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随念
2013-01-19 19:44:22   来源:   评论:0 点击:

法随念(Dhammanussati)法的正思惟这是随念法是世尊善说、自见、无时的(超越时间概念)、来见的、引导的、智者各自证知的;这些教法与九出世间法应常予以随念。随念法能证得近行定。[清净道论]:希望修习法随念...

法随念(Dhammanussati)

法的正思惟

这是随念法是世尊善说、自见、无时的(超越时间概念)、来见的、引导的、智者各自证知的;这些教法与九出世间法应常予以随念。随念法能证得近行定。

[清净道论]:

希望修习法随念的人,亦宜独居静处禅思:

「法是世尊(一)善说,(二)自见,(三)无时的,(四)来见的,(五)引导的,(六)智者各自证知的」,这样的教法或九种出世间法51的功德应当随念。

[杂阿含931经]:

佛对释子摩诃男言:「复次。圣弟子念于法事,世尊法、律,现法能离生死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法,缘自觉知。圣弟子如是念法者,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法所熏,升进涅槃。」这是指随法行能得涅槃。

[相应部70.4]〔大篇。法广说〕∶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为究尽贪欲之调伏、为究尽嗔恚之调伏、为究尽愚痴之调伏以修习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为究尽贪欲之调伏、为究尽嗔恚之调伏、为究尽愚痴之调伏以修习正定。诸比丘!如是,有善友之比丘,以修习八支圣道,多修八支圣道。」

[相应部4.9.25]〔无为相应〕∶

佛陀指出法是甘露:「诸比丘!余为汝等说甘露与达甘露之道。诸比丘!何者为甘露耶? 诸比丘!贪欲之坏灭、嗔恚之坏灭、愚痴之坏灭,诸比丘!此称为甘露。」

如何是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法所熏,升进涅槃呢?如何是为究尽贪欲之调伏、为究尽嗔恚之调伏、为究尽愚痴之调伏以修习呢?或者说贪欲之坏灭、嗔恚之坏灭、愚痴之坏灭,而得甘露呢?

首先如何能调伏贪欲呢?

在[杂阿含913经]里:「佛告聚落主:是故当知,众生种种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欲生,欲习(狎习),欲起,欲因,欲缘而生众苦。………若都无爱念者,则无忧苦尘劳。」

我们要依认清欲的味(作用)、患(害处)、离(捨离)三个步骤来修。來观照色、受、想、行、识;于色、受、想、行、识味、患、离修习,生起智慧如实知见。

贪欲的生起作用,乃是因为五根接触五尘时,心识对可爱之境产生的贪着。一切的修道,持戒,禅定,修慧等等,都是为了竭止欲,佛陀曾说过∶“贪欲的止息就是涅槃。”這贪欲是广义的对三界里一切的爱执。这在[杂阿含752经]里佛说:「佛告迦摩:欲谓五欲功德,何等为五?谓眼识明色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如是,耳、鼻、舌、身、识触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是名为欲。然彼非欲,于彼贪著者,是名为欲。」因接触境之后心中所生的思念,对这思念常去引欲是贪欲,为何去思念它呢?这是因为对所触境的爱乐。

人的心生起欲的过程,佛在[杂阿含64经]中解释的很清楚,那就是心(识)在接触到境时连续发生的四个心意的路程(四识住):那就是: 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五蕴的每一蕴都会发生识住,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认清它发生的过程,解除心对色相的爱缚,对受想行识的爱缚,那时识就无所住,无所攀缘,无可爱乐增进,无能广大生长。

世尊说:对可爱可喜的目标数数不如理作意是使未生的贪欲生起之因,也是使生起的贪欲增长及增强之因。 ([相应部]觉支相应)若一个行者能观察心中的贪欲,通过如理作意与正思惟,就能知道耽欲会带来苦,知苦就会想断苦。

在[一切都在燃烧经Āditta Pariyaya Sutta]里佛说∶「比丘们应如是观,圣弟子于眼生厌、于色相生厌、于眼识生厌、眼触生厌、眼触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生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意识、意触、意触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生厌。生厌故远离,远离故解脱。」

