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与诸阿罗汉同行
今天我们再次讨论贪瞋痴,只是这次是从与它们相对的无贪、无瞋及无痴来探讨。让我们先看一看已断除贪瞋痴的阿罗汉果。
巴利圣典里有许多关于阿罗汉的记载,《中部》里的其中一则说:[1]
「以前有贪,那是不善;如今它已不复存在,这是善的。
以前有瞋,那是不善;如今它已不复存在,这是善的。
以前有痴,那是不善;如今它已不复存在,这是善的。」
如是,他(阿罗汉)就在此生已解脱了渴爱,静止又清凉,受用乐,犹如梵天神般地安住。[2]
贪瞋痴不复存在时,我慢与执着也不存在,没有执取,不再感到「我是这个;这是我的;我是我的自我」。优婆舍那阿罗汉(arahant Upasena[3])就是一个例子。有一次,他和他的兄长舍利弗尊者及其他比丘们住在一个山洞里。当他正在修补自己的袈裟时,一只小毒蛇从茅草屋顶上掉下,落在他的肩膀,咬了他一口。他感觉剧毒散布到他全身,也知道即将死亡,因此他请其他比丘们在他的身体还没变成一具尸体时把它搬到山洞外面。他极其平静地说:
「朋友,在它还未像一把谷壳般在这里四散之前,请把我的身体抬上床,然后把它抬到外面去。」
该阿罗汉即是如此。他不执取身心。因此,知道即将死亡之后,优婆舍那阿罗汉仅存的念头是很实际的,他请其他比丘们把他的身体搬到山洞外面,平静得好象请他们拿一杯水来:他完全没有恐惧,没有激动,脸色完全没变。这是为何舍利弗尊者说他看不出有什么不对劲。他说:「(但是)我们没看到优婆舍那尊者的身体有什么变化,也没看到他的诸根有什么变化。」当时,优婆舍那尊者解释,只要还会执取眼、耳、鼻、舌、身、意,身体与诸根就会有变化,不然的话就不会。透过这点,舍利弗尊者明白他的弟弟是位阿罗汉。那些比丘把优婆舍那尊者抬到外面,而且一到外面他就圆寂了。这一切在几分钟就结束了,而且是完全平舍地进行,没有人向那只毒蛇报仇。
从舍利弗尊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另一个阿罗汉的行为的例子。佛陀称赞舍利弗尊者为智慧第一的弟子[4],把舍利弗尊者称为他的大儿子[5]。在圣典里,舍利弗尊者时常被称为法将(Dhamma senàpati)[6],然而他的行为并不是将军的行为。
举例而言,有一次有一位比丘诬赖舍利弗尊者打他[7]。在僧团当中,佛陀问舍利弗尊者是否是真的。舍利弗尊者谦虚地回答,解释自己已经完全没有瞋恨,因此不可能做这种事。舍利弗尊者谦虚的程度使得诬告者承受不了再听下去,他跪倒在佛陀的脚下,承认自己说谎。佛陀叫舍利弗尊者原谅该比丘,舍利弗尊者也即刻照办。不单如此,原谅了那位两舌与说谎的比丘之后,舍利弗尊者并没有维护自己的无辜,反之双手合什(a¤jali)[8]地说:「如果我曾以任何方式冒犯了这位比丘尊者,请他也原谅我。」
舍利弗尊者对该恶比丘的超凡行为对他自己来说很平常,但却给予其他比丘们很深刻的印象。佛陀解释:[9]
犹如无瞋之大地,
具德者固若门柱,
亦如无泥之清池,
其生死轮回已断。
同样地,临终躺在病床上时,舍利弗尊者请他的弟子们原谅他:如果在过去许多年之中,在身体、言语方面曾经使得他们感到不快的话[10]。他这些及其他超凡的行为告诉我们,他深邃的智慧与绝对谦逊同时存在:法将没有我慢,因为跟其父佛陀一样,法将也是一位阿罗汉。
佛陀解释有九件事是阿罗汉绝对不可能会做的:
1. 他不可能故意杀生;
2. 他不可能偷盗;
3. 他不可能行淫;
4. 他不可能故意说谎;
5. 他不可能好象他是在家人时地储藏东西来满足欲乐;
6. 他不可能基于贪欲(chanda)做任何事;
7. 他不可能基于瞋恨(dosa)做任何事;
8. 他不可能基于愚痴(moha)做任何事;
9. 他不可能基于怖畏(bhaya)做任何事。[11]
阿罗汉不可能做这九种事是因为他的阿罗汉果。犹如把自己双眼挖掉的人不能再看见东西,已证悟阿罗汉果的人已挖掉了贪瞋痴,因此不可能再做这九种事。
如果我们都不做这九种事,这世界会是怎么一个样子?就只举一件事来说:如果没有人储藏东西来满足欲乐,那会怎么样?你们能够想象吗?如果每个人只有基本的必需品?或每个人都没有我慢与瞋恨?
