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奥禅师佛学问答-4
2013-02-26 18:44:06   来源:   评论:0 点击:

斯陀含圣者将贪、瞋、痴的力量减弱。阿那含圣者灭除了瞋恚与欲界的贪爱,因此他不会再生气、忧愁或害怕,也不会对感官享乐有任何执着。即使是在家人,当他证悟阿那含果之后,他自然就放弃金、银、钱、宝等物。因...
斯陀含圣者将贪、瞋、痴的力量减弱。阿那含圣者灭除了瞋恚与欲界的贪爱,因此他不会再生气、忧愁或害怕,也不会对感官享乐有任何执着。即使是在家人,当他证悟阿那含果之后,他自然就放弃金、银、钱、宝等物。因此,如果你还会生气、忧愁或害怕,或者你还接受金钱等,你就不可能已证得阿那含果。当你的六根接触到可爱的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时,如果还有丝毫的爱着生起,你就不可能已证得阿那含果。当你的六根接触到可厌的六尘时,如果还有丝毫的恼怒生起,你也不可能已证得阿那含果。

阿罗汉已经完全灭除了其余的一切烦恼,包括骄慢、掉举、无明、昏沉与睡眠在内。他对生命没有丝毫的留恋。他的诸根安详宁静,了无瑕疵。他经常照见行法的无常、苦、无我本质;唯有在他注意概念法时,才会知道「这是男人、女人、父亲、儿子……」。因此,如果你还贪爱自己的生命或对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你就不可能已证得阿罗汉果。如果你不具足持续不断地经常照见行法为无常、苦、无我的强有力正念,你就不可能已证得阿罗汉果。

以上所说的只是自我检验的一些例子而已,你应当在良师的指导之下,详尽地研究上座部圣典,以便彻底地了解如何验证自己的禅修体验。

问37:何谓正念?有正念之时必有正知吗?

答37:有四种正念,即:

身念处:对身忆持不忘;

受念处:对受忆持不忘;

心念处:对心忆持不忘;

法念处:对法忆持不忘。

因此正念就是将心安住于身、受、心、法这四种目标,对它们明记不忘失。

正念的特相(或相)是沉入目标,犹如石头沉入池中一般,而不会像漂浮在水面上的空心葫芦一样。正念将自己本身与相应的名法沉入禅修的目标。当你修行安般念时,你的正念必须沉入气息中。

正念的作用(或味)是不忘记禅修的目标;它持续不断地将心保持于目标。

正念的现状(或现起)是守护着心或守护着禅修目标,使烦恼无隙可入,因此与正念相应的心理状态不会受到烦恼压制。正念的另一种现状是使注意力与目标正面相对。

正念的近因(或足处)是对禅修目标强而稳固的想或四念处。

有四种正知,即:

有益正知:了解一项行动是否有善法之利益的智慧;

适宜正知:了解一项行动是否适合做的智慧;

行处正知:经常专注于修行止禅的智慧;四十种止禅业处都包括在内;

不痴正知:了知究竟名色法、名色法之因缘及它们无常、苦、无我三相的智慧;这包括所有的观禅。

正念通常与正知同时生起。正知就是智慧或观智。当禅修者的正念与正知都强而有力时,修行止禅与观禅就容易成功。

在禅修的过程中,正念强的时候,定力就会强。当正念与定力强的时候,正知也会强。相反地,正念弱的时候,定力就会弱。当正念与定力弱的时候,正知就无法生起。这就是为何佛陀在《谛相应.三摩地经》中开示说:

「诸比丘,你们应当培育定力。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实地了知诸法。」

由此可知,定力是正知(智慧)生起的直接因素。然而,没有正念的话定力就无法生起。这就是为何当正念与定力弱的时候正知就无法生起的理由。

问38:如何成为一个好的禅修者?

