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慕斯.海克 Hellmuth Hecker 撰
菩提长老(Bhikkhu Bodi) 英文编辑 赖隆彦 汉译
第一章 早年与出家
第二章 努力证得阿拉汉果
第三章 阿奴卢塔的心灵之道
第四章 僧团中的生活
第五章 阿奴卢塔与女人
第六章 阿奴卢塔的前世
第七章 佛陀般涅盘前后
第一章 早年与出家
阿奴卢塔(Anuruddha,古译:阿那律)和阿难达(ananda)一样,都是释迦族的贵族,且是佛陀的堂弟。他和阿难达的父亲都是甘露饭王(Amitodana),然而他们应是异母所生,因为经中并未将两人视为兄弟,并暗指他们是在不同的家庭长大。阿奴卢塔(Anuruddha)的同胞兄弟是释迦族的马哈那马(Mahanama),他有个姐妹名为卢希妮(Rohini)。
未听过“没有”一词
阿奴卢塔(Anuruddha)在奢华的环境中长大,从小就养尊处优。经典对他早年的描述和他们用来描述菩萨的养成词汇相同:“释迦族的阿奴卢塔受到精心养育。他有三座宫殿--东宫、夏宫、雨宫,在四个月的雨季期间,他都在宫中由四位乐妓伺候,无须踏出那座宫殿。”(Vin.2:180)在《法句经注》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阿奴卢塔的成长过程,是多么的无忧无虑与天真。①注释中说,他年轻时的生活优越丰厚到从未听过“没有”这个词--因为无论他想要什么,欲望都很快就会实现。
有一天,阿奴卢塔(Anuruddha)和五位释迦族少年玩弹珠游戏,并以糕饼作为输赢的赌注。前三次他输时,都派人去向母亲要糕饼,他母亲三次都很快的给他们。但当他第四次输时,又派人去要糕饼,母亲却回答:“没有糕饼可以给了。”由于阿奴卢塔以前未曾听过“没有”之说,他以为这个“没有”一定是某种糕饼,因此便派人传话给母亲:“给我送一些‘没有’糕饼。”
母亲为了帮他上一课,便送了一个空盘子去,但好运似乎总是站在他这边。由于他过去世积累了很多福报,天神们决定不让他失望,因此将空盘装满美味的天界糕饼。当阿奴卢塔尝过之后非常高兴,便一再的派人去向母亲,要更多盘“没有”糕饼,而每次盘子抵达时,都装满了天界的美食。
生出迫切的出离感
阿奴卢塔(Anuruddha)就在不识愁滋味地竞逐欢乐中,度过早年时期,很少思考存在的意义与目的。他生命的转折点,在著名的堂兄--佛陀来咖毕喇瓦土城(Kapilavatthu)时出现。②籍由本身的范例与教法,佛陀激励了许多亲属出家为比库。
有一天,马哈那马(Mahanama)发现许多释迦族人都出家了,只有他们这家人还未有人这么做。于是他告诉阿奴卢塔这个想法,最后的结论是:“那么现在,是你出家或我出家呢?”
这个提议对阿奴卢塔来说一定宛如晴天霹雳,他犹豫的说:“我一直都养尊处优惯了,因此我无法出家,你去吧!”
但马哈那马清楚描述必须承担的在家生活负担:“首先,必须耕田,然后必须播种、灌溉、排水、除草、采割、收获、堆聚、打壳、簸壳、簸糠、筛糠与销货。年复一年, 你都必须这么做。”
阿奴卢塔问:“这份工作何时才会停止?何时才能盼到结束?何时我们才能无牵绊的尽情享受五欲之乐呢?”
他的兄弟坦白的回答:“亲爱的阿奴卢塔!这份工作不会停,他永远不会结束,即使当父亲与祖父逝世时,也未停过。”
他说话结束,阿奴卢塔就已经下定决心:“兄弟,你来照顾家业,我去出家。”想到循环不已的辛苦劳碌,以及轮回转世的险恶,迫切的出离感便油然而生。他看见自己在生命中的每一刻都必须不断地奋斗,然后死亡并转生别处,一再的轮回。当他看到这点时,此世的生命对他来说变得毫无趣味与意义,而另一个充满希望的选项----跟随堂兄出家,并努力打破无尽的轮回,如今似乎更具吸引力。
劝导拔提一同出家
他立即去找母亲,请求她准许他出家成为比库(bhikkhu)。然而母亲拒绝了,他不愿和任何一个儿子分开。但当阿奴卢塔(Anuruddha)坚持时,她说如果她的朋友释迦族长--拔提(Bhaddiya)王子,愿意进入僧团,那么她就同意。她一定认为拔提不会放弃领导特权,而阿奴卢塔也就会选择和朋友继续过在家生活。
于是阿奴卢塔去找拔提,告诉他:“我能否出家全靠你了,让我们一起出家吧!”拔提回答:“无论你是否要靠我,都应该出家,我和你……”他话说到一半就停了,原来是想说:“我和你一起去。”但因突然感到后悔而中断。屈服于对权力与享乐的贪着,他只是说:“如你所愿,去出家吧!”
但阿奴卢塔一再地劝他:“走吧,朋友!让我们两个一起去。”当拔提看到阿奴卢塔如此诚心时,他终于软化,并说:“再等七年,朋友!七年之后我们一起出家。”但阿奴卢塔回答:“七年太长了,朋友!我无法等七年。”一再地恳求下,阿奴卢塔迫使拔提逐步缩短时间到七天,那是他需要处理俗事与安排继任者的时间。他言而有信,因此阿奴卢塔得以获准和他一起出家。
伍巴离(Upali)先于释迦族王子出家
阿奴卢塔(Anuruddha)的例子促使其它释迦族的王子,也追随伟大的亲戚加入僧团。因此,当约定的日子来到时,六位释迦族王子--拔提(Bhaddiya)、阿奴卢塔(Anuruddha)、阿难达(ananda)、拔咎(Bhagu,Thag.271-274)、金毗罗(Kimbila,Thag 118,155-156)与迭瓦达答(Devadatta),以及宫廷理发匠伍巴离(Upali)与一位卫士,便各自从家里出发。为了避免让人怀疑他们离开的动机,他们假装要去园林游玩。
走了一段很远的距离之后,便让卫士先回去,并进入邻国。他们将取下的饰品绑成一包,交给伍巴离,说:“这足够你生活之用了,现在回家去吧!”但理发匠伍巴离在半途中停了下来,并想:“释迦族人生性强悍,他们会认为是我谋杀了这些年轻人,而会杀了我。”于是他将那包东西挂在树上,又赶回去加入那群王子。他详述自己的恐惧,并对他们说:“王子们!如果你们是去过出家的生活,为何我不能如此做呢?”
