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真理—四圣谛(上)
达摩难陀长老 原著
原始佛法三摩地学会 编译
点亮千盏蜡烛
声名、荣耀及他人的称赞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我,所以为人们所热爱。但声名、荣耀及称赞就像一柱点燃的香,是很快就会燃尽的。拋舍真理之道不走,而去追逐荣耀及别人喝采的人,有一天终将会深切的懊悔。
一个追逐声名财富的人,就像是一个在刀口上舔舐蜂蜜的小孩,一味迷恋蜂蜜的甜美,却被刀锋割伤了舌头;又像是一个举着火把逆强风而行的人,火焰一定会烧伤他的手和脸。
人们一切的所作所为都是依自己的心念而生起,因此,我们必须面对自己这些心思言行的结果。当一个人遭受辱骂,便很容易生起报复之心,这是人之常情,但此时自己就要当心这样的念头,因为复仇之后,灾难可能就接踵而至,这就像逆风吐人口水,只会吐到自己身上来。
舍弃贪欲之心而护念慈善之心是很好的善行,我们应当把自私自利的心念转换成帮助别人的诚心。慈爱的心行能够感染激励别人,以同样的举止将这份爱传播下去,幸福也就因此而诞生了。
一枝蜡烛的生命,并不会因它去点燃了千盏烛灯而缩短,同样的道理,快乐也不会因为与人分享而有所减损。
一个人必须先训练控制自己的心灵,才能享受健康、带给家庭真正的快乐、带给全人类和平与和谐。如果能好好的控制心灵行于正道,贪欲就障碍不了我们的觉悟了。
就像宝藏破土而出一般,优良的美德能因良好的行为而得以彰显,智慧也能从清净寂静的心灵中萌芽成长。智慧及美德是指引人类安全渡过人生迷津的光明。
我们应当努力去除我慢,虔诚的接受佛法的光照。因为世上所有的珍宝加上赞美与荣耀,都不及智慧及美德的一分一毫。
硬币的两面
有一天,一位美丽且穿著富丽的女子,造访一家宅第,主人问她是谁,她答她是财富女神,主人非常愉悦的邀请她进入屋内。
不久又出现另一名丑陋的女子,衣衫褴褛,主人问她是谁,她答她是贫困女神,受了惊吓的主人想把她逐出屋外,但她拒绝离开。
「财富女神是我的姊妹」她说「我们之间有个协定,那就是我们决不会分住两地。如果你把我赶走,她也将随我而去。」果然,当丑陋的女子离开后,另一名女子也无影无踪。
许多大自然的现象也是这样,你不能只要这个而不要另一个——花开必有谢、潮起必有落、月圆必有缺、四季也必然周而复始的交替。
人生就正如大自然,也一样是周期性的变化状态。人的心情起起落落,生活中时而痛苦时而欢乐,这不就像潮水一样吗!我们喜欢将人生想象成像玫瑰那般美好,但请记住!玫瑰虽美却也带刺儿,我们也是可能被刺所伤。
佛陀告诉我们,这个世间有八种因缘条件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分别是『得、失、毁、誉、称、讥、苦、乐』。
当『得、好名誉、称赞和快乐』降临时,我们就欢欣庆功;而当其它四项降临时,我们就愁怅悲叹。但是,这些其实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有这一面就一定有另一面,是同时存在的。
有生就必有死,有福就必有祸,好坏如影随形。昨日的欢乐将会变成今天的忧伤;今天的忧伤也会变成明日的欢乐。这一切就像滚动不停的轮子——忧伤转成喜悦、得意转成沮丧、快乐转成忧郁。
今天盛开的花朵会雕谢枯萎,我们今天的欢乐也一样会消退变成忧伤;今天雕谢的花朵带着明日花朵的种子,我们今天的忧伤也一样携带着明日欢乐的种子。
因此,佛陀劝勉我们要发展平静的心灵(亦即平等无分别心),不因一时的得意就趾高气昂,也不因一时的忧苦就意志消沉。就像坚硬的巨石,不被风所扰动,当我们面对这世间的各种因缘条件时,也应该八风吹不动,保持清明平静。
想要得到真正的快乐,必须要认清这些世间因缘变化的虚妄,超越这些束缚并去除一切染着,也就是要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
第六课:永恒的真理-四圣谛(上)
