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葛荣居士禅修讲座录(九)
南传佛教丛书编译组译
日期:一九九五年十月二十七日
地点:佛教黄凤翎中学
第八讲:如何处理思想
欢迎今晚到来的每一位。今晚是我第七晚的佛教禅修讲座。第一晚讲座,我讲的是正念的益处。第二晚讲座,我讲的是出入息念的练习。第三晚讲座,我讲及出入息念练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第四晚讲座,我讲的是无所缘境禅修。第五晚讲座,我讲的是慈心的禅修。昨天晚上我讲的是禅修与情绪。今晚的讲座我将会讲的是禅修与思想。
我们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一天里的很多时间,我们的心里都有思想,这是很有趣的。我们的心里不停地说话,即使是睡觉的时候我们的梦境从某方面来说也是这些内在说话的延续。我们说甚么呢?有人可以给我们答案吗?过去和将来(听众回答)。是的,我们说的是关于过去和将来的事情,可是说话的内容是甚么呢?主题是甚么呢?说话的内容和主题是我们自己(听众回答)。全对,关于自己未得到满足的欲望。说话的内容是关于我们自己,以及他人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很多时候或所有时候,我们的思想都是关于自己和他人,这是有趣的。接着我们又为思想中的自己和他人做了甚么呢?我们做了很有趣的事情,有人能够回答吗?我们做出评价(听众回答)。正如我说过的,我们给予加号(正面评价)和减号(负面评价)。如果你做了好事,你想起你做过的好事,你给自己一个加号;如果你做了坏事、错事,你给自己一个减号。你想起别人做过的好事,你给他们一个加号;你想起另外一些人做过的错事,你给他们一个减号。我们可曾问过自己我们根据甚么来给予这些加号和减号呢?我们把这些加号和减号视为理所当然的。禅修便是观察它们、观照它们,探索我们给予加号和减号的过程。
昨晚我们讲的是情绪,我想所有情绪都会出现这些加号和减号的评价。不愉快的情绪与我们的减号有关;正面的情绪与我们的加号有关。给予加号减号的思想过程是机械式发生的。以现在发生的事情作为例子:你正在听我讲话,但是你的内心亦在说话。你想这些内心说话出现吗?无论想或不想,它是机械式出现的。它是机械式发生的。当我们修习出入息念的时候,情况也是一样。因此在禅修中探索思想活动是很重要和很有趣的。以上是我想提出的第一点。
我想提出的第二点是,从我们的思想,从我们的思索(thinking),我们创造出我们自己的故事。从过去发生过的事及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我们很有创意地创造这些故事。除非我们了解到思想的本质,否则我们会把故事当成真实。我举一个我所谓故事的例子:有一位西方女士在我们的禅修中心禅修,正当她在坐禅的时候,一只蚊子叮她。她被蚊子叮痛的时候,她想:「我会受伤,我会生病。生病的时候,我要去斯里兰卡的医院。我听说斯里兰卡的医院很骯脏,那些骯脏的医院比我的病还恶劣。如果我生病我便不能如期离开斯里兰卡。我通知我妈妈我必须延期回英国,我发电报给她,收到电报的时候,她……。」我们都会笑,我们都被逗笑了!可是我们自己──和那位女士一样──正是这样做!当我们创造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我们相信故事是真实的。我们把那些故事当作真实,自己为自己制造苦恼。所以了解思想的本质是重要的,透过出入息念的练习, 我们觉知思想的出现,然后回到我们的呼吸。这样我们会体会到觉知的重要,体会到正念的重要,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觉醒的重要。如果你觉醒的话,你便能够在自己创造故事的时候把捉自己;当你能够在创造故事的时候把捉自己,你会体会到它们只是思想活动并不真实。这种编造故事的过程巴利文叫做papanca,梵文是prapanca。英文的翻译很有意思,英文的翻译是construction(建构)或manufacture(制造)。我们建构、制造故事和事物,然后我们成为这些思想活动的受害者。巴利文 nibbna(涅槃)被描述为「没有编造故事」,这亦是很有意思的。因此一个觉悟的人用简单的话来说便是「没有编造故事的人」。