在[杂阿含22经]里佛言∶「当观知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无常。正观无常已,色爱即除,色爱除已,心善解脱。」

在[杂阿含经9经]∶「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

对贪欲的过患,佛把欲形容为∶我说欲有障碍。我说欲如骨锁。我说欲如肉臠。我说欲如火炬。我说欲如火坑。我说欲如毒蛇。我说欲如梦。我说欲如假借。我说欲如树果。平常的人根本对欲就不认识!凡夫縱容自己,贪欲久习的结果就形成习气,比如贪色,贪淫,贪吃,贪玩乐,贪饮酒,贪钱财,贪利得,贪名,贪赞许等等;它再加强我慢之心。这些贪欲以许多不同的形态和方式生起,凡夫往往不能察觉,而不知不觉地已经落入贪欲的魔爪中。

世尊对梵行者马干地亚(Magandiya)说:「通过我自己亲身体会了解,我知道欲的生,欲的灭,欲的乐着,欲的过患,从而生起对欲乐的出离,我舍离对欲乐的渴爱,我心住于无贪爱,我住于内心的平静。我见到别的众生不能解脱于对欲乐之贪爱,为欲乐之贪欲所吞没,我不羡慕他们(的享乐),我也不欣喜于他们所在之境。为何如此呢?马干地亚!因为我知道有一个比这欲乐的欣喜,比这凡夫的不净之境,更为快乐的境界,超越梵行的喜悦。因此我住于它,我的心再也不会羡慕那下劣的,更不用说欣喜于他们所在之境」([中部1])

对贪欲的远离,这是由於防护、收摄自己的六根而遣除烦恼。当我们的六个根门对着外头的六境(色相、声音、香气、味道、身触之境、法)时,心要能善加防护,修持无常观不净观来断除对六境所生的欲贪。

在[南传大藏经]的六处相应毒蛇品第三[龟]也提到一只野干沿着河边觅食,看到一只乌龟,想要吃它,乌龟把头、尾与四肢缩进壳里,最后野干白等一场,没得吃。这是比喻修行的人于六根门,善于防范,魔不得其便。在[杂阿含279经] 中佛说∶「眼根不调伏、不关闭、不守护、不执持、不修习,于未来世必受苦报。耳、鼻、舌、身、意根亦复如是。愚痴无闻凡夫眼根见色,执受相,执受随形好,任彼眼根趣向不律仪,执受住,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以漏其心。此等不能执持律仪,防护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亦复如是。如是于六根不调伏、不关闭、不守护、不执持、不修习,于未来世必受苦报。」

这里有五个步骤∶修习、执持、守护、关闭、调伏。比如喝酒,先修习少喝几杯,再抓紧自心坚持做几个月,再守护自心及持戒不喝,再关闭眼根口根,最后调伏贪酒的恶习。其他的贪欲也如是修。

在[杂阿含22经]中佛言:「爱欲断者,如来说名心善解脱。」又在[杂阿含28经]中佛说:「于色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槃。」这是断欲的成果,法的保护,法的成就。

其次如何能调伏瞋恚呢?

瞋恚是指对于我们内外的人、事、物的厌恶想。瞋恚的产生,乃是因为对所接触的感官目标心生不喜的缘故。若数数对不喜或可憎的目标作不正思惟的结果就会使瞋恚于心中生起乃至增长它。这瞋恚或害念要用慈心观來调服,要修好慈心,还要从业果來思惟瞋恚的害处。

「我们是业的主人,是自己业的继承人,由自己的业而生,是自己业的亲族,依自己的业的支撑而活,不论我们造何种业,善的或恶的,我们必将去承担。」

慈心的修习是一种梵住(Brahmavihara)或是四无量心(Appamanya)之一。它不是世俗的爱欲,而是平等地普愿一切众生都安乐的善愿。慈爱是一种美心所,属于无瞋心所。佛向五百位比丘开示的[慈爱经]是修慈的根据,虽然此经未说对自己修慈,但这是绝对必要的,因此在[自说经]中佛说:「以心遍察一切方所,不见有更甚于爱己,他人都是爱他自己,爱自己的不要害人。」这是常理,只有爱自己的才会爱别人。

