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道与菩萨道
2013-01-19 19:43:52   来源:   评论:0 点击:

解脱道与菩萨道解脱道解脱道的行者包括所有声闻(Savaka)乘的修行人。不是每一个人都要走菩萨道而求取无上菩提的,一些初接触佛法的人,若是没有宿世的善根,一听到要守戒,就已经没有兴趣了。要他发大菩提心,...

解脱道与菩萨道

解脱道

解脱道的行者包括所有声闻(Savaka)乘的修行人。不是每一个人都要走菩萨道而求取无上菩提的,一些初接触佛法的人,若是没有宿世的善根,一听到要守戒,就已经没有兴趣了。要他发大菩提心,于长劫勤苦修行,那就更难了。佛的本意只是要众生认识到轮回的苦,把道理说给稍有理智的人听,先求度自己,他从来也没逼任何一个人去修行,他只是度有善根的人依声闻而解脱。

八难八非时

要修行解脱道,先要认识自己的条件。当我们思惟佛所说的关于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的道理后,我们才能生起信心,才能入道。做人要是能修梵行,堪受佛法,要能克服八种困难与八种非时,这在《中阿含》的《八难经》里提道: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人行梵行而有八难八非时也;

云何为八?若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出世说法,趣向止息,趣向灭讫,趣向觉道,为善逝所演,
(1)彼人尔时生地狱中,是谓人行梵行第一难第一非时。
复次若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出世说法,趣向止息,趣向灭讫,趣向觉道,为善逝所演,
(2)彼人尔时生畜生中,
(3)生饿鬼中,
(4)生长寿天中,
(5)生在边国夷狄之中,无信无恩无有反复,若无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谓人行梵行(第二至)第五难(第二至)第五非时。
复次若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出世说法,趣向止息,趣向灭讫,趣向觉道,为善逝所演,
(6)彼人尔时虽生中国,而聋哑如羊鸣,常以手语,不能知说善恶之义,是谓人行梵行第六难第六非时。
复次若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出世说法,趣向止息,趣向灭讫,趣向觉道,为善逝所演,
(7)彼人尔时虽生中国,不聋不哑,不如羊鸣,不以手语,又能知说善恶之义,然有邪见及颠倒见,如是见如是说,无施无斋无有咒说,无善恶业,无善恶业报,无此世彼世,无父无母,世无真人住至善处,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是谓人行梵行第七难第七非时。
复次若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
(8)(佛)不出于世,亦不说法,……是谓人行梵行第八难第八非时。……」

故此要能遇到佛法修行是很稀有的事。我们有幸为人,诸根具足,有正见以及生在尚有佛法的时代,真应该赶快修行。佛在《阿含经》里都是在谈修行达到解脱(涅槃),为什么呢?佛慈悲转*轮度众生,就是要我们听完他的开示,赶快下定决心修行解脱,若是有无上善根的徒弟,发了无上的菩提心,要修行达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佛也会给予授记,未来必定成佛,就如佛授记弥勒菩萨一样。

解脱道次第
              
克服了八难八非时,一个行者决定行解脱道的话,应该如何修呢?在《中阿含》的《惭愧经》举出修行的次第是﹕「若比丘有惭有愧,便习爱恭敬;若有爱恭敬,便习其信;若有其信,便习正思惟;若有正思惟,便习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习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若有解脱,便习涅槃。」

其修行次第是:有惭有愧→爱恭敬→信→正思惟→正念正智→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涅槃。

有惭有愧是自己的善根;爱恭敬乃是对法师、善知识、贤者的敬爱态度;然后生信;听闻正法,思惟法;培养正念正智;护根门及守戒;心中无悔;生起欢悦;得定(喜→止→乐→定) ;修观得见诸法实相;再维持心于法,于世生厌;无欲;心解脱,慧解脱乃至涅槃。

又《中阿含》的《食经》举出修行的次第是:「如是善人具已,便具亲近善知识;具亲近善知识已,便具闻善法;具闻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护诸根;具护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处;具四念处已,便具七觉支;具七觉支已,便具明解脱;如是此明解脱展转具成。」

其修行次第是:善人→亲近善知识→闻善法→生信→正思惟→正念正智→护诸根→护戒→三妙行→四念处→七觉支→明解脱→明解脱展转具成。

因过去世的善根今生而为善人,得以亲近善知识,方能听闻正法,生信,于所闻法起正思惟,培育正念正智,因而护根门及学戒,以致有身妙行,口妙行及意妙行,修习四念处,随顺七觉支,乃至明解脱。

