogharājamāṇava pucchā)
佛陀回答摩伽罗阇询问的“一个人怎样看待世界,死神才不会找到他? "
17.《宾吉耶问》(Piṅgiyamāṇava pucchā)
佛陀回答宾吉耶询问的“法门是什么? "
18.《彼岸道经》(Pārāyaṇa sutta)
十六位婆罗门对佛陀的解答表示满意,皈依佛陀,按照佛陀的教诲生活,从此岸走向彼岸。因此,这个法门被称作“彼岸道”。
六《天宫事经》(Vimānavatthu)
分七品,共八十五个故事,文体为偈颂体。这些故事都是目犍连、文基萨或其他比丘从天国听天神讲述后,报告佛陀的。这些天神由于前生行善,死后升入天国,享受荣华。他们前生做的善事主要是度诚信佛,供养佛、比丘、僧伽、塔庙和舍利等。
七《饿鬼事经》(Petavatthu )
分四品,共五十一个故事,文体为偈颂体。这些故事讲述各种饿鬼的悲惨情形以及他们生前所作的恶业。例如,那罗陀比丘问一个饿鬼:“闪闪金身,照遍四方,却为何故,长有猪嘴?”饿鬼答道:“信口雌黄,言行不一,就为此故,长有猪嘴。”这些饿鬼也像活人一样有肉体需要,忍受着饥、渴和爱欲的折磨。他们变得温和,不再侵害他人。
八《上座僧伽他》(Theragāthā)
是比丘诗集,共有一百零七首,一千二百七十九颂。这些诗歌反映比丘们的宗教理想,摒弃贪嗔痴,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至高的幸福一一涅槃,描写他们的生活经历,表现他们的内心体验。
- 59 -
九《上座尼伽他》(Therigāthā)
是比丘尼诗集,共有七十三首,五百二十二颂。这些诗歌描写比丘尼的生活经历。她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其中不少是丧子的母亲、寡妇、弃妇和妓女。她们在世俗生活中备受痛苦和压抑,出家后,以清净为乐,信仰坚定。
十《本生经》(Jātaka)
讲述佛陀释迦牟尼前生的故事。按照佛教轮回教义,释迦牟尼在成佛以前,是一个菩萨,经历了无数次的转生,最后才得道成佛。
《本生经》共有五百四十七个佛本生故事,分成二十二编。第一编由一百五十个故事组成,分成十五品,每品十个故事,每个故事有一首偈颂诗;第二编由一百个故事组成,分成十品,每品十个故事,每个故事有两首偈颂诗;第三编有五十个故事,分成五品,每品十个故事,每个故事有三首偈颂诗。依此类推,越往后面,每编中的故事数目越少,而故事中的偈颂诗数目越多。
《本生经》的每个故事都由五个部分组成:一、今生故事,以问答形式说明佛陀讲述前生故事的地点和缘由;二、前生故事,讲述佛陀的前生故事;三、偈颂,对故事进行总结或重复描述;四、注释,解释偈颂中每个词的词义;五、对应,把前生故事中的人物与令生故事中的人物对应起来。
佛陀在前生的无数次转生中,既可转生为人,转生为神,也可转生为动物。因此,《本生经》是一部包含各种世俗故事、神话故事和动物故事的佛教故事总集,以故事形式宣说各种佛教教义。
十一《义释》(Nidesa)
分为《大义释》和《小义释》两部分。《大义释》注释《经集》第四品《八颂经品》;《小义释》注释《经集》第一品《蛇品》中的《犀牛角经》和第五品《彼岸道品》。这部注释性经文列入经藏,可能因为它是早期的注释性经文,作者归诸舍利弗。注释方法是对每个词作出词义或语法解释,常常罗列一系列同义词。
十二《无碍解道》(Patisam bhidāmagga)
分三品,每品含十个论题。此经论述佛教各种教义,具有论藏的性质。它列入经藏可能是由于它的经文常常以“如是我闻”起首,保留有经藏文体的特征。
1.《大品》(Mahāvagga)
- 60 -
十个论题为:①智论,②见论,③入出息论,④根论,⑤解脱论,⑥趣论,⑦业论,⑧颠倒论,⑨道论,⑩醍醐味论。 2.《俱存品》(Yuganandhavagga)
十个论题为:①俱存论,②四谛论,③七觉支论,④慈论,⑤离欲论,⑥无碍解论,⑦法轮论,⑧出世间论,⑨力论,⑩空论。 3.《慧品》(Paññāvagga)
十个论题为:①大慧论,②神通论,③现观论,④离论,⑤所行论,⑥示导论,⑦齐首论,⑧四念住论,⑨正观论,⑩论母论。
十三《譬喻经》(Apadāna)
讲述佛陀、辟支佛、长老和长老尼的业绩,尤其是五百四十七位长老和四十位长老尼的业绩。每则譬喻都采取偈颂体,包含长老或长老尼的前生和今生故事。他们的业绩主要表现在供养、恭敬和布施等等方面,由此获得善报,最终成为阿罗汉。
十四《佛种性经》(Buddhavaṁsa)
分二十八品,采用偈颂体,讲述佛陀以前二十四位过去佛的传说。第一品讲述佛陀在迦毗罗卫应舍利弗之请,宣讲《佛种性经》。第二品至第二十六品讲述从燃灯佛至佛陀二十五位佛的事迹。在每个过去佛时期,佛陀作为菩萨,都被过去佛预言将来成佛。第二十七品讲到比燃灯佛还要早的三个过去佛,这样,包括佛陀在内,共有二十八佛。第二十八品讲述佛陀入灭后,舍利分送诸国,建塔供奉。
十五《所行藏经》(Cariyāpiṭaka)
讲述佛陀前生的故事。全经共有三十五个佛本生故事,采用偈颂体。这些故事都已见于《本生经》,而且在叙述上比《本生经》简略。
- 61 -
论藏 (Abhidhammapiṭaka)
一《法集论》(Dhammasaṅgaṇi)