走上任一条街、敲敲任一扇门,探头进去瞧瞧,你会发现许多愁苦面孔。你或许会看到小巷内坐着一个乞丐,两只岔开的脚好象两枝枯木。你或许会看到一位父亲正在痛打把钱输掉的不肖子。或许看到一位花样年华的少女,躺卧病榻,饱受血癌折磨。
卧房中坐着一名小孩,周围都是火车、枪、球拍、球棒和棒球、足球、撞球、西洋棋等玩具,但他却感觉很无聊。一位十来岁的女孩赌气的坐在扶手椅上,忍受着父亲责备她期末考的成绩太烂。
你也许不能同时看到所有人的所有痛苦,但却不难发现周遭的疾苦例子我们的四周充满不幸,只要我们睁开眼就能见到。
一、直接面对
很少有人会希望看到不幸,尤其当他本身就是受难者时,如果不巧让他们看到,他们会对这不幸的事实视若无睹,并很快的把心思放到其他愉悦或安心的事物上。
但是,对于我们有情众生的这些痛苦与不幸的事物,佛法是直接去面对处理它们而不排斥、逃避或依靠外力,这种直接面对处理的态度是佛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地方。佛法处理生命苦恼的原则是:
(1)佛法是诉诸于人们共同的经验,是一切众生都经验得到且能亲自证实的,而不是只能靠想象或只有少数人特殊精神状态下的神秘经验。
(2)佛法是诉诸于一切众生都共同公认的事实,比如无常、苦、无我,这些是不因众生的的不同而有差异的。
(3)佛法是处理当下现实人生的问题,而不是一般人经验不到的或想象的问题。那些经由想象得来的真理,无法如实的去深入探索;而感官经验不到的境界,无论多么玄妙,也只能是一种神话或理论。
『直接面对处理』的原则适用于全体人类,不因种族的不同、历史背景的不同、社会发展的不同而有差异;这个原则也适用于你我,因为它诉求我们省查自己现实的人生经验,并且能为我们指出一条离苦之道。这样的处理原则,使佛法放诸四海皆准且亘古恒常。
佛陀教法的核心是四圣谛,这是他在波罗奈国附近的鹿野苑为五位苦行者第一次说法的内容 。这教义所蕴含的真理本质虽然很简单,但非常的深奥难以理解,一个男孩花几分钟,就可以学会四圣谛的文字表面意义,但却要发展出成熟的心智,才能有真正的了解。
佛陀强调了解四圣谛的重要,他说:
「由于不了解,不能洞悉四样东西,才使得我和你长久以来不断地经历生死轮回」。这四样东西是什么呢?就是:
苦圣谛
苦集圣谛
苦灭圣谛
苦灭道圣谛
二、第一圣谛:苦圣谛
巴利文Dukkha通常被翻译成苦,然而这个字用在四圣谛中则有更深、更广的意义。Dukkha不只含有一般所谓的『苦』的含意,也包含更深的意含,比如不完美、痛苦、无常、不和谐、不舒畅、以及由于不圆满及不丰足而有的热恼或感觉。
佛陀说:一切因缘和合之法终究是苦的。不论我们了解不了解、承不承认,苦是普遍必然的事实。佛陀宣说的真理是每个人都公认的真理事实,如果有人不肯如实的面对真理而坚持自己不同的见解,那也无损于佛法,只是他还有很长的学习之路要走罢了,时间及经验将会是他的良师。
苦和无常(Anicca)分不开。没有任何事物的这一剎那和前一剎那还是相同的,即使我们一般认为是「永恒」的高山,也是会随着时间而耗损的。我们的身体—即使是最坚硬的成份—也是每七年就完全代谢一次。这个世间没有所谓的『终极』,只有永远不停的缘起及永无止尽的变化。
就像其它一切的自然过程,无常是循环不断的,就像轮子一般,永远生、住、异、灭周而复始的旋转个不停。所有存在的事物,如瓷瓶、法律条文乃至一个帝国,必然会经历生、住、异等各个阶段而终至坏灭。这个无常性也适用于我们人本身,因为我们也必然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
什么是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以及贪着五蕴 就是苦。
每天和那些相互尖叫咒骂的人生活在一起,实在是一种苦。有个不解人意的邻居,喜欢搓麻将到大清晨,使你无法专心准备明天的考试,这也是一种苦。
你的双亲、配偶、好朋友等所爱的人过世,这是一种苦。不是自己的责任却遭到责备、被所爱的人拋弃、失去工作、或你的老板在同事面前公然侮辱你,这些也都是一种苦。
苦的生起是由于我们渴欲的东西会变化。快乐的感觉是不能持久,贪着快乐就像握沙成拳,当你一开始握拳,沙便开始由指缝流失了,我们所热切渴爱的事物也一样,一旦得到之后常常就随即化为灰烬。