在《杂阿含》三四六经里佛言﹕「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为善知识故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顺语,精进;精进故不掉,住律仪学戒;学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不乱心故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着身见,不着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贪恚痴;离贪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
           
其修行次第是:惭愧→不放逸→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生信,顺语,精进→不掉,住律仪,学戒→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不着身见,不着戒取,度疑惑→不起贪恚痴→断老病死。

善人方有惭愧,知善恶,不造诸恶行,故行不放逸,遇善知识时,恭敬承事以随顺语,乐于见贤圣之人,及听佛法而不挑剔,生起正信,顺着教导精进修行,心不掉悔,常住律仪,行为如法,心不乱,有正知,常正思惟修八正道,断五下分结的前三结戒取、疑、及身见以证初果,再削弱贪与瞋以证二果,然后断贪瞋以证三果,最后灭尽痴而证四果,究竟解脱于老病死苦。

虽然佛在三个不同的场合讲解略有不同内容的修行法,事实上它们都是向涅槃与解脱的方向朝进。本书讨论的内容与佛说的一致,那就是:亲近善知识→信三宝→正思惟业报、苦→学戒→惭愧→护根→修定→修慧。定慧之学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以后面有机会将会给予适当的讨论。

两种福田人

修行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学人,一种是无学人,这在《中阿含》的《福田经》(一二七经) 里提到:

「世尊告曰:居士(给孤独居士),世中凡有二种福田人。
云何为二?一者学人(梵saiksas, 巴sikkha),二者无学人(Asaiksas,asikkha)。学人有十八,无学人有九。居士,云何十八学人?信行(Sraddhanusarin)、法行(Dharmanusarin)、信解脱(Sradhadimukta)、见到(Drstiprapta)、身证(Kayasaksin)、家家(Kulamkula)、一种(Ekavijika)、向须陀洹(Pratipannaka Srotaapanna)、得须陀洹(Srota apanna phala)、向斯陀含(Pratipannaka Sakrdagami)、得斯陀含(Sakrdagami phala)、向阿那含(Pratipannaka anagami)、得阿那含(Anagami phala)、中般涅槃(Antaraparinirvayin), 生般涅槃(Upapadyaparinirvayin)、行般涅槃(Sabhisamskaraparinirvayin)、无行般涅槃(Anabhisamskaraparinirvayin)、上流色究竟(Urdhvasrota-rupantimat),是谓十八学人。居士,云何九无学人?思法(Cetanadharman)、升进法(Prativedhanadharman)、不动法(Akopyadharman)、退法(Parihanadharman)、不退法(Aparihanadharman)、护法(Anuraksanadharman)、───护则不退,不护则退。实住法(Sthitakampya)、慧解脱(Prajnavimukta)、俱解脱(Ubhayatobhagavimukta)。是谓九无学人。」

学人是指阿那含果(三果)以下的圣人,无学人是指由向阿罗汉道以修慧而至阿罗汉(四果)的圣人。这些修行者可以下表显示。表是根据《中阿含。阿湿贝经》,《福田经》及《杂阿含》八二零至八二三经列出。左边第一行《福田经》所列次序有些混乱,今依《俱舍论Abhidharmakosa》重列。

                      表 5。1 解脱道修行人

-------------------------------------------------------------------------
               修行人        慧增上         定增上         信增上
-------------------------------------------------------------------------
定            阿罗汉:         慧解脱        俱解脱        信解脱
                   不退
                   不动        见到          身证         信解脱                 
--------------------------------------------------------------------------
慧          向阿罗汉:
                  升进
增                实住
                  护法         见到          身证         信解脱
上                思法
                  退法
---------------------------------------------------------------------------
戒             阿那含:
             中般涅槃    
             生般涅槃
            无行般涅槃
增          行般涅槃
           上流色究竟         见到          身证           信解脱
          -----------------------------------------------------------------
             向阿那含:
上            一种            见到          身证           信解脱
          -----------------------------------------------------------------          
             斯陀含           见到          身证           信解脱       
          -----------------------------------------------------------------
            向斯陀含:
               家家           见到          身证          信解脱  
          -----------------------------------------------------------------
             须陀洹:
               七有           法行        法行,身证         信行
           ----------------------------------------------------------------
            向须陀洹:        法行        法行,身证         信行
----------------------------------------------------------------------------   
 