当然这么说是愚蠢的,因为想象每个人都成为佛陀或阿罗汉是愚蠢的。但尝试效法他们并不是愚蠢的事。
如果我们已经出家成为僧团的一份子,尽力效法诸阿罗汉就是我们的责任:尝试成为阿罗汉是我们的责任。僧团是有关成为阿罗汉,戒律──僧团生命之血──的目标是成就阿罗汉果而无他[12]。制戒是为了协助比丘培育禅定,以便他能够实行任务,成为阿罗汉。然而,在家人就是在家人,选择不出家,因此不能效法阿罗汉到那种程度。如果在家人效法阿罗汉的比丘行为,他就不能继续做个在家人。已经成为阿罗汉的在家人不可能继续做在家人:他必须在当天证入般涅槃,或出家成为僧团的一份子。[13]
然而,在家人还是能够效法阿罗汉的作为到某个程度,亦由于这种效法,已归依佛法僧的在家人有别于还未归依的在家人。在基本的层次上,在家人持守五戒来效法,更高的层次则透过持守八戒、禅修与研究圣典来效法。
阿罗汉与其他圣人不可能故意杀生,(出家与在家)的非阿罗汉、非圣人则可能故意杀生。虽然非阿罗汉、非圣人不能效法阿罗汉与其他圣人不可能故意杀生绝对能力,却能够效法阿罗汉与其他圣人不故意杀生。
因此,受持第一条戒时,我们说:Pàõàtipàtà veramaõã sikkhàpada§ samàdiyàmi。Pàõà的意思是「呼吸」(巴利文的ànàpàna中也有pàõà),它是指生命的呼吸;pàtà是指伤害或毁灭;veramaõã是指「禁止」;sikkhà是指「学习」;pada在此是指「戒条」;最后,samàdiyàmi是指「我受持」。整句的意思是:「我受持禁止杀生之学戒。」五戒或八戒的每一项都是受持一项学戒。学习什么?圣典说那是学习戒律(sãla)。[14]
为何要学习古代的禁止性戒律?现代正统信仰说这是反民主,是不是?它说禁止不自然,会导致压力与精神病,是不是?根据现代正统信仰,佛陀给予出家众及在家众的道德指导只适合古印度时代,但是对现代,对人性、人权及其他现代信条的时代来说,它是完全不适合的,甚至属于极端。根据现代正统信仰,每一种事物都有它自己的时空,举例而言,好象堕胎、安乐死与投掷炸弹一样,杀生也可以是好的;沉迷于身体的欲乐也可以是好的,「它是自然的,甚至动物也这么做!」(事实上它们并没有);说谎也可以是好的,「不说谎怎么能够在事业上或政治上有所成就?」;饮酒也可以是好的,「它有型又酷,令你轻松。没有酒的舞会又成什么样子?」。破五戒被视为有时是好的,因为它提供至善的欲乐或享受欲乐的方法。再者,这有利于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切善的尺度。
这是新的见解吗?这是现代正统信仰吗?若要求人从古代正统巴利圣典中举出讨论这种见解的例子,他将会举出所有的巴利圣典为例子,因为佛陀的教导就是关于贪欲、贪欲的危险及解脱贪欲的危险。因此,事实上在这些所谓的「现代」见解、「现代」信条等之中,并没有什么是现代的。它们只是错误的见解而已,也就是邪见(micchà diññhi)。邪见时常都存在。邪见是自然的,甚至动物也有邪见,然而正见(sammà diññhi)是不自然的,动物就没有正见。正见非常非常的稀有,因为它需要智慧。
