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禅修的探讨
2013-01-19 19:09:11   来源:   评论:0 点击:

namo tassa bhagavato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提要本文先引述北传《瑜伽师地论》中内观禅修的记述,而后引述今日南传大师们的内观禅修方法,并将之归类为纯观行者与止行者...

namo tassa bhagavato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提要

本文先引述北传《瑜伽师地论》中内观禅修的记述,而后引述今日南传大师们的内观禅修方法,并将之归类为纯观行者与止行者的修法。最后将南北传的不同略为讨论。

关键词:1. 内观 2. 毗舍那 3. 纯观行者 4. 止行者

 

一、前言

梵语Vipa`syanaa,玄奘法师音译为「毗■[金*本]舍那」,意译为「观」;近年来译为「内观」,表示是往内观察自己身心的实相。本文一方面探讨北传经论中对内观禅修的看法,一方面分析今日南传佛教大师所传的不同内观禅修技巧。最后,略加评比。

 

二、北传的内观禅修

北传汉地、藏地以及韩日各国的佛法中,止观法门中的「观」就是内观禅修。其禅修方法,可以用《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中有关毗 ■[金*本]舍那的记述作为代表。今引述论文如下:

1.云何四种毗毕舍那?谓有苾刍依止内心奢摩他故,于诸法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种毗毕舍那。

5.云何名为周遍伺察?谓即于彼所缘境界,审谛推求周遍伺察。[1]

以上指出,有四种内观(毗■[金*本]舍那),对所缘境界?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而所缘境界有净行所缘(分成不净、慈愍、缘性缘起、界差别、阿那波那念五种)、善巧所缘(分成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处非处善巧五种)、净惑所缘(分成世间道、出世间道二种),这些所缘可以说是以自己的身心五蕴作为主要的对象。

上述第一点更指出,要「依止内心奢摩他」来修习毗■[金*本]舍那,因此,在修习内观禅修时,离不开奢摩他(寂止)。然而,此奢摩他是何种程度的定?是否要达到四种禅那的根本定?今仍由〈声闻地〉的论文来判断:

1.若于九种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

2.云何名为九种心住?谓有苾刍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为九种心住。

3.云何心一境性?谓数数随念同分所缘,流注、无罪适悦相应,令心相续,名三摩地,亦名善心一境性。

4.何等名为数数随念?谓于正法听闻受持,从师获得教诫教授增上力故,令其定地诸相现前,缘此为境,流注、无罪适悦相应,所有正念随转安住。

5.云何名为同分所缘?谓诸定地所缘境界,非一众多种种品类,缘此为境,令心正行,说名为定,此即名为同分所缘。

6.复由彼念于所缘境无散乱行、无缺无间,无间殷重加行适悦相应而转,故名「流注适悦相应」。

7.又由彼念于所缘境无有染污,极安稳住,熟道适悦相应而转,故名「无罪适悦相应」。[2]

以上七点指出,于九种心住达到心一境性,就是奢摩他品,此处的心一境性必须正念于所缘达到具有流注与无罪二种适悦相应。因此,这儿的定不须达到四种禅那(静虑)的根本定,只须是初禅之前的「近分定」(又称未至定)就可以了。

 

再回到内观禅修的类别,〈声闻地〉中提出三门毗■[金*本]舍那如下:

1. 云何三门毗■[金*本]舍那?一唯随相行毗■[金*本]舍那,二随寻思行毗■[金*本]舍那,三随伺察行毗■[金*本]舍那。

2.云何名为唯随相行毗■[金*本]舍那?谓于所闻、所受持法,或于教授教诫诸法,由等引地如理作意、暂尔思惟,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如是名为「唯随相行毗■[金*本]舍那」。

3. 若复于彼思量推察,尔时名为「随寻思行毗■[金*本]舍那」。

4. 若复于彼既推察已,如所安立复审观察,如是名为「随伺察行毗婆舍那」。[3]

此处所列出的三种内观法门,是依「等引地」来暂尔思惟或寻思、伺察来修内观。而此处的等引地(三摩呬多),就是九种心住中的「等持」,而不是限于高层次的四禅八定或灭尽定,这在下文将会说明。因此,这三门只要修成初禅近分定后即可修习内观。

