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忠诚的侍者
〔斯〕毗耶达西著
方之译
阿难
阿难尊者出生于刹帝利种姓家族,属于刹帝利王室成员。刹帝利在佛陀时代是最高的种姓。刹帝利种姓的净饭王是悉达多·乔答摩(佛陀)的父亲,甘露饭王是净饭王的兄弟,阿难是甘露饭王的儿子,因此他是佛陀的堂兄弟,与佛陀同日生,都是五月的月圆日出生的。因为亲属们都说:“他的出生带来庆喜。”(〢nanda),所以就为他取了庆喜这个名字。
他出家参加僧团成为佛陀的弟子。他受戒以后不久,听富那长老讲的一次开示,遂证得初果。他荣幸地当了佛陀的侍者。阿难的仪表庄严、性格和善。吸引人心的名望,仅次于佛陀。据说他生得特别俊俏,很美,在各方面都好,且博学多闻,为僧团增添了光彩。
为避免别人说“看他是否能享受佛陀的偏爱和优惠的福利,不然是不能成为佛陀的侍者的”这样的闲话,阿难是在佛陀同意他八项恳求为条件他才同意侍奉他的。八项恳求是:
(1)他(阿难)已得衣,佛陀不应再给衣。
(2)他已得食,佛陀不应再给食。
(3)佛陀不应允许他住在同一室内。
(4)佛陀被何处邀请,佛陀不应带他同往。
(5)他(阿难)被何处邀请,请佛陀与他同往。
(6)远道而来看望佛陀的拜访者,佛陀允许他作引导。
(7)任何时候有疑难,佛陀允许他接近质疑。
(8)佛陀说法他不在场,事后佛陀为他重说。
佛陀答应了这正反两方面各四项恳求,从此以后,阿难就成了佛陀的侍者,直到佛陀的最后时刻。他从来不留下事情不做,作为侍者,跟随佛陀二十五年,他对佛陀的真诚爱护和坚定奉献的忠诚,是不可言喻的,是无与伦比的。
他不仅是一位忠诚的和经常的侍者,而且还是佛陀的“秘书”和可靠的支持者。他的服务是多方面的,他照顾佛陀就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没有一个出家人或在家人与佛陀的交往有如此密切。在佛经中说到的弟子中,阿难是被说到最多的人。在巴利三藏中,说他在许多场合被称赞。
在佛所说为他服务的所有侍者中,他是最好的一个。在这里,听一听阿难的这些话吧:
侍佛念五年,由于爱护行,
我随彼之后,如影随彼行。
侍佛念五年,是以爱护心,
我随彼之后,如影随彼行。
佛陀上下走,其后我常跟;
教授准则时,我增知与明。
(《长老偈》1841-44)
他是被女性最爱慕和赞美的比丘。阿难是一位有能力传教的人。他有无比美丽的外貌,有甜蜜、带鼓动性的悦耳声音。他满怀同情,有使人愉快与和蔼可亲的方法以及好的态度。由于这些显著的特点和品质,其结果王后和公主,所有比丘尼和女性,不管社会地位是高还是低,不管有无好的样子,都欢喜看到他,听他说开示,听他发出优美有节奏和易于理解的语言声音。
有些普通比丘尼和妇女对他怀有强烈的爱慕和多情的感受。但是据说他从不注意这些爱慕和温柔的感情。他虽然只证得了初果,但他是一位博闻广识的学者,他的心里光明磊落,没有情欲爱染。他绝不会被色情爱染的魔力冲击而沉沦。他从未做过任何卑劣或有损于他尊严的事。阿难明确地说过,他作为佛陀个人侍者,与佛陀在一起的二十五年中,他从来不曾起过肉欲爱染的念头。他说:
经过二十又五年,我实常为一学人,
肉欲于我未生起,可见适当规范行。
(《长老偈》1039)
阿难在还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以前,当他听佛说不久将要涅?时,他就悲伤,离开佛陀,紧紧抱住门框伤心地哭起来。他从佛陀得到的优惠为佛陀所做的一切,他跟随佛陀怎样像他的身影,他每天如何侍奉佛陀,晚上如何手持明灯围绕佛陀的住处转以保护佛陀——他回忆起了过去所有一切事情。
佛陀没有看阿难,就召唤他说:
阿难,不要哭,不要感到悲伤。我曾向汝等说过,一切相都会在分离中结束。一切事物,有生命者或无生命者,均是无常,注定要起变化。阿难,长期以来,汝尽职责,以爱护之心侍奉我。汝应作必要之努力,获得解脱,证得阿罗汉果以至圣位。
接着佛陀转向诸比丘,称赞阿难,并说:
诸比丘,在阿难身上,有值得注意之四德。何等为四?来见我之诸比丘,首先见到阿难,彼等一见阿难,即对阿难之态度留下印象;当彼向彼等谈话时,彼等尤为感动;当彼向彼等说简短开示时,彼等是如此高兴,并要求听彼更多之开示;当阿难默默不语时,彼诸比丘均喜默然看彼。
阿难也是优秀人物之一。他是格外受到尊敬的。佛陀在五个方面把他列在首位,这就是多闻、记性好、态度好与理解力强、坚定、侍奉。(《增支部》第2卷第24页)
佛陀逝世以后三个月,阿难在第一次僧伽大会(第一次结集)的前夕修止观,证得了阿罗汉果位,准备作为阿罗汉参加会议,解答有关经藏一切问题。阿难是用“如是我闻佛说”来解答的。所以大多数经文都以“如是我闻”开始。
阿难活到一百二十岁,在断息之前,他说
佛陀有我忠与爱,所有佛训我遵行;
沉重负担我放下,无因促使我再生。
(《长老偈》1050)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消除烦恼依赖于正确的方法与勤奋的练习
下一篇:毗婆舍那 (观)的意义(黄中豪)
评论排行
- ·死到生——业在死亡和投生过程中的作用(0)
- ·初果圣人只剩七次人天往返。如果这七世...(0)
- ·原始佛教与现存的上座部佛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