在《长部》的第一部经《梵网经》(Brahmajàla Sutta)里,佛陀解释每一种可能存在的邪见:一共六十二种。佛陀所讨论的第五十八种邪见是:
「在此,某位沙门或婆罗门宣布持有此见:『在获得提供五欲之下,这自我享受它们,如此该自我当下体证至上的涅槃。』而且有些人教导这种见解。」
这种见解认为透过眼、耳、鼻、舌、身五根享受欲乐就能够证悟涅槃。
我们就是为了这些欲乐而破五戒,而且想到涅槃是透过五根享受的欲乐时,我们认为那是好的。换言之,在佛陀讨论与分析它为邪见之下,这种正统信仰并不「现代」,而是完全错误。
但现代科学的见解是现代的,是不是?英文字science(科学)源自拉丁文的scire(知道)。Science是知识,nescience则是无知。现代科学的知识是关于数字、男女生理现象、身体、物理原则、分子、细菌、原子、月亮及外太空、核子反应炉及炸弹等等。现代科学是这五欲世间的基本知识,它的目的是操纵外在的世界,以获得最多的五欲之乐;之前我们已经探讨过,根据现代正统信仰来说,这就是涅槃。
如何证悟这种「现代」涅槃?中学生与大学生读商业、商业管理、销售学、广告学、旅游学、承办酒席、会计、法律、工业、各种工程、电脑科学、政治学、核子学、大众传播学、经济学:其名单无止无尽,而一切科学的科目都认为可以透过操纵五根的物质世界证悟涅槃。因此,在提到为什么有些人投生为女人,有些为男人,有些美丽,有些丑陋;为什么有些人会患上癌症或痴呆症,有些人则不会;为什么有些人不能明白任何事情,有些人则智慧敏锐;为什么有些人长寿,有些人则不长寿;为什么会有痛苦;以及如何克服痛苦等等时,现代科学对于它们一无所知。在这些情形里,现代科学只好投降,以及依靠神秘主义。现代科学就好象古时的炼金术士,这种术士终其一生研发哲学家的石头(lapis philosophicus),一种能够把劣质金属变成金的石头。当然,跟不可能成功的现代科学一样,他们不曾成功,因为他们尝试透过研发物质来证悟涅槃,就好象尝试用铲在水里挖洞一般。
佛陀在河水泛滥的尼连禅河(Nera¤jarà River)之中做了一个洞,然后在(洞里的)干沙上行禅[15]。他以神通制造该洞,也就是以意根这第六根制造该洞。我们能够在古代任何宗派的典籍中看到这类神通的典故:有人的确能够把石头变成金块[16];有人能够飞、能够在水面上行走;有人能够看到上界与下界;有人能够看到肉眼看不到的有情,例如鬼与天神,能够跟他们交谈,也能够跟动物交谈;有人能够看到过去与未来,能够读别人的心等等。甚至现在也有人拥有这些能力,而我们都能够透过禅修培育这些能力。然而现代科学如何看待这古代科学?现代科学斥责它为迷信的废话。