 

〈声闻地〉又列举「六事差别所缘毗■[金*本]舍那」如下:

1.云何六事差别所缘毗■[金*本]舍那?谓寻思时,寻思六事:一义,二事、三相,四品,五时,六理。既寻思已,复审伺察。

2.云何名为寻思于义?谓正寻思如是如是语,有如是如是义,如是名为「寻思于义」。

3.云何名为寻思于事?谓正寻思内外二事,如是名为「寻思于事」。

4.云何名为寻思于相?谓正寻思诸法二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如是名为「寻思于相」。

5.云何名为寻思于品?谓正寻思诸法二品:一者黑品,二者白品。寻思黑品过失过患,寻思白品功德胜利。如是名为「寻思于品」。

6.云何名为寻思于时?谓正寻思过去、未来、现在三时。寻思如是事,曾在过去世;寻思如是事,当在未来世;寻思如是事,今在现在世。如是名为「寻思于时」。

7.云何名为寻思于理?谓正寻思四种道理:一观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证成道理,四法尔道理。当知此中,?由观待道理,寻思世俗以为世俗,寻思胜义以为胜义,寻思因缘以为因缘;?由作用道理,寻思诸法所有作用,谓如是如是法,有如是如是作用;?由证成道理,寻思三量:一至教量,二比度量,三现证量;谓正寻思如是如是义,为有至教不?为现证可得不?为应比度不??由法尔道理,于如实诸法,成立法性、难思法性、安住法性,应生信解,不应思议、不应分别。如是名为「寻思于理」。[4]

 

以上几点,指出内观禅修时所应寻思及伺察的内涵,依次是:义、事、相、品、时、理。〈声闻地〉中,以「界差别观」说明如下:

1.依界差别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能正了解一切界义,谓种性义及种子义、因义、性义,是其界义。如是名为「寻思界义」。

2.又正寻思地等六界内外差别,发起胜解,如是名为「寻思界事」。

3.又正寻思地为坚相,乃至风为轻动相、识为了别相、空界为虚空相、遍满色相、无障碍相,是名「寻思诸界自相」。又正寻思此一切界,以要言之皆是无常,乃至无我,是名「寻思诸界共相」。

4.又正寻思于一合相,界差别性不了知者,由界差别所合成身,发起高慢,便为颠倒,黑品所摄……。与上相违,便无颠倒,白品所摄。……如是名为「寻思界品」。

5.又正寻思去来今世,六界为缘,得入母胎,如是名为「寻思界时」。

6.又正寻思:如草木等众缘和合,围绕虚空,数名为「舍」;如是六界为所依

 

故,筋骨血肉众缘和合,围绕虚空,假想、等想、施设言论,数名为「身」;复由宿世诸业烦恼及自种子以为因缘。如是名「依观待道理寻思诸界差别道理」。又正寻思:若于如是界差别观,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能断憍慢;又正寻思:如是道理,有至教量、有内证智、有比度法,有成立法性、难思法性、安住法性,如是名「依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寻思诸界差别道理」。[5]

以上扼要地说明如何修习「界差别观」,经由六事的正寻思与伺察,有层次地修习内观,至于「不净观」、「慈愍观」、「缘性缘起观」、「阿那波那念」等也都仿此观察六事。修习这些,便是修习内观,因此,〈声闻地〉说:

如是六事差别所缘毗■[金*本]舍那,及前三门毗■[金*本]舍那,略摄一切毗■[金*本]舍那。[6]

接着来探讨:如何才是止观双运?〈声闻地〉说:

问:齐何当言奢摩他、毗■[金*本]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由此说名双运转道?

