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法 > 智慧 > 正文

宣隆内观禅修法
2013-05-13 16:27:06   来源:   评论:0 点击:

香港宣隆内观禅修会于 2010 年 7 月,第六年于荃湾东莲觉苑弘法精舍,举办了为期四天的「宣隆内观禅法共修营」,并由缅甸华那大师专程来港主持导修。在禅修营的第一天(7 月 1 日)
  前言
  香港宣隆内观禅修会于 2010 年 7 月,第六年于荃湾东莲觉苑弘法精舍,举办了为期四天的「宣隆内观禅法共修营」,并由缅甸华那大师专程来港主持导修。在禅修营的第一天(7 月 1 日),华那大师给我们每人送了一本小书 ── 《Sun Lun Vipassanā Meditation》,里面载有他写的两篇简要阐述宣隆禅法的文章。相信这是他出家四十年来的首次公开作品,可说珍贵难得。为了让不懂英语的同修及大众也能看到,华那大师更提议梁国雄师兄把它翻译成中文,然后印刷出版,以及上载于互联网上,并答应会帮助他解决书中疑难;遇此胜缘,梁国雄师兄乐意地应诺了,这便是本书的缘起。
  阅读本书时,请留意下述数点:
  1) 本书专述缅甸已故宣隆大师所传的内观禅法,宣隆禅法是四念住或四念处的一种修法,它属于纯内观修习法(Vipassanā Yānika),此法以观或内观(Vipassanā)为主导要素,止(Samatha)则跟随其后。
  2) 英文原著可在下列网站中浏览或下载:
  http://www.sunlun-meditation.net
  http://www.sunlun.com
  3) 对现习宣隆禅法的人,本书将有甚大的参考价值。对现习其他内观禅法的人,亦有一定程度的助益。对于初心者,依书自学会比较困难,建议跟从有经验和认可的导师、或到缅甸宣隆禅寺学习为佳。
  4) 四念处的念,巴利文为 Sati,英文多译为 Mindfulness。Sati 的真正含义应在《四念处经》
  中去寻找。本书不采用如「念」「正念」「念力」等古译。为方便现代读者,多就上下文、、义把它译为「专注」「观」「观察」「留意觉察」「留意觉知」「留意观察」「专注力」、、、、、、等。
  5) 书内的巴利文皆用斜体表示,例如:Vipassanā,英文则用正体表示,例如:Mindfulness.
  6) 在本书中,「他」既代表男性,也代表女性。
  7) 在《南传大般涅槃经》及其他经中,佛陀教导比丘:「以自己为岛屿(明灯),以自己为皈依,不以他人为皈依;以法为岛屿(明灯),以法为皈依,不以他人为皈依。」他的意思是要比丘们修习四念处,即对于身体,须随时留意观察身体,如实了知,专注,精进,降伏对世间的贪瞋与悲痛;对于感受、心意、诸法等亦作如是修习。由此可知四念住的重要性了。
  8) 在同一经中,佛陀常说:「修戒则定有很大得益,修定则慧有很大得益,修慧成熟则心从漏得解脱 ── 欲漏、有漏、见漏及无明漏。」因此,在修习定慧或止观时,不可忘记修戒,以及尊师重道等基本原则。
  9) 在同一经中,佛陀更鼓励说:「若比丘能行正道(八正道或八圣道),世间是不会缺少阿罗汉的。」
  本书由香港宣隆内观禅修会集资印刷,免费赠阅有缘之人。能够顺利出版,除了多谢出资的同修与大众友好外,更要衷心多谢下述人等:
  涂嘉丽、岑家亮与陈美露同修之悉心校对,刘锦华师兄之印刷指导与安排,梁国雄师兄之悉心翻译,华那大师之慈悲建议翻译与解答书中疑难,宣隆内观禅修会各委员之通力合作,以及会长李苏芳博士(Dr. Susan Lee)之领导。
  宣隆内观禅修会编印组
  2010 年 10 月 5 日
  6
  序言
  此《宣隆内观禅修法(二)》小册子内有两篇文章:
  第一篇「宣隆内观禅法」,是华那大师就已故宣隆大师所传的宣隆禅法所作的一篇简要阐述。
  第二篇「涅槃之道」,是华那大师于印度比哈尔邦菩提迦耶一地所举行的第四次,一年一度的国际巴利文三藏诵唸仪式中所宣讲的内容,时间是 2008 年 12 月 1 日晚上,地点是乔答摩佛陀(释迦牟尼佛)成道时所在的菩提树下。
  7
  愿文
  敬礼至尊的导师,远离尘垢,圆满正觉的大阿罗汉!(三称)若我曾对佛法僧、父母师长与及众生,作过任何不善的身口意业,无论大小,我愿为此稽首悔过。
  敬礼佛陀世尊!在这节禅修当中,为了达致涅槃,我愿献出身心五蕴。
  敬礼宣隆大师!在这节禅修当中,为了达致涅槃,我愿献出身心五蕴。
  愿三界中所有众生身心自在!(诵三次)
  我愿与三界众生共享此禅修功德。请唸「善哉」来分享我的禅修功德!
  我愿能分享三界众生所作诸善功德 -- 善哉、善哉、善哉!
  【译者简注】
  愿文:在修习宣隆内观禅法前宜诵唸此文,以作准备。禅修前的准备,巴利文称之为 Parika?