这种自大是现代的吗?这种自大是属于《梵纲经》中的第五十一种邪见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唯物见。在《长部》的第二部经[17]里,阿阇世王(King Ajàtasattu)向佛陀提起这种邪见。他说那是一位名叫Ajita Kesakambalã的导师教的。
该位(愚蠢的)导师说:「没有施予的东西,没有供养的东西……没有善业与恶业的果报。」意思是没有业力果报,行善持戒不能获得任何利益,造恶与不道德也没有什么好害怕。
他也说:「没有这世界,也没有下一个。」意思是不会有来世投生到这一界或其他界;没有上界与下界。
他又说:「没有母亲或父亲。」意思是没有善待或恶待父母这回事。
他接着说:「在这世间,没有修行圆满、宣说今世与来世、以正智亲自领悟它的沙门或婆罗门。」意思是没有佛陀与阿罗汉,没有证悟,没有法。
他又说:「此人由四大组成。死亡时,地回归地……水回归水……火回归火……风回归风……诸根消逝于虚空之中。」意思是一切东西都只是物质、生物等。
他也说,如果说不是这样就是空话且不真实。
这古代见解说佛陀所教的一切都是空话且不真实。换言之,认为透过五根享受之乐是涅槃(现代正统信仰)及认为一切东西都是来自物质(现代科学)跟月亮一样地现代:现代科学与现代正统信仰的见解是古代无知的见解。
什么是把无知说成科学的结果?阿阇世王问在其国土之内的所有大师什么是舍弃在家生活而成为出家人的成果。唯一能够回答该问题的是佛陀。包括Ajita Kesakambalã在内,其他大师以自己对世间的见解回答。对于国王的问题,他们答非所问。国王告诉佛陀,那就好象在问及芒果时,他们却形容面包果,或在问及面包果时,他们却形容芒果。
这是一个对所谓的现代科学见解的适当形容。现代科学并不是为了寻找真理;现代科学是为了掌握唯物见。我们都在寻找生命的意义,寻找一个导向证悟涅槃之道,寻找至上之乐、至上宁静、至上安全处。为了这一点,我们花了许多年在学校里,甚至在大学里,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商业、经济等;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则努力工作以获得现代文明与文化的成果。然而我们还是不知道如何才能获得快乐、宁静与安全。我们得到承诺会获得许多的芒果,但却得到一粒面包果。虽然每个人都坚持所承诺的是芒果。它必须是芒果,不然的话,整座邪见大厦这纸牌屋就会倒塌下来。
为什么这么愚蠢?那是因为现代人的唯物见令到他成为奴隶,成为欲乐世界及他为此创造的工业世界的奴隶。因此现代人是奴隶,没有自由,没有宁静,没有安全,也没有快乐。快乐不是现代,不是「酷」。但现代人的愚蠢正统信仰是否是现代的?