答:若有获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谓三摩呬多,彼用如是圆满三摩地为所依止,于法观中修增上慧。彼于尔时,由法观故任运转道,无功用转,不由加行,毗■[金*本]舍那清净鲜白,随奢摩他调柔摄受,如奢摩他道摄受而转,齐此名为奢摩他、毗■[金*本]舍那毗二种和合平等俱转,由此名为奢摩他、毗■[金*本]舍那双运转道。[7]

此处明显示出,运用第九相心住(等持、等引)即可以达成止观双运。在〈摄事分〉中,也记载着:

复次,若有苾刍具净尸罗,住别解脱清净律仪,增上心学增上力故,得初静虑近分所摄胜三摩地以为依止;增上慧学增上力故,得法住智及涅槃智。用此二智以为依止,……令心解脱一切烦恼,得阿罗汉,成慧解脱。[8]

由上可知,初禅(静虑)的近分定(未至定)可以用来修习内观并得解脱,但是缺少八解脱,因此证得「慧解脱阿罗汉」的果位。若能具足八解脱,就成为「俱分解脱阿罗汉」。〈声闻地〉说:

云何慧解脱补特伽罗?谓有补特伽罗,已能证得诸漏永尽,于八解脱未能身证具足安住,是名慧解脱补特伽罗。

云何俱分解脱补特伽罗?谓有补特伽罗已能证得诸漏永尽,于八解脱身已作证具足安住,于烦恼障分及解脱障分,心俱解脱,是名俱分解脱补特伽罗。

慧解脱阿罗汉者,谓已解脱烦恼障,未解脱定障。俱分解脱阿罗汉者,谓已解脱烦恼障及已解脱定障,是故说名俱分解脱。如是名为由障差别建立补特伽罗。[9]

由以上的引述,可以知道在达成诸漏永尽的道上,有二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只依止初禅近分定(未至定)来修内观而断除烦恼,并未具有四禅八定,此一方式的修行者是慧解脱补特伽罗。另一种是依止四禅八定而后修行内观以断除烦恼障,此一方式的修行者是俱分解脱补特伽罗。以上二种补特伽罗,在南传佛法上又分别称为「纯观行者」与「止行者」。在北传的〈声闻地〉内,虽有内观的禅修方法,可惜今日难找到能依此论典来指导的禅修老师。

 

三、南传的内观禅修方法

 

  在今日泰国、缅甸、寮国、斯里兰卡等国家中,有许多有名的禅修大师传授著内观禅修的方法,其修行方式可归纳为下列二类:?纯观行者的方式,?止行者的方式。虽然归为二类,但各家的禅修技巧仍有很大的差别,今说明如下。

 

(一)纯观行者的方式

又分二种:不用入出息念及采用入出息念作准备的工夫。

甲、不用入出息念

缅甸的帕奥禅师于《观呼吸与观四界》中指出:

1. 纯观行者修习四界分别观所达到的最高定力称为近行定,这是比照于禅那前的近行定(即近分定),疏钞里也称此种最高定力为剎那定。(页83)

2. 在帕奥禅修中心所教导的是辨识全身(十二特相):?地界:硬、粗、重、软、滑、轻。?水界:流动、黏结。?火界:热、冷。?风界:支持、推动。(页20)

3. 辨识「推动」:借着接触的感觉,你先觉知在呼吸时头部中央的推动。当你能辨识到这推动的特相时,应专注于它直到非常清晰于心,而后把注意力移到身体邻近的其它部位,注意那儿的推动。以这个方式,你慢慢地从头部辨识推动,而后颈部、身躯、手、脚乃至足部。要再三地重复这么做很多次,直到你把注意力放在身上,都很容易见到推动(页21)。(其它特相仿此,最后要辨清地、水、火、风四界)。

4. 你还未辨识出极微前,要经由辨识地、水、火、风四界来培养专注,直到近行定。(页58)

5. 当你能够辨识极微时,分析它们,辨识每粒极微里所有的色法,例如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命根与眼净色。(页58)

6. 然后辨识一根里所有的色法、身体一个部分里所有的色法、所有六根里所有的色法、所有四十二身分里所有的色法。(页58)

7. 他要进而分析这些极微并且辨识每一极微里的四界,以及依据各自的相、味、作用、现起、足处,来辨识所造色。能够辨识这些东西的智慧称为「色分别智」。这时,他将亲自以正见体证并洞见色法的究竟实相。(页85)