当快乐离去之后,空虚立刻就取而代之,我们又再次被渴盼所征服,所以我们生活在不断的渴望之中,而当渴望实现的时候,它又将再一次的愚弄我们,因为它随即又将离去而换来空虚。
三、第二圣谛:苦集圣谛
苦不会无缘无故而生起,《法句经》说:
贪爱引生忧愁,
贪爱引生恐惧,
一个人如果完全没有贪爱就没有忧愁,
那又何来的恐惧呢?(v. 216)
贪爱(Tanha)是一切苦难的根源,不仅包括对感官欲乐、财富、权势的渴望,也包括对理想、观点、意见、概念和信念的执着。综而言之,贪爱有三种:
(1) 欲爱 (对欲界五欲六尘的贪爱)
(2) 色爱 (对色界禅悦境界的贪爱)
(3) 无色爱 (对无色界精神境界的贪爱)
这些贪爱都是自私自利的,是为了自己而贪求某些事物,甚至还因此牺牲别人作为代价。
人们迷执自我且不了解无我,因而贪着于无常、变化的和易坏的事物。然而,这些事物却只会让他失望而受苦,是永远不能满足他的欲望的。
一切众生心中都有贪爱的欲火,所以,一切的行为都是出自于某种欲望。这些包括简单的动物生理欲望乃至复杂的文明人类人工创造的欲望。为了满足欲望,动物彼此掠食,人们也造作有害的行为。
贪爱—每个人内心中一股强烈的驱动力量—是人类产生罪恶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因为贪爱使我们执着各种生命形态而深陷轮回不得脱身。
四、第三圣谛:苦灭圣谛
怎么做才能灭苦呢?苦不是从外来的,所以灭苦不是灭除外在的人事物,而是得拔除苦的根源——贪爱。
比如,金钱本身并非祸根,而是人们对金钱的贪欲(想要大过需要)或深怕失去金钱的恐惧,是这些引起罪业与苦果。如果我们去除了贪欲,那就能自在运用金钱而不会遭到苦果。同样的,如果不去紧抓或执着财富、权力和声望,那么,它们本身也不会造成我们的苦。
当发生不愉快的事时,受苦的是心灵而非身体。举个明显的例子,一个人在麻醉或昏迷不醒的状态下而动手术,他根本不会感觉到痛,但当他回复意识后,便会感觉疼痛。
佛陀说当我们对五蕴有所执着,五蕴就是苦。五蕴是指我们的身心,是构成人的五个要素。如果执着五蕴中任何一个为「我」或「我的」,这五蕴就是苦了。
怎么会这样呢?因为假如我们不执着于我的生、我的老、我的病、我的死,那么,生、老、病、死是不会产生苦的。
如果我们不执着,那就不会有苦,因为生、老、病、死只是身体自然正常的变化历程。但是若迷执于自我,就会将这些变化视为「我的」变化,苦也就因此而产生。因此如果紧抓或执着身心的五蕴,那么五蕴就变成苦了。
佛陀很坚定的说:完全止息苦恼是绝对可能且绝对可得的,而且祂也已找到了灭苦的方法。这真的是太殊胜了!因为,任何人只要你找不到这个灭苦之道,那么尽管你潜入深海底、躲进漆黑的深洞里、跑到外太空的轨道中,或深信自己选择的信仰与理念,苦恼还是会找上你的。苦是无可避免的,你、我、任何人都逃不了。
涅槃就是解脱苦恼、不再轮回。巴利文Nibbana(涅槃)一词是由「Ni(涅)」及「vana(盘)」组成,意思是舍离或灭除贪爱。那是一种不再受生、老、病、死法则所束缚的境界,这个境界微妙不思议,世间人类语言是无法形容或表达的。
盲人恢复视力后看到夕阳余辉的第一眼、或一位新爸爸在产房听到新生儿子的第一声啼哭,这些世间的快乐都比不上涅槃的大乐。灭尽贪爱的法乐远比这些殊胜多了,涅槃是唯一的真理及终极的目标。
涅槃超越一切逻辑思惟,尽管我们进行非常深入高端的推理讨论,也一样无法了解涅槃或终极真理。相反地,我们应当依循佛陀发现的正道,坚定努力地修行净化自己,随着心灵必然的发展提升,我们终有一天也能亲自获得涅槃。
涅槃境界是我们死后才能达到的吗?不!涅槃是今生今世就能获得的,不必等到死后。
五、佛陀的方法
许多人误以为佛教徒的生活是忧郁苦恼的,因为佛教天天在讲苦。事实正好相反,佛教徒是世上最快乐的人,他能深切了解生命的本质,而不会被生命中的许多纷扰事物所苦恼,没有恐怖,没有焦虑。他能如其本来的看待一切事物,所以总是能平静安详,不会被变化或不幸所苦恼。
佛陀本身从不忧郁悲伤,那时候的人都说佛陀『总是带着微笑』。