在[慈爱经Metta Karaniya Sutta]里佛教导说∶「普愿一切诸众生,心常喜悦住安乐。凡有生命强(1)或弱(2),高(3)壮(4)中等(5)矮(6)粗(7)细(8),可见(9)或是不可见(10),居于邻近(11)或远方(12),已生(13)或是将生者(14),一切众生常安乐。」这里对十四种众生修慈。

修时以下列四种愿望修习:(1) 愿我脱离危难和仇敌,(2) 愿我脱离内心的痛苦,(3) 愿我脱离身体的痛苦,(4) 愿我每天生活安乐,无有困扰。

修了以后,再修平等慈以破人我之间的界限。这是对上述的人再修慈,直到慈心遍满一切平等,而破除了人际间的界限。根据《无碍解道》中说,遍满慈有三种:(1)无限遍满慈心解脱(五种);(2)有限遍满慈心解脱(七种);(3)十方遍满慈心解脱(十种) 。这些差别是心证安止而得成就。

无限遍满慈心解脱是依五种行相即:对(1)一切有情 (sattva);(2) 一切有息 (panya);(3) 一切生物 (bhuta) ;(4) 一切个人 (puggala);(5)一切有五蕴身(attabhavapariyapanna)修慈心。

有限遍满慈心解脱是依七种行相即:对(1) 一切女人; (2) 一切男子;(3) 一切圣者;(4) 一切非圣者(凡夫);(5) 一切天神;(6) 一切人;(7) 一切恶道众生修慈心。

十方遍满慈心解脱是依十种行相即 : 对(1)东方;(2)西方;(3)北方;(4)南方;(5)东南隅;(6)西北隅;(7)东北隅;(8)西南隅;(9)下方;(10)上方众生修慈心。这是佛陀在[阿含经]中常教配合修慈的方法。

再次如何能调伏愚痴呢?

我们長劫轮回,受苦无量,乃是由於不知苦,不知苦之本际,不思灭除苦,以及不行灭苦的圣道所致。我们具四颠倒,执无常的人、事与物为常,执苦为乐,执非我为我或我所有,执不淨为淨。因此,由於邪见邪思惟的关系,我们认为身心是我或我所有,五蕴是我或我所有,六根是我或我所有。長久以來,我们执假为真,於三界不知出离,長久受苦。

佛说:「诸比丘!色有故,色事起,色系着,色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杂阿含133经])因色身出现,於是見色是我,而生起各种結纏执著。

「诸比丘!你认为那个比较多呢?你長劫轮回以來,怨憎会苦、爱别離苦所流之淚水,或是四大海洋之水?诸比丘答道:我们長劫轮回以來,怨憎会苦、爱别離苦所流之淚水,比四大海洋之水还多!.....为什么呢?轮回无始,众生为无明所盖,烦恼所纏,長劫轮回,你已经受苦了太長久的时间,填滿了墳場。你已经苦夠了,应厌离於诸行法,应生厌倦,应求解脫。」([相应部15.3淚水经])

五蕴,巴利文,蕴khandha,是指五个生命组合体,或五个执取的组合体,upadāna-kkhandha。它们是佛陀分析归纳我们的身心现象所作的结论。色,rupa,受,vedana,想,sanyā,行, sankhara,识,vinyanam。这些是愚痴无闻凡夫当成是‘我’或‘我的’个体的五部份。

一切我们当成是‘我’或‘我的’诸‘色’;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不论是过去、现在、或未来的‘色’,或从空间上来探究,不论内、外、粗、细、美(高贵)、丑(低下)、远、近的‘色’;若正确地观察它们,皆是‘色’,若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那即是‘色执取蕴’,(rupu-padana-kkhandha)。