8. 接着,他要继续辨识不同种类的心以及在每一剎那心中与心识同时生起的每个心所。在每一剎那心中一起生起的心识与心所合称为「心的极微」(名聚)。当他能够依据相、味、现起、足处,来辨识呈现在每一名聚里的心识与各别心所,那么,这就是「名分别智」。这时,他将亲自以正见体证并洞见名法的究竟实相。(页85)[10]

 

以上是由观察自己身体的四界下手,而不先经由入出息念。这儿所依据的经典,是《大念住经》中所说的:

诸比丘!比丘从界审察此身置于何处、任何姿势,了知: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11]

 

泰国隆波田禅师的方法,则是由正念于自己的肢体动作下手,在《自觉手册》中说:

1.   不要静坐不动;一直要规律地动作。不要闭上眼睛。你可以用任何坐姿或坐在椅子上,站立或躺下。(页8)

2.   当往返经行时,你应觉知脚的动作。没有必要自语「右脚动」、「左脚动」。不要走太快或太慢,自然地走。(页9)

3.   当念头生起时,要觉知。时时刻刻觉知所有动作。不要静坐不动。这就是培养自觉的方法。(页10)

4.   如果我们一直观察念头而没有任何身体的动作,当念头生起时,我们很容易「进入」念头里。因此,觉知身体的动作是必要的。念头生起时,我们能看见、知道。(页16)

5.   有两种宁静:第一种是宁静而没有觉知,好像是砖石一样,就叫做「无慧的宁静」或「无明的宁静」。第二种是带着觉知的宁静,它也许不该叫宁静而应称为「觉」。(页22)[12]

 

以上训练对自己动作的觉知,以培养出持续的正念正知,是依据《大念住经》中所说的:

诸比丘!比丘于行时,了知:我在行。于住时,了知:我在住。于坐时,了知:我在坐。于卧时,了知:我在卧。此身置于如何之状态,亦如其状态而了知之。

诸比丘!比丘不论行往归来,正知而作;彼观前顾后,正知而作;彼屈身、伸身,正知而作;彼搭衣持毕,正知而作;彼食、饮、咀嚼、尝味,正知而作;彼大小便利,正知而作;彼行、住、坐、卧、醒、语、默,亦正知而作。[13]

 

泰国阿姜念的内观方法也大致如此,在《身念住内观法》中,记述着:

1.   修毗婆奢那(内观)时,我们必须利用剎那定的原因是,因为剎那定还是维持在六根之中。改变所缘时,例如:从坐的色身变到心在听,剎那定可以跟着改变。所以剎那定是可以引发实相般若的基本工具。就是以这种变换所缘的方式才能使修行者见到不断生灭的心。(页36)

2.   这种修法是要念住于各种姿势:行、住、坐、卧。譬如坐的时候,三心(精进、正念、正知)要觉照坐姿,也要认知它是坐的色身。(页70)

3.   具足「如理作意」,我们就可以注意到是疼痛的觉受迫使身体从坐姿变换到另一个姿势的。(页71)

4.   除了观照四种姿势之外,修行者做其它事情时,如做家事等等,也要用如理作意观照做这些事只是为了要治苦而已。(页75)

5.   使念住于身体的各种姿势,保持在当下,我们就是在修戒、定、慧,这就是八圣道或道谛。(页82)[14]

 

缅甸马哈希法师的内观方法也同样注重对身体动作的觉知,并注意腹部的升降,在《实用内观练习》中说:

1.   每次呼吸时,腹部就会上升及下降,这种运动一直很明显,这就是物质的性质,称作风大(或风界)。(页2)

2.   当走得快时,就注意「右步、左步」;慢时就注意「提起、落下」;当静坐时,只要注意腹部的上升和下降;躺着时,如果没有特别的东西可注意,也一样去注意腹部的升降。当注意时,如果东想西想,就注意心识活动的生起,然后回到注意腹部的升降。当紧、痛和痒的感受生起时,就注意这些感觉,然后回到腹部的升降。当肢体弯曲、伸展和移动,头低下、抬起,身体摇动、伸直时,都需注意,然后回到注意腹部的上升和下降。(页14)

3.   风大的作用是运动。当它强时,就从一处运动到另一处。风大使身体弯曲、伸展、坐、起、去或来。(页35)[15]