有一天,喜玛拉雅山麓北印度拘萨罗国的国王问佛陀:「为什么许多其他宗教学派的弟子看起来老是憔悴粗鄙、苍白消瘦;而相反的,佛陀您的弟子一天只吃一餐,但看起来却总是愉快喜悦、欢欣雀跃呢?」佛陀回答说:「这是因为佛陀的圣弟子已经完全理解了佛陀伟大圆满教导的真义,能安于精神生活,少欲知足,远离焦虑,而内心安详寂静、充满光明。」
虽然生活中是必然有苦的,但是身为佛教徒不能因此而怀忧丧志,或生气、没耐性。因为生气、没耐性并无济于事,唯有先了解清楚你的苦恼问题(苦圣谛)、知道苦怎么产生(苦集圣谛)、以及如何灭苦(苦灭道圣谛),然后我们才能依着这些事实,发挥耐心、智慧、决心和努力,而克服我们的苦恼(苦灭圣谛)。
参考书目:
1. 佛法简介(Buddhism In a Nutshell)——那烂陀长老(Narada Thera) 着 CH10
2. 佛法手册(A Manual of Buddhism)——那烂陀长老(Narada Thera) 着 CH13 & 14
3. 佛陀的启示(What The Buddha Taught)——罗睺罗(Dr. Walpola Ruhula) 着 CH2-4
(诚挚建议学员阅读以上三书中有关『四圣谛』的部份,必可获益良多)
永恒的真理—四圣谛(下)
达摩难陀长老 原著
原始佛法三摩地学会 编译
八正道指示了一条清楚而直接的趣向涅槃的道路。其他的宗教或哲学都不曾如此清楚地指示超凡的解脱之道。正如Rhys Davids教授所说的:「我检视了世界上不论是佛教或非佛教的每一个殊胜的宗教体系,我发现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在善美与深广两方面,能超越佛陀的四圣谛与八正道,我愿意依此圣道来塑造我的人生。」
1. 第四圣谛:
第四个圣谛是灭苦之道,亦即八正道,是避免极端的纵情欲乐和自我禁欲、常见和断见、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因此,它是中道。八正道是一个人内在自我发展和进步的道路,是经过详实规画之道,也是自己人生的正道,因此,它并不是要去接受自己以外的任何人的指示,也不是出于对超自然人物的畏惧而进行修练的。当一个人深信它是生命真实本来的价值,便自然会投入修学。
八正道犹如一张地图,指引出一条的道路,让我们能到达生命的终极目标——涅槃,这条圣道有有八个项目,亦即——
正见 Samma Ditthi
正思惟 Samma Samkappa
正语 Samma Vaca
正业 Samma Kammanta
正命 Samma Ajiva
正精进 Samma Vayama
正念 Samma Sati
正定 Samma Samadhi
这条道路是一个方法而不是终点,而且可以从两个观点来看:首先,它能逐渐灭除对感官欲乐的贪爱而得到寂灭和厌离。其次,它能对一切有情众生发展出无私的悲愍及慈爱心。这条道路引领人们从自利趋向利他,从虚妄趋向真实。
为了能对这八个项目有更好的理解,我们将它们分为三个标题——戒、定、慧——佛教修学的三个纲目。
戒律(道德)
正语
正业
正命
禅定(专注)
正精进
正念
正定
般若(智慧)
正见
正思惟
2. 戒律 (道德)
戒律,意谓道德或合理的行为,这是基于对一切众生的慈爱及悲愍之心。一个人想要成为完美的圣者,就必须平衡发展慈悲与智慧这两种心灵质地。
慈悲心是指仁爱、布施、慈善、包容以诸如此类的高贵心灵质地。智慧是洞穿事物真实本质以及不被迷惑盖覆而了解事物真相的能力。
经过了解佛陀的教导,我们了解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和每一种生命型态紧密相连,无论是最微小的昆虫或最崇高的精神生命。我们全都受制于普遍的因果法则;我们也同样有无常性(Anicca);都会受苦(Dukkha);以及没有永恒的自我(Anatta)。我们每一个人都共同形成这样一个庞大的宇宙型态,同时也系缚于这样一个庞大的宇宙型态之中。
○正语(Samma Vaca)