佛比喻: 「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相应部22.95])何以故?色如聚沫,因为色不坚实不能捏成之不净物聚故。受如水泡,因有暂时之苦乐故。想如阳焰,因为日出而热故。行如芭蕉之干,因为无真实心髓故。识如幻,因为变幻欺诈故。

「放弃、消灭爱欲与对此五蕴之身的贪求,就是苦的止息。」([舍利弗语],[中部]卷1)

观照的要点是必须很澈底的去观照诸名色法,並且顺序从观照色法做起。色法须从过去、未来或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等十一种情况,观照它是无常、苦、无我。然後转去观照名法,观照名法须先确定名法的种类,如受、想、行、识四蕴,诸烦恼结使等,然後观照它们生起的因缘,配合十八隨观与十六观智,观照它们是无常、苦、无我。

对因缘法与缘生法的正确认识是∶「多闻圣弟子於此因缘法,缘生法正知善见。不求前际,言∶我过去世若有,若无,我过去世何等类,我过去世何如(如何)。不求后际,我於当来世为有,为无,云何类,何如。内不犹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为前(在这之前我是这样子),谁终当云何之(死后又去某处)。此眾生从何来。於此没当何之。

若沙门.婆罗门起凡俗见所繫(系缚),谓说我见所繫,说眾生见所繫,说寿命见所繫(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忌讳吉庆见所繫。尔时悉断,悉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於未来世,成不生法。是名多闻圣弟子於因缘法,缘生法如实正知,善见(善於理解),善觉(善於觉察),善修(善於修习),善入(善於实践)。」([杂阿含296经])

在[杂阿含292经]里佛告诉诸比丘说∶「“云何思量观察正尽(正确灭尽)苦,究竟苦边?时(那时),思量眾生所有眾苦,种种差别,此诸苦何因(苦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呢)?何集(苦是什么缘带来的呢)?何生(苦是怎么生起的呢)?何触(苦是什么接触后而生起的呢)?”」

「“思量取因(执取的原因),取集(执取的缘),取生(执取的生起),取触(执取由接触而生起)。若彼取灭无餘,眾苦则灭,彼所乘(他所修习)苦灭道跡(灭苦的正道)如实知(如实知晓),修行彼向(向灭苦的正道)次法(依循着修法的法第),是名比丘向(朝向)正尽苦(正确灭尽),究竟苦边(到了苦的边缘)。所谓取灭(那即是执取的消灭)。”」

接下来「“比丘思量观察正尽(正确灭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取何因(执取的原因)?何集(执取的缘)?何生(执取的生起)?何触(执取的接触的生起)?思量彼取(执取)爱因(是贪爱的原因),爱集(贪爱的缘),爱生(贪爱的生起),爱触(贪爱由接触而生起)。彼爱永灭无餘,取亦随灭,彼所乘(他所修习)取灭(执取的消灭)道跡(正道)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爱灭(那即是贪爱的消灭)。”」

接下来「“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则思量彼爱何因?何集?何生?何触?知彼爱(贪爱)受因(因感受而起),受集(感受的缘),受生(感受的生起),受触(感受由接触而生起)。彼受永灭无餘,则爱灭,彼所乘爱灭道跡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受灭。”」

接下来「“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触?知彼受触因,触集,触生,触缘。彼触永灭无餘,则受灭,彼所乘触灭道跡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

贪欲心生起的过程是六根→触→乐受→贪爱→执取,而根门与触与乐受的生起是被动的,只有贪爱是我们内心主动的思择,那是主动的,因此思惟执取的原因,执取的缘,执取的生起,而知道那是贪爱,贪爱由接触而生起,感受由接触而生起,一个认真的修行人,思惟贪爱与执取所产生轮回与长期遭受苦难的后果,以正念正智修习厌离,捨弃,这就是贪爱灭除道,如实地知晓,不是书上看的或听来的,而是实际修习达到的。

接下来「“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触何因?何集?何生?何触?当知彼触六入处因,六入处集,六入处生,六入处触。彼六入处欲灭无餘,则触灭,彼所乘六入处灭道跡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