由此可知,马哈希法师对气息的入出,是以风大的作用作为重点,而不是注意鼻端的入出息。

 

泰国阿姜达磨多罗的内观法,是在行住坐卧中不断觉知感受的生灭,《内观禅修手册》中记述着:

1.   祇有跟随正念之道的剎那定,才能摧毁烦恼。这种定并非将心固定于一个不动的对象,而是正念于变化的身受、心受、心和心的对象(法)。(页25)

2.   四念住的内观修习,应从身念住开始。最好的下手处是觉知手心的感受,将手和前臂往上举起,每次三至六英吋,移近肩端后再往下移。觉知每次移动时,手中生起和灭去的微细感受。(页32)

3.   修习的要点是,禅修者在所有姿势中,保持感受的持续觉知。这样,他可以直接体验在身观身、在受观受、在心观心、在法观法。感受、接触和透过心基(心所依处)发展剎那的觉知,是关键之所在。(页34)[16]

此处对感受的特别重视,是依据《大念住经》中所说的:

如是,或于内受,观受而住;于外受,观受而住;又于内外受,观受而住。

或于受,观生法而住;于受,观灭法而住;又于受,观生灭法而住。[17]

乙、用入出息念

 

缅甸的孙伦法师采用强烈的入出息法做为内观的前行,在《禅修者与内观》中记述着:

1.   由吸气开始,你会注意到气息碰触到鼻端或上嘴唇,敏锐地念住于气息的接触。在警觉地念住下,维持强烈、猛重而快速的呼吸。(页27)

2.   呼吸应在入息时完全突然地停止,身体应该静止不动,聚精会神,严密地观照整个身体。疲劳、紧绷、酸痛、麻木或冷热的感觉会在身体内生起。念住于最显著的感觉上,不要放过它。……知道的不多也不少,只是如实地知道它。不管生起了什么实相,只是如实地知道它的生起。(页30)

3.   心深入感觉之后,禅修者就不再分别他的手、脚或是身体的形状;他不再感觉有一个「我」在受苦。这些「我」的概念,被一个对感觉清楚观照的醒觉所取代。(页33)

4.   禅修者应该屏息来观照苦受,这样能让他发挥更强的觉醒和更严密的念住。(页37)

5.   先决条件是醒觉:醒觉于接触或感觉。然后以念住盯牢、看紧这种醒觉。以念住守护于这种醒觉时,念头就被锁在外面而无法闯入。这样就没有机会形成各种概念、想象或观念。因此便能直接在这些过程生起的当下,如实地观照它们,而不受任何杂念的扭曲,这才是真正内观的修法。(页9)[18]

 

以上强调出对接触或感受的醒觉(awareness),才是禅修的重点。传承自缅甸而在印度推展内观的葛印卡老师,其方法也是先以入出息念为前行,而后观察身上的感受,《生活的艺术》中说:

1.   不要刻意控制呼吸,而是有意识地去观察呼吸的如实面目:长或短,重或轻,深或浅。尽可能地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不要分心而中断了觉知。(页105)

2.   在练习内观时,我们只要去观察身上的感受即可。我们对全身有系统地移动注意力,先从头到脚,然后从脚到头,从一端移到另一端。但在整个过程中,不要刻意寻找或避免某种感受,而是如实地去观察、去觉知全身所出现的感受。(页133)

3.   每次练习内观,我们都会一再经历到愉快和不愉快的感受。以平等心观察每一个感受,我们得以逐渐削弱并且除去贪爱、瞋恨的习气。(页157)[19]

 

泰国阿姜渣及阿姜摩诃布瓦的内观方法则将观察全身的感受与呼吸做为禅修的前行部分,用以获得宁静的心而后观察内心的感觉与念头,并重视在一切姿势中要保持正念,《正确的修行》中记述着:

1.   真正的修行是,不管行、住、坐或卧,你要有意继续平稳地修行,使你的正念在一切姿势中前后一贯。(页7)

2.   不论何时,在心中生起什么,不管你喜欢与否、不管它看来似对或错,只要以「这是不一定的事」来截断它。

3.   我们要利用「近行定」。于此,我们进入宁静,而后,当心足够宁静时,我们出来观察较外层的心理活动。以一颗宁静的心来观看外层会生起智慧。(页26)