正语是正确的言语,这一项的要点是克制言语,让我们所说的每个字都能彬彬有礼、体贴而真实,也就是要学习避免以下的言语:(1)谎话;(2)引起人与人之间瞋恨与不和的中伤、诽谤之话语;(3)粗鄙、恶意及侮辱的言语;以及(4)无益的闲聊。
沉默是可贵的,所以,打破沉默的话语必须是能让这世间更美好的才说。任何努力灭尽自私贪欲的人不能也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纵容自己诽谤他人、说谎话或恶语对人,他绝不能欺骗或离间他的朋友,他必须说话诚实可信,并且总是赞叹别人美好的一面。
他说话必须像芬芳的茉莉花那样的诚实甜美,像抚慰人的香油那般亲切体贴。对于恐惧的人他给予勇气;对于弱势的人他给予力量;对于嫉妒的人他给予包容;对于迷失的人他给予希望;对于愚痴的人他给予智慧。
○正业(Samma Kammanta)
正业就是正确的行为。行为有两个面向:我们应该做的和我们不应该做的。正业的目的在于增长道德、荣誉及安祥的行为。我们应该克制自己,不杀害生命、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吸毒,而且我们应该帮助其他人过一种安祥又荣誉的生活(即持五戒)。
整体而言,正确的行为意指:我们的行为不应该使自己或他人产生苦恼。邪恶的行为是由无明以及随之而起的贪瞋之心所引起的,因此,只要能逐渐地去除自心的这些烦恼染污,我们自然就不会再杀生或偷盗了,因为清净心是清净人生的活水源头。
○正命(Samma Ajiva)
正命就是藉以活命的正确的生计。所谓正确的生计就是要避免会让自己或他人生起苦恼的职业、嗜好或交易等。一个大原则就是我们的工作活动要能让他人快乐没有悲伤。比如,我们应当避免从事以下这些不正当的职业:军火买卖、致命武器、酒或毒品、杀害动物诈欺盗贼以及贩卖人口。佛教制订:买卖军火及致命武器是邪恶且不正当的谋生之道,因此也反对任何型式的战争。
有些人辩称他们做这些不当行业只是为了谋求生计,企图藉此证明其正当性;然而,事实是——就算这些职业是为了生计,也不能因此而使得诈欺、杀生、买卖毒品或其它类似的行业活动变成是正当的。
有时候,一个人从事不当的生计,是由于过去的某种不当行为或恶因缘促成的。也就是说,过去的某种不当行为或恶因缘会让一个人较容易选择不当的谋生行业,比如,继承父亲的屠宰行业、出生在一个贼窝或赌窟,结交了一些寻欢作乐的同伴…等。但是,没有人是命中注定一定要做什么行业的。只要你肯努力、有决心,就一定能抵抗这些平顺但却足不当行业的诱惑,然后奋力去找寻其它正当的谋生之道。
一个人如果了解正法,他就有可能从精神盲目的黑暗世界转变成精神清明的光辉世界。
这三个要项——八正道的正语、正业和正命是属于戒德。佛教徒遵守伦理与道德的行为,是为了促进人际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和协与快乐,而戒德也是要世到一切更高精神成就所不可或缺的基础。
3. 禅定 (心智的训练)
佛陀教法的核心并不是要标新立异也不是谈一些老调牙的传统,佛法跟这些过去未来的东西都没关系,它是要谈所有人类都共有的一个东西,要谈一个亘古弥新、永不退时的东西,是什么呢?可不是谈顶上发毛或手上指甲,而是谈一个最接近我们的东西,那就是——『心』。
而『禅定』就是一种心智的训练或心智的发展,这包含八正道的其他三个项目,亦即——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正精进(Samma Vayama)
正精进就是指正确的精进,意思是努力过一种有道德而不会遭人责难的生活。
正确的精进可分为四点,亦即四正勤,说明如下——
(1)已生的恶行努力断除;(2)未生的恶行努力防止;(3)未生的善行努力生起;(4)已生的善行努力增长。
我们应该断恶生善,因为恶行必然导致焦虑、堕落及恶名,而善行则必然带来安祥、和谐及高贵。
正精进在佛法 ‘由戒德及禅定以开发智慧’ 的修学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的终极解脱并不是向他人寻求庇护或供奉祈求便能得到的,而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都同时存在很多的邪恶与美德。正如一个好的家庭主妇,我们应该清除内心或外在言行上的垃圾而培养身心的美德。