接下来「“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六入处何因?何集?何生?何触?知彼六入处名色因,名色集,名色生,名色触。名色永灭无餘,则六入处灭,彼所乘名色灭道跡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名色灭。”」

接下来「“比丘思量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名色何因?何集?何生?何触?知彼名色识因,识集,识生,识触。彼识欲灭无餘,则名色灭,彼所乘识灭道跡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识灭。”」

接下来「“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识何因?何集?何生?何触?知彼识行因,行集,行生,行触。作诸福行(做福报的行为),善识生。作诸不福不善行(做非福报的行为),不善识生。作无所有行(做无所有的行为),无所有识生。是为彼识行因,行集,行生,行触。彼行欲灭无餘,则识灭,彼所乘行灭道跡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行灭。”」

接下来「“比丘思量观察正尽苦,究竟苦边。时,思量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触?知彼行无明因,无明集,无明生,无明触。彼福行无明缘,非福行亦无明缘,非福不福行亦无明缘。是故当知,彼行无明因,无明集,无明生,无明触。彼无明永灭无餘,则行灭,彼所乘无明灭道跡如实知,修习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尽苦,究竟苦边。所谓无明灭。”」

佛问比丘们∶「“於意云何。若不乐(不爱喜),无明(无智慧)而生明(生智慧),復缘(还会追随因缘)彼无明(那些无智慧)作福行,非福行,无所有行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多闻圣弟子不乐无明而生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处灭,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如是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我亦如是说,汝亦知此(你们也是如是明白)。於彼彼法(由某种某种现象)起(生起)彼彼法(某种某种现象),生彼彼法,灭彼彼法,灭止,清凉,息没。若多闻圣弟子无明离欲而生明,身分齐受所觉(身体所有感受的觉察),身分齐受所觉时如实知(如实知晓),若寿分(一生)齐受所觉,寿分齐受所觉时如实知,身坏时寿命欲尽,於此诸受一切所觉灭尽无餘(对於这些感受的觉察灭尽无餘)。譬如力士取新熟(刚刚烧好的)瓦器,乘热置地,须臾散坏,热势(热度)悉灭(都消失)。如是,比丘无明离欲而生明,身分齐受所觉如实知,寿分齐受所觉如实知,身坏命终,一切受所觉悉灭无餘。”」

其他法随念的有关经文∶

[大典尊经,六]译文:

「彼世尊所善说之法是现见、即时、来见、诱导,有智者应自知。」

(崇圣寺南传课诵本)译文

「世尊所善妙及详尽解说之法,须经学习和奉行(现见),亲自体会和自见(即时),是可奉行,可得成果(来见),超越时间与空间,请来亲自查看(诱导), 向内返照, 智者皆能各自证知(有智者应自知)。」(法增比丘译)

[随念法经]∶

「正法者,谓:善说梵行。初善、中善、后善。义妙、文巧。纯一、圆满、清净、鲜白。佛、薄伽梵,善说法律。正得,无病,时无间断。极善安立,见者不空,智者各别内证。法律善显,决定出离,趣大菩提。无有违逆,成就和顺;具足依止,断流转道。」(法尊法师译)

[增一阿含经] (卷12,三宝品4)∶

「如來法者,善说無碍,极為微妙,由此成果,如是智者,当学知之。」

[长阿含经] (卷2,大正藏1册, 15b)∶

佛对阿难说的:「阿难!当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云何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阿难!比丘观内身,……观外身,观内、外身,精劝不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

我们当常精勤,炽燃于法,归依于法,忆念不忘,除世贪忧。

[杂阿含804经]∶

佛陀说甘露法:「世尊告诸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甘露,究竟甘露。何等为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得甘露,究竟甘露?