序言部分列出善法、不善法、无记法等等一百二十二种论本母 (abhidhamma mātikā)和明分法、无明分法等等四十二种经本母 (Sutttantamāikā),作为论述诸法的分类标准。以下正文分为四品:
1. 心生起品:依据善法、不善法和无记法的分类,论述八十九种心法、心所法及其与心识的关系,也就是一切法由心生起。
2. 色品:将一切色分为一至十一法,依据论本母加以说明。
3. 概说品:依据论本母和经本母说明诸法。
4. 义释品:对有关论本母的法数名目加以说明。
二《分别论》(Vibhaṅga)
此经分为十八品: 1.蕴分别,2.处分别,3.界分别,4.谛分别,5.根分别,6.缘行相分别,7.念处分别,8.正勤分别,9.神足分别,10.觉支分别,11.道分别,12.禅定分别,13.无量分别,14. 学处分别,15.无碍解分别,16.智分别,17.小事分别,18.法心分别。前十五分别一般分成经分别、论分别和问难三部分加以论述,后三分别则分成论本母和广释两部分加以论述。
三《界论》(Dhātukathā)
“界” (dhātuu) 的原义为要素和成分,引伸义为特性、原则、范畴和条目等。此经分为十四品,论述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十二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意处和法处)、十八界(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界、意识界和法界)、四念住(身念住、心念住、受念住和法念住)、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禅(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和第四禅)、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法、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等等,以及诸法摄不摄及相应不相应的关系。
四《人施设论》(Puggalapaññati)
“人”(puggala) 是指具体的个人,或者说是按照俗谛理解的具体的个人。“施
- 62 -
设”(Paññati) 的意思是概念或命名。此经第一品中提及六施设:蕴施设、处施设、界施设、谛施设、根施设和人施设。此经则专论人施设,按照一人至十人的数目递增方式,分为十品。
1. 一人:论述学人、阿罗汉、辟支佛、正等觉、随信者、随法者、预流者、一来者和不还者等五十种人。
2. 二人:论述具有两种品质的人。
3. 三人:按照三种品质论述各种人。
4. 四人:论述善人、圣人以及非善人、非圣人,有四种说法人、四种言行如云的人,等等。
5. 五人:论述行动的人、不行动的人、悔恨的人、不悔恨的人、不知善法不善法的人,等等。
6. 六人:论述六种人,有三种人通过自己努力,彻底理解真谛,在此生就获得功果,摆脱苦难,成为不还者;另外三种人与此相反。
7. 七人:论述七种人,他们接触不善法,犹如在大海中浮沉。
8. 八人:论述八种人,他们处在预流、一来、不还和阿罗汉四个阶段。
9. 九人:论述智慧完全、未来成佛、身体纯洁、思想纯洁和随法而行等九种人。 10.十人:论述十种成就功德的人。
五《论事》(Kathāvatthu)
此经站在上座部立场,批驳其他部派的种种见解。此经分成二十三品,每品十论左右,共有二百十七论。例如,第一品十论:人论、阿罗汉退论、梵行论、分断论、舍离论、一切有论、过去等蕴论、一分有论、念处论和如是有论。第三品十二论;力论、圣论、解脱论、正解脱论、第八人论、第八人根论、天眼论、天耳论、如业所往智论、律仪论、无想论和非想非非想处论。第五品十论:解脱论、无学智论、颠倒论、决定论、无碍解论、世俗智论、心所缘论、未来智论、现在智论和果智论。第二十一品八论:教论、不远离论、结论、神通论、佛通论、一切方论、法论和业论。第二十三品五论:同意趣论、阿罗汉外形论、自在欲行论、像似论和非圆成论。
六《双论》(Yamaka)
此经分为十品,论述诸法相互关系,说明诸法的定义。
1. 根本双论:论述善根、不善根、无记根、名根与善法、不善法、无记法、名法的相互关系。
2. 蕴双论:论述五蕴的相互关系。 - 63 -
3. 处双论:论述十二处的相互关系。
4. 界双论:论述十八界的相互关系。
5. 谛双论:论述四谛的相互关系。
6. 行双论:论述身语意三行的相互关系。
7. 随眠双论:论述贪欲、嗔、慢、见、疑、贪有和无明七随眠的相互关系。
8. 心双论:论述心之生灭的相互关系。
9. 法双论:论述善、不善、无记三心的相互关系。
10.根双论:论述二十二根的相互关系。
七《发趣论》(Paṭṭhāna)
此经详细论述一百二十二论本母和二十四缘的关系,也就是将诸法关系分成二十四缘:因缘、所缘缘、增上缘、无间缘、等无间缘、俱生缘、相互缘、所依缘、近依缘、前生缘、后生缘、习缘、业缘、异熟缘、食缘、根缘、禅缘、道缘、相应缘、不相应缘、有缘、非有缘、离去缘和不离缘。此经内容浩繁,论述方法分为顺发趣、逆发趣、顺逆发趣和逆顺发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