四双八辈

解脱道里的四双八辈行者是:向须陀洹,须陀洹,向斯陀含,斯陀含,向阿那含,阿那含,向阿罗汉,阿罗汉,这些是从果位上来看行者所分的。因此四双八辈行者是包括两种福田人。

须陀洹至阿那含必须断五下分结,阿罗汉必须断五上分结。须陀洹果须断五下分结的身见、疑、戒禁取三结,不堕恶趣,七次欲界天或人间往返(七有),最后脱离轮回苦海。他们的修行着重于戒学、定慧学次之。若是僧尼,于细微戒亦生大怖畏,犯则随悔,如此随顺于梵行而学戒。

斯陀含果则再减弱五下分结的其它二结即是贪欲与瞋恚结,家家是指向斯陀含的行者,指从这一世的一家到下一世的另一家,斯陀含果是一来果,只来人世一次,比斯陀含稍微高一点的行者叫一种,这是向阿那含,家家、斯陀含与一种都是断三结,贪瞋痴薄的行者,这些行者都是主要靠修戒成就的。1

信行和法行的行者也叫随信行和随法行,他们在接触佛法后,对三宝生起信心,然后依法修持。渐渐学习道迹,受教受诃,然后得究竟智。这在《中阿含。阿湿贝经》中提到:

「云何比丘而有法行?若有比丘,一向决定信佛法众,随所闻法,便以增上慧观增上忍。如是比丘而有法行。……我见此比丘行无放逸为有何果?令我为此比丘说行无放逸耶?或此比丘求于诸根(指六根门及信、勤、念、定、慧五根),习善知识,行随顺住止,于二果中必得一也,或于现法得究竟智,若有余者阿那含。……

云何比丘而有信行?若有比丘,一向决定信佛法众,随所闻法,以慧观忍,不如法行。如是比丘而有信行。……我见此比丘行无放逸为有何果?令我为此比丘说行无放逸耶?或此比丘求于诸根,习善知识,行随顺住止,于二果中必得一也,或于现法得究竟智,若有余者阿那含。……

云何渐渐习学趣迹,受教受诃,然后诸比丘得究竟智,此诸比丘所得究竟智耶?或有信者便往诣,往诣已便奉习,奉习已便一心听法,一心听法已便持法,持法已便思惟,思惟已便平量(择法),平量已便观察,贤圣弟子观察已,身谛作证,慧增上观,彼作是念,此谛我未曾身作证,亦非慧增上观,此谛今身作证,以慧增上观,如是渐渐习学趣迹,受教受诃,然后诸比丘得究竟智。」

由上段可知信行与法行可证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不过初果必得。佛所指的趣迹即是六个根门,眼、耳、鼻、舌、身、意,也即是守护六根门,离欲断欲与灭欲使不生烦恼的意思。观忍的意思是指对色、声、香、味、触、法,以慧观,修行难忍而忍,不使六根骋驰于六尘。

如在《杂阿含》八九二经所示:
「世尊告诸比丘:有内六入处,云何为六?谓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于此六法观察忍,名为信行,超升,离生,离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乃至未命终,要得须陀洹果。若此诸法增上观察忍,名为法行;超升,离生,离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乃至未(命)终,要得须陀洹果。」

超升是指超越六尘的引诱;离生是指识不生起,是指烦恼不产生;离凡夫地是指远离凡夫日日在红尘里打滚的所在,信行与法行的行者能自制,以法,以戒,以慧使自己远离六尘的诱惑。

五根(信、勤、念、定、慧)的说法在《杂阿含》九三六经提到;是指依信入佛门的三宝弟子,于六根门用这五法以少慧观察忍的是信行,于六根门用这五法以增上慧观察忍的是法行。

「摩诃男!圣弟子信于佛,言说清净,信法、信僧,言说清净;于五法增上智慧审谛堪忍,谓信、精进、念、定、慧;是名圣弟子不堕恶趣,乃至随法行。复次,摩诃男;圣弟子信于佛,言说清净,信法、信僧,言说清净,乃至五法少慧审谛堪忍,谓信、精进、念、定、慧;是名圣弟子不堕恶趣,乃至随信行。」

关于五种阿那含,根据佛在《杂阿含》八二三经中的解释:「何等为增上意学?是比丘戒满足,定满足,少于慧,于彼彼分细微戒乃至受持学戒,如是知如是见,断五下分结,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断此五下分结,得中般涅槃。于彼未等觉者,得生般涅槃。于彼未等觉者,得无行般涅槃。于彼未等觉者,得有行般涅槃。于彼未等觉者,得上流般涅槃。是名增上意学。」