4.   可以不用「扫描身体」,或可以先做完一段预备练习之后,注意于呼吸来培养正念。(页33)

5.   禅修也可以进一步没有「禅修的对象」,而处在一种纯粹审察的状态,或「没有选择的觉知」。(页39)

6.   在日常生活的变动中,能够走到一个宁静的觉醒中心,就是一个成熟练习的征兆,因为内观已经深化而能用到所有的经验中。

7.   在行禅和坐禅时,如果没有正念和智慧伴随并保护我们的心,那么,我们所做的与一般人平常的行和坐就没有差别了。(页63)[20]

 

以上几家以入出息念作为训练专注的工具,使心宁静而后观察自身的感受、念头等现象以修习内观。

 

(二)止行者的方式

又分二种:在入出息念中,透过禅相及不经过禅相。

 

甲、透过禅相

缅甸的帕奥禅师于《观呼吸与观四界》中,教导出如何在入出息念中利用禅相以进入禅那,而后再修内观:

1.   当呼吸微细时,不要刻意改变呼吸使它明显,因为由于过多的努力会产生不安。如果你这么做就无法培养专注。

2.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像棉花般纯白色的禅相是「取相」,因为取相一般是不清晰及不明亮的。当禅相明亮得像晨星,灿烂和明晰时,它就是「似相」。(页7)

3.   你要下决心并练习使心系于似相一小时、二小时或三小时,练习到成功。在这阶段,你将到达「近行定」或「安止定」。(页8)

4.   当信、精进、念、定、慧五根得到充分培养,专注力就会超越近行定而达到安止定。当你以这方式达到禅那时,你的心将不间断地知道「似相」。(页15)

5.   当禅修者利用入出息念达到第四禅,并已培养五自在,那么,一旦由定所产生的光是明亮、灿烂而炽放时,如果他想要,他可以移向培养「内观禅修」。(页18)

6.   内观禅修的对象是名法、色法、因法与果法。这些也称为「行法」。看见一切行法为无常、苦及无我的智慧称为「内观」。

7.   练习内观时,禅修者必须轮流觉察三相(无常、苦、无我),一时于内五蕴,一时于外五蕴,一时于色法,一时于名法。[21]

 

此处修习入出息念所依据的经典,是《大念住经》中所说的:

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

彼长入息,了知:我长入息。

或长出息,了知:我长出息。

或短入息,了知:我短入息。

或短出息,了知:我短出息。

我学觉了全身而入息。

我学觉了全身而出息。

我学寂止身行而入息。

我学学止身行而出息。[22]

在修习内观时,先观内五蕴而后外五蕴等,也是依据《大念住经》中所说的: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23]

对受、心、法也仿此观察。此中,身属色法。受、心、法则属名法。

 

乙、不经过禅相

斯里兰卡的毗玛拉兰希法师,在《定慧禅修法》中,教导出如何在入出息念中不经由禅相直接进入禅那并达到出世涅槃的目标:

1.   当你练习定慧禅修,在觉知入息的同时,放松头部和心中的紧张。也在觉知出息的同时,放松头部和心中的紧张。

2.   当你练习定慧禅修时,呼吸不会变得太细而难以察觉。如果这现象发生了,那么禅修者是太专注在呼吸上,同时,在头部的紧张并没有足够松弛。如果发生呼吸似乎消失时,则禅修者正专心于专注力而没有足够宁静自己的心。当内心平静而安详时,禅那会自然地发生,禅修者不需要催促、强迫或以一个固定的心来专注。(页67)

3.   当一个感受生起,要开放心胸,放下控制的期盼,喜悦地接受感受存在那儿的事实,并且准许它自己在那儿存在。不要抵抗或推走,要轻柔,这是拥有一颗接受而开放的心的要点,这导致平等心的增长。任何一丝一毫的抵抗或紧张,意味着仍有一些自我认同对它执着。(页70)[24]