○正念(Samma Sati)
正念就是正确的专念,这是指精勤专注发生在我们身上与内在的事物,具体来说,就是专注系念在我们的心思、言语和行为上。
藉由专注系念,我们就较不会心不在焉或粗心大意。我们培养对身心行为的警觉力和觉知力就能得到安祥及和谐。
有关开发正念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就是《念住经》,这是佛法里最独特且重要的殊胜经典之一。
在《念住经》中,佛陀详细介绍了四个专注系念的基础,亦即是(1) 身体的行为举止;(2) 感觉或感受;(3)心思活动;(4) 理念、想法、观念与一切事物。
佛陀教导我们保持正念专注地觉察或观察一切事物,以便能洞穿它们的真实本质,从而去除无明烦恼。我们应当如其本来的观待事物而不加上任何会染污我们觉知的人我自他等分别概念。
当事物生起时,客观地看待它们,不存假设、偏见、成见及预设观念。当我们的心智能除去或不受一切事物影响,我们就能比一个主观认知的人更能清楚明确地见到事物的真实本质。
任何事物生起之时,我们必须注意觉察到它,并且客观地对它保持专注系念,无论它是一个景象、一个声音、一种气味、一种尝味、一种触觉、一个感受或一个想法。即使瞋恨心生起来了,也不要想:" 我很生气 " ,仿佛那个瞋恨心是我们的。你要觉知到瞋恨心的生起以及当下的心理状态,并且了解到它是无常、无我的。这么做,瞋恨心就会失去驱迫的力量而迅速平息下来。
在尖锐焦虑及其它负面思绪还未如滚雪球般形成强烈驱迫的冲动之前,可以运用一种对治技巧——舍弃负面情绪感受转而培养正面的情绪感受,像是慈爱、悲愍,以及清净、平等、喜悦之心等。
○正定(Samma Samadhi)
心智心智训练的第三个要项是正定,亦即正确的专注或正确的禅定。专注禅定以发展清明的智慧是佛教修行的终极目标,而这也让佛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教法。
佛陀教导了四十个不同的禅修的所缘对象(业处),适合不同的心理特性,比如利根与钝根或瞋心与温和。
禅修不是如一些人所想的那样,思索某一事物然后冥想沉思,禅修是带有警觉性的观察,并且保持专注在事物上而心不动摇。
佛陀开示依着呼气和吸气来进行禅修,让我们的心没有紧张和强迫地观察我们的呼吸。保持正常和自然地呼吸和,然后观察:呼气与吸气哪一个比较长?或哪一个比较明显?这样的练习能让身体平静下来,并且集中我们的心力,像用放大镜把太阳光集中在一点上。
这种心的状态完全不同于催眠状态,在催眠状中,心的一部份会和缓平息下来,而在正确的禅修中,心是清醒、警觉而明明白白的。
德行或戒律是这一项修学必要的基础,没有戒德的坚固基础,禅修将会是困难重重而又无效果的。
4. PANNA (智慧)
其他二个要项是正见和正思惟,这两个是属于智慧(panna)。藉由清净道德(戒) 及心智发展(定),我们便能得到洞察的智慧。
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有二个层面。一个依我们熏习的既有资讯运用理智掌握事物的脉络。这种是属于知识的累积,是藉由推理、阅读、讨论及听闻而得的,例如我们累积有关地理、历史或者如何维修摩托车这一类的知识性的事实。
另外一个更深入而完全的理解是穿透事物的真实本质,不受习惯性的名相、标签、观念和偏见染污的直观智慧。这种是属于智慧的洞见,我们生活中常常要决定做或不做一件事,智慧则是在这取舍的当下一种亲自真实的体验及了解。
○正见(Samma Ditthi)
正见亦即正确的理解,这是指全面透彻的了解四圣谛。也就是了解苦的生命真相、苦的生起原因,苦的止灭和灭苦之道。
正见也可说是了解我们是自己业行(一切意志的行为、言语和心思)的主人。有关于这点佛陀曾说:
一切众生都有自己的业(Kamma),自己的业果、业因、族类及庇护。正是业区分众生为高等与低等的境界。