由此可知,这五种阿那含果是以戒、定成就,有少慧,而且已断五下分结的行者。他们所以会有五种的不同乃是因为修定胜劣差别所致。中般涅槃圣者是属于胜的,上流般涅槃圣者是属于劣的。这与五阿那含天的无烦、无热、善现、善见与色究竟极相似,尤其最低的也叫上流色究竟。

在《中阿含》第二十一《等心经》中提到两种修行人:守戒修行的外结人与证阿那含果的内结人;天上等心天的天人(可能是阿那含天的天人)来人间听舍利子开示,他们几十个天神共挤在锥头处听法,心平气静,还生随喜之心,然后请求佛陀再为比丘众开示。

「尊者舍梨子与比丘众夜集讲堂,因内结、外结,为诸比丘分别其义。诸贤!世实有二种人;云何为二?有内结人阿那含,不还此间;有外结人非阿那含,还来此间。

诸贤!云何内结人阿那含,不还此间?若有一人(1)修习禁戒,无穿无缺,无秽无浊,极多无难,圣所称誉,善修善具。……(2)复学厌欲,无欲,断欲。因学厌欲,无欲,断欲故。……(3)得息,心解脱。得已乐中,爱惜不离,于现法中不得究竟智(未得解脱智),身坏命终,过抟食天,生余意生天中(五阿那含天)。
诸贤!云何外结人非阿那含,来还此间?若有一人(1)修习禁戒,守护从解脱,(2)又复善摄威仪礼节,见纤介罪,常怀畏怖,受持学戒。诸贤!是谓外结人非阿那含,还来此间 。

于是。众多等心天(内心平等之天神)色像巍巍,光辉暐晔,夜将向旦,来诣佛所,稽首作礼,却住一面,白曰:世尊!尊者舍梨子昨夜与比丘众集在讲堂,因内结、外结,为诸比丘分别其义。诸贤!世实有二种人;内结人、外结人。世尊!众已欢喜。唯愿世尊慈哀愍念,往至讲堂。彼时,世尊为诸等心天默然而许。诸等心天知世尊默然许可,稽首佛足,绕三匝已,即彼处没。……

(佛言:)舍梨子!诸等心天本为人时,已修善心,极广甚大。因是故。令诸等心天或十、二十、或三十、四十、或五十、六十,共住锥头处,各不相妨。是故,舍梨子!当学寂静,诸根寂静,心意寂静,身、口、意业寂静;向于世尊及诸智梵行。舍梨子!虚伪异学,长衰永失。所以者何?谓不得闻如此妙法。(外道及诸假梵修者,不曾闻此妙法,长衰永失。)」

阿罗汉的果位根据《杂阿含》六五三经中举出﹕「若比丘于彼五根(指信、勤、念、定、慧),增上明利满足者,得阿罗汉俱分解脱(指俱解脱)。若软若劣者,得身证。于彼若软若劣者,得见到,于彼若软若劣(者),得信解脱。」

虽然这俱解脱、身证、见到与信解脱都是阿罗汉,但他们在程度上有胜劣之分。又慧解脱阿罗汉应在见到阿罗汉中。根据《中阿含。福田经》中的无学人的分法,这些都以“不行不放逸”的无学人,意指“不必修不放逸”,他们有智慧,本就不放逸。但以智慧证悟阿罗汉的过程,而有退法、思(惟)法、护法、实住、升进、不动、不退。根据《福田经》指出﹕「退法不退法。护法护则不退,不护则退。」可知排法应是退法  护法  不退。护法有忍的作用,这与戒学有关。升进是在消除烦恼之后达到的,是建立在戒定慧学的基础上。不动与不退位应属于最高的慧解脱无学人。由下偈可知。

在《杂阿含》六四二经中的偈提到:「觉知学地时,随顺直道进,精进勤方便,善自护其心。如自知生尽,无碍道已知,以知解脱已,最后得无知。不动意解脱,一切有能尽,诸根悉具足,乐于根寂静。持于最后身,降伏众魔怨。」