  (pari+kamma)。
  8
  (第一篇) 宣隆内观禅法
  宣隆内观禅法是缅甸中部敏建镇(Myingyan)已故阿罗汉 ── 宣隆大师(1)所创立的,他独自以坚强的精进力与专注力(Mindfulness)修习,于四个月后,最终以密集、持续的专注力证得阿罗汉果,成为一位远近驰名的阿罗汉。
  宣隆大师诞生于 1878 年,出生地点是敏建镇附近的宣隆村。他 1920 年出家,后于 1952 年去世。他于 1920 年六月开始修习观呼吸(安那般那内观禅),经过一个月的勤奋专注修习,在1920 年 8 月 12 日星期四晚上大约十时(13th waning day of Waso 1282 ME)(2),证得了须陀洹道(Sotāpatti Magga, First Stage),并成就了初果须陀洹(Sotāpanna)或入流果(Stream-Winner)。
  他继续以坚强的专注力修习,于第二个月,即 1920 年 9 月 11 日星期六晚上大约十时(13th,又证得了斯陀含道(Sakadāgāmi Magga,waning day of Wagaung at about 10:00 pm 1282 ME),并成就了二果斯陀含(Sakadāgāmi)或一来果(Once-Returner)。于第三个月,Second Stage)即 1920 年 10 月 10 日星期日晚上大约十时(13th waning day of Taw-tha-lin 1282 ME),又证得了阿那含道(Anāgāmi Magga, Third Stage),并成就了三果阿那含(Anāgāmi)或不来果(Non-Returner) 证得阿那含果后,。他更毅然出家,成为一位沙弥(Sāma?era or Novice Monk)。
  身为沙弥的他,仍不忘继续以坚强的专注力修习内观禅(Vipassanā Meditation),终于在第四个月,即 1920 年 11 月 9 日星期二晚上大约十时(13th waning day of Tha-din gyut, at around 10,又证得了阿罗汉道(Arahatta Magga, Fourth Stage),并成就了四果阿罗汉pm 1282 ME)(Arahatta, The Noble One)。
  成就了阿罗汉后,大师更把这宣隆内观禅法传给大众。此法不但简单、清楚,而且具体、完整,无需作任何增减。此法的简短指引是:
  接触 - 觉察 - 专注
  TOUCH(TOUCH - AWARENESS - MINDFULNESSMINDFULNESS)无论你正在做什么,你都要保持专注。你要对四种姿势保持专注,那四种姿势就是:行、住、坐、卧。
  一般而言,正常的人以坐姿为最理想。可放一块薄的坐垫或毛巾在地上,然后在它上面坐下;不宜在厚的坐垫或厚的泡沬胶(foam)上面坐。
  以坐姿习禅时,宣隆禅法有两个部份,第一部份是观呼吸(ānāpāna or Breathing)(3),第二部份是留意观察感觉(Vedanā or Sensation)。采取一个能令你不会摇动、不用改变位置也能持续端坐最少个半至两个小时的坐姿。最好的坐姿是盘腿而坐,坐时不可松散,要绷紧地坐(sit tightly) 这样才可在痛苦的感觉生起时,,你仍能保持不动不摇地在那痛苦的感觉上专注。
  盘腿而坐,背部保持正直,把右手(手背)放在左手手掌上面,手臂紧靠躯体两侧,用心专注鼻孔末端,然后开始呼吸,尝试留意觉察着空气与鼻孔末端或上唇间的接触,如果你能专注,你将会觉察到:空气正在接触着鼻孔末端或上唇,你要专注着那里的触觉。如果你能觉察到当下的每一个触,那么你就在修习内观禅(Vipassanā Meditation),因为内观禅是:置心于物质上的修习(the practice of “Mind over Matter”) 空气是物质,。鼻孔末端或上唇也是物质,当你伴以坚强的专注力呼吸时,你将会觉察到两种物质正在接触,即觉察到空气与鼻孔末端或上唇正在接触,当你能对触觉保持着专注时,你便走在内观禅的正道上面。
  9
  宣隆禅法属于一种纯内观修习法(Vipassanā Yānika),此法以观或内观(Vipassanā)为主导要素,止(Samatha)则跟随其后。例如:你呼吸十次时,有四次你能觉察到触,那四次便在修习内观,因为你能专注到触觉。由于在其余六次的呼吸里你没有专注到触觉,那将是止禅而已。
  在第一部份,你必须以坚强的专注力来呼吸四十五分钟至一个小时,以获得足够的、具体的定力(Samādhi or Concentration)。呼吸时最好以强劲、短暂而急速的(strong, short and rapid)方式进行。那么,我们的呼吸要强劲到哪个程度呢?我们的呼吸要强劲到足可令我们知道(觉察到)触。不论你的呼吸是强劲的或是柔弱的,如果你不能知道触,那便不是正确的内观禅方法。至为重要的是:一定要专注到每一个触。只有当你能专注到每一个触觉时,你才是在修习正确的内观禅方法。如果你在呼吸时知道触,你便在修习观或内观,如果你在呼吸时不知道触,那便是止。宣隆禅法是纯内观修习法,此禅法的主导要素是观或内观(Vipassanā),止(Samatha)则跟随其后。
  对大多数人而言,短而急速的呼吸比较好,因为,呼吸时若短而急速,接续的触与触之间的间隙就会非常的小,那么心就不会有时间外出游荡、或想东想西了,而我们也会很快地得到定力。在整个呼吸时段中,我们要以坚强的专注力来持续地呼吸,不可停止。
  在呼吸或安那般那(ānāpāna)的时段中,宣隆大师定下了一条重要的规则 ── 「要是困倦了,不要松懈休息」。因为,若于困倦时即停止呼吸,具体的定力将无法迅速地建立起来,我们的内观禅也将会进展缓慢。为什么会疲倦?我们之所以疲倦,是因为呼与吸并不平衡或相等。每一个人的呼气总会比吸气强一些的,久而久之,当你呼吸了一段时间后,肺部的空气就会比平常少了,因为肺中的空气少了,你便会感到疲倦。当你感到疲倦时,不要停止呼吸,你要以坚强的专注力观察着接触点、并且继续以吸强于呼的方式去呼吸,一阵子后,当呼与吸得到了平衡,你的疲倦就会自然消失,于是,你便可继续一面呼吸、一面专注着当下的每一个触,从而很快便可得到定力。经过四十五分钟伴以专注力的强劲、短而急速的呼吸后,是时候可以停止呼吸,进入第二部份了,你应继续以坚强的专注力呼吸多大约一百次,然后在一次深长的吸气后,骤然停止和屏息静气(忍住呼吸),跟着,用心专注着全身,不多久,心自会走到最明显、或最痛楚的感觉上的,你要集中心意于那感觉上,并以坚强的专注力去观察着它,应如实地留意觉察着那感觉,如果那感觉是痛苦,就要专注着那痛苦的感觉,如果那感觉是僵硬,就要专注着那僵硬的感觉。