年轻的释迦族王子们也认为伍巴离的选择是对的,并允许他加入他们一起去见世尊。他们来到大师面前,请求他剃度,并说:“佛陀!我们释迦族很高傲,理发匠伍巴离已经照顾我们很久,请佛陀先为他剃度,这样一来,他就成为我们的长者,我们便会礼敬他,并善尽照顾长者之责。如此一来,我们释迦族的骄傲便得以减轻而学习到谦虚。”佛陀同意他们的请求,七人便以伍巴离为首,接受剃度(Vin.2:182-183)。
一年之内,他们多数人都已达到一些心灵成就。拔提是第一位证得阿拉汉果(arahant),成为具足三明③者。阿奴卢塔获得天眼,阿难达证得入流果,迭瓦达答获得世俗神通。拔咎、金毗罗、伍巴离、阿难达与阿奴卢塔后来都成为阿拉汉(arahant),但迭瓦达答争强好胜的野心,则将他误导至地狱。
原注:
① 在《法句经》中,这件轶事出现过两次,分别在17颂与382颂的故事中:请见BL,1:231,3:267-68。
② 此事是出自Vin.2:180-83。
③ 三明(tevijja):即宿命明、天眼明、无漏明。
◎作者
何幕斯.海克(Hellmuth Hecker)
何幕斯.海克是德国重要的佛教作家与巴利藏经译者。他的著作包含《相应部》(Samuutta Nikaya 第四与第五部分)的德文翻译,以德文写作的两册佛教史,以及一本德国首位佛教比库(bhikkhu)——三界智大长老的传记。
◎英文版编者
菩提比库(Bhikkhu Bodhi)
菩提比库是来自纽约市的美国佛教僧侣,于一九七二年在斯里兰卡出家。他目前是斯里兰卡佛教出版协会(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的会长与编辑。
他的著作包括《包含一切见网经》(The Discourse on the All Embracing Net of Views)、《阿毗达摩概要精解》(A Comprebensive Manual of Abbidbamma)与《中部》(The Middle Lengrh Discurses of rhe Buddba,为共同译者)。
◎译者简介
赖隆彦
海洋大学造船系毕业,中华佛学研究所研究。
曾任中华佛学研究所藏文讲师、智光工商德育老师、 佛光出版社资深编辑、普门杂志社资深编辑,译作:《森林中的法语》、《阿姜查的禅修世界--戒》、《阿姜查的禅修世界--定》、《阿姜查的禅修世界--慧》等。
编注:
比库:巴利语bhikkhu的音译,指称巴利语传承的佛世比库僧众及南传上座部比库僧众;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汉传佛教译为为“比丘”、“苾刍”等,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汉传僧众。
阿拉汉:巴利语arahant的音译,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指一切的漏尽者(khinàsava,断尽烦恼者),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arhant音译为“阿罗汉”,谓为小乘极果。其音、用法皆与上座部佛教有所不同。
全文采用巴利语新音译,参见《部分巴利专有名词采用新音译的方案》、《巴利语汇解》。
【巴利佛典略语表】
本书所出现的巴利佛典经文,都将采用巴利佛典的略语来标示其出处,因此,以下列出这些惯常使用的巴利佛典略语,供读者对照参考。
AN=Anguttara Nikaya《增支部》(标示节号与经号)Ap.=Apadana《譬喻经》(i=长老譬喻,ii=长老尼譬喻;标示章号与段落;缅甸文版)BL.=Buddhist Legends《佛教传奇》(法句经注释)BPS=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佛教出版协会(康堤,斯里兰卡)Comy.=Commentary注释
Dhp.=Dhammapada《法句经》(标示偈号)
DN=Digha Nikaya《长部》(标示经号)
Jat.=Jataka《本生经》(标示号码)
Mil.=Milindapanha《弥林达王问经》 (弥兰王问经)MN=Majjhima Nikaya《中部》(标示经号)
PTS=Pali Text Society 巴利佛典协会(牛津,英国)Pv.=Petavatthu《饿鬼事经》
SN=Samutta Nikaya《相应部》(标示章号与经号)Snp.=Suttanipata《经集》(标示偈号或经号)Thag.=Theragatha《长老偈》(标示偈号)
Thig.=Therigatha《长老尼偈》(标示偈号)
Ud.=Udana《自说经》(标示章号与经号)
Vin.=Vinaya《律部》(标示卷号与页数)
Vism.=Visuddhimagga《清净道论》(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的章号与段落)Vv.=Vimanavatthu《天宫事经》(标示偈号)
除非特别指出,否则本书所有参考资料皆依巴利佛典协会的版本为准。
第二章 努力证得阿拉汉果
『天眼』是指看见超出肉眼范围之外的能力,就阿奴卢塔而言,他能延伸到一千个世界。这种能力的性质是世间的,我们底下会再详细讨论,拥有它者不必然巳觉悟『法』。阿奴卢塔获得天眼是在成为阿拉汉之前,为了攀上巅峰,他还得克服更多内在的障碍。藏经中有三处提到他的努力。
解脱十一种随烦恼
有一次,当阿奴卢塔尊者和两个朋友——堂兄难提(Nandiya)与释迦贵族金毗罗,住在东竹林时,佛陀去探望并询问他们进步的情形。①于是阿奴卢塔告诉佛陀自己在修习一个非常微妙禅定时,所遇到的困难。他感觉到内在的光明,并看见一个微妙的色相。②但那光明与影像很快就消失了,他不了解其中的缘由。
佛陀说,当自己尚在努力达到觉悟时,也遭遇过相同的问题,但他巳了解如何掌握它。他解释,要充分体验这些微细状态,并稳定地认知它们,人们得先解脱十一种随烦恼(upakkilesa)①。
首先是『疑惑』这些现象的真实性与光明想的重要性,那很容易就被视为一种感觉的幻相。
其次是『失念』,行者不再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光明想上,认为它不值得注意,或并不重要,而漠视它。
第三种随烦恼是『昏眠』②;第四种是『恐怖』,发生在突然受到来自潜意识的影像或想法惊吓时。当能控制住这些随烦恼时,『欢喜会生起,令身心兴奋,这种得意感通常是成功的习惯性反应。
当『欢喜』耗尽时,他可能会感到虚脱,并落入『粗重』,一种沉重的被动心态。为了克服它,他可能会勉强努力,造成『过度的精进』。觉知到过度时,他可能会放松,并再度落入『懈怠』。
在这种情况下,当正念微弱时,随着光明想的专注范围扩大,对于天界或人世可意的事物可能会生起『欲望』。『欲望』会触及多种事物,而引发『种种之想』,无论是在天界或人间的层面上。由于不满这种种的形色,他选择思惟其中一种,无论它本质上是可意或不可意的。强烈专注于这个选定的对象,将导致第十一种随烦恼——对诸色『过度地观察』。佛陀对阿奴卢塔与他的两个同伴,如此清晰地叙述在禅定净相中可能生起的这十一种随烦恼,并解释如何克服它们(MN128)。
断除慢、掉举、恶作三结
当阿奴卢塔对于禅定与微细的禅想愈来愈通达时,有一天他去找沙利子尊者,说:
沙利子吾友!我以超越世人的眼界的清净天眼,可以看见大千世界。我精进不懈,正念、正知且无疑惑:我的身体平静无忧扰,我的心专注于一处。然而。我的心却仍未从烦恼与贪着中解脱。
沙利子(Sariputta)回答:
阿奴卢塔吾友!当你想到你的天眼时,慢心就生起了;当你想到自己坚定的精进、正念、无忧扰的色身与专注一处的心时,掉举就产生了,当你想到你的心不能从烦恼解脱时,这就是恶作。④这将会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能舍弃这三种心境,不再注意它们,就能将心引导到『不死界』——涅盘。
