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内观的成熟 友谊
2013-01-02 11:38:26   来源:   评论:0 点击:

【友谊】◎与目犍连的友情 舍利弗尊者除了以常怀感恩心著称外,也十分重视友谊。舍利弗始终和他幼年的同伴摩诃目犍连尊者保持密切的交往,他们的许多对话都与佛法有关,其中特别有趣,且可以说明舍利弗尊者证悟...

【友谊】

◎与目犍连的友情
 舍利弗尊者除了以常怀感恩心著称外,也十分重视友谊。舍利弗始终和他幼年的同伴摩诃目犍连尊者保持密切的交往,他们的许多对话都与佛法有关,其中特别有趣,且可以说明舍利弗尊者证悟过程的对话记载于《增支部》四集第一六七经(Anguttara Nikaya, Catukka-nipata, No. 167[1]),经中记载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去见舍利弗尊者,对他说:  「舍利弗兄弟!有四种行:苦迟通行,苦速通行,乐迟通行和乐速通行。你是以这四种中的那一种方式,使你的心从诸漏中解脱且毫无执着?」舍利弗回答:「是四种方式中的乐速通行。」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在安止或内观发生之前,如果镇伏烦恼没有太大的困难,就称为「乐行道」(sukha-patipada),反之则称为「苦行道」(dukkha-patipada)。如果烦恼镇伏后,内观的目标「道」很快地显现,这与「道」相应的通智就被称为「速通智」(khippabhinna),反之就称为「迟通智」(dandha-bhinna)。在这经典中,舍利弗尊者谈到他个人证得阿罗汉果的情况,然而根据上述经文的注释,舍利弗是以「乐迟通行」的方式证得前三道果。

 就像这故事一样,这两位朋友互相交换对佛法的体验和了解,他们也经常一起处理僧团的事务,例如有一次他们联合劝回那些被提婆达多导入歧途的比丘。关于此事,另外还有一段有趣的插曲 (1) ,因为在提婆达多引起僧团分裂前,舍利弗尊者曾大力地赞扬提婆达多的成就,没想到这赞叹日后却让尊者为难。经文叙述说:当佛陀要求舍利弗尊者在王舍城宣布提婆达多的言行与佛陀、佛法及僧团无关时,舍利弗尊者说: 以前我曾在王舍城称赞提婆达多具有伟大的神通力,现在我怎能宣布提婆达多做事不如法呢?
 
 佛陀问道: 舍利弗!当你称赞提婆达多的神通力时,你说的不是真心话吗?

 尊者答: 不!世尊!是真心话。

 佛陀说: 舍利弗!所以当你宣布提婆达多的事情时,你也只是说实话而已。

 因此,在接到僧团的正式授权后,舍利弗尊者和许多比丘一起,前往王舍城宣布有关提婆达多的事。

 当提婆达多宣告他将另外进行僧伽的活动,而正式分裂僧团之后,他与五百位由于无明而成为他追随者的年轻比丘,一同去灵鹫峰。为了劝他们回来,佛陀请舍利弗和摩诃目犍连到灵鹫峰去,当时提婆达多正在休息,这两大弟子就向比丘们说法,使他们证得初果,并且回到世尊的门下 (2)。

 另一次,舍利弗和摩诃目犍连尊者合力恢复僧团的秩序。当时由阿湿婆(Assaji,非前面所说的阿说示尊者)和富那婆娑(Punna-bbasu,六群比丘之一)所领导住在枳咤山(Kitagiri)的一群比丘行为不检,虽然再三地劝谏,那些比丘还是无意改善,因此这两大弟子被派去对那些不遵守戒律者做「驱出羯磨」(pabbajaniya-kamma) (3) [2] 的处分。

 舍利弗尊者对朋友的忠诚也受到充分地回报,如有两次舍利弗尊者生病时,摩诃目犍连照顾他,并带药物给他。

◎与阿难的情谊
 然而,舍利弗尊者的友情并非独钟于一人,根据《牛角林大经》(Maha Gosinga Sutta)注释的记载,舍利弗和阿难尊者也相互敬重,因为舍利弗认为:「他侍奉着世尊,而这也是我应尽的义务。」而阿难敬重他,则是因为佛陀说舍利弗尊者是他的第一大弟子。当阿难为年轻的行者授沙弥戒时,总是带着他们去舍利弗尊者那儿受比丘戒,而舍利弗尊者也如此对待阿难,因此他们有五百位共同的弟子。