且让我们聆听另一位国王──憍萨罗国聪明的波斯匿王(King Pasenadi)[18]。有一次,他向佛陀说:「尊者,当我独自一人坐着时,我心中生起这么一个问题:『谁受到保护?谁没有受到保护?』」
(试想一位国王独自坐着思惟,然后和一位智者讨论他的想法。这肯定不现代,也不「酷」。)
国王接着说:「尊者,当时我想:『造作身口意恶业的人没有受到保护。即使有一支骑象兵团保卫他,或一支骑兵团、或一支马车兵团、或一支步兵团保卫他,他还是没有受到保护。为什么呢?因为他的保护是外在的,并非内在。……然而造作身口意善业的人则受到保护。即使没有骑象兵团保卫他,也没有骑兵团、或马车兵团、或步兵团保卫他,他还是受到保护。为什么呢?因为他的保护是内在的,并非外在。』」
对于这点,佛陀说:「的确如此,陛下。的确如此,陛下。」
国王是在说什么?他是说归依。归依外在的世界并不能保护我们;归依内在的正见与正思惟才能保护我们。
又有一次[19],国王向佛陀说:「造作身口意恶业的人就好象是敌人般对待自己。……然而造作身口意善业的人就好象是亲爱的朋友般对待自己。」
这一次,佛陀也说:「的确如此,陛下。的确如此,陛下。」然后佛陀解释:「当人被(死亡)终结者捉到时,当他舍弃人身时,他能说什么真的是他自己的?离去时,他带走什么?什么会如影随形地随他离去?」
当然,佛陀的答案是我们透过身口意所造的善业与恶业,这是我们所能带走的。这也是为何当阿阇世王问成为比丘的果报时,佛陀解释,当比丘根据戒律抑制自己、看透最微小的过错的危险时,他成就了戒。至于其果报,佛陀说:
「该比丘……看到任何一边都没有危险……他亲自体验持守圣戒所产生、无可指责之乐。」
这不就是每个人都在寻找的芒果吗?看到任何一边都没有危险?不怕生与死?永远宁静?在任何一界里,没有任何一个有情不会在过去或未来没有这些愿望。它们是自然的,甚至蚂蚁也有这些愿望。每当有冲突时,那是因为我们要宁静与快乐。拥有正见时,就能找到这种宁静,但是拥有邪见、把芒果说成是面包果时,就不能获得宁静。
如果研究巴利圣典,以及和拥有正见的人相处,我们会发现造恶者被视为最大的愚人。造恶者是愚人,因为即如波斯匿王所说,他不保护自己,也不是自己亲爱的朋友。造恶者正在铺设通向地狱、畜生道、饿鬼道、不快乐的来世人生的道路,反之,不造恶者正在铺设通向善趣与快乐的来世人生的道路。
佛陀在禅修中看到这点。佛陀教法的一部分是教导别人看这一点,而且如果我们要的话,我们是能够办到的。虽然与佛陀的程度不一样,但是在善巧的良师指导、条件具足之下,我们也能够培育禅那,以及照见其他界有情与自己的过去世的能力。然而,在达到这点之前,我们必须透过口说或书写与智者相处,再以理智的信心遵从他们的话。且让我们和已经培育这些能力到最高程度的人相处,那就是佛陀,再聆听他对恶业与善业的解释。[20]
有一次,有一位婆罗门学生问佛陀,为什么人类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有些人病弱,其他人则健康,有些人愚笨,其他人则聪明等等。佛陀解释那是因为业力。佛陀解释,恶业导致投生到恶趣,善业则导致投生到善趣。但是在造了恶业之人,有人还能够投生为人,因为导致他投生为人的善业报还在运作。在这种情况里,杀生的男女会短命。反之,不杀生的人投生为人则会长寿。用手、棍子等伤害众生的人会生病、受伤,相反情况的人则健康。坏脾气、暴躁、易怒的人将会丑陋,相反情况的人则美丽。嫉妒导致没有影响力,不嫉妒则导致有影响力。不布施导致贫穷,布施则导致富裕。不尊敬当敬者导致出身低贱,相反的情况则导致出身高贵。不与智者相处、不问有关善恶等的问题导致愚蠢,相反的情况则导致智慧。
这是业力法则,无论我们是否知道它、是否尊敬它、是否认为它在政治上是正确的,它依旧运作。犹如地心引力的原则不会随着时间改变,业力法则也不会改变。很明显地,去了解这一点,然后依法实行是个好主意,因为这样会导致投生到善趣,以及在今生获得宁静、安全与快乐。思惟佛法、以佛法作为正统信仰来过活的其中一项利益是其成果当下可见。
佛陀解释不透过持守基本的五戒抑制自己的贪瞋痴的人会遭受的五种危难[21]:
(一)由于忽略了业务,他遭受财物的损失。上一次,我们讨论人成为瞋恨的奴隶时会发生什么事情,而又有谁不曾听过成为偷盗、邪淫、妄语、赌博、酒、毒品的奴隶的人毁了自己?