听完沙利子的建议之后,阿奴卢塔再次独自隐居起来,认真断除心中的这三结(AN3:128)。
心存八种思惟
之后,阿奴卢塔住在支提国的东竹林。于禅观中,他体悟到一个真实大丈夫(mahapurisavitakka)应该抱持的七种思惟:
这个『法』是给少欲者,而非多欲者;这个『法』是给知足者,而非不知足者;这个『法』是给乐远离者,而非乐群居者;这个『法』是给精进者,而非怠惰者;这个『法』是给正念者,而非混乱者;这个『法』是给专注者,而非不专注者;这个『法』是给智者,而非愚痴者。
当佛陀以自己的心感知阿奴卢塔心中生起的这些想法时,遂以『意生身』(manomaya-kaya)⑤出现在他面前,并称赞他:
很好,阿奴卢塔,很好!你巳考虑到大丈夫的七种思惟。如今你可以考虑大丈夫的第八种思惟:『这个『法』是给倾向于无戏论③者,爱好无戏论者,而非给倾向于世俗戏论与爱好此道者。』佛陀接着说,当阿奴卢塔心存这八种思惟之时,他就能达到四种禅定⑥,不再受世间法的影响,而会视比库的四种资具——三衣、乞食、住处与医药——如同在家人享受奢华一般。这种简单的生活,会让他的心喜悦与平静,因而有助于达到涅盘。
证得阿拉汉果
离开时,阿奴卢塔依照佛陀的建议而留在东竹林,就在这个雨季安居期间,他终于达到努力的目标——阿拉汉果,无漏心解脱(AN 8:30)。在成就的时刻,阿奴卢塔说出以下的偈(gatha),对大师协助他完成心灵任务,表达感激之意:
了解吾心意,
世间无上师,
藉由意生身,
以神通出现。
吾心思惟时,
彼教我增上,
佛乐无戏论,
彼教我离戏。
了解彼之法,
吾乐往法上。
巳达三智明,
完成佛教法。(AN 8:30;Thag.901-903)
原注
① 难提在Thag.25有首偈(gatha),金毗罗则在Thqg.118。另外请见AN 5:201,6:40,7:56,SN54:10。
②光明想(obhasa-sanna)是『光明遍作』(Comy.:parikammobhasa)的前行。而『色的见』(rupanam dassana)则是以天眼见色。
③ 『无戏论』(nippapanca):或译『无障碍』、『无妄想』,即指涅盘——从庞大复杂的万法中究竟解脱。由此可知,『戏论』(papanca)即意味存在的庞杂面向。
译注
①随烦恼(upakkilesa):具破坏性的障碍,属于较小的烦恼。
②昏眠:昏眠是指昏沉与睡眠。昏沉是心的软弱或沉重,睡眠是心所沉滞的状态,因为两者都源于懒惰与昏昏欲睡,皆有使心、心所软弱与无力的作用,故合为昏眠。
③佛陀告诉阿奴卢塔(Anuruddha)以修定来解脱十一种随烦恼:『阿奴卢塔(Anuruddha)!我修有寻有伺定,亦修无寻唯伺定,亦修无寻无伺定,亦 修有喜定,亦修无喜定,亦修舍俱定故,而于我更生智见。』『我解脱不动,此是最后生,今亦无后有之事。』④ 慢与掉举是在阿拉汉(arahant)果才被断除的五上分结之二,而恶则是在不来(anagami)(不来)果时就巳断除。
⑤ 意生身(manomaya-kaya):或译『意成身』,『意』有无疑、迅速、遍到的三种作用。阿拉汉(arahant)、独觉(pacceka)佛、大力菩萨等三种圣人可得这种微妙身,如我们的意识,不受时空的限疑而迅速一样,随意所成,所以称为『意生身』。
⑥ 四种禅定:初禅至第四禅,是属于色界的禅定。
第三章 阿奴卢塔的心灵之道
阿奴卢塔尊者的心灵之道有两个重要特色:第一,精通天眼(dibbacakkhu)与其它神通;第二,修习四念处(satipatthana)①我们将依次讨论它们。
精通天眼
『天眼』顾名思义就和天人所见相同,即能在遥远的距离,在障碍背后,并在不同的存在维度,看见事物。①修习光明遍至第四禅而生起天眼
天眼是由禅定力开发而成,它并非具体的感官,而是一种视觉功能运作的智明。这功能是在第四禅的基础上生起,特别是透过光明遍或火遍②,即以光明或火为禅修对象而获得。在透过这些遍处通达四种禅之后,禅修者再退回较低层次的近行定(upacara-samadhi),将光明扩展到附近区域,因此能产生平常无法认知到的视觉形相。
当禅修者愈来愈精通这种散发光明的能力时,他就可以逐渐扩大光明区域,将光明向外投射到遥远的世界,或人生存地之上与之下的生存地④,这会揭开凡夫肉眼无法达到的许多存在维度。
死生智能知晓从生死亡与转生
根据经典,天眼的独特功能是知晓众生死亡与转生的智明——死生智(cutupapata-nana)。佛陀在觉悟那晚获得这种智明,且一直将它纳入逐步渐修过程完成的成就中,它是三明(见MN 27的例子)中的第二明,也是六神通(chalabhinna,见MN 6)中的第四神通。⑤藉由天眼,禅修者能看到众生从一个存在形式死亡并转生到别处。但天眼不只能看到从这一世到另一世的转生过程,藉由适当的决心,也能用它来发现是何种业导致转世。在这种运用中,它被称为『随业趣智』(yarhakammupagp-nana)⑥。
天眼的最大效能可以照亮整个有情世间的全景,也能揭露决定转世过程的业力法则。只有无上的佛陀能完全掌握这种智,成就天眼的弟子们能觉知的有情宇宙范围,远远超出我们最强力的望远镜。
天眼第一
佛陀称阿奴卢塔尊者为“天眼第一”(AN1;chap. 14)。有一次有一次,当一群杰出的比库(bhikkhu)一起住在牛角娑罗树林中,交换哪种比库可以为森林增添光彩的看法时,阿奴卢塔的回答充满特色,他说具有天眼者,能俯视一千个世界,就如人站在高塔上,能看见一千个农庄一样(MN32)。阿奴卢塔也帮助他自己的学生获得天眼(SN14:15),在其偈中便颂扬这方面的能力:
专注五支禅,
平静具一心,
我已得禅定,
吾天眼已净。
立足五支禅,
知有情死生,
知彼等来去,
此世与来世。(Thag,916-917)
修习四念处
阿奴卢塔心灵之道的另一个特色是努力修习四念处:
有比库安住于身,循身观察,。。。。。。安住于受,随观感受,。。。。。。安住于心,随观心识,。。。。。。安住于法,随观诸法。热诚、正知、正念,舍离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
通达“大神通”
四念处的修法,有时候被当成一种快速到达觉悟的“干”道,因为它跳过禅定与神通。⑦但从阿奴卢塔的话来看,他对于他及其它座下接受训练的人来说,这种禅修的方法可以被当做获得心灵力与神通的工具,且能达到涅盘,这是很清楚的。
每一次当阿奴卢塔尊者被人们问到他如何能通达“大神通”(mahabhinnata),包括五种世间神通和第六的阿拉汉果时,他总是回答是透过增长与修习四念处。他说透过这个修法,他能忆起过去一千劫,展现神通力,以及直接认知一千个世间。
获得“圣神变”与段除渴爱
阿奴卢塔还说,四念处帮助他获得能完全掌握情绪反应的“圣神变”(ariyaiddhi)⑧,一个人可能因而将厌恶的事物视为不厌恶,将不厌恶的视为厌恶,以及以“平等心”⑨看待两者。(3)他甚至说,凡是忽略四念处者,即忽略到达苦灭的圣道,而实行他者,即是实行到达苦灭的圣道,以此来强调这个修法的重要。
他也宣称,四念处可以导致渴爱的断除,就如恒河的水终将流入大海一般。同昂地,修笫四念处的比库,不会偏离出离的生活而重回世俗的生活。
有一次,阿奴卢塔病时,他忍受痛苦的“平等心”令比库们很惊讶。他们问他如何办到,他回答自己的平静都是源于修习四念处。
还有一次,沙利子晚上来看阿奴卢塔,并问他现在经常修习何种法门,以致脸上总是散发喜悦和平静。阿奴卢塔再次回答,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规律的修习四念处,并说这是阿拉汉(arahant)生活与修行的方式。沙利子因此对阿奴卢塔的话,表达他心中的喜悦。
拥有“如来十力”