同样重要的另一点是:我们的倾向和习性是会认为思想是属于我们的。如果我们认为「我在想」,思想者便被思想创造出来,「我」和「我所」便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正如我昨晚所说的,当有情绪的时候,如果你能够提醒自己它们只是情绪,它们并不是「我的情绪」,那么对待思想的方法也是一样。如果你能够体会那里只有持续的思想,并没有一个思想者,这便是为甚么佛陀说:「在听的过程当中,只有听;在思索的过程当中,只有思索;在感受的过程当中,只有感受。」
我想提出的另一点是,请明白禅修的时候,我们不是去制止或排除思想。正如我刚说过的,禅修是了解思想的本质。我亦说过无所缘境的禅修:思想出现的时候,只是觉知思想的出现,让思想按照它们自己的方式自由来去,我们学习不涉入其中,只是观察它们。佛教的经文用荷叶来比喻这种情况,思想就像滑落在荷叶上的水,滴到叶上就滑走了。另一个我喜欢的美妙比喻是:心好像广阔的天空,思想好像天空中的浮云,浮云影响不了广阔的天空。这便是我们在禅修练习的时候必须做的──无需制止思想,让它们自然地出现和消失。我们越是想排除思想,它们倒出现得越多。相反地,我们要了解它们,然后看看我们能够好好地与它们相处到甚么程度。
以上我所说的是我们怎样破坏性地耗用思想。可是我们亦可以善用思想,创造性地运用思想。我们如何善用思想,创造性地运用思想呢?在佛教的禅修里便是反思的练习──运用思想反思特定的课题,特定的主题。反思的时候,心必须平静,随着平静的心你可以创造性地运用思想去探究任何事物。这便是禅修大师阿姜查对于反思的简要教导。那么我们可以探究的是甚么?我们可以反思的是甚么?我们可以反思、静思我们是怎样给自己制造苦恼。有苦恼的时候,我们不能责怪别人为我们带来苦恼,因为我们的苦恼是我们的预期、欲望、自我……等等所创造出来的,这样的体会是很重要的。于是每当苦恼的时候,我们的修习就是尝试去找出:为甚么我感到苦恼?我的预期是甚么?我不喜欢的是甚么?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情境,你都可以运用这种反思和静思。你停止责怪别人,自己为自己的内心状态负责,以及学习防护向外思索的心,从而去察看它们两者的关系。
佛教的禅修之中,死亡和步向死亡是反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有时候我们感到自己好像会永远活着似的,我们忘记了死亡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事情,死亡是生命中肯定会发生的事情。有趣的是,我们忘记了生命中最肯定的事情,迷失于不肯定的事情之中。所以日常生活中一有机会,我们就应该反思死亡和步向死亡的事实。从反思死亡和步向死亡,我们学习生活的艺术。当你懂得生活的艺术,你会懂得死亡的艺术。接着,无论是生存或者死亡,你都不会感到有甚么分别。
另一个重要的反思问题是:我是谁?谁在这里?除了经验,还有「我」存在吗?通过反思: 我是谁?谁是受苦者?他是谁?你会体会到除了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没有所谓的真实。
另一个很重要的反思主题是关于我们的行为。生活之中我们不可能没有人与人的联系,所以反思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在人际关系之中,你必须看清你如何为自己制造苦恼,你如何为别人制造苦恼。对于禅修来说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做你越来越多反思自己的行为,越来越多观看自己而不是观看别人。你会看到越来越多自己的短处、自己的软弱,然后你会体谅别人。于是你会以全然不同的方式去看他们。阿姜查说了很有意思的话,他说:「如果你观看别人的时间至多百分之十,而观看自己的时间是百分之九十,这就是确切的修行了。」
今晚的讲座我讲了思想的不同面向。讲座的第一部分,我举了几个例子说明我们是怎样破坏性地耗用思想为自己制造苦恼。第二部分,我告诉大家怎样可以善用思想,创造性地运用思想来对治我们制造给自己的苦恼。现在大家如果有任何问题,请提出来。
【录音缺漏,当晚讲座记录到此为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葛荣居士简介
下一篇:1995年 如何处理情绪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死到生——业在死亡和投生过程中的作用(0)
- ·初果圣人只剩七次人天往返。如果这七世...(0)
- ·原始佛教与现存的上座部佛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