答38:要成为一个好的禅修者,最重要的是要立定正确的禅修目标。如果禅修的目标正确,你的禅修态度也就正确。如此就能一直走在正道上,不会被误导而走入歧途。那么,禅修的正确目标是什么呢?佛陀在亲自授人比丘戒的许多场合里清楚地宣示了禅修的目标。他说:

「善来,比丘。法已善说,坚持梵行以究竟离苦。」

因此,究竟离苦就是你禅修的正确目标。要达到此目标,你必须灭除一切烦恼,因为烦恼是苦的原因。有十种烦恼,即贪欲、瞋恨、愚痴、傲慢、邪见、怀疑、昏沉、散乱、无惭、无愧。你必须谨记在心:你的任务就是要将这些烦恼彻底灭除。然而,在你的禅修力量还不够强之前,至少你应当努力避免受到这些烦恼控制。

要灭除一切烦恼就必须修习戒、定、慧三学。不过,在禅修的路上有许多陷阱与岔路;如果不小心谨慎,你可能会由于修行上的部分成就而落入烦恼的陷阱及走上歧途。这就是佛陀之所以开示《小心材譬喻经》的缘故。他开示说:

「在此,某个族姓之人基于信心,舍离家居生活而出家,心里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之害,我是苦的受难者、牺牲者。这一切众苦的终点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后,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而且认为目标已经达成。由于这个缘故,他如此地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我拥有供养、恭敬与名望,而其他那些比丘则默默无闻、微不足道。』所以他不激发修行的意愿,也不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供养、恭敬与名望更高超与殊胜的其他境界;他退缩与懈怠。我说这个人就像需要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忽略大树的心材、边材、内树皮与外树皮而砍下树枝与树叶,认为它们就是心材而带走的人。如此,无论此人将它们用在那一种必须用心材来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标都将无法达成。」

这是《小心材譬喻经》当中提到的第一种禅修者,由于他对供养、恭敬与名望感到骄傲自满,所以他落入烦恼的陷阱与走上歧途,因而无法达到禅修的真正目标。接着佛陀开示第二种禅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不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他的目标尚未达成。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而是激发修行的意愿,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供养、恭敬与名望更高超与殊胜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缩也不懈怠;于是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乐于那戒行的成就而且认为目标已经达成。由于这个缘故,他如此地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我持戒清净,品行良好,而其他那些比丘则持戒不清净,品行恶劣。』所以他不激发修行的意愿,也不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戒行的成就更高超与殊胜的其他境界;他退缩与懈怠。」

佛陀说这种禅修者就像将外树皮误认为是心材的人。由于他对戒行的成就感到骄傲自满,所以他落入烦恼的陷阱与走上歧途,因而无法达到禅修的真正目标。接着佛陀开示第三种禅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不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他的目标尚未达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乐于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而是激发修行的意愿,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戒行的成就更高超与殊胜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缩也不懈怠;于是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乐于那定力的成就,而且认为目标已经达成。由于这个缘故,他如此地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我能够专注,心力集中,而其他那些比丘则不能专注,心神涣散。』所以他不激发修行的意愿,也不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定力的成就更高超与殊胜的其他境界;他退缩与懈怠。」

佛陀说这种禅修者就像将内树皮误认为是心材的人。由于他对定力的成就感到骄傲自满,所以他落入烦恼的陷阱与走上歧途,因而无法达到禅修的真正目标。接着佛陀开示第四种禅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不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他的目标尚未达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乐于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乐于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而是激发修行的意愿,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定力的成就更高超与殊胜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缩也不懈怠;于是他成就知见。他乐于那知见,而且认为目标已经达成。由于这个缘故,他如此地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我具有知见地生活,而其他那些比丘则没有知见地生活。』所以他不激发修行的意愿,也不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知见更高超与殊胜的其他境界;他退缩与懈怠。」

佛陀说这种禅修者就像将边材误认为是心材的人。由于他对知见的成就感到骄傲自满,所以他落入烦恼的陷阱,因而无法达到禅修的真正目标。注释解释说:这里所说的「知见」是指天眼通而言,即能见到平常人无法看见的微妙色法的能力。然后佛陀开示第五种禅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养、恭敬与名望。他不乐于那供养、恭敬与名望;他的目标尚未达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乐于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乐于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成就知见。他乐于那知见,但是目标尚未达成。他不因此而赞美自己与轻视别人,而是激发修行的意愿,付出精进以求达到比知见更高超与殊胜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缩也不懈怠。」

这种禅修者不因为上述的种种成就而感到骄傲自满,他不落入烦恼的陷阱,一直走在正道之上,继续有系统地修行止禅与观禅。最后他达到禅修的真正目标,因此经上说:

「借着以智能来彻见,他灭除了诸漏。」

「诸漏」是「诸烦恼」的同义词。这句经文的意思是:他以阿罗汉道智彻底地灭除了一切烦恼。佛陀如此地描述这种禅修者:

「我说这个人好比是需要心材、找寻心材、四处寻求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只砍下大树的心材,知道它是心材而带走的人。如此,无论此人将它用在那一种必须用心材来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标都能达成。」

然后佛陀以这段话来总结他的开示:

「所以,此梵行生活不以供养、恭敬与名望作为它的利益,不以戒行的成就作为它的利益,不以定力的成就作为它的利益,不以知见作为它的利益,而以此不可动摇的心解脱作为它的目标、心材与终点。」

注释解释说:所谓「不可动摇的心解脱」是指阿罗汉果而言。阿罗汉果是上面所说阿罗汉道智的结果。因此,如果你真诚地效法本经所说第五种禅修者的模范,终有一天你也能灭除一切烦恼,成就此不可动摇的心解脱,究竟脱离一切苦。这就是成为好的禅修者之方法。

问39:女众修行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答39:在修行上各人有各人不同的障碍。我们无法说那些障碍单是女众才有,男众没有。不论男众或女众,都有智慧利的人。因此在佛陀的弟子当中,不但男众方面有上首弟子,女众方面也有上首弟子。不论你是男人或女人,都必须精勤修行以克服欲贪、瞋恨、昏沉与睡眠、掉举与追悔、怀疑这五盖,你的禅修才能有成就。

问40:初果圣人只剩七次人天往返。如果这七世都不用功,能解脱吗?

答40:由于初果圣者已经以须陀洹道智透彻地了知四圣谛,因此他们不可能不精进修行。

问41:纯毗婆舍那法能修到阿罗汉吗?

答41:是的,如果正确地依照佛陀所教导的方法而修行的话,纯毗婆舍那法也能修到阿罗汉。这种阿罗汉称为纯观行阿罗汉,通常他们必须从四界分别观开始修行。

学佛群疑

问42:请问禅师对尸体捐给医院解剖做实验的看法如何?会不会对下一世投生善道有影响?

答42:将尸体捐给医院是一种弱的善业;尽管是弱的善业,但是仍然是很有利益的,因为即使是尚未行善之前确定要行善的动机都能带来善报。圣典中也提到:──「我说,就善法而言,即使只是出现在心中都是很有利益的。」确定要布施某物的动机是善的前思。一个人在布施之前生起善的前思即使只是五分钟之久,心中也已经累积了许多善业;这些善业能产生善报。有三种思,即造业前的思、造业时的思与造业后的思。这三种思都能在业力成熟时产生果报。

如果一个人对生命还有执着,而且他想要在死后捐献自己尸体的那个善前思在他临死时成熟,那么该善业力能造成他来世投生于善道。然而,这种情况发生的机会非常小,因为这种善业的力量很弱,通常要到未来的某一世才能成熟。

问43:请问禅师,有些人天生有阴阳眼,能看到鬼道众生,甚至在有人往生时能看到死者的气只有呼,而没有吸。请问此人是否前生曾修行禅法呢?

答43:这种能力称为「业生通」,意即由业力所产生的特殊能力;该业力可能是他们在过去世禅修的业所产生。也可能由于他们刚从天界或梵天界投生到人间来,因此能看到一般人见不到的事物。

问44:请问禅师:植物人还有心吗?

答44:由于植物人依靠机器来维持生命现象,因此很难说他是否还有心。

问45:请问禅师对为亡者作功德的看法?若有作用,其作用有多大?

答45:在《长部.教授尸伽罗经》里提到:作子女的人有义务要行善并且将功德回向给过世的父母亲。

在《增支部》的《生闻婆罗门经》中提到,除了阿罗汉之外,每一个众生死亡之后都会投生到五趣当中的某一趣。五趣就是天趣、人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阿修罗则是饿鬼趣里的一种。在这五趣当中,只有饿鬼趣里的一种饿鬼能因为他人回向功德而获得利益,其他的都不能。这种饿鬼称为「他施活命饿鬼」,意即他们依靠别人回向功德而生活。

如果一个人死后投生于天趣或人趣,他会依照自己过去所造而已经成熟的善业力而享受那一趣的乐报;如果一个人死后投生于畜生趣、地狱趣或投生作「他施活命饿鬼」以外的其他种饿鬼,他会依照自己过去所造而已经成熟的恶业力而遭受苦报。在这些情况下,他都无法由于前世的亲朋好友回向功德给他而获得利益。该功德的利益只有行善者自己能受用而已。