有一次,当沙利子(Sariputta)与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询问阿奴卢塔(Anuruddha)。“有学”(skeha)(4)之人与“无学”(asekha)⑩阿拉汉(arahant)的差别时,他回答其差别在于修习四念处;前者只完成局部,后者则全部圆满完成。
阿奴卢塔也宣称透过修习正念,而拥有十种崇高的特质,别处称之为“如来十力”(dasatathagatabala; 见MN12)。它们是:(一)知处非处智力;(二)知也报智力;(三)知遍趣行智力;(四)知一切界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六)知狠胜劣智力;(七)知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八)知宿住随念智力;(九)知生死智力;(十)知漏尽智力。(11)注释书中说,阿奴卢塔拥有的这些智力只是局部,全部圆满者只有正等正觉的佛陀。
原注
(1)有关于后期文献对天眼观点的详细叙述,请见Vism.13.95-101。
(2)四念处的完整修法佳释,请见DN 22yu MN 10。关于杰出的现代解释,请见向智尊者着,《佛教禅修心要》(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London,Rider,1962;BPS,1992。
(3)请参阅注(2),向智尊者之书,PP.181-82;p.207;n.45。
(4)包括“入流者”(入流(sotapanna))、“一来者”(一来(sakadagami))与“不来者”(不来(anagami))。
译注
①四念处(satipatthana):意指“四种‘念’的立足处”,“念”有专注于目标,守护六根的功能,四种念处是身、受、心、法念处,修习四念处,能使众生清静、超越愁悲、灭除苦忧、体证涅盘。
②光明遍或火遍:“遍”是指“全部”或“整体”。在《情景道论》中有列举十遍处作为十种修定的业处,曾称之为“遍”,是因为修习这十种业处时,必须将其似相扩大至十方无边之处。修习光明遍者,可专注于月光或不摇曳的的灯光,或照在地上的光。修习火遍者,可起一堆火,透过一张皮或布剪出的圆洞凝视那火,以及观察它为“火、火”修习者两种业处,都能成就天眼。
③近行定(upacara-samadhi):指接近安止的定,相对于心完全专一状态的安止定(即四色界定与四无色界定)而言,其禅支尚未强固,定心无法持续。
④生存地:三界众生的生存地有恶趣地、欲界婶趣地、色界地、膸色界地等四种,共有三十一界。人界居于欲界婶趣地中,在其之上的生存地是指欲界天、色界地与无色界地;在其之下的生存地即指地狱、畜生、饿鬼、阿苏罗(asura)等四恶趣地。
⑤六神通(chalabhinna)即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后三者在阿拉汉则称为“三明”--宿命明(知众生前生的往因)、天眼明(能见众生的色业,知其来生的去处)、漏尽明(知断尽一切烦恼)。
⑥随业趣智(yathakammupaga-nana):禅修者以人的清静天眼,见诸有情死时、生时,知诸有情随所造业,而会投生于善或恶的业趣之中。例如:身、语、意皆造做恶行,就会憝于恶趣地狱;若造作善行,则会生于善趣天界。
⑦“干”(sukkha)意指无禅定之水滋润。所有证悟道与果的禅修者,都因修习知见无常、苦、无我的智慧而成就。然而,诸道与果之间在定力上的程度有所差别,不以禅定为基础而修习观禅的禅修者,即名“干观者”。
⑧圣神变(ariyaiddhi)获得漏尽明的圣者,对厌恶不悦的事物,以遍满慈心或以作意为界(地、水、火、风),而作不厌恶想而住。对不厌恶喜悦的事物,以遍满不净或作意为无常,而作厌恶想而住。乃至于彼舍、念、正知而住。
⑨平等心:即舍心(upekha)指对一切所缘包持中立的态度,心在于平衡、无执着、平等的状态。
⑩证得四种道与果前三种的圣者,称为“有学”,共有七种,最初证得入流(sotapanna)的圣者称为“见道”的圣者,其余六种称为“修道”的圣者。证得第四最高阿拉汉(arahant)果的圣者,则称为“无学”(已无可学的学尽者)。
(11)如来十力(dasatathagatabala)如来有此等十力,得无上中王之地位,于众中作狮子吼、转梵轮。十力是指:
(一)知处非处智力;如来得先佛最胜处智,于大众中能狮子吼而吼。
(二)知也报智力;如来如实知三世业报之异熟,其处与因。
(三)知遍趣行智力;如来如实知导致一切处之道。
(四)知一切界智力;如来如实知世间众生种种诸界。
(五)知种种解智力;如来如实知众生种种意解。
(六)知根胜劣智力;如来如实知众生种种诸根差别。
(七)知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如来如实知静虑、解脱、等持、等至之杂染、清静、出离。
(八)知宿住随念智力;如来如实忆念种种宿命。
(九)知生死智力;如来以天眼净,如实知众生死(生)时、妙(恶)色,上(下)色、向于善(恶)趣,随业法受。
(十)知漏尽智力。如来漏尽、无漏、住心解脱、慧解脱,于无漏现法自达、自证、成就无上智。
第四章 僧团中的生活
从巴利经藏中可以看出,相对于沙利子(Sariputta)、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阿难达(ananda)等比库,阿奴卢塔(Anuruddha)比较喜欢安静独处的生活,他不是个积极涉入僧团事物的人。因此,不象上述那些长老,他较少出现在和佛陀有关的传法事件中。
偏好头陀行
从他在《长老偈》的偈中也可看出,他和最具代表性的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尊者一样,非常偏好头陀行①:
托钵乞食回来时,
圣者无伴独安居,
诸漏已尽阿奴卢塔,
寻遍破布做僧衣。
圣者哲人阿奴卢塔,
诸漏已尽解脱者,
挑捡清洗与杂色,
然后穿着粪扫衣②。
若人欲贪不知足,
喜好群居易激动,
于彼心中已生起,
邪恶染污之特质。
但若正念且少欲,
知足并远离纷扰,
喜好独居与禅悦,
经常声起精进心。
于彼心中将出现,
趋入觉悟之善法,
此人乃是漏尽者,
此为大圣所宣说。
五十五年吾遵行,
常坐不卧③之苦行。
已经历二十五年,
睡眠从此已断。 (Thag.869-900,904 )
阿奴卢塔在这些偈(gatha)里提到三种头陀行:托钵乞食、着扫粪衣、常坐不卧,最后是不躺卧,而只在禅定坐姿中睡眠的发愿。在最后一首偈中,阿奴卢塔暗示他有二十五年完全没有睡觉。但在注释书中提到,在最后一段岁月中,阿奴卢塔允许自己有段短暂的睡眠,以消除身体的疲劳。
与善知识讨论佛法
虽然阿奴卢塔尊者喜欢独居甚于群居,但他也并非完全的隐者。佛陀在某部经中说到,阿奴卢塔有许多弟子。他训练他们修习天眼(SN.14:15).注释书说他游方行脚时,随行弟子有五百名--也许数字有些夸大。
他也和其它比库及及在家善知识一起讨论佛法,很幸运地,巴利藏经为我们保存了几次谈话。例如有一次,沙瓦提国的宫廷木匠五支(pancakanga)邀请阿奴卢塔与一些比库吃饭。从其它经我们知道,五支精通佛法并且致力于修行,因此,在饭后他问了阿奴卢塔一个比较深入的问题。他说有比库建议他修习“无量心解脱”(appamana cetovimutti),另外有人建议“广大心解脱”(mahaggata cetomimutti),他想知道两者是否相同。
阿奴卢塔回答这两种禅法不同,“无量心解脱”是修四梵住(brahmavihara)④--无量慈、悲、喜、舍。但“广大心解脱”则是拓展内心的认知,从有限的范围进到浩瀚无涯的范围;它是藉由扩展遍处(kasina)的似相(patibhaga-nimtta)⑤达成,即,从专注于地、水、色盘等有限的表面范围生起。
与天人谈话
阿奴卢塔接着说,有种天人名为“光音天”(abhassara deva)(1),他们虽然隶属于同一个天界,但彼此之间的光并不相同,根据他们转生到那个世界的不同禅定特质,所散发的光可能是有翔的或无量的,纯净的或有染的。