(二)由于不道德与行为不良,他名声败坏。这种名声不会带给人任何利益。它招来邪恶与愚蠢的人,善人与智者则避而远之:甚至是自己的父母或子女。
(三)无论去什么集会……他都感到没有自信又羞耻。不道德的人不相信别人,也没有自尊,这就是说他的自信心很弱。缺乏自尊是许多种「现代」疾病之一,令到心理学家有生意可做。为了解决它,「现代」正统信仰降低了行为的水准,宣布不受控制的自由是好的(是人权)、受到控制的自由是不好的(是封健、反民主等等)。一点也不现代的「现代」正统信仰说无论人们做什么,他们都是好人:这是身见(sakkàya diññhi),相信自我,不相信业。
(四)他迷惑地死亡。不道德的人老时及临终时感到懊悔,这是最好的情况;最糟的是压制懊悔、不愿意面对自己,这导致扭曲事实与言语,意思是其心错乱,因此他迷惑地死亡。
(五)死后……他投生到恶趣。不道德的人投生到恶趣,成为动物、饿鬼或地狱的有情,或投生为低贱的人。
如果内心谨记着业报法则地来看那些遭受不幸、饥饿等的人,看动物所遭受的痛苦,我们知道其原因是他们在今世或过去世里所造下的恶业。当然,若是出家人的话,这五种危难就会更加严重,因为作为出家人,他的行为水准本身必须高出许多。
反之,透过持守五戒抑制自己的贪瞋痴的人将会获得五种利益。佛陀说:
(一)透过细心照顾自己的业务,他获得许多财富。意思是他不会浪费自己的财富。
(二)由于有道德与行为良善,他获得好名声。这种名声带给人利益。它招来善人与智者,拒绝邪恶与愚蠢的人。
(三)无论去什么集会……他都感到有自信。有道德的人有自尊,不会不信赖别人,这就是说他有自信,以及自然又真实的自尊。有道德的人不会给心理学家有生意可做。
(四)他不迷惑地死亡。有道德的人老时及临终时,对过去感到平和,意思是其心清晰、正直:没有恐惧,没有迷惑。
(五)死后……他投生到善趣、天界。有道德的人投生到善趣,投生到较高层次之界,或投生为高贵的人。
如果内心谨记着业报法则地来看那些富有、生活舒适等等的人,我们知道其原因是他们在今世或过去世里所造下的善业。当然,若是出家人的话,这五种利益就会更加高等,因为作为出家人,他的行为水准本身高出许多。
如果不曾持守基本的戒律,我们会习惯性地让自己成为贪瞋痴的奴隶,无法明白这种行为如何影响心。心黑暗时就会盲目。然而,心清晰时,我们知道从持戒产生的快乐是当下可见且无法衡量的。
你生气地举手想要打死蚊子,接着记起你持守的戒,因此停手不打。圣典解释,这种害怕造恶的心是来自对自己与对别人的尊敬。你对子女、伴侣、父母、亲戚、朋友或陌生人恶言恶语,接着记起舍利弗尊者,心想:「如果法将能够对自己没犯的错请求原谅,我又算得是什么人,怎么可以不对自己所犯的错请求原谅?」因此你请求原谅。请求原谅之后,你感到快乐。如果你获得原谅,你感到双重的快乐。如果对方也请求你原谅他,你感到三重的快乐。睡觉前,你想起法将,因此向与你相处的人道歉,请他们原谅可能令到他们不快的任何言行。在某些寺院里,这是一项每天都要做的事,以确保每位比丘与整个僧团获得安宁与和谐。
具备了这种信心与知识,持守着戒律,我们是在与佛陀及诸阿罗汉相处:唯有透过我们自己的行为,他们才能活着;唯有透过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能说我们与诸阿罗汉同行。
当我们闭上眼睛睡觉,想到一切我们不作的恶,想到我们所行的善,我们安稳地睡眠。如果这是这一生中最后一次闭上眼睛,我们安详地死亡:毫无恐惧。
且让我引用佛陀在《法句经》中所说的其中两首偈[22]来结束今天的开示:
这一世他感到悲哀,
来世他一样感到悲哀,
造恶者在今生与来世都感到悲哀。
当忆及自己污秽的行为时,
他感到悲哀与苦恼。
这一世他感到喜悦,