  最初你的心只能在感觉表层上专注,你会知道自己的膝盖、脚踝、或身体的其他部份在痛,你若保持不动,且让专注的心沉入(4)感觉之内(sink into the sensation),那么,你将只知道痛苦的感觉,而不知道那痛苦是在膝盖、或是在身体的其他部份内,那时身体的观念将会消失,你只是专注着那痛苦的感觉。就这样,你便走在内观禅的正道上了。
  宣隆大师在其内观禅法的第二部份定下了一条规则,第二部份是要留意观察感觉(受念住,Vedanā nupassanā),宣隆大师说:「痛苦时不要动,即使抽筋,也不要动;要保持寂然不动,勤奋地专注着那感觉。 我们要求禅修者保持寂然不动,」并不是想折磨他们、或是让他们受苦。
  当你保持寂然不动,同时专注着感觉时,你专注的心将会沉入感觉之内,到时你将知道感觉在生生灭灭;不久你将了解到:你所留意觉察到的感觉并非是恒常不变的,而是变化无常的,你将明白到无常的真理(the truth of Anicca or Impermanence)。
  当你保持寂然不动与专注着感觉时,你将会知道身体充满了乐受、苦受及不苦不乐受,因此,你将会了解到苦的真理(the truth of Dukkha or Suffering)。当不适意的苦受变得非常难忍时,10
  你希望那苦受尽快离开,可是,那苦受自有其消减与离开的规则,并非我们可以控制的,因此,你将会了解到无我的真理(the truth of Anatta or Soullessness)。当你让自己专注的心沉入或穿透感觉(sink into or penetrate into Sensation), 并以坚强的专注力观察着它,你将会了解到、体会到它是无常的、苦的和无我的。
  (译者注:这种知识被称为三法印智(Sammasana ?ā?a),是十观智中的第一阶智。)那么,我们专注感觉的时间要多久?在我们停止呼吸、并开始专注感觉之后,我们应紧紧跟随着那串感觉,由开始一直到它完全结束为止;要某串感觉完全结束,可能需要一、二、三小时或多一点时间;以专注力跟随着感觉直至它完结的时间,每一个人都会有所不同的。我们长时间地禅坐,不是为了可达至长时间地坐;我们长时间地禅坐与专注感觉,目的是为了能够跟随着它,直至它完结为止。因为,到了感觉结束的时候,如我们够幸运、且有足够的波罗蜜(菩提资粮,Pārami or Perfection),那么,就有可能证得道智(Magga ?ā?a)。
  我们若能保持寂然不动、也不改变位置、只管勤奋地留意觉察着感觉,便可获得巨大的利益。
  当我们保持寂然不动,让我们专注的心进入或穿透感觉时,我们只知道或觉察到感觉的生生灭灭,那种对感觉生生灭灭的知识被称为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 ?ā?a)(十观智中的第二阶智),我们将可了解、知道,或获得五取蕴的生灭智(Knowledge of Rise and Fall of the FiveKhandās)。
  当我们修习内观禅时,我们会经历十阶层的心识(Mind-levels)或十阶层的内观智(TenVipassanā Insight Knowledges) 第一阶层是三法印智:(Sammassana ?ā?a) 它是, 「原因智(Cause?ā?a)。无论你做什么,你都努力专注每一个当下(动作、感受或触觉)」,那便是三法印智(Sammassana ?ā?a),即第一阶内观智,其余的九个内观智 ── 包括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 ?ā?a),以及由坏随观智(Bha?ga ?ā?a)到「顺就圣道智(Anuloma ?ā?a)则属结果智(Effect ?ā?a)。
  当你专注五取蕴,尤其是留意到感觉的不断生灭时,那是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 ?ā?a),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 ?ā?a)是第二个内观智阶。你继续奋力专注感觉时,它的消失、毁坏或坏灭会比它的生起较为明显,你觉察到五取蕴消失或坏灭的知识,就是称为坏随观智(Bha?ga ?ā?a)的第三阶内观智。
  随着你持续、勤奋地专注,你开始觉察到或知道五取蕴是无常的、不可信赖的与不可靠的;当你知道你的身心(五取蕴)是无常的、不可信赖的与不可靠的时候,你会开始害怕五取蕴,那就是称为怖畏智或怖畏现起智(Baya ?ā?a or Bhayatupatthāna ?ā?a)的第四阶内观智。
  随着你持续、勤奋地专注,你开始了解或知道每一个人的五取蕴都是无常的、不稳固的、令人厌恶的和不可靠的,你开始知道或觉察到五取蕴(身心)的毛病、缺点与危险,那就是称为过患随观智(ādīnava ?ā?a)的第五阶内观智。
  当你知道所有五取蕴皆充满毛病、缺点与危险时,你开始对五取蕴生起厌恶、不喜欢、讨厌等情绪,那就是称为厌离随观智(Nibbida ?ā?a)的第六阶内观智。当你厌恶五取蕴时,你不再想要它,你想得到解脱、不再受它束缚,那就是称为欲解脱智(Muccitukamyatā ?ā?a)的第七阶内观智。
  欲解脱智(Muccitukamyatā ?ā?a)可以下述的例子来解释。有只小鸟停留在一艘正在海洋中心航行的船上,牠尝试飞走,离开那艘船,可是,海洋太阔了,陆地又非常之遥远,由于小鸟自知力有不逮,于是就飞回船内。达致欲解脱智(Muccitukamyatā ?ā?a)的禅修者欲解脱11
  五取蕴,但他的内观禅功力还未够强,无法令他解脱五取蕴,因此,他仍要持续地奋力专注五取蕴。你再保持寂然不动,继续以坚强的专注力来观察着感觉,那就是称为审察智或审察随观智(Pa?isankhā ?ā?a or Pa?isankhā-nupassanā ?ā?a)的第八阶内观智。