第一句到第四句指思法和护法,第四句到第八句指实住,第九句指不动。这是培养未知当知根,知根和无知根的过程而产生的修行阶位的差别。

那即是向阿罗汉道有:退法  思法   护法   实住   升进    接下去的是指阿罗汉的解脱境界。阿罗汉位(不动     不退)。不动就是无知(禅宗的无念) 。《俱舍论》的这个排法可以跟二十亿耳沙门的证道偈相应: 世尊。「若有比丘得無所著,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重擔已捨,有結已解,自得善義,正知解脫者。彼於爾時樂此六處:樂於無欲,樂於遠離,樂於無諍,樂於愛盡,樂於受盡,樂心不移動。」读者可自行思惟。

菩萨道

 菩萨道的行者是发大菩提心的修行人,他们能够度脱自己,并能度脱无量的众生。他们可能要用三大阿僧祗劫的时间来修行,以便积集园满的波罗蜜。

何谓菩萨行?菩萨行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是大乘行者所行的佛道。看到三界的过患,发起出离心;又看到无量众生所受的苦难,生起大悲心,希求救度众生脱离众苦。因为看到世间的苦,所以才要寻找脱离世间诸苦之道,而发现苦、集、灭、道四圣谛,证悟三法印无常、苦、无我。

阿罗汉当生了脱生死之后,不再有生死。然而菩萨多世回来娑婆世界受生,孜孜不倦为证得圆满正觉和救度众生而努力。

菩提心

菩萨道的修持是以发菩提心,与修持十波罗蜜达致圆满。

我们只要看看释迦牟尼佛的漫长成佛过程,历程四大阿僧祗与十万大劫。他在久远以前是一个名叫须弥陀(Sumedha)的婆罗门隐士,在作了一次大布施后,出家去修行,七天证得了四禅八定,当时燃灯佛(灯光佛)(Dīpamkara)在为人天众初转*轮后来到喜乐城(Rammavati),人民都在忙碌于修路和布置,须弥陀知道后也参加了修路的工作。燃灯佛到来时,他看到佛陀的光辉后,五体投地的礼拜,并以肉身,作为佛陀与四十万大阿罗汉弟子们的拱桥让他们踏过,之后他发起无上的菩提心要证得正等正觉,而不是一个漏尽的阿罗汉。他得到燃灯佛的授记,说他将来会成释迦牟尼佛。他的发心是要在证得菩提后,把无数的受苦众生从生死苦海里解救出来。须弥陀在发起菩提心后,受到人、天与燃灯佛的大弟子们的礼敬。

菩提心是胜妙与珍贵的,具有无量无边的广大利益,并能生出极大的果报。因为除了发愿之外(愿菩提心),还要去实行(行菩提心),为了无量的有情众生,发起永不退转的精进心,直到证悟正等正觉。须弥陀在发愿之后,在燃灯佛的用餐时间,静坐思惟和省察成佛的因缘,结果他在省察完十波罗蜜时,大地发生震动,喜乐城的人民惶恐不安,燃灯佛说这是因为须弥陀正确地省察了十波罗蜜,故此一万个世界的大地才会震动。娑婆世界有了一位伟大的菩萨!

十波罗蜜

波罗蜜即是菩萨的修行。波罗蜜Pāramī是Parama和ī 组成的,Parama指最优越,意即菩萨。Para意即成就或保护,或彼岸,mi意放置,即是菩萨把众生放置在涅槃彼岸。波罗蜜是通过掌握悲(大悲心)智(方法善巧智)双运的美德而培育起来的,它有十种:即是布施(dāna),持戒(sila),出离(nekkhamma),智慧(Paññā),   精进(Vīriya),忍辱(khanti),真实(sacca),决意(adhitthāna),慈(mettā),和舍(upekkhā)。

在十波罗蜜里,布施有助于持戒,而且布施较持戒易于修持,但它的成果比不上持戒;持戒能净化施者(与受者),布施能带来财富,而持戒能再投生到人间天界;持戒后易得禅定,故能出离欲染烦恼而达到清净;出离后心清净易于生定,产生智慧,智慧又要靠精进力才能圆满;有精进的行者才能忍受诸苦难;有忍辱的菩萨只说真实的话语;通过真实,菩萨决意不移地修诸波罗蜜;决意后才常以慈心为众生谋福利;最后舍是以平等无分别的态度来修持。

一﹕布施

布施波罗蜜是以自己所拥有的物品施与他人的舍思 (cetanā),它的相是舍弃。作用是在执行时能消除对施物的执着,在成就时是能获得财富。它的现起是不执着,心从执着中解放。它的近因是有可施物。布施有物施(财施)和法施,无畏施是对生命与财物的保护。布施时要有三种清净思,即施前快乐,施时心清楚与清净,施后欢喜。受施者也要具有三种清净思,即无贪或修持离贪,无瞋或修持离瞋,无痴或修持离痴。这样清净的布施的福报是无量的。