此处由于不走「专注式」的禅修方法,而走「觉知式」的方法,因而没有禅相的生起,透过开敞的心胸直接进入四禅八定,最后体证顺逆十二缘起而获得出世涅槃。

以上将南传的内观禅修方法依纯观行者与止行者二种途径作一扼要的分类与说明。这些禅修方法今日仍有专长者教导着,众生依各自的根器可去学习。最重要的是,不要执着于任何一种禅修方法,否则会变成自己修行上的障碍。因为众生根器之不同,同样虽以「身念住」下手,其中或注重入出息、或注重肢体动作、或注重身内四界,而后兼及受、心、法,其目的不外是洞见自己身心的实相,以上南传诸师的方法都不超出此范围。

 

四、略评南北传的内观

1.   就经典而言,北传的《阿含经》与南传的《尼柯耶》有相同的内涵,都是内观禅修的根本依据。

2.   在论典方面,北传的《瑜伽师地论》、南传的《清净道论》等,都有详尽的内观禅修的指导,其内容各有所发挥。例如,北传的「界差别观」谈及分析地、水、火、风、空、识等六界,南传则只是地、水、火、风四界。北传重视四种毗■[金*本]舍那、三门及六事差别所缘毗紊崮牵以及七种作意(了相、胜解、远离、摄乐、观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等论题。而南传则重视七清净、十六阶智等论题,这些在原论典中有详细的分析,今不引述。

3.   在实修的指导方面,今日能依北传论典来指导的老师不易寻得,能依南传论典来指导的老师则尚可找到。毕竟教证两全的大师是不易出世的。

4.   在内观禅修技巧方面,有慧解脱与俱分解脱二方向,在南传大师的传授中也呈现这二种区分,前者以正念与智慧为要点,后者则先修禅那作为根基。但各家仍有所专长而各有不同之处。

5.   今后的努力方向,一方面是深入比较内观相关经论的研究,一方面是各家内观方法的实践,使不同根器的人都能受用到佛法的益处──灭除痛苦。


 

A Study of Vipa'syanaa Meditation

Lin, Chun-gan

Professor,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Summary

Vipa'syanaa meditations described in Yogaacaarabhuumiof the dharma prevailing in the North are quoted in this paper first. The meditation techniques of the recent dharma masters in the South are then quoted and classified into methods for suddha vipa'syanaa yaanika and samathayaanika.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ethods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harmas are discussed briefly.

 

Key words:1.insight 2.vipa'syanaa(S.) 3.suddha vipassanaa yaanika(P.) 4.samatha yaanika(P.)



[1]《大正藏》册30,页451中。

[2]《大正藏》册30,页450下。

[3]《大正藏》册30,页451中。

[4]《大正藏》册30,页451下。

[5]《大正藏》册30,页454下。

[6]《大正藏》册30,页452上。

[7]《大正藏》册30,页458中。

[8]《大正藏》册30,页835下。

[9]《大正藏》册30,页427上。

[10]《观呼吸与观四界》帕奥禅师著,内观教育基金会出版,1999年。

[11]《基本佛经选集一》,内观教育基金会出版,1999年。

[12]《自觉手册》隆波田著,内观教育基金会出版,1999年。

[13]《基本佛经选集一》,内观教育基金会出版,1999年。

[14]《身念住内观法》阿姜念著,内观教育基金会出版,1999年。

[15]《实用内观练习》马哈希法师著,内观教育基金会出版,1999年。

[16]《内观禅修手册》苏谛南法师编,内观教育基金会出版,1999年。

[17]《基本佛经选集一》,内观教育基金会出版,1999年。

[18]《禅修者与内观》孙伦法师著,内观教育基金会出版,1999年。

[19] 《生活的艺术》葛印卡老师讲,内观教育基金会出版,1998年。

[20] 《正确的修行》阿姜查著,内观教育基金会出版,1999年。

[21] 《观呼吸与观四界》帕奥禅师著,内观教育基金会出版,1999年。

[22]《基本佛经选集一》,内观教育基金会出版,1999年。

[23]《基本佛经选集一》,内观教育基金会出版,1999年。

[24] 《定慧禅修法》毗玛拉兰希法师著,内观教育基金会出版,1999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止观的实践
下一篇:尊者阿迦曼的修习模式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