  随着在感觉上的持续与勤奋的专注,你将达致一个心灵纯净、清澈而集中的阶段,那时候你的心有足够力量去专注乐受、苦受与不苦不乐受,而无喜欢或不喜欢的情绪生起;无论感觉如何痛苦,你都可以坚强的专注力抵挡得住;如果感觉很微弱,你也能如实地专注到那个微弱的感觉,那就是称为行舍智(Sa?khārupekkhā ?ā?a)的第九阶内观智。
  随着在感觉上的持续与勤奋的专注,你将达致一个阶段,那时候你的心意很细致、能调和与适应下阶智与上阶道智(Magga ?ā?a)与涅槃(Nibbāna),那就是称为顺就圣道智(Anuloma?ā?a)的第十阶内观智。
  无论谁修习内观禅,一定要经历上述的十阶智或十阶层的内观智,才可以获得「道智(Magga?ā?a)」的。如果你经历完毕所有上述的十阶智,那么,你就获得称为须陀洹道(SotāpattiMagga)的初果(First Stage),成为了「须陀洹(Sotāpanna)」或「入流(Stream Winner)。」当你第二次经历完毕所有上述的十阶智,那么,你就获得称为斯陀含道(Sakadāgāmi Magga)的二果(Second Stage),成为了斯陀含(Sakadāgāmi)或一来(Once Returner)。
  如果你第三次经历完毕所有上述的十阶智,那么,你就获得称为阿那含道(Anāgāmi Magga)的三果(Third Stage),成为了阿那含(Anāgāmi)或不来(Non Returner)。如果你第四次经历完毕所有上述的十阶智,那么,你就获得称为阿罗汉道(Arahatta Magga)的四果(FourthStage),成为了阿罗汉(Arahanta)」或应供的圣者(Noble One)。阿罗汉知道自己不会再次转生(自知不受后有),他已渡过圣洁的生活(梵行已立),为了体证道智(Magga ?ā?a)所要做的事情他已经做完(所应作已作) 而且学道圆满,已没有剩余的须要体证了,(学道圆满,不更修学)。
  每一位修习内观禅的人都必会经历到的十阶智,我已经简单地解释了。你必须在感觉上、或五取蕴(身心)上持续地、勤奋地专注,让你的内观智水平越升越高,直至你证得道智(Magga?ā?a)」为止。
  当你静止地坐着,同时勤奋不断地留意观察(触的)感觉,你会知道生生灭灭的过程,那种知晓(Knowing)就是身念住(Kāyā nupassanā)。当你留意观察感觉并如实地知道那感觉,那就是受念住(Vedanā nupassanā)。当你觉知到自心知道感觉时,这种对自心活动的觉知就是心念住(Cittā nupassanā)。当你觉知到无常、苦与无我的现象时,那就是法念住(Dhammānupassanā)。无论何者出现,我们都必须在每一个当下去留意觉察。
  我们也要在行、住、坐、卧等四种姿势中去修习内观禅。当你行走时,要留意觉察自己的脚与地面上的接触,你要专注到脚与地面上的每一个当下接触;当你进食时,要专注到自己的手正在伸向食物、正在拿取食物、正在把食物放进口里、正在咀嚼与正在把它吞咽下去食道。
  在躺卧时,如果你想在呼吸上专注,那么,你可以尝试在空气与鼻孔末端的接触点上奋力专注,要尝试专注到每一个接触。如果你不想在呼吸上专注,那么你可以留意观察全身,你的心会自动走到最明显、突出的感觉上的,要尝试如实地在那感觉上专注,经过一段时间后,那感觉会减退、消失,而你也会入睡;当醒来时,在你还未完全醒过来的时候,你的心将会在感觉上专注。那就是如何在四种姿势中修习专注与内观禅了。
  12
  我们修习内观禅时,应以四念住(Satipa??hāna Method or Four Steadfast Mindfulness)的方法以及下述的「五力(Bala, Power or Force)」来修习,它们是:
  (1) 信力(Sadhā Bala, Powerful Faith or Conviction)(2) 精进力(Variya Bala, Powerful Effort)(3) 念力或专注力(Sati Bala, Powerful Mindfulness)(4) 定力(Samādhi Bala, Powerful Concentration)(5) 慧力(Pa??ā Bala, Powerful Wisdom or Knowledge)信、精进、定与慧等四种力,我们皆会做得过度或者不足,只有念力或专注力,我们是永远不会做得过度的,因此,我们无论做什么,都应以坚强的专注力去留意觉察每一个当下。
  乔答摩佛陀(Gotama Buddha,释迦牟尼佛)曾说,如果你以持续、勤奋的专注来修习四念住,你有可能在七天至七年之间达到阿罗汉道(四果)、或阿那含道(三果)的成就。佛陀更说:
  仅有一条路可使众生内心清净、克服忧愁哀伤、灭除身心之苦楚悲痛、达致正道(圣道) 体、证涅槃,这条路就是四念住。
  愿所有众生于今世皆能轻易地、快速地体证涅槃。
  【译者简注】
  1.
  宣隆大师:全称是「宣隆古创迦韦大师(Sun Lun Gu Kyaung U Kavi Sayadaw),宣隆是」村名,古创是寺名,迦韦是其本人出家后的法名。英文原著内有多个写法,例如:宣隆大师(Sun Lun Sayadaw Gyi)(Sun Lun,Gyi 是缅甸对出家多年比丘的尊称; 宣隆迦韦大师;宣隆古创大师(Sun Lun Gu Kyaung Sayadaw)等等。Sayadaw U Kavi)13(13th waning day of Waso 1282 ME :这是缅甸(Burma 现已改称 Myanmar)早期用的ME)阴历历法,ME 是 Myanmar Era 的简称。本书已换为现代通用的历法。
  观呼吸:巴利文是ānāpāna Sati(念呼吸,留意观察呼吸),有时以ānāpāna(呼吸)作为它的简称。ānāpāna 有不同的音译,例如:安那般那、安般、安那波那、阿那波那等。其他意译有:观出入息、念出入息、数息观等。修习念呼吸,可使内心安稳下来。
  沉入感觉之内:原文是(sink into the sensation)。亦可译作潜入、彻入或穿入(penetrate)。
  意思是进入感觉里面,进行更深入的观察与了解。
  2.