在《佛说分别布施经》里,佛为阿难说的十四种布施来解释。何等为十四呢?。一者于病苦人而行布施,这可获两倍的福报;二者于破戒人而行布施,这可获百倍的福报;三者于持戒人而行布施,这可获千倍的福报;四者于离染着的人而行布施,这可获万倍的福报;五者于向须陀洹行者布施,这可获无量的福报;六者于须陀洹果而行布施,因为布施给向须陀洹可获无量的福报,何况须陀洹果;七者于向斯陀含行者布施,这可获无量的福报;八者于斯陀含果而行布施,因为布施给向斯陀含可获无量的福报,何况斯陀含果;九者于向阿那含行者布施,这可获无量的福报;十者于阿那含果而行布施,因为布施给向阿那含可获无量的福报,何况阿那含果。十一者于向阿罗汉行者布施,这可获无量的福报;十二者于阿罗汉果而行布施,因为布施给向阿罗汉可获无量的福报,何况阿罗汉果。十三者于诸缘觉而行布施,这可获无量的福报;十四者于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而行布施,因为布施给缘觉可获无量的福报,何况如来应供正等正觉。

佛又说应对七众布施。一者施佛时的诸比丘众;二者施佛灭后诸比丘众;三者施佛灭后比丘尼众;四者施佛灭后比丘比丘尼二众;五者施佛灭后游方行化诸比丘众;六者施佛灭后游方行化比丘尼众;七者施佛灭后游方行化比丘比丘尼二众。

佛指出有四种布施清净:一者能施清净即无受者,二者所施清净即无受者,三者能受清净即无施者,四者所受清净即无施者。
什么是能施清净即无受者呢?这是施者不取相,身、口、意业清净,正命清净见亦清净,如是具足即无施者相,以无施故即无受者。因为离这些相即施者受者皆清净。若是布施者有所见相,即身口意三业不清净,命亦不清净见亦不清净,即有能施相。

什么是所施清净即无受者呢?若受施者三业清净,命清净见清净,如是具足即无所施相,因为离这些相即所施清净。若受者身、口、意业不清净,命不清净见不清净,即有所施相。
什么是能受清净即无施者呢?从受者来说,若受者身口意三业不清净,命不清净见不清净,即有能受相。若受者离这些相是能受清净即无施者。
什么是所受清净即无施者呢?从施者来说,若施者三业清净,命清净见清净,即无所施,由离施故即无所受,是故所受清净即无施者。

二﹕持戒

持戒波罗蜜也是以思为主要因素,它还包括三离(离身恶行,离语恶行,离邪见),无贪,无瞋,无痴,念,慧,精进,诸心与心所。戒的相是防护人的身语业,使导向善处;它的作用是防范;它的现起是身语意之清净,当智者省察戒时,会知觉它是清净三业;它的因是惭(羞于作恶)与愧(惧怕作恶),听法是戒的远因。

有戒行者因彼正念而得大富,有好名声,在圣者中有自信,临终不后悔,而且死后生在人中或天界。最重要的是戒清净带来喜悦,身心轻安生起,引发定,而得如实知见,以证悟涅槃。

在《预流相应》百手品第六破戒(一) 经中记载佛言:
「居士,汝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杂染,不檅,离脱(解脱),智者所赞,不执取(无渴爱与邪见污染) ,能发三摩地(定)之戒。」

佛举出具足这七点者,戒清净能生定。戒有在家戒的五、八、十戒、梵行五戒,活命八戒2出家众戒有沙弥与沙弥尼十戒、式叉摩那(正学女)戒3、比丘戒和比丘尼戒等。

三﹕出离

出离波罗蜜是出离心识(viññāna)与心所(cetasika)它的相是舍弃对欲乐的欲求与出离欲界;它的作用是看透欲乐与生命的不圆满;它的现起是远离欲乐的欲求与欲界;它的近因是悚惧智。出家则是出离波罗蜜的基础,再修习四十业处的一种以证禅那(Jhana)来成就此波罗蜜。