当有比库问到时,阿奴卢塔证实他所说的这些天人是出自自己的经验,因为他曾出现在他们之前,并和他们谈话(MN127)佛陀的赞叹
另一次,佛陀露地而坐,正对围绕身边的许多比库开示。然后他转向阿奴卢塔,询问他是否满足于苦行生活。当阿奴卢塔证实这点时,佛陀称赞这种知足,并说:
那时年轻是便出家,在生命的黄金时期成为比库者,他们并非因怕国王惩罚,或因怕失去财产、躲债、忧虑或贫穷而如此做。他们过苦行生活,是出于对佛法的信心,以及受到解脱目标的激励。这种人应该如何做?如果他们尚未获得禅定的平静与喜悦,或更高的境界,那么他应努力去除五盖与其它烦恼,如此才能禅悦,或更高的平静。
在结束开示时,佛陀说之所以会宣布去世弟子们的成就与未来命运,是为了激励其它人效法他们。世尊这些话,让阿奴卢塔感到非常知足与喜悦。
获得梵天与亚卡(yakkha,古译:夜叉)的敬佩
有次某个梵天⑥心想,没有沙门⑦可能进入梵界。当佛陀洞见这个天神的心思时,便在一片强光中出现在他面前。那时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马哈咖比那(Mahakappina)与阿奴卢塔(Anuruddha)等四大弟子,心想世尊可能身在何处,便以天眼看见世尊正身处梵界。于是以神通力到达天界,恭敬地坐在佛陀身旁。那天神看见这情景,遂收起慢心,承认佛陀与其弟子们的殊胜力量(SN10:6)佛陀为阿奴卢塔辩护
当高赏比(Kosambi)的两群比库发生争吵之时,阿难达尊者去见佛陀,佛陀问他争吵是否已平息,阿难达说仍在继续,阿奴卢塔的某个弟子坚持破坏僧团和合,而阿奴卢塔并未责备他。此事发生在阿奴卢塔和难提、金毗罗一起去牛角娑罗树林,全心投入严格禅修时,阿难达暗示,这都是阿难达律隐居的错,他放任弟子制造纷争。
然而,佛陀却为阿奴卢塔辩护,他说对阿奴卢塔而言,无须事必躬亲地去担心这些事,其它比库如沙利子、马哈摩嘎喇那与阿难达,都很有能力解决纷争。此外,他补充说,有些顽劣的比库乐于看到别人争吵,因为这会转移别人对其恶行的注意,这样他们就不会被驱离(AN4:241)阿奴卢塔的友谊
关于阿奴卢塔的友谊,做有名的例子是出自《牛角林小经》(Culagosinga Sutta MN31)。有一次,阿奴卢塔和难提与金毗罗住在牛角娑罗树林中,佛陀来探望他们。在他们礼敬大师之后,佛陀问阿奴卢塔是否与同修和谐共住。阿奴卢塔回答说:“当然,世尊!我们相处和谐,相互欣赏,没有争吵,如水乳交融,体谅彼此。”
于是世尊问他们如何维持这种完美的和谐。在最那处理的人际关系艺术中,阿奴卢塔的回答是完美的一课:
我能如此做,是籍由四惟:“能与如此的梵行道侣共住,真是幸福和幸运!”在身、语、意上,我对同修都保持慈心,并思惟:“让我抛开自己想做的事,而去做这些尊者想做的事。”如此一来,虽然我们的身体不同,但心却是一致的。
在佛陀认可后,接着就问他们是否有达到“任何超凡境界,任何堪为圣者的智、见特质。”阿奴卢塔回答,他们都已达到四色界定、四无色界定与灭受想定,甚至都已达到阿拉汉果,诸漏已尽。
佛陀离开后,其它两位比库询问阿奴卢塔他们从未说过自己的禅定成就,他怎么会如此肯定的断言,阿奴卢塔回答,虽然他们从未说过已达到这些境界,“藉由我的心,能悉知你们的心,我知道自己已达到这些境界与成就,且诸天神也曾对我说起过此事”
在此同时,鬼药叉提迦(Digha Parajana)来找佛陀,赞叹阿奴卢塔、难提与金毗罗三位比库⑧。佛陀对鬼药叉的话先表达赞许,然后自己说不过去了一段特别的赞颂:
确实如此,提迦,确实如此!若有来自这三个年轻出家人前的族姓者,以信心记得他们,将会为那个族人带来就远的利益与快乐。若有来自该村......该镇......该城......该国者,能以信心记得他们,将会为那国带来久远的利益与快乐。若一切刹帝利(贵族)......一切破罗门......一切吠舍(商人)......一切首陀罗(奴隶)记得他们;若世间的一切天众、魔众与大梵,这一代的沙门、婆罗门,王子与人民,能以信心记得这三个年轻人,将能为全世界带来久远的利益与快乐。瞧!长魔,那三个年轻人如何出于对世间的慈悲,为了众生的福祉,以及人、天的利益与快乐,而在精进修行。
原注
(1)光音天(abhassara deva),他们的领域是在色界内,对应于第二禅。(译按:光音天都是口中发出净光来沟通,不用话语,没有声音,他们也能以光教化人,故称“光音”。佛经说劫出的人类,即由光音天而来。
译注
①头陀行:“头陀”(Dhuta)意指“去除”比库(bhikkhu)因受持头陀行而能去除烦恼,这是佛陀所允许超过戒律标准的苦行。《清静道论》列举有十三支:扫粪衣、三衣、常乞衣、次第乞衣、一座食、一钵食、时后不食、林野(aranna)住、树下住、露地住、冢间住、随处住与常坐不卧。这些苦行有助于比库开发知足、出离与精进心。
②扫粪衣(pamsukula):即“尘堆衣”,十三头陀支之一。“扫粪”意指置于道路、墓冢、垃圾堆等尘土之上的,或指被视如尘土可厌的状态。比库(bhikkhu)受持扫粪衣,可舍弃对多余之衣的贪着,而能少欲知定。
③常坐不卧:十三头陀支之一。受持此法者,于夜的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之中,当有一时起来经行。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只不宜接受床席而卧。修此法可舍离横卧水眠之乐,增长正行。
④四梵住(brahmavihara):即慈、悲、喜、舍四无量。因为梵天界诸天的心常安住在这四种境界,所以称为“梵住”又因为在禅修时必须将之遍之十方一切无量众生,所以也称为“无量”慈梵住是希望一切众生快乐;背梵住是希望拔除一切众声的痛苦;喜梵住是随喜他人的成就;舍梵住是无厌恶而平等地对待他人的心境。
⑤似相(patibhaga-nimtta)三种禅相(遍做相、取相、似相)之一,禅相即禅修时内心专注的目标。禅修者观察地遍圆盘等时,该目标即为“遍作相”在观察遍作相后,心中生起与肉眼所见相同的影相,即为取相。专注于取相时,与之类似、更为纯净的一种概念--“似相”就会升起。似相只出现在遍处、三十二分身与入出息(anapana)念等修法,同过似相而生起近行定与安止定。
⑥梵天:因持续稳定的禅定力而转生梵天界的众生。梵天界有二十层天,十六层是色界天(色梵天);四层是无色界天(无色梵天)。在那里的众生称为“梵天”或“梵天人”。
⑦沙门:意译为”息恶“、“息心”,即指出家求道者。
⑧鬼药叉提迦向世尊说:“世尊!实瓦基人荣幸也,瓦基族是幸福。此处有住世尊、阿拉汉(应供)、正自觉者,及此等三善男子,即尊者阿菟楼驮、尊者难提、尊者金毗罗。”
第五章 阿奴卢塔与女人
在阿奴卢塔出现的经典中,和女人有关的部分多到不寻常。看来虽然他内心纯净,切欲完全远离爱欲,但天生该贵的武士气质所散发出的个人魅力,使他很受女人的欢迎,不只在人间,即是在天界也是如此,其中有些遭遇无疑是源于前世的业缘,虽然他欲超越它们,但女人们仍深受影响。
女天神阇利仁劝诱复合
例如有一次,阿奴卢塔在森林中独居,女天神阇利刃(Jalini)从三十三天①下来,出现在他的面前(SN9:6),她是阿奴卢塔在前世,身为统理三十三天的沙咖天帝(Sakka-devanam-inda)时妻子与皇后。出于贪着,他渴望和他复合,恢复天界国王与皇后的关系,她因这个动机而劝他发愿转到三十三天:
引导汝心至彼界,
以往居住之所处,
置身三十三天中,
具足感官诸欲乐。
汝将受礼遇尊崇,
身边环绕天女众。
但阿奴卢塔回答:
天女实痛苦,
执着于自我。
犹爱天女者,
彼等也痛苦。
阇利刃不了解这些话,他接着向他描述天界的辉煌,试图以此诱惑他:
未见欢喜园(Nandana)②,
三十三天王的
诸天住处者,
彼不识快乐。
然而阿奴卢塔依然保持坚定的决心,那是源自于他对诸行无常的深刻洞见:
愚者汝不知,
阿拉汉箴言?