  3.
  4.
  13
  (第二篇) 涅槃之路
  今天我想解释一下涅槃之路(The Path To Nibbāna)。我是一位比丘,职责是修习内观禅,因此,我将从实践的角度来解释涅槃之道。在我作详细解释之前,大家必须了解涅槃(Nibbāna)的意思。什么是涅槃?涅槃的其中一个定义是:一切苦恼的终止(苦的灭尽)。要了解涅槃,大家也要明白苦恼(Suffering)的意思。所有众生皆处于不断的生死轮回(Sa?sarā)(1)之中,在三十一界(31 States)(2)之内的所有众生,有生必有老、病、死、忧、悲、苦、恼、绝望,更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以及所求不得苦等,所有这些苦恼都是每一位众生都会遇到的。
  乔答摩佛陀(释迦牟尼佛)与一切佛皆会教导四念住的修习。四念住的修习是到达涅槃之唯一路径。这四念住的修习,对三十一界(31 States)内的所有众生都是适合的。我们可以按性格与行为表现把所有众生分为六种,此六种性行就是:
  (1) 贪(Lobha, Greed)
  (2) 瞋(Dosa, Anger, short temper or ill-will)(3) 痴(Moha, Ignorant, bewilderment, delusion)(4) 信(Sadhā, Full of faith, Conviction)(5) 寻思(Vitakka, Dreaming, thoughtful, imagination)(6) 慧(Pa??ā, Wisdom, intelligent)
  贪(Lobha, Greed)的粗显相状是:不与而取,即在未得别人允许或同意下强取别人的财物;而贪的微细相状是:当你看到某物时,你即喜欢上它,那种对所见喜欢之情便是很细微相状的贪;同一道理,无论你何时听到、嗅到、尝到、接触到、或想到某些事物时,若心生欢喜,那就是会污染你内心的很微细相状的贪。
  瞋(Dosa, Anger)的粗显相状是:当你争吵或打架时就会出现。瞋的微细相状是:无论你何时看到、听到、嗅到、尝到、接触到、或想到某些事物时,若心生嫌恶(不喜欢),那就是会污染你内心的很微细相状的瞋。
  痴(Moha, Ignorant, bewilderment):指愚昧无知、昏乱糊涂,因而无法辨别、或无法正确地判别对与错、真与假、有功德的(值得称赞的)与无功德的(不值得称赞的)等。痴会污染内心。
  信(Sadhā, Faith or Conviction):指没有小心想清楚就轻易地相信。
  寻思(Vitakka, Dreaming, thoughtful, imagination):指喜欢思想、幻想、发白日梦等。
  慧(Pa??ā, Wisdom, intelligent):指聪慧、理智,很轻快地就能了解、明白。
  上述六种性行的众生均可修习四念住。四念住包括:
  (1) 身念住(Kāyā nupassanā, Mindfulness on the Body)(2) 受念住(Vedanā nupassanā, Mindfulness on the Sensation)(3) 心念住(Cittā nupassanā, Mindfulness on the Mind)(4) 法念住(Dhammā nupassanā, Mindfulness on the Phenomenon)实际上,四者是同时发生的。当专注身较为明显时,我们称之为身念住;当专注受较为明显时,我们称之为受念住;当专注心较为明显时,我们称之为心念住;当专注法较为明显时,14
  我们称之为法念住。
  那好比一碗汤,我们在汤内加进了糖、盐、柠檬与辣椒。当加进的糖较多时,我们称之为甜的汤;当加进的盐较多时,我们称之为咸的汤;当加进的柠檬较多时,我们称之为酸的汤;当加进的辣椒较多时,我们称之为辣的汤。虽然糖、盐、柠檬与辣椒等四种材料均同时存在,我们皆以尝到较明显的味道来称呼那碗汤。同一道理,我们称四念住为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与法念住。
  修习四念住时,我们可从留意观察呼吸开始,这种留意观察呼吸的修习被称为安那波那禅(ānāpāna Meditation) 选择一个稳固的坐姿,。它至少可令你安坐一个半小时而仍能维持身体不动。最好采用通常的盘腿坐姿,背部保持正直,手臂贴住躯体两侧,右手(手背)放在左手手掌上面,双眼紧闭,把心置于鼻孔末端之上,然后很专注地开始呼吸。如果你很专注地呼吸,你将会觉察到空气在鼻孔末端上的接触,要专注着那个触觉,要专注到在鼻孔末端上的每一个触觉,你不必跟踪气息的出与入,只须留意觉察着鼻孔末端的接触即可。
  如果我们能够专注到触觉,我们就在修习身念住(Kāyā nupassanā meditation),这种修习又称为观禅或内观禅(Vipassanā or Insight meditation)。什么是内观禅?内观禅的其中一个定义是:留意观察在物质上的心或意识(mindful on “the mind over matter”)。空气是物质,鼻孔末端也是物质,当你呼吸时,这两种物质会接触,由于专注,你会觉察到空气(物质)在接触着鼻孔末端(物质)。当你在触觉上面专注时,你就在修习内观禅,或在修习身念住。我们必须持续地呼吸约四十五分钟或一个小时,以获得足够的定力(Samādhi, Concentration)。
  对于初学者,呼吸时应以强、短而急速的(strong, short, rapid)方式进行为佳。当我们的呼吸短而急速时,接续的触与触之间的间隙就会非常小,那么心就不会有时间外出游荡、或想东想西了,到时你专注的心也就能准确地停留在接触点上,而我们也会很快得到定力。
  我们的禅修大师,宣隆古创大师在呼吸那段时间定下了一条重要的规则:「要是困倦了,不可停止,也不要松懈休息。 我们必须严格地跟随这条规则,」好让我们的内观禅修有快速的进展。
  如果我们一觉困倦便停下来,那么,我们就无法得到完美、具体的定力,而我们的禅修进展也将非常缓慢。
  为什么在呼吸时段内我们会变得困倦起来呢?那是因为一般人的正常呼吸都是呼强于吸的,因此在强烈呼吸约五分钟后,我们就会感到困倦;由于呼强于吸,肺部的空气不足,我们自然就会感到困倦了。欲要克服此问题,在我们感到困倦时,就要以吸强于呼的方式,进行呼吸十至十五次,当呼与吸达致平衡时,困倦自会消失。在呼吸时段内用此方式,你便可全程进行持续性的呼吸,并可很快得到具体的定力。