四﹕智慧

智慧波罗蜜的智慧是一种心所,由慧与根组成。慧是能深刻透视诸法实相,了解四圣谛与三法印等。根是能克服无明与愚痴。它的相是透视诸法实相;它的作用是像明灯;它的现起是不混乱;它的近因是定力。共有三种智慧,那就是思所成慧,闻所成慧,与修所成慧。思所成慧包括世俗的知识,佛学知识包括对欲、色、无色界,布施,持戒,止观,五蕴等的思考,菩萨所修的行舍智(观智)还未导致道智。闻所成慧是把所闻的佛法内容(三十七道法)以正念,精进与智慧来分析探讨,以成就自己的智慧,及帮助其它行者。修所成慧是依修观而体证的智慧,以了解五蕴等究竟法的特相与共相,以三法印来观照并舍弃对它们的执着。

五﹕精进

精进波罗蜜是身心持续不断的努力,培育修持以证得道果智与一切知智。它的相是奋斗,它的作用是支持与提升,精进使不松懈;它的现起是对抗昏沉与软弱;它的近因是悚惧智(对生老病死,轮回,与恶道危险的惧畏而生之智)与八精进(修补袈裟前与后,远行前与后,病时与复原后,得不足够食物与得足够食物的八种激发精进的想念。)在菩萨未证得禅那时,精进地做布施等善行,帮助和利益众生,修持忍辱,散播慈悲,坚持真实,决意不怕牺牲生命,对欲乐倾向出离。当他成就禅那时,他致力使他人体验他所体验的喜,乐,宁静,定和如实知见的智慧。虽受世间八法的污染而不动摇是舍波罗蜜。菩萨精进的修习以上的波罗蜜从发愿到成佛,必须勤奋地累积这些资粮,因此唯有依赖精进才能达到圆满。

六﹕忍辱

忍辱波罗蜜是修持忍耐,它生起时是以无瞋为主的心所与心识。它的相是忍耐;它的作用是克服任何可意与不可意感官事物(六尘)的影响力;它的现起是耐心接受这些可意不可意的事物;它的近因是如实知见诸法。修习忍辱的菩萨必须忍受美好与恶待的处境。菩萨修忍辱时,以忍辱仙人的故事4是最高的典范。

七﹕真实

真实波罗蜜是修持真实语,它是:离心所(Viratīcetasika)或思心所(Cetanācetasika)或慧心所(Paññācetasika)。它的相是诚实不欺语;它的作用是指明事实;它的现起是圣洁与美妙;它的近因是身语意三业的清净。真实语有三种:即是取信真实语,许愿真实语和离妄真实语。

八﹕决意

决意波罗蜜的修持,是对心中已决定去做的事,像一座不受狂风动摇的山岳,坚定而稳固。它的相是对修习诸波罗蜜、舍离(Cāga)、善行(Cariya)等不动摇的决心;它的作用是克服与菩萨行对立的恶法;它的现起是坚贞不移的修菩萨行,它的近因是菩萨行。菩萨修的决意有三种:预兆决意,愿望决意与任务决意。

九﹕慈

慈波罗蜜的修持,是为众生谋福利与快乐,它是无瞋心所 (Adosacetasika)。它的相是希望众生富足和快乐;它的作用是努力为众生求福利,以及消除瞋恨。它的现起是平静与友善;它的近因是接受众生。不是所有的无瞋是慈,只有在希望众生快乐时的无瞋是慈。

十﹕舍

舍波罗蜜的修持是舍弃爱与恨,避开苦乐两极端而保持中舍。它的相是对爱恨采中立态度;它的作用是减轻爱与恨;它的现起是减轻爱与恨;它的近因是自业智(自己是自己造的业的主人)。舍并非不关心或漠视,它是以中舍与平稳的态度来对待苦乐,知道苦乐的善与恶因。以上每一个波罗蜜的修持都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

授记的条件

菩萨在第一次被授记时必须具有八个条件:即是生为人;男人;修行圆满可在那世成阿罗汉;遇见在世的佛陀;出家;成就四禅八定与神通;有增上行,诚心不惜为住世的佛牺牲生命;以及有很深的欲望,不畏艰难成佛。具此八条件后才发至上愿,愿得正等正觉,就如须弥陀隐士对燃灯佛时发的八愿:

「当我离苦海,须渡诸众生;当我脱娑婆 ,须渡诸众生;当我调六根,须教诸众生;当我灭烦恼 ,须熄众生火;当我证菩提,与众生分享;灭轮回火5后,须灭众生火;当我除烦恼,当使众生净;当我悟四谛,当教诸众生。」