 只要阿难尊者收到上等的袈裟或其它日常用品时,就会送给舍利弗,而舍利弗也同样会把别人特别的供养转送阿难。有一次,阿难从某位婆罗门处得到一件非常珍贵的袈裟,阿难得到佛陀的许可后保存此衣十天,等舍利弗回来后供养他。此经的「义疏」说: 后世论师们评论这件事:「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可以了解当时还没证得阿罗汉果的阿难会有这种情感,但已是无漏阿罗汉的舍利弗,怎么会这么做呢?』我们对这点的回答是:『舍利弗的情感并非世俗的执着,而是敬爱阿难的德行(guna-bhatti)。』」
 
 有一次佛陀问阿难尊者: 你也赞同舍利弗吗?

 阿难答: 世尊!有谁会不赞同舍利弗呢?除非他是幼稚、堕落、愚昧或心智颠倒的人,世尊!舍利弗尊者博学多闻,具有广大、清明、敏捷、敏锐和通达的智慧,他少欲知足,喜好寂静,不爱愦闹,精力充沛,辩才具足,乐于倾听,也是谴责邪恶的劝谏者(4)。

 在《长老偈》中(Theragatha, v. 1034f),阿难尊者描述当舍利弗入灭时他的心情: 对我而言,当高贵的友人(舍利弗)入灭时,对我来说,整个世界都陷入了黑暗。

 当舍利弗离去,而世尊也般涅槃之后,他又说: 不再有其它的朋友,能像觉知的心念引导身体一般地指引我了[3]。

 在得知舍利弗尊者入灭的消息时,阿难的悲伤情况在《纯陀经》(Cunda Sutta)[4]中有非常感人的描述 (5) 。

◎助阿那律证果
 舍利弗尊者真正地符合了「朋友」两字的最高意义,他十分了解如何引导别人的长处,在他这么做的同时,有时也毫不犹豫地直言并批评错误,就如佛陀所形容的理想朋友一般。依这种方式,他帮助阿那律(Anuruddha)尊者突破最后关卡,证得阿罗汉果,此事记载于《增支部》(三集,No.128)[5]:  有一次阿那律尊者去见舍利弗尊者,他们互相寒喧坐定之后,他对舍利弗尊者说:「舍利弗好友!我以超越世人眼界的神妙清净天眼,可以看到大千世界,而且我精进不懈,心念警觉而不迷惑,身则平静无忧扰,心专注于一处,但是我的心却还是无法从烦恼和执着中解脱!」

 舍利弗尊者回答说:「阿那律好友!当你想到你的天眼时,慢心就生起了;当你想到自己坚定的精进,警觉的心念,无忧扰的色身,专注一处的心时,掉举就产生了;当你想到你的心不能从烦恼解脱时,这就是恶作 (6) 。这将会有助于你,如果阿那律尊者能够舍弃这三种心境,不再注意它们,就能将心引导到『不死界』(Deathless Element)。」

 后来,阿那律尊者就舍下这三种心境,不在意它们,而将心引导到「不死界」;然后阿那律尊者以坚毅之心退隐独居,精进、专注,不久就在此生亲自验证了梵行的最高目标,也就是圣弟子们舍家出家的目标,他明白:「此生已尽,梵行已立,所做已办,不受后有。」阿那律尊者因此成为阿罗汉之一。

◎善于启发他人的善知识
 舍利弗是位善于激励别人的善知识,因此许多人常去找他。究竟是什么吸引了这么多不同性情的人向他聚集,与他谈话呢?这可从《牛角林大经》(Majjh., No. 32)[6]所记载的故事中看出。有天晚上,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阿那律、离婆多与阿难等尊者,一起到舍利弗的住处听闻佛法,舍利弗尊者欢迎他们后就说: 牛角林的娑罗树是如此美丽动人,今晚圆月当空,娑罗树花盛开,天香馥郁流布四周。阿难!你认为什么样的比丘能增添这牛角娑罗树林的光彩?