《中部》
一个有正见的人会如其本来地看待事物,而不会只从表面来看。他见到一切事物共同具足的三个真相: 无常、苦、无我。
他见到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并且是当下剎那剎那持续不断地在变化。事物也许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一样的,正如河流是当下剎那剎那在变化,但外表看起来却可能没什么变化。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即使是像椅子、桌子和岩石这些看似坚固的事物,也是在流动变化的状态之中。
他见到一切事物无论是极度的悲伤或只是有点不舒服的感受,全都是一种苦。即使是我们以为的快乐时光,当下也都伴随着不满与不安的阴影。
他见到一切事物都没有任何永恒不变的自我或灵魂(无我)。当我们说 "我" 的时候,我们其实是正在说一个已经变化且还正在变化的某个东西,这样一个由有漏身心和合且又剎那剎那变化的东西,是不可能有一个永恒常住不变的实体(灵魂)。
人们对宇宙人生万法的理解都不一样,所以很自然地,他们在法上的修行也不一样。但是,当一个人亲自了解了佛陀的教导的确真实不虚,并开发出越来越多的智慧,他对于佛陀的正法就会建立起不可动摇的信心。
○正思惟(Samma Samkappa)
正思惟就是正确的心思,它有两种功用:断除邪恶的心思而发展清净的心思。一个人是染污还是清净是由他的心思决定的,邪恶的心思使人沉沦,而清净的心思则能使人提升。
任何邪恶、与邪恶有关及归为邪恶之事物,都出自于心;任何良善、与良善有关及归为良善之事物,都出自于心。《增支部》
正思惟有:(1) 厌离(nekkhamma) —就是舍弃世俗的欲乐或自私,是相对于执着、自私和个人占有的。(2)无敌意(avyapada) -慈爱、善意或仁爱,是相对于瞋恨、恶意,或憎厌、和(3)不残害(avihimsa) -不害或悲愍,是相对于残忍和冷酷。
善恶的力量是遍藏于一切的,只要我们还是凡夫而不是阿罗汉,这些邪恶的力量随时随地都会浮现出来。随着无明生起的贪心和瞋心是一切邪恶心行的主因。由于贪心,一个人会粘着在物质快乐上并且想办法去满足欲望,有时甚至使用不正当手段。瞋心会驱使一个人去破害让人生气而讨厌的东西,人们面对情绪感受根本是甘受奴役啊!一个一味想要增加欲乐、减少不快而贪婪追求的人是常常会伤害他人的。《法句经》说:「没有任何火如贪欲之火;没有任何执着如瞋心之执,没有任何罗网如痴迷之网,没有任何流水如渴爱之流。」(v. 251)
透过直观的智慧放下自我,执着和瞋心就会消失。清明的见地和正确的理解可以导向清明的思考和正确的思惟。
5. 解脱的蓝图
在八正道中,佛陀已经给我们一张走向涅槃正道的地图,这是一张可信靠的地图,因为这是佛陀亲自走过这条道路而画出来的地图。这一条道路如此清楚明确任何人都不可能弄错。但是我们不能只是坐在路傍赞叹这张殊胜的地图,因为终点不是袖手旁观和赞叹就能达到的,而是必须下定决心不断地依正道前进才能到达。我们必须时常参考地图重整记忆,提醒自己小心那些迷惑人的歧路,因为一不小心我们就可能偏离了正道。在重整一番之后,就得要脚底抹油,握紧勇气和精力的拄杖,沿着那条庄严的大道向前迈进。努力向前、再努力向前……,我们终究会到达光荣的目的地。
佛陀是第一位探究、践履、并证知这条道路的人,他说:"Appamadena sampadetha!(巴利文)" 意思就是劝勉我们:「赶快努力,达到目标!」
参考书目:
1. 佛法简介(Buddhism In a Nutshell)——那烂陀长老(Narada Thera) 着 Ch.11
2. 佛法手册(A Mamual of Buddhism)——那烂陀长老(Narada Thera) 着 Ch.15
3. 佛陀的启示(What The Buddha Taught)——罗睺罗(Dr. Walpola Ruhula) 着 C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