来世他一样感到喜悦,
行善者在今生与来世都感到喜悦。
当忆及自己清净的善业时,
他感到喜悦,非常的喜悦。
谢谢。
开示过后,有位信徒发问:「孩子们做错事时,例如讲话无礼时,为了教育而打他们是否算是恶业?」这引起了一番对话,经过编辑的对话如下:
比丘问:「假设你的儿子对你讲话不礼貌,然后你打他,接着他不再不礼貌了。为什么他不再不礼貌了?」
信徒答:「因为他已经明白那是不好的。」
比丘说:「是因为他害怕。」
(信徒微笑)
比丘问:「如果暴力能够带来智慧,那就是说佛陀倒不如就每天给所有的比丘三顿痛打,使得他们全部成为阿罗汉。对不对?」
(信徒点头)
比丘说:「我们可以不采取暴力,反之以智慧来教育。
假设你的儿子对你讲话不礼貌。那时候他的心充满瞋恨,因此尝试理智地与他讲话是没用的。所以你可以等待,再问一问自己:『他为什么生气?』因为他不可能毫无缘故地生气。佛陀教缘起。如果我们肯坦诚地探讨,几乎每次我们都能够明白别人是因为做或说了些什么才会生气:或许我们说了某些不好的话,或不善巧地说了某些话。
临睡前,或许你儿子的心已经恢复平静,那时你就可以跟他讨论。但是如果你隔天才说,他可能已经忘记了,所以最好在短时间内、在记忆犹新时讨论。
其中一个好办法是先记得你跟你的儿子一样,都不是阿罗汉。换言之,你不是圆满的,因此该项讨论是为了你儿子及你本身的利益。聪明的父母永远都明白,他们跟子女一样,需要以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来教育。
你可以做的第二件事是忆念舍利弗尊者,然后请你的儿子原谅你弄到他生气。由于我慢,父母几乎不可能这么做:只有非常稀有且具备智慧的父母才有勇气向子女道歉。但是如果你道歉,你儿子的心就会变得柔软,不会由于我慢而保护自己的无礼,反之会坦诚地说,而且几乎肯定地他也会向你道歉。
在这种情况之下,一般上都不需要继续讨论。俗语说:『说得最少,好得最快。』如果不过份的话,这是一个很好的旧态度。如果双方都已经认错及道歉,那就不需要继续下去。流行心理学的现代方法是毫不必要地详尽讨论一切事,其结果是无可避免地产生新误会。为什么呢?因为身口意的疏忽已经变成尝试把错误的行为说成不是错误的复杂科学。流行心理学的方法是否认已经发生的错误行为。今天我们讨论透过降低标准来克服自卑时已经讨论过这点。
一个处理人际关系的较好方法是提到自己的标准,进而依它实行。当父母能以较高尚的行为来对待子女时,他们受到子女高度尊敬,这就是说子女的标准也随着提高了:这对外人也会产生影响力。在家里因为无礼而被打的孩子时常也会在外面无礼,因为在外面他们已在父母的暴力范围之外。
一个令母亲了解必须提到自己的行为标准的方法是比较这两种行为:儿子说话无礼,接着母亲打他。何者比较无礼?说话无礼还是打人?」
信徒答:「打人。」
比丘说:「所以儿子生气无礼,母亲则以生气与更无礼来回应。我们讨论以怒冲冲地走出屋子来报复的婆罗门时已经讨论过这点。在此有儿子的言语暴力,母亲则以更暴力的身体暴力来解决它。那些喊「不要再喊!」的人,或那些在自己店外墙上贴「禁止招贴」的纸条的人也是如此。这些人不懂得自己的心,也不明白自己的行为。他们对别人的行为洞察秋毫,但对自己的行为则瞎了眼看不见。这是无明的自然结果,我们都有这种错。然而智者致力克服它,培育对全世界的正念。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以暴力来教育子女的父母肯定是在教子女说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当子女自己为人父母时,他们也会打他们的子女。
这是鼓吹战争者的方法。在报纸上,我们看到总统们如何宣战,尝试以暴力来解决问题,我们则在家里做同样的事。