一切行无常,
终归于生灭,
有生即有灭,
寂灭斯为乐。
阇利偌谛听!
我已不在住
诸天界之中,
轮回已止息,
不在受后有。
可意众天的感官欢娱
还有一次,许多名为“可意众天”(manapakayika devata)的天女出现在阿奴卢塔面前,述说她们能做的一切非凡之事。例如,能瞬间变换想要的颜色,随意发出个种声音和音响,并立即的到任何欢乐。
为了测试她们,阿奴卢塔心中希望她们变成蓝色,果然她们能读到他的心思,全都变成蓝色,穿着蓝衣,佩带蓝饰。无论他希望她们变成何种颜色,她们都能照做--黄色、红色、白色,配合衣服与饰品。
天女们以为阿奴卢塔喜欢她们的表现,于是开始表演非常曼妙的歌舞,但阿奴卢塔却关起感官之门,不理睬她们,当她们注意到阿奴卢塔并未从表演中得到任何快乐时,就立即离开了(AN8:46)。
女人转生成可意天女的特质
阿奴卢塔一定认为这经验值得一谈,因此当晚上遇见佛陀时,便想佛陀转述此事,然后他问:“一个女人要转生到那些可意天女的天界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求知欲使他很想知道这些天女的道德层次。
佛陀很乐意地回答,要转生到那种天界必须具备八种特质:
(一)妻子必须亲切与同情地对待丈夫;
(二)她应谦虚有礼对待丈夫所敬爱的人,例如其父母与某些沙门、婆罗门;(三)她应仔细、勤奋地做家务;
(四)她应以果断的态度照顾、指导仆人与家里的工人;(五)她应妥善保管丈夫的财产,不应浪费;
(六)身问在家信徒,她应皈依三宝;
(七)她应持守五戒;
(八)她应乐于与有需要的人分享,布施他们,并表示关心。(AN8:46)另一次,阿奴卢塔对佛陀说,他经常看见女人如何在死后转生恶道,甚至堕入地狱。佛陀回答,有三种恶法会导致女人堕入地狱:如果她在早上充满贪欲,在中午充满嫉妒,在晚上充满性欲(AN3:127)。
本生故事中与女人的关系
阿奴卢塔过去世的记载,也指出他与女人的关系,其中只有一次提到转生为畜生。有一次,他转生为野鸽,牠的配偶被捕老鹰捉住。受到情欲与悲伤的折磨,牠决定禁食,直到克服对她的爱欲与分离的悲伤为止:
往昔我曾爱母鸽,
于此翱翔与嬉戏,
之后她被鹰捉走,
应被拆散两分离。
自从分开离散后,
心中常感觉痛苦,
因此我守戒持斋,
从此远离爱欲道。(Jat.490)
其它转世故事则述说如下:有次阿奴卢塔出生为国王,在森林看见一位美丽的仙女并爱上她,为了占有她而射杀其夫。她充满悲伤,哭喊并指责国王的残酷,听到他的指控,国王醒悟并离开。阿奴卢塔就是当时那嫉妒的国王,亚寿塔拉(Yasodhara)是仙女,他的丈夫则是菩萨,如今他是阿奴卢塔的导师,在那个过去世,几乎因国王的爱欲而被杀死(Jar.243)。
帮助姐妹进入佛法之门
在最后一世中,他帮助姐妹卢希妮进入佛法之门。有一次,他和五百位弟子回到故乡咖毕喇瓦土城。当亲属们听到他抵达时,除了卢希妮之外的所有人,都前往寺院向他敬礼。长老询问为何卢希妮没来,他们说她因为皮肤发疹,羞于见人。长老要求将她立即送来。
脸上蒙着一块布的卢希妮来了之后,长老指导她赞助兴建一间会堂。于是卢希妮变卖珠宝,以筹措所需的经费。阿奴卢塔监督各项工作,并由释迦族年轻人负责工程。当会堂完工时,她皮肤的疹子也消退了。于四她邀请佛陀与比库来参加会堂的启用典礼。在开示中,佛陀解释她皮肤疾病的业因。在某次的前世,卢希妮是波罗奈(Benares)国王的妻子,因为嫉妒国王的一位舞女,为了折磨她,便将干痂皮撒在她身上与床上。她此世罹患的皮肤病,就是那次恶行的果报。佛陀开示结束后,卢膝妮边证的入流果。他死后,转生三十三天,成为沙咖天帝(Sakka-devanam-inda)钟爱的配偶。(2)与女人同宿的过失
在阿奴卢塔的比库生活中,曾有一件事导致佛陀制定戒律。有一次,阿奴卢塔从高沙喇(Kosala)国游行至沙瓦提(Savatthi)国,晚上抵达某村,但找不到收容游方沙门与比库的特别住处。他去村庄旅店求宿,旅店接受了他,此时更多旅客陆续抵达旅店过夜,阿奴卢塔住宿的房间变得很拥挤。
旅店主人瞧见这情形,便告诉阿奴卢塔可为他准备内房的床位,他就可以在那里平静的过夜,阿奴卢塔默然同意。然而,女主人是因为爱上他,才如此提议。她身洒香水,佩戴珠宝,去找阿奴卢塔,说:“尊者!您容貌俊秀、高贵优雅,而我也是如此。如果尊者肯取我为妻,岂不甚好?”