  到了要停止呼吸、进入第二部份时,我们要以强、短而急速的方式去呼吸多约一百次或半分钟,同时要在呼吸时以坚强的专注力,在鼻孔末端上知道每一个接触。跟着,在一次深长的吸气后,骤然停止和屏息静气(忍住呼吸),心自会走到最明显、突出的感觉上面的。
  举例来说,如果最明显、或最痛楚的感觉是在膝盖部位,心就会走到膝内那痛楚感觉上面。
  当你专注的心刚好在感觉之上时,你会知道是自己的膝盖、足踝或身体的其他部份在痛;当你耐心地保持寂静、不移动手足、也不改变姿势,在你专注的心沉入、或进入那感觉之内时,你将只知道如实的感觉,你不知道是自己的膝、腿或身体的其他部份在痛,你只知道或留意觉察着那痛苦的感觉,你不知道是身体的那个部份在痛,身体的概念消失了。
  15
  当你的心沉入、或穿入感觉时,你将会知道那感觉在生起与消失,那感觉在生起与消失,那感觉并不稳定、也不持久,那感觉总是在转变、生起与消失,你将体会到那感觉是不持久的,它是无常的(Anicca, Impermanent),于是你明白到无常的道理(the Law of Impermanence,Anicca)。当你继续在感觉上进行专注时,你将会知道自己的身体充满痛苦、或痛苦的感觉,于是你明白到苦谛或苦的道理(the Law of Suffering, Dukkha Saccā)。
  当那感觉变得非常痛苦时,你很想这痛苦的感觉离开或减退;可是,痛苦的感觉会否离开或减退,是由感觉本身决定的,我们是不能操控或命令它的,那就是无我(Soullessness, Non-Self,Anatta),于是你明白到无我的道理(the Law of Soullessness, Non-Self, Anatta)。这种在感觉上专注的修习被称为受念住(Vedanā nupassanā, Steadfast mindfulness on the Sensation)。我们必须以坚强的专注力跟踪着那感觉,直至那串感觉(sequence of sensation)完结为止。以坚强的专注跟踪着感觉,直至那串感觉终结,可能需要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或更长一点时间;需要多少时间是个别不同的。
  (译者注:上面两段所描述的知识被称为三法印智(Sammasana ?ā?a),是十观智中的第一阶智。)
  从那感觉的开始至结束,我们都必须很有耐性地专注着它,不可改变姿势,也不可移动手足、或身体的其他部份。如果你幸运的话,在感觉结束时,你可以证得道智(Magga ?ā?a),成为须陀洹或入流(Sotāpanna, Stream winner or enterer)。我们要求禅修者(Yogi, meditator)保持寂静,在感觉上持续专注,无论那感觉是多么的不适意或痛苦。这样做并非想要禅修者受苦,而是希望让专注的心沉入或穿入那感觉之中,只如实地知道痛苦本身。当你专注的心穿入感觉之中时,你将会知道这感觉是生生灭灭的,那种知道感觉生生灭灭的知识被称为(第二阶的)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 ?ā?a)。
  当你继续寂静地坐着,以坚强的专注力去觉知感觉时,你将会更为知道或觉知到感觉的坏灭过程,此时你的心智水平便会处在第三阶的坏随观智(Bha?ga ?ā?a) 当你知道此五取蕴。(身心)不断地坏灭,于是你明白到此身心是不可靠的、不可信赖的,你开始对自己身心的生灭过程感到害怕与畏惧,这阶段的内观智被称为第四阶心智的怖畏智或怖畏现起智(Baya ?ā?a。只有当你持续地寂然而坐,同时以坚强的专注力观察着感觉,你or Bhayatupatthāna ?ā?a)的心智水平(mind level)或内观智才可升进。
  当你继续在感觉上留意觉察时,你将会明白或体会到无常的道理(Law of Impermanence orAnicca)苦的道理,(Law of Suffering or Dukkha)以及无我的道理,(Law of soullessness, Non-self。你开始了解五取蕴(身心)的毛病与缺点(faults and defects),于是,你的心智or Anatta)水平便攀升至被称为第五阶内观智的过患随观智(ādīnava ?ā?a)。
  当你明白到或体会到自己五取蕴(身心)的毛病与缺点时,你变得厌恶与厌烦(disgusted and,这种厌恶的心智就是称为厌离随观智(Nibbida ?ā?a)的第六阶心智(?ā?a level orfed up)Mind level)或内观智。
  当你对五取蕴(身心)变得厌恶时,你希望从不断的生死轮回(Sa?sarā)之中解脱出来,这种希望(从轮回中)解脱的心智就是称为欲解脱智(Muccitukamyatā ?ā?a)的第七阶内观智。
  虽然你希望从五取蕴(身心)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可是,你的定力与观力皆未强大至可令你解脱,你仍必须继续以坚强的专注力在感觉上留意观察,文献中有举例说:就好像在海洋中心一艘船上的小鸟,远望看不到陆地,牠尝试飞走,由于找不到陆地,牠只好飞回到船上来。
  同一道理,虽然你很想解脱五取蕴(身心),你的定力与观力皆未强大至可令你解脱,你只得16
  返回五取蕴(身心),继续以坚强的专注力,在感觉上不懈地留意观察,这就是称为审察智或审察随观智(Pa?isankhā ?ā?a or Pa?isankhā-nupassanā ?ā?a)的第八阶心智或内观智。
  当你继续在感觉上专注时,你会到达被称为行舍智(Sa?khārupekkhā ?ā?a)的第九阶心智或内观智。到了行舍智(Sa?khārupekkhā ?ā?a)的心智水平,你的定力与观力已足够强劲,可令你如实地专注到感觉。如果感觉非常的强大和疼痛,你仍能忍受(抵得住)与保持着身体不动地专注,如果感觉很微弱或适意,你也能如实地专注到那微弱或适意的感觉,不论感觉是乐的、苦的、或不苦不乐的,你都能持续地在感觉上留意观察。每一位禅修者都应以坚强的专注力奋勇修习,以期达至行舍智(Sa?khārupekkhā ?ā?a)。