六波罗蜜

十波罗蜜中出离可算是持戒,禅那的出离能制五盖,可算是禅那波罗蜜;真实语可归入持戒,真实智可归入智慧波罗蜜;慈与禅那有关,而归入禅那波罗蜜;舍波罗蜜的中舍归入禅那,而智舍归入智慧波罗蜜;决意则被归入六波罗蜜中。这样就有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那、智慧。这是大乘佛法常说的内容。

菩萨地道 

在初期大乘佛法的《小品般若》诸经中,是以四阶位来说明菩萨的修行次第。这即是初发心,久修习,不退转(阿惟致越﹐阿毗跋致) ,和一生补处(或灌顶位,菩萨居兜率天) 。 在早期的大乘经典《菩萨十住经》里叙述的十住是:初发心,治地,应行(进学),生贵,修成(方便具足),正心(成就直心),不退转,童贞,法王子(王子位),灌顶(一生补处) 。这与上述的四阶位有相近的地方。

诸经论对于菩萨从初发心到证圆满佛果的说法各有不同,《胜天王般若经》说十地,《金光明经》以十地加妙觉为十一位,《成唯识论》说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觉共四十一位,《大智度论》加等觉成四十二位,《仁王般若经》加十信与妙觉共五十一位,《华严经》与《璎珞经》加等觉为五十二位。一般以十住、十行、十回向为三贤位,十地为圣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在《华严经》里是个别详述的,彼此各不关连。早期大乘佛教只有十地说,西藏佛教也一样对菩萨阶位只有十地之说。

十地

这是《华严经》见道与修道的十个阶位:
1.欢喜地(断见惑,证我、法二空性);
2.离垢地(离犯戒之垢);
3.发光地(成就禅定,得神通,发智慧之光);
4.焰慧地(智慧增盛,断微细身见);
5.难胜地(俗智与真智配合,通达一切世间学问技术,以利益众生);
6.现前地(无分别智,具最胜般若);
7.远行地(住无相行,智慧超越诸世间及二乘人);
8.不动地(无分别智,断俱生烦恼障,不为一切事缘所动,得无生法忍);
9.善慧地(得无碍解,具十力行十方度众生);
10.法云地(具无量功德,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云)。

佛与阿罗汉的差别

以下引两经来解释。在《杂阿含》二九九经里佛言:「佛告比丘 ! 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所谓 ” 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是自己觉悟缘起之法,虽然这缘起法无论佛出世或未出世,此法常住法界。因为佛出世觉察了此法则,才成就等正觉,并为众生开扬显示这法理。因此释迦牟尼佛是自觉的无上等正觉,而我们是被他开觉的声闻行者。就连弥勒菩萨也作他的第子并听闻此法,他会在久远的将来再生到人世时,因为隔阴的关系,不能记得此法,并会在菩提树下自觉此缘起法而成等正觉。

又在《杂阿含》七五经里说明了佛与阿罗汉的差别。「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比丘于色厌,离欲,灭,不起,解脱。是名如来,应,等正觉。如是受、想、行、识。厌,离欲,灭,不起,解脱。是名如来,应,等正觉。

比丘亦于色厌,离欲,灭。名阿罗汉慧解脱。如是受、想、行、识。厌,离欲,灭。名阿罗汉慧解脱。

(佛言:) 比丘 ! 如来,应,等正觉。阿罗汉慧解脱有何差别? 比丘白佛: 如来为法根,为法眼,为法依。唯愿世尊为诸比丘广说此义。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比丘: 谛听,善思,当为汝说。如来,应,等正觉,未曾闻法,能自觉法,通达无上菩提,于未来世开觉声闻而为说法。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道。比丘! 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别道,说道,通道,复能成就诸声闻教授教诫,如是说正顺,欣乐善法。是名如来,罗汉差别。」

小结
行解脱道或菩萨道完全看个人的愿心。一个行者若有广大的愿。要行菩萨道志在必得,当愿更多的行者发愿成佛,从菩萨开始修行,能为未来的苦难众生指导一条解脱之路,愿诸位功德圆满。

注释:
1。《杂阿含》﹐八二三经。
2。 也叫初梵行戒,即身三,口四和正命戒。
3。式叉摩那sikkhamana正在受特别训练的年长沙弥尼,受完二年再受比丘尼戒。
4。 《小部经典Khuddaka Nikaya,本生经》﹐三一三经堪忍宗本生谭。
5。 业轮转(Kammavaţţa)烦恼轮转(Kilesavaţţa)和果报轮转(VipāKavaţţa),轮转以业为薪火。

法增比丘,台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敬信三宝
下一篇:皈依的真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