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般念到涅槃 学习观照
2013-01-19 19:45:21   来源:   评论:0 点击:

学习观照(VipassanaBhavana)观照(Vipassana),Vi指分离,Passana指观照世间现象无常、苦、无我的真理。旧译为毗钵舍那。现代也有译为智慧禅或内观禅或观禅的,它是戒定慧三学的重要环节,属于慧学的部分。一...

学习观照(VipassanaBhavana)

观照(Vipassana),Vi指分离,Passana指观照世间现象无常、苦、无我的真理。旧译为毗钵舍那。现代也有译为智慧禅或内观禅或观禅的,它是戒定慧三学的重要环节,属于慧学的部分。一个修行者是必需先具备戒清净的基础,进而修习观照(Vipassanabhavana)而达到定(由观而止),或进而修定(SamathaBhavana)而达到修习观照(由止而观)的目的。

每一个修习者都必需通过七清净法戒清净的阶段,持戒能清净我们的身心,这是培养正念和生起定根的首要工作,除了五戒之外,每一位禅修者都会被鼓励自愿受持增上戒,活命八戒或布萨八戒,这两者的戒条都一样,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梵行),不妄语,不饮酒,过午不食,不歌舞娱乐香鬘饰身,不坐睡高广床座。活命八戒可以天天受持,而布萨八戒只在六斋日,即阴历初八,十四,十五,卄三,卄八,卄九或卄九,卅日受持。八戒是能修到阿罗汉果的。

戒的修习调御我们身、口、意的行为,正念提升时,我们就能以正念检讨我们的心意,言行举动,驯服心不再攀缘,防止贪、瞋、痴等诸烦恼的生起。

修习观照是以正念观照所谓的‘我’。‘我’有两部份:即是身体与心。要出离三界先要破除身体是‘我’的身见;然后才破除心是‘我’的我见。在佛法里身体是色法(Rupa),心是名法(Nama)。这是观照智慧的名色分辨智(Namarupa-paricchedañāna),观照的修习是要观照身心的真相,达到解脱于执取身心是‘我’的众多苦恼。

在佛法上这执取身心是我的有五部份,即是五蕴,巴利文,蕴khandha,是指五个生命组合体,或五个执取的组合体upādānakkhandha。它们是佛陀分析归纳我们的身心现象所作的结论,即色rupa,受vedana,想saññā,行sankhara,识viññānam。这些是愚痴无闻凡夫当成是‘我’或‘我的’个体的五部份。

为了有效的断除执取,我们必须检讨所有执取为我的现象。一切我们当成是‘我’或‘我的’诸‘色’;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不论是过去、现在、或未来的‘色’,或从空间上来探究,不论内、外、粗、细、美(高贵)、丑(低下)、远、近的‘色’;若正确地观察它们,皆是‘色’,若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那即是‘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khandha)。同样地,对受、想、行、识,一切我们当成是‘我’或‘我的’的诸受、想、行、识;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不论是过去、现在、未来的受、想、行、识,或从空间上来探究,不论内、外、粗、细、美(高贵)、丑(低下)、远、近的受、想、行、识;若正确地观察它们,皆是‘受’、‘想’、‘行’、‘识’;若我们对诸受、想、行、识生起执取,那即是‘受执取蕴’(vedanu-pādāna-kkhandha),‘想执取蕴’(saññu-pādāna-kkhandha),‘行执取蕴’(sankharu-pādāna-kkhandha),和‘识执取蕴’(viññānu-pādāna-kkhandha)。

在[善戒行经SilavantaSutta]有一位比丘问舍利弗如何证初果,舍利弗答说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他又问如何证二果,舍利弗答说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他又问如何证三果,舍利弗答说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他又问如何证四果,舍利弗答说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由此可知,唯有观照五蕴现象是无常,苦,无我,才能达到解脱。

佛对弥醯说:「弥醯!一个已领悟无常者,无我的知觉亦生起。」(《弥醯经》)佛又说:「当自性的无常被观照,自性的无我也被理解,三相之一若被察觉,其他二相也会被领悟。」([三菩提经Sambodhisutta])

[清净道论]在讨论‘生灭随观智’这么说:「因为不忆念,被什么所覆蔽而不现起三相的呢?