但阿奴卢塔沉默不语,旅店主人将所到之处有的财富都献给他,他仍保持沉默。然后她脱下上衣,在阿奴卢塔面前跳舞,但他收摄六根,相应不理。她知道无法诱惑他,不禁大叫:“真令人惊讶,尊者,真不寻常!多少男人千方百计地要讨好我,而我亲自开口追求的这沙门,竟对我与我的财富毫不动心。”然后这女人穿回上衣,葡匐在阿奴卢塔脚下,请求他原谅自己的无礼,这时他才开口,原谅并告诫她未来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之后她就离开了。隔天早上她为他送来早餐,好象什么事都从未发生。于是阿奴卢塔为之开示佛法,她深收感动,后来成为佛陀的虔诚信徒。
接着阿奴卢塔继续旅程,当抵达位于沙瓦提城的寺院时,他告诉比库这段经历。佛陀召唤他,并责备他待在女人住处过夜,于是制戒禁止这样的行为(pacittiya 6)。③这故事充分显示阿奴卢塔尊者的自制,如何让他免于成为爱欲的奴隶。他刚毅的性格让那女人印象深刻,使她后悔,听他的开示,并皈依佛陀。因此阿奴卢塔的自制,不只对自己有益,同时也为那女人带来利益。但佛陀后来斥责他,是因为这种情况下,心智怯弱者可能早就屈服于诱惑之下了。
因此,佛陀才会出于对他们的慈悲而制定戒律,规范比库不应将自己暴露于这种危险的情况。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佛陀想要防止心智怯弱者高估自己的力量,去模仿超出能力之外的理想。
这个故事和克莱弗的圣伯纳德(St.bernard of Clairvaux)④的经历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的意志力类似于阿奴卢塔。有一天,当年轻的修道士圣伯纳德投宿旅店时,因为其它房间都已客满,所以他被分配到大众房的床位。旅店主人的女儿爱上了这位英俊的年轻西笃会(Csitercian)⑤修道士,入夜之后便来找他。然而,他却转身面壁。披上斗蓬,对她说“如果你要找地方睡觉,还有足够的空间!”这种对他全然不感兴趣的态度,令他顿时清醒,赶紧羞愧地离开。圣伯纳德和阿奴卢塔一样,克服了那个难关,并非透过争吵,而是单纯透过自己的清静力量。
原注
(1)五戒是在家佛教徒的戒律基础: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与不饮酒。
(2)出处:Dhp.Comy.(针对第221颂):见BL。3:95-97译注
①三十三天:传说古时有三十三位为他人福祉而奉献生命的善男子,死后投生于天界,成为该界的大王(沙咖天帝 Sakka-devanam-inda)与三十二小王,所以称该界为“三十三天”。
②欢喜园为三十三天的园林。
③巴吉帝亚(pacittiya)第六条规定:“若有比库(bhikkhu),与女人同宿,巴吉帝亚(pacittiya)。”“巴吉帝亚(pacittiya)”意指忏悔,犯此戒的比库须向一位比库报告,并对所做进行忏悔,才能除罪。
④克莱弗的圣伯伯纳德(Bernard of Clairvaux,1090-1153):中世纪神秘主义者,也是当时基督教精神的象征。二十二岁加入西笃隐修院修道,受委创立克莱弗(Clstercian)隐修院,并担任院长,致力于内省及宗教真理的体验,律己甚严,品行崇高,熟悉圣经,爱心热切,并指责罪恶,被视为“欧洲的良心”。
⑤西笃会(Clstercian):是中世纪最出名的苦修团体,其着重先知精神多于权力,强调劳力多于学术,认为工作就是祷告,故成为农业发展的先驱者。在十二世纪末,即有530所西笃会修道院,之后一百多年内又有150所成立。最有名的修道士即克莱弗的圣伯纳德,他是中世纪神秘主义的代表者。
第六章 阿奴卢塔的前世
发愿获得天眼
阿奴卢塔尊者和其它许多杰出弟子一样,也是在过去十万大劫前,莲华上佛(Padumuttara)的教化时期,发愿要成为大弟子的。(1)那时他是个富有的在家居士,当看到佛陀指称一位比库为“天眼第一”者时,便发愿要效法他,在丰盛地供养世尊与僧团后,获得世尊授记。在莲华上佛涅盘后,他便去询问比库获得天眼的前行。他们告诉他供养油灯最合适,因此他就在佛陀舍利塔前供养了几千盏油灯。
接下来的咖沙巴佛(Kassapa)时期,他在咖沙巴佛般涅盘后,以装满稣油的钵摆满佛陀舍利塔的四周,并点亮它们;自己则头上顶着油灯,彻夜绕塔。
《譬喻经》(Apadana)提到一个类似的故事,发生在须弥陀佛(Sumedha)的时期。阿奴卢塔看见此佛独自在树下坐禅,便在他身旁摆满油灯,并接连添了七天的油。以这样的业报,他转生成为天王三十劫,与人王二十八次,视力能看到周遭一由旬(yojana,约六十英哩)的距离(Ap.i,3:4,vv.421-433)。
供养独觉佛(pacceka)而获得福报
在阿奴卢塔前世之中最行的一个故事,发生于两佛出世之间的时期,当时他转生于波罗奈一个贫穷的家庭,(2)名为安那波(Annabhara,食物搬运者),为富商须摩那(Sumana)工作维生。有一天,独觉佛婆利咤(Uparittha)从灭尽定出定。入城乞食。安那婆罗看见他,便请他到家中应供,将自己与妻子的食物布施给他。
富商须摩那得知这名活计高贵的行为之后,想向他买功德,但安那婆罗无论如何也不肯卖。须摩那向他施压,他便去问那位独觉佛(pacceka),婆利咤告诉他,功德只能藉由邀请须摩那随喜供养而分享,他解释这就如一个火焰不会因点燃其它油灯而减损,因此,当其它人受邀随喜行善时,功德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须茅那为了酬谢这个机会,赐给安那波罗一笔丰厚的报尝,并带他去见国王。国王听完报告之后,也给他一笔奖金,并为他盖新家,在那个地点,工人每回挖地要开始盖房子时,都会挖出数坛宝藏。这些都是安那波罗供养独觉佛的有形福报,因此他被任命为国王的库藏官。据说,由于供养独觉佛的善业,阿奴卢塔年少时未曾听过“没有”一词。
在阿奴卢塔尊者证得阿拉汉果后,有一天心想:“我的老朋友商人须摩那转生到哪了呢?”然后 以天眼看见他是个七岁小孩——小须摩那(Cull Sumana),住在不远的城镇。阿奴卢塔到那里去,在小须摩那家的护持下,度过三个月的雨季。在雨季之后,他为小须摩那剃度,这男孩便在剃发时证得阿拉汉果(3)本生故事中的阿奴卢塔
在 《长老偈》的偈(gatha)中,阿奴卢塔谈到自己:
吾善知往昔住处,
从前生活之地方。
曾居三十三天中
身为沙咖天帝尊。
七世吾曾为人王,
君临天下掌权力,
阎浮林(Jambusanda)主征服者,
统治完整之大陆。
非以暴力与武器,
吾以佛法行治理。
从此七世再七世,
如是轮回十四世,
忆念宿命前住处:
之后住于天界中。(Thag.913-915)
在本生故事中,有不下二三十件事提到阿奴卢塔的前世。在多数例子中,他是沙咖天帝(Jat.194,243,347,429,430,480,494,537,540,541,545,547).有一次,他是沙咖天帝的使者,一个名为五顶(pancasikha)的天界乐师。在提到的七次人世中,他大都是沙门(Jat.423,488,509,522),两次是菩萨的兄弟。在其它三次人间的转世中,他分别是国王(Jat.485)宫廷教士(Jat.515),与宫廷御者(Jat,276).只有一次是转生为畜生,即前述的野鸽(Jat.490).总结上述,本生故记载他十五世为天神,七世为人,一世为畜生。
转生为沙咖天帝
他经常生为国王、天神或人的事实,显示出他天性中的力量。但他和好色的宙斯(Zeus)很不一样,也和曾经严惩人类的耶和 (Jehovah)不同。身为三十三天的沙咖天帝,他总是保护与帮助别人。当菩萨需要协助时,他边前来援助,当菩萨遭到毁谤时候,保护他免受处决。在那次情况中,菩萨的妻子高声向上天抗议不公,沙咖天帝(未来的阿奴卢塔),被她激昂的热情所感动,遂出手拯救菩萨(Jat.194)。
另一次,菩萨身为国王,禁止王国之内以动物献祭 。一个嗜血的魔罗(mara)痛恨此事,想要杀死国王,但沙咖天帝出现,再次保护了菩萨(Jat.347).
还有一次,沙咖天帝想要测试菩萨,以加强他的戒行。因此在最后一个本身故事《毗输安呾罗王子本生经》(Vessantara Jataka)中,沙咖天帝伪装成一个老婆罗门,向菩萨索求其妻,以测试他的喜舍心(Jat.499)。
另一次,沙咖天帝也想测试菩萨的布施誓愿是否坚定,而向他要求眼睛(Jat.499).