无礼因发怒而起,暴力因发怒而起,发怒则因瞋恨、我慢与无明而起:无论是谁做或为何做,这些全部都是不善。这是为何今天我们讨论有关阿罗汉,因为思惟阿罗汉的行为是致力于证悟至上法的一个好办法。舍利弗尊者被人诬告打人,但他既不发怒也不追究,纯粹只是原谅该比丘,以及请求该比丘原谅他所造成的不快。他用水倒火,然后任由它去。
这是随我们的意愿:我们要效法鼓吹战争者还是阿罗汉?」
--------------------------------------------------------------------------------
[1] 《增支部.沙哈经》(Sàlha Sutta)
[2] 梵天(Brahmà)在此是指第一禅天的大梵天。任何人投生到梵天界时就会跟大梵天一样无瞋,拥有的则是慈、悲、喜、舍。因此任何拥有此四心的被称为「与梵天同住」。
[3] 《相应部.优婆舍那蛇经》(Upasena âsãvisa Sutta)
[4] 《增支部.初品》(Pañhama Vagga)
[5] 《相应部.邀请经》(Pavàraõà Sutta)
[6] 例如《长老偈》的「大迦叶长老偈」(Mahàkassapathera-gàthà)
[7] 《增支部.狮子吼经》(Sãhanàda Sutta)
[8] 双手合什(a¤jali)是一种礼敬方式;把双手合着举于胸前、脸上、额头上或头顶上。
[9] 《法句经》第95首偈
[10] 舍利弗尊者的故事摘自向智尊者(Venerable Nyanaponika)所编的《舍利弗的一生》(The Life of Sariputta)。
[11] 《长部.庄严经》(Pàsàdika Sutta)
[12] 请参考「现代比丘之归依处」与「现代比丘继承的遗产」。
[13] 《律藏.大品.出家论》(Mahàvagga, Pabbajjà Kathà)记载佛陀告诉刚成为阿罗汉的耶舍尊者(Yàsa) 的父亲,说他的儿子不可能回到在家人的生活,必须出家。《弥陵王问经》的「问漏尽」(Khãõàsavabhava Pa¤ho)。
[14] 《小诵经注》的「普通分类」(Sàdhàraõavibhàvanà)
[15] 《律藏.大品.乌鲁微拉神变论》(Mahàvagga, Uruvelapàñihàriya Kathà)
[16] 例如在律藏的《舍忏犍度.药学处》中所记载,毕林达瓦札尊者(Venerable Pilindavaccha)把一个草制头环变成金环。
[17] 《长部.沙门果经》(Sàma¤¤aphala Sutta);注释摘自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以同一书名编译的书。
[18] 《相应部.自护经》(Attarakkhita Sutta)
[19] 《相应部.亲爱经》(Piya Sutta)
[20] 《中部.小业分别经》(Cåëakammavibhanga Sutta)
[21] 《长部.大般涅槃经》(Mahàparinibbàna Sutta)
[22] 《法句经》双品.第15-16首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第十四讲 现代空想与古代真相
下一篇:第十二讲 现代之旧敌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死到生——业在死亡和投生过程中的作用(0)
- ·初果圣人只剩七次人天往返。如果这七世...(0)
- ·原始佛教与现存的上座部佛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