  当你继续在感觉上专注时,你会到达被称为顺就圣道智(Anuloma ?ā?a)的第十阶心智或内观智,此心智有调和与适应下阶心智与上阶道智的特点。如果你以坚强的专注力持续地勤奋修习,你可以证得初果 ── 须陀洹道或入流(Firt Stage Sotāpatti Magga or Stream Winner)。
  你必须持续以坚强的专注力修习内观,攀登十阶的心智水平(内观智),才能依次序证得斯陀含道(Sakadāgāmi Magga)、阿那含道(Anāgāmi Magga)与阿罗汉道(Arahatta Magga)。
  当你克服了感觉,修习完受念住(Vedanā nupassanā)后,你的心会很清明、集中,足可令你有能力修习心念住(Cittā nupassanā)。如果你的心有贪欲(Lobha, Greed),你知道心有贪欲,如果你的心有瞋念(Dosa, Anger),你知道心有瞋念,如果你的心有愚痴(Moha, Delusion or,你知道心有愚痴,如果你的心从内观对象或所缘漂离,你知道心正在漂离,你会Ignorance)(实时)把心拉回到禅修点(对象)上,并且继续以坚强的专注力把心保持在那个禅修点(对象)上的。
  当你克服了感觉后,有时候心会进入法念住(Dhammā nupassanā)的修习的,你能以坚强的专注力在身心现象上留意观察,并且知道它们只不过是现象而已,没有什么我(Atta, Soul)。
  以坚强的专注力,如果有贪欲(Kāmacchanda, Sensual desire),你会觉察到自己心内有贪欲,如果无贪欲,你也会觉察到自己心内无贪欲。(贪欲是五盖之一,其他四盖是下面所述的:瞋恨、惛眠、掉悔与疑等。)
  当有瞋恨(Byāpāda, Ill-will)时,你会当即觉察到自己心内有瞋恨,当无瞋恨时,你也会当即觉察到自己心内无瞋恨。
  当有惛眠(Thina-Midda, Sloth and Torpor)时,你会当即觉察到自己心内有惛眠,当无惛眠时,你也会当即觉察到自己心内无惛眠。(惛眠:五盖之一,指昏沉与睡眠,即懈怠、迟钝、不活泼、无感觉等心理状态。)
  当有掉悔(Uddhacca-Kukkucca, Distraction-worry)时,你会当即觉察到自己心内有掉悔,当无掉悔时,你也会当即觉察到自己心内无掉悔。(掉悔:五盖之一,指掉举与追悔之心。即内心躁动不安,想东想西,而又因此悔恨、自责等心理。)当有疑(Vicikicchā, Doubt or Wavering)时,你会当即觉察到自己心内有疑,当无疑时,你也会当即觉察到自己心内无疑。
  就这样,你保持坚固的专注力于法或现象(Dhammā, Phenomenon)上面,无论是精神上的、或是肉体上的现象,你都会觉察到只有现象本身,而没有什么我(Atta, Soul) 到了某个时候,。
  你将会觉察到,其他众生内部的法或现象(Dhammā, Phenomenon)在本质上必定也是如此的。
  17
  身念住(Kāyā nupassanā)、受念住(Vedanā nupassanā)、心念住(Cittā nupassanā)与法念住(Dhammā nupassanā)等四念住(Four Satipa??hāna, Four Steadfast Mindfulness)是同一时间发生的。当我们在身上的专注较为明显时,我们称之为身念住,同样,当我们在受上的专注较为明显时,我们称之为受念住,当我们在心上的专注较为明显时,我们称之为心念住,当我们在法上的专注较为明显时,我们称之为法念住。
  我们必须在行、住、坐、卧等所有四种姿势中去修习四念住。例如:在行走时,我们要专注到(留意观察到)脚底在地面上所作的接触,我们要专注到每一个脚底在地面上所作的当下接触;我们也要专注到进食时、饮水时、咀嚼时、吞食时、其至到厕所(洗手间)时的每一个接触。
  当你躺下来在卧姿之中,如果你想在呼吸上专注(留意觉察),你就要专注着空气在鼻孔末端上所作的接触,你要在每一个接触上专注;如果你不想在卧姿中专注呼吸,那么,你可以深吸一口气,然后忍住呼吸一会儿,跟着以坚强的专注力观察着整个身体,心自会走到最明显的感觉上的,当感觉慢慢消退时,你便会入睡;当你醒来时,在你还未完全醒过来的时候,你的心将会在感觉上专注。如果在躺下时没有明显的感觉,你可以专注头与枕头的接触点,或是身体的任何部份与床面的接触。只有在熟睡的时候你是无法专注的,在其他时候,无论你做着什么,你都应该保持专注(在有关活动的明显感觉上面)。
  那就是我们如何在行、住、坐、卧等所有四种姿势中,修习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与法念住等四念住了。如果我们持续以坚强的精进力、专注力(念力)去修习四念住,我们就可在任何时间或任何姿势中证得道智(Magga ?ā?a)。这是法(Dhammā)的奇妙特征之一,你只须作那个“因”,即是说,你只须以坚强的精进力与专注力(念力)持续地修习四念住, 那么,那个可证得道智(Magga ?ā?a)的“果”(利益)自然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与任何姿势中出现的。
  乔答摩佛陀(Gotama Buddha,释迦牟尼佛)曾说:仅有一条路可使众生内心清净、克服忧愁哀伤、灭除身心之苦楚悲痛、达致正道(圣道)、体证涅槃,这条路就是四念住。
  乔答摩佛陀(Gotama Buddha,释迦牟尼佛)也曾说过:「如你持续地、勤奋地以坚强的精进力、专注力(念力)修习四念住,你可在短至七天之内、长至七年之内便可证得阿罗汉道(Arahatta Magga)、或阿那含道(Anāgāmi Magga)」那是就一般人而说的,至于具有很多。
  波罗蜜(Pārami)的人来说,他们是可以在更快的时间内证得道智(Magga ?ā?a)的。对于没有什么波罗蜜的人来说,他们就必须修习四念住,以获得波罗蜜了;那些具有一些波罗蜜,但仍未够成熟的人,也必须修习四念住,以获得成熟的波罗蜜;那些已具有成熟波罗蜜的人,也必须修习四念住,以获得道智(Magga ?ā?a); 那些已证得道智(Magga ?ā?a)的人,也会继续修习四念住的,因为那是渡至涅槃(Nibbāna)彼岸之前,在此岸生活之最有利、最安宁与最满足的方式。