「他施活命饿鬼」获得别人回向的功德之后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在饿鬼趣中享受快乐;另一种是脱离饿鬼趣。会得到那一种结果决定于他自己的业及所受到功德的强弱。我将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在古时候,难提迦是频伽罗王的将军,他持有断见,死亡后投生为「他施活命饿鬼」。他的女儿优陀罗是须陀洹,布施前来托钵的阿罗汉比丘食物,并且将功德回向给父亲难提迦。已转世为「他施活命饿鬼」的难提迦呼唤出「善哉!」来随喜优陀罗的功德。由于此善业的力量,他在饿鬼趣中享受犹如天界一般的快乐达到六个月之久。六个月之后他在饿鬼趣的生命结束,由于断见的缘故,接着他投生到地狱去。

另一个例子是频毗娑罗王过去世的亲戚。他们在毗婆尸佛的时代是国王御厨里的厨师,负责调理供养毗婆尸佛与十万位比丘的食物。然而,他们自己先享用了那些食物,然后才供养给佛陀与僧团。由于这项恶业的缘故,死后他们投生于地狱。在地狱经过一段长久的时间之后,他们投生为「他施活命饿鬼」。

当拘楼孙佛出现于世间时,他们来请问佛陀何时他们才能脱离饿鬼趣。拘楼孙佛要他们问下一尊佛──拘那含牟尼佛。他们等待了一段很长久的时间,直到拘那含牟尼佛出现于世间,就去请问同样这个问题。拘那含牟尼佛要他们请问下一尊佛──迦叶佛。他们又等待了一段很长久的时间,直到迦叶佛出现于世间,他们就来请问同一个问题。迦叶佛告诉他们说:他们将在乔达摩佛的时代脱离饿鬼趣。于是他们等待乔达摩佛出世,又经过了一段很长久的时间。

到了我们的佛陀──乔达摩佛──的时代,这些饿鬼过去世的亲戚频毗娑罗王供养竹林精舍给佛陀与僧团,但是他并没有将功德回向给他的亲戚。这些饿鬼得不到他们长久以来期盼的功德,由于热切盼望早日脱离饿鬼趣的痛苦,他们夜晚时就在频毗娑罗王的御花园里发出恐怖的大声哀嚎。频毗娑罗王感到非常恐惧,第二天早晨就去请问佛陀这件事情。佛陀告诉他这些饿鬼的故事以及帮助他们的方法。于是频毗娑罗王供养佛陀与僧团食物与资具,并且将功德回向给那些饿鬼。为什么他需要再做新的善业然后才回向呢?因为只有造完善业后立刻做的回向才对「他施活命饿鬼」有帮助。当频毗娑罗王回向功德给他们时,这些饿鬼非常欢喜,并且呼唤出「善哉」以表达随喜。由于他们的恶业力已经即将穷尽,所以在随喜之后他们就脱离饿鬼趣而投生到天趣去了。

了解回向功德能造成这两种结果之后,我们都应当布施、持戒、修行止禅与观禅,并且将这些善业的功德回向给已经过世的亲友。

问46:请问禅师对肉身不坏的看法?那是修行的目标吗?

答46:佛陀开示说:众生的心愿能够由于其清净的戒行而达成。那些肉身不坏的人可能在当生或过去某一生中曾经持戒清净;以清净的戒行为基础发愿死后尸体不腐烂。当那个善业力成熟时,他们的肉身就能在死后很久都还不腐坏。

在缅甸就有这样的一个例子。有人发现有一个女人的尸体经过很长久的时间都还是完好如初,没有腐坏的迹象。然而那个女人在世时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也没有持守戒律。在这种情况下,她的肉身不坏可能是由于过去某一生中持戒清净与发愿的缘故。

然而,长远地来说,他们的尸体终究还是会毁坏与消失的,因为「诸行无常」;包括色身在内的一切行法都是无常的。无论如何,这绝不是修行的目标。修行的目标是要灭除一切烦恼,证得究竟离苦的境界──涅盘。

相关热词搜索: 禅师

上一篇:帕奥禅师佛学问答-3
下一篇:帕奥禅师佛学问答-5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