因为不忆念生灭,为相续所覆蔽,故不现起无常相。
因为不忆念数数之逼恼,为四威仪所覆蔽,故不现起苦相。
因为不忆念种种界的分别,为坚实所覆蔽,故不现起无我相。
然而把握生灭破除相续之时,则依如实的自性而现起无常相。」

修习观照的最重要工具是正念(sati),正念的修持是直接的面对着观注的目标,它是对当下的境从名法与色法作观照,正念是以四念处为基础的训练。

佛在[长部.22大念处经]里说:「诸比丘!为众生之清净,为度忧悲,为灭苦恼,为得真理,为证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处。」

在[相应部.念处相应]戒住品卅三经中佛又说:「若有得于此四念处者,乃正得于顺苦尽之圣道。」

正念的培育,有四个业处,业处(kammatthana)即是修习之处。四念处即身体念处,感受念处,心意念处和法念处。正念是指心能跟着,不游于外。‘正念’是以忆念为相,不忘失为味,守护为现起。我们在这四个业处作止或定的修习(止禅)与观照修习(观禅)。佛陀教导四念处,是为了不同的有善根的众生的利益来指示的。贪欲强者(tanha-carita)而悟性低的行者应修身念处,因身体各态粗显。贪欲强者而悟性高的行者应修受念处。见解强者(ditthi-carita)而悟性低的行者应修心念处。见解强者而悟性高的行者应修法念处。

业处的修习以眼门来说,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时,当下就要以正念面对这色境,并念住它,观照它的‘生起’;当该物体移离或消失之后,当下就要以正念面对这色境,并念住它,观照它的‘消灭’或‘坏灭’。同样的,当耳根面对声境,鼻根面对香境,舌根面对味境,身根面对触境,意根面对法境,也要如此地观照。观照的方法是不加以思惟的正知(sampajañña)这些现象的‘生起’与‘消灭’。正知是指心对着业处,知道在做什么。‘正知’以不痴为相,推度为味,选择为现起。

正念加强之后,带来正定;因为正念与正定的关系,当我们面对境尘时,当下生起正知,那就是知道现象是色法或名法(名色分辨智Namarupaparicchedañāna),它们的生灭变化,它们出现的因缘,以及它们消失的因缘(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ñāna),它们是不园满,是苦的,无有常存不坏的自性。因此正念有如明灯,正知有如明灯下看到的真相。

一个没有修习观照的人,当看到一个物体时,他以心识辨别之后,马上就以过去的经验,生起分别心思惟它是好是坏,在佛法上这叫做作意(manasikāra)。这个人于是对喜好的境生起贪爱,对不喜好的境生起瞋恨,因而陷入不同程度习惯性的感官的好恶反应。

一个修习观照的人,当看到一个物体时,他以心识辨别之后,马上就观照它是色境的‘生起’,这在佛法上叫做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āra)。他以正念和正知心对着业处,不陷入不同程度习惯性的感官的好恶的反应。

当一个行者修习观照一段日子,因为重复地在观照生灭,他心中将得到结论,那即是现象是不停地在生灭,他会生起正见,知道生起的现象无可避免的趋向消灭,已消灭的现象已经坏灭,坏灭之后就不再生起。

他会发现所谓现在,只存在短暂的一刹那而已,很快的就会成为过去,而未来的也会成为现在,并会在不久之后成为过去。他在作了数千数万次的观照之后,他会生起正见,对这些不停地在生灭的无常现象,认为实在是不园满,是属于苦,因此他会对这些无常的现象生厌,舍弃。他的心对这些无常的现象不会生起贪爱,因为他看到这些现象的虚幻不实。

凡夫因为没有观照现象的真性,整天在众多的现象中团团转,回想消失的过去,凭着不足够的经验策划未来,尝试控制变幻不定的现象,就算他们能够如愿的暂时获得成功,不久就栽在自己错误所得的结论中。这是因为他们不认识现象无常的真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从安般念到涅槃 四念处
下一篇:从安般念到涅槃 定境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