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繫心住,乞食已,还住处,举衣钵,洗足已,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於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於心,令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槃。

(身念处)念於内息,繫念善学,念於外息,繫念善学,息长息短,觉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

(受念处)觉知喜,觉知乐,觉知身行,觉知心行息入息,於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於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

(心念处)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觉知心解脱入息,於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於觉知心解脱出息善学;

(法念处)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於观察灭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於观察灭出息善学;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得甘露,究竟甘露。」

这是依修习安那般那念而广修四念处,而得甘露,究竟甘露。

[增一阿含经] (卷1,十念品第二,二)

「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便成神通,去众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法。当善修行。当广演布。便成神通。去众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

当修行念法,常念于法,善修行之,自当获得沙门果,自证涅槃。

[相应部,34.4.4] (道相应[三四]第四,到彼岸,四)

「世尊如是说已,如是说之善逝师,更说曰:

(一)于人中到彼岸者少,余之众生,唯奔走于此岸。

(二)于正说之法,行如法者,到达彼岸,超越甚难超越,死之境界。

(三)贤者弃黑法,应修白法。离在家到出家,难得,乐而向远离处。

(四)希求喜悦、断诸欲、无所有,贤者去心垢而净己。

(五)于菩提分正心善修,以欣,无取,弃执着,有光辉之漏尽者,于现世般涅槃。」

要知道世人耽捉于欲,鮮少人到达彼岸,多数奔走于生死之境界。

[增一阿含经](卷第三十三,等法品,1)

「云何比丘知法?於是,比丘知法,所谓契经,祇夜,偈,因緣,比喻,本末,广演,方等,未曾有,广普,授決,生經。若有比丘不知法者,不知十二部经,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解了法故,名为知法。如是,比丘解了於法。

云何比丘解了於义?於是,比丘知如來机趣,解了深义,无所疑难。若有比丘不解了义者,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知深义故,名為解义也。如是,比丘能分別义。」

对佛所教之法,所谓契经(Sutta),祇夜(Geyya),偈(Gatha),因緣(尼陀那Nidana),比喻(阿婆陀那Avadana),本末(本事Itivuttaka),广演(自説Udana),方等(毘富罗Vaipulya),未曾有(Abbhutadhamma),广普(Upadesa),授決(Veyya-karana),生经(Jataka)。应善学习,解了於法,解了佛所教法之深义。现今世上电讯方便,邪说众多,修学之人可谓極其迷乱,不知所从,听了邪说,将要耗费極长时期,並有堕落到四恶道的危险。

若定力不夠,而几乎所有的修行者都一样,必须培养起強大的专注力,所以修习安般念以淨化心是绝对需要的。这是七觉支的第一支。若修行不能成就者,为了使诸根锐利(指信、勤、念、定、慧五根),应以九法促进诸根的平衡应用,以达到修观的目的:(1)恭敬专心地做,(2)时常的做,(3)适当的做,(4)取定之相,(5)顺适七觉支,(6)不偏于身,(7)不偏于命,(8)以出离来克服痛苦,(9)不中途停止,并加上参考修习安止定的方法。

致力持好戒

为了要永断投生到四恶道的危机,修行的人,在现在释迦牟尼佛教法的时代,应努力于证悟须陀洹果,致力于使未稳定的(aniyāma)戒、定、慧的修持,令其稳定(niyāma),然而只有证到阿罗汉果的圣者才会有稳定的戒、定、慧的修持。从八正道来说,修习正语、正业与正命以致圆满证悟须陀洹果。初学者应致力于持好戒。

向须陀洹果者要破除五下分结的下三结,即身见、戒禁取(两者属邪见)和怀疑。他对三宝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已解脱无始轮回的恶趣之门,使七圣财(信、戒、惭、愧、闻、舍、慧)现前,断除了四漏(Asava)的邪见漏,舍断八邪道而修习八正道,息灭一切怖畏(因身见破除故),于十四不善心所,已断除了邪见、疑、悭和嫉心所,并坚守他(她)的戒,成为佛子,累积了数百种的功德,成就初果的圣人须陀洹(Sota-panna)最多七次往返人天道,就灭尽苦而般涅槃。

法増比丘,布里诗本,澳洲13/10/2007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佛随念的正思惟
下一篇:正法的衰亡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