 他也问其它人同样的问题,而每人都依据他个人的特质来回答。最后,舍利弗说出自己的看法: 有位能控制自己的心,不受制于心的比丘 (7) ,早上只要他想住于任何心境或定境,他当下就能住于该境界;中午只要他想住于任何心境或定境,当下就能住于该境界;晚上只要他想住于任何心境或定境,当下就能住于该境界。这有如国王或大臣的衣柜装满了各色的衣服,无论在早上、中午或晚上,他能在任何时间随意地穿衣。同样地,一位能控制自己的心,不受制于心的比丘,无论早上、中午或晚上,他想住于何种心境或定境,就能随意地在任何时间如此进行。目犍连好友!像这样的比丘就能增添牛角娑罗树林的光彩。

 之后他们一起去见佛陀,佛陀认可每个人的答案,并补充了他的看法。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舍利弗虽有令人折服的聪明才智,而且在僧团中有崇高的地位,但并不是一位会将个人观念强加他人之上的威权型人物。他是如此善于以自然且使人欢喜的方式,来鼓励同伴表达自己,透过美妙的景致将沉思的心传达给他们,他自己敏锐的天性对此美景有所感觉,也引领他的朋友们去体验它。

 经典中有许多这种舍利弗与其它比丘对话的记录,不只是摩诃目犍连、阿难和阿那律,还有大拘絺罗(Maha Kotthita)、优婆摩那(Upavana)、三弥提(Samiddhi)、沙威撒(Savittha)、浮弥(Bhumija)等人,不胜枚举。佛陀自己似乎也喜欢和舍利弗谈话,因为他经常这么做,而且有许多开示就是对他的「法将」(佛陀给舍利弗的封号)所说的。

 有一次,舍利弗覆述世尊在另一场合对阿难所说的几句话: 善知识、善伴党和善随从者,就是梵行的全部 (8) 。
 
 再也没有比这位大弟子本身的生活典范,更能彰显佛陀的这个教义了!


 
【注】
(1)
 见《律.小品》(Culavagga)〈破僧犍度〉(Sanghabhedaka-khandhaka),「破僧章」(Sanghabheda-katha)。(《汉译南传》vol. 4, p. 260。)
 
(2)
 同上,p. 272-273。
 
(3)
 见《小品》〈羯磨犍度〉(Kammakkhandhaka),「驱出羯磨」(Pabbaja-niyakamma);《巴利律》「波罗夷」(Parajika);「僧残罪」(San-ghadisesa-kanda),「污家学处」(Kuladusaka-sikkhapada,《汉译南传》vol. 1, p. 251)。
 
(4)
 《天子相应.须尸摩经》(Devaputta-Samyutta, Susima Sutta),《汉译南传》vol. 13, p. 114。
 
(5)
 第三章会介绍。(见本书第七十一页)
 
(6)
 慢心(mana)和掉举(uddhacca)是证得阿罗汉果时才断的三结(sam-yojana)中的二种,而恶作(kukkucca)则是在阿那含果就断了。
 
(7)
 就是不会受制于他不定的心。
 
(8)
 见《道相应》(Magga Samyutta No. 2),《汉译南传》vol. 17, p. 117。。
 


【译注】
[1]
 与元亨寺《汉译南传大藏经》及PTS本同经比对后发现,原书中之No. 167应为No. 168经。(见《汉译南传》vol. 20, p. 259)
 
[2]
 「驱出」又作灭摈、驱摈、摈罚、摈出、驱遣、摈治驱遣及摈。这是对犯戒比丘(尼)、沙弥(尼)等出家众处罚的方法之一,即将他从教团中逐放,不许其与僧众共同起居,相当于削除僧籍,故又称「摈籍」。被摈出的比丘等,不得授人大戒,不得受人依止,不得蓄沙弥,不得受衣钵、卧具、坐具、洗足水、拭足等种种供养。摈出时有一定的羯磨作法,称为「摈出羯磨」,依《毗尼母经》卷二(《大正藏》24,p. 808):「摈出有二种羯磨,一永摈,二为调伏故摈。调伏者,未忏悔中间,及饮食、坐起、言语,一切僧法事皆不得同,是名摈出调伏羯磨;此人若刚强永无改悔,尽此一身不得同僧事。」(参见《佛光大辞典》p. 6440之「摈出」一条)。
 
[3]
 《汉译南传》vol. 28中的《长老偈》vv. 1034, 1035, p. 206。
 
[4]
 见《汉译南传》vol. 17, p. 346。
 
[5]
 《汉译南传》vol. 19, p. 403。
 
[6]
 《牛角林大经》见《汉译南传》vol. 9, p. 288。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第二章 内观的成熟 救助者
下一篇:第一章 出生至证得阿罗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