当菩萨在过沙门生活时,沙咖天帝想要测试他的忍辱心,因此责备他身形丑陋。菩萨告诉他,是丑陋的行为使他如此丑陋,而他如今正在努力地赞叹善行与梵行。然后沙咖天帝答应他一个愿望,菩萨要求解脱敌意、仇恨、贪欲与爱欲,且进一步希望永不伤害任何人。沙咖天帝解释他也没有能力答应,这一切必须靠菩萨自己精进持戒修行(Jat.440)。此外,沙咖天帝也考验菩萨的简朴(Jat.429,430)。
在第三组事件之中,沙咖天帝(未来的阿奴卢塔)邀请菩萨去他的天国,并向他显示天界与地狱界的秘密。此事是前述乐师瞿提罗的故事中所说(Jat,243).在尼弥(Nimi,Jat,541)王与仁王萨提那(Sadhina,Jat.494)的故事中,沙咖天帝也曾邀请他们去他的天国。
转生为人
在他生为人的本生故事中,有连件很有启发意义的插曲。有一世,阿奴卢塔是个宫廷婆罗门与老师,国王问他一个统治者如何兼顾义与利。婆罗门并无知识的傲慢,承认自己无法回答。相反地,他积极寻找知道答案的人,之后他找到菩萨(Jat.515)。
当他是个宫廷的御者时,有次想避开一场暴雨,为了催促马匹就鞭打它们。从那时起,每次马儿来到那地方,就会开始狂奔,好象觉知将有大祸临头一样。看见这情形,他深感后悔,因为他惊吓与伤害了那些高贵的骏马,且承认如此做,并未完全遵守传统古卢国(Kuru①)的美德(Jat.276)。
这些多彩多姿的故事都有个共同的特色,它们显示出阿奴卢塔的几个特质:他积极自动地追求美德;他性格的力量;以及对其他人福祉的关心。这些也显示出他的禅修技巧与对神通的掌握,都源于多世生为沙咖天帝时的经验。
原注
(1)出处:Dhp.Comy.(针对第382颂)与《增支部.是第一品注》。 见BL,3:264。
(2)同上注。这里的摘要是引自《增支部.是第一品注》,这个版本 在细节上和Dhp.Comy.不 同。见BL,3:264—67。
(3)出处:Dhp.Comy.(针对第382颂):见BL,3:269—70。
译注
①古卢国(Kuru):根据近代学者的考验,古卢国即今印度首都新德里。注释书中说古卢国是个非常殊胜的地方,临近喜马拉雅山,气候宜人,居民丰衣足食,且喜欢布施,精进于修行。
第七章 佛陀般涅盘前后
佛陀入灭时,阿奴卢塔尊者在场,此事记载于,《大般涅盘经》(Mabaparinibbana,Sutta,DN 16;SN 6:15),他在处理顿失依怙的僧团事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亲见佛陀般涅盘
当大师知道自己即将入灭时,他依序进入完整的禅定,最后达到灭尽定 ①。那时,阿难达(ananda)对阿奴卢塔(Anuruddha)说:“尊者!世尊已般涅盘。” 但具有天眼的阿拉汉阿奴卢塔,能识别佛陀进入的是何种禅定,因此纠正这位比较年轻的比库:
“不是这样,阿难达吾友!世尊尚未般涅盘,他是在灭尽定中”
之后,佛陀从灭尽定中出定,将心反向依序汇出各层次的禅定,直到初禅,然后再从初禅依序进入第四禅,在第四禅中进入无余涅盘②。
当佛陀完全入灭时,大梵天③与三十三天的沙咖天帝,都以宣说无常法的偈(gatha)来礼敬佛陀④。第三位说话的是阿奴卢塔,他的偈(gatha)是:
净灭诸贪欲,
心安救济者,
得证般涅盘,
牟尼寂灭时。
决定心不动,
善忍诸痛苦,
犹如灯火灭,
心解脱亦然。
劝戒大众不要悲伤
许多随侍在侧的比库们,都对大师之死感到悲伤与哭泣,但阿奴卢塔则以无常的提示来劝戒他们:“请停止吧,朋友门!不要悲伤,不要哭泣!难道世尊不曾说过,一切所亲与所爱的事物,一定都会变化、分开与离散吗?一切都会成、住、异、灭,怎么可能说: 希望它不会消散!
他还告诉比库们,天神们也在哭泣: 有些存有世俗之心的天神,头发凌乱地在哭泣,或高举双手在哭泣;他们哭倒在地上,来回滚动并悲叹:“ 世尊太早般涅盘了!无上士太早般涅盘了!世间之眼太早从我们眼前消失了!” 但他也说,那些已离欲的天神,侧保持正念、正知,只是思维:“诸行无常,岂有例外?”
处理佛陀的葬礼事宜
阿奴卢塔与阿难达彻夜守侯在大师身旁。到了早上,阿奴卢塔请阿难达向临村古西那拉(Kusinara,古译:拘尸那罗)的施主门宣布世尊入灭的消息。他们立即聚集并准备葬礼的火堆,然而当八位壮汉试图将遗体抬到火堆上,却如何也抬不起来。于是他们去问阿奴卢塔尊者,为什么无法搬动遗体。
阿奴卢塔告诉他们,是因为天神们想要一个不一样的葬礼,并解释他们的意图,结果一切正如这些天神所愿。⑤关于荼毘的过程,居士们则转而去寻求阿难达尊者的建议。由此可看出,这两位同父异母的兄弟各有所长:阿奴卢塔精通另一世界的事情,而阿难达则善于处理实际的事务。
参与第一次教法结集
在佛陀涅盘后,僧团的指导工作并未落在他的近亲,如阿拉汉阿奴卢塔的身上。佛陀并未提名任何的继承人,但比库与居士门都自然地将尊敬的焦点放在马哈咖沙巴尊者身上。他召集五百位阿拉汉比库,对佛陀的教法进行了第一次结集。
在会议召开之前,阿难达尊者尚未证得阿拉汉果,这将使得他无法参与结集。以阿奴卢塔(Anuruddha)为首的长老比库门,因此劝他下定决心,努力断除最后的烦恼,证入究竟解脱。阿难达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成就,故能在会议中以阿拉汉的身份加入其它长老。在这次集会中,他送出许多教法,毕竟他在所有比库中是“多闻第一”者。
以这样的方式,阿奴卢塔帮助同父异母的弟弟达到解脱的目标,不只对僧团有益,且对于一切追求解脱之道者都有益。
此事即使到了今日,对于我们来说,依然是一大福音。根据《长部》的注释,阿奴卢塔自己在结集中被委以保存《增支部》的重任。
阿奴卢塔之死
关于阿奴卢塔之死,除了《长老偈》中,他二十首偈的最后一首安详偈之外,我们一无所知:
于瓦基国卫鲁村,
茂密竹林从之下,
寿命之力已竭尽,
吾将漏尽般涅盘。(Thag.919)
译注
①灭尽定:或译为“灭受想定”。在此定中,心与心所之流完全暂时中止,是只有已获得一切色定、无色定的不还者与阿拉汉,才能获得的定。
②有二种涅盘界——有余涅盘界与无余涅盘界。有余涅盘界是指比库断除五下分结,即入般涅盘,不还来此世。无余涅盘界是指比库一切漏尽,智慧解脱,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更不受后有。
③大梵:即一切世界主,是色戒初禅天(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的第三天,也是初禅天之王,其寿量有一大劫半。
④大梵天所说的偈是:“一切诸有情,皆舍世诸蕴;大力正觉者,如来般涅盘。” 沙咖天帝的偈是:“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⑤古西那拉(Kusinara)的人想“以舞蹈、歌唱、奏乐、香、花鬘,恭敬、供养世尊之舍利已,向南方,抬至城南,向城外,抬至城外之南方,举行世尊舍利之荼毗。”而诸天则想“以天之舞蹈 、歌唱、奏乐、香、花鬘、恭敬、供养世尊之舍利已,向北方, 抬至城北,由北门入城市,而抬至城市之中央,再由东门进东方名为天冠寺马喇族庙,于其处荼毗世尊之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