  「愿所有众生皆能尽快到达涅槃彼岸。」
  「愿所有三十一界的众生皆可远离四恶道(Four Woeful States)(3)、三灾(三灾劫,ThreeCalamities)(4)、八难(Eight States of Inopportunity)(5)、五怨敌(Five Great Enemies)(6)、四法不得菩提成就(Four Unaccomplishing States)(7)、以及五退法(Five Regressions)(8)。」18
  【译者简注】
  Sa sarā :谓众生从无始以来,展转生死于三界六道之中,如车轮一样的旋转,Sa?(1) 轮回(Sa?sarā)没有脱出之期。(The endless cycle of birth, suffering, death and rebirth.)31 states)(2) 三十一界(31 states :众生所处的三十一个生存空间。从最低到最高的次第为: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四恶道)、人、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欲界七善道;人道之上的六层天称为欲界六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初禅的三层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第二禅的三层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第三禅的三层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第四禅的七层天;其中后面的五层天称为净居天,只有三果阿那含与四果阿罗汉居住。色界共有十六层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无色界四层天)。南传佛教所称之三十一界,皆包括在北传佛教所称之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之内。
  Four(3) 四恶道(Four Woeful States :地狱(Hell)States)、饿鬼(Hungry Ghosts)、畜生(Animals)等三恶道,加阿修罗道(Realm of Auras or Frightened Ghosts) 则称四恶道。又作四恶趣。,略称四恶。恶道,乃众生造恶业后所趋往之苦恶处。
  Three Calamities)(4) 三灾(Three Calamities :即小三灾、大三灾。又作「三灾劫」。佛教的世界观认为,世界是依成劫(成立期)、住劫(存续期)、坏劫(破坏期)与空劫(空漠期)等四期无穷地循环不息。在住、坏二劫之劫末中,分别有三种灾厄。(一)小三灾:刀兵灾(互用凶器杀害)、疾疫灾(恶病流行)、飢馑灾(由旱灾起飢馑)等三种。(二)「大三灾」:火灾(坏欲界至初禅天)、水灾(流失至第二禅天)与风灾(破坏至第三禅天)。
  EightInopportunity)。八个见闻佛法有障碍的地方和情(5) 八难(Eight States of Inopportunity :又称「八无暇」形,北传佛教的解释: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无想天、盲聋瘖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此中地狱饿鬼畜生属三恶道,因业障太重,很难见闻佛法;北俱卢洲人,福分很大,但不晓得佛法,故不能了生脱死;无想天是外道所生的地方,那里的人也是不能了生脱死;患了盲聋瘖哑的人,自然见闻不到佛法;世智辩聪是世人仗着小聪明,不肯虚心修行,甚至还会毁谤佛法;生在佛出世前或是佛涅槃后,都见不到佛和听不到佛法。南传佛教的解释:地狱、饿鬼、畜生、天界(有色身无心识、或有心识无色身之天界众生,他们无法听闻或修习佛法)、佛陀及其弟子无法亲身到达的偏僻地方、盲聋瘖哑(生于有佛法但身心有智障的众生)、世智辩聪(生于有佛法但执持错误知见的众生)、佛前佛后(生于没有佛法时的众生)。
  Five(6) 五怨敌(Five Great Enemies :恶王、盗贼、水、火、不肖子孙(非爱子)Enemies)。
  Four(7) 四法不得菩提成就(Four Unaccomplishing States :(一)生于恶王时代。States)(二)生于四恶道。(三)身心有智障,如盲聋瘖哑等。(四)缺乏精进力(懈怠不精进)。
  Five Regressions)(一)丧失亲属(Loss of Relatives)(二)丧失财产(Loss of(8) 五退法(Five Regressions :。
  Wealth)(三)丧失健康(Loss of Health due to illness)(四)丧失正见(Loss of Right。。
  View)(五)丧失德行(Loss of Morality)。。
  19
  《宣隆内观禅修法(二)》
  原书 英文 名称 : Sun Lun Vipassanā Meditation
  者 : Kaba Aye Sun Lun Sayadaw U Wara
  KABA AYE SUN LUN GU KYAUNG (Monastery)
  7th Mile, Thanlarwaddy Road, U Lun Maung Street,(7) Ward, Mayangone Township, Yangon, Myanmar.
  Ph: 95-1-660-860
  Email: slmc-ka@mptmail.net.mm
  翻译者 : 梁国雄居士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内观训练-莫因西亚多
下一篇:内观禅修:基本和进阶练习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