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怎样判断导师?
2012-12-29 15:16:09   来源:   评论:0 点击:

怎样判断导师? 佛陀: “有此情形,跋罗陀瓦伽,有一位比丘依靠某个村镇生活。后来有个家主或家主之子去看他,针对三类心理素质——源于贪、嗔、痴的素质——作观察:‘这位尊者可有任何源于贪的素质,当他的心为...

怎样判断导师?


        佛陀: “有此情形,跋罗陀瓦伽,有一位比丘依靠某个村镇生活。后来有个家主或家主之子去看他,针对三类心理素质——源于贪、嗔、痴的素质——作观察:‘这位尊者可有任何源于贪的素质,当他的心为之左右时,尽管他无知,会说“我知”,尽管他无见,会说 “我见”;或者他劝人行事,结果对那人造成长远的伤害与苦痛?’他借着观察,了解了: ‘这位尊者并无这类源于贪的素质……他的身业、语业并无贪意。他传的法,深刻、不易见、不易实现、宁静、精细、不依赖猜测、微妙、由智者亲证。这样的法,贪者轻易不可能传授。’
        “针对源于贪的素质作了观察,了解这位比丘是纯净的,接着,他针对源于嗔的素质……源于痴的素质,作观察: ‘这位尊者可有任何源于痴的素质,当他的心为之左右时,尽管他无知,会说“我知”,尽管他无见,会说“我见”;或者他劝人行事,结果却对那人造成长远的伤害与苦痛?’ 他借着观察,了解了: ‘这位尊者并无这类源于痴的素质……他的身业、语业并无痴意。他传的法,深刻、不易见、不易实现、宁静、精细、不依赖猜测、微妙、由智者亲证。这样的法,痴者轻易不可能传授。’
        “针对源于痴的素质作了观察,了解这位比丘是纯净的,接着,他对他有了信心。他升起了信心,便去拜访他、亲近他。亲近他时,注意听。注意听时,他听见了法。听见法,他记住了法。记住法,他深解法义。深解法义,他藉思索法义而认同。藉思索法义达成认同,他升起愿望。随着愿望升起,他有决心。有决心,他作辨析[巴利直译为: 称量,比较]。辨析时,他精进。随着精进,他同时既亲身证法、又以明辨亲眼见法。

——MN95 (中部,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借着共同生活,一个人的戒德才为人所知,且只有经长期而非短期、为专注而不疏忽者、为有明辨而不糊涂者所知。
        “借着交往,一个人的纯净才为人所知,且只有经长期而非短期、为专注而不疏忽者、为有明辨而不糊涂者所知。
        “借着逆境,一个人的忍耐才为人所知,且只有经长期而非短期、为专注而不疏忽者、为有明辨而不糊涂者所知。
        “借着讨论,一个人的明辨才为人所知,且只有经长期而非短期、为专注而不疏忽者、为有明辨而不糊涂者所知。
        [1]“‘借着共同生活,一个人的戒德才为人所知,且只有经长期而非短期、为专注而不疏忽者、为有明辨而不糊涂者所知。’是这样说的。这是指哪方面而说?
        “有此情形,某人与另一人共同生活,因此了解:‘长期以来,此人在行为上一直有破有坏、有瑕有疵。他的行为并不一致。他对戒律的修持未能始终如一。他不讲原则,不是一个有戒德、有原则的人。’再者,有此情形,某人与另一人共同生活,因此了解:‘长期以来,此人在行为上一直不破不坏、无瑕无疵。他的行为始终一致。他对戒律的修持始终如一。他是个有戒德、讲原则的人,而非不讲原则的人。’
        “‘借着共同生活,一个人的戒德才为人所知,且只有经长期而非短期、为专注而不疏忽者、为有明辨而不糊涂者所知。’是这样说的。是指这方面而说。”
        [2] “‘ 借着交往,一个人的纯净才为人所知,且只有经长期而非短期、为专注而不疏忽者、为有明辨而不糊涂者所知。’是这样说的。这是指哪方面而说?
        “有此情形,某人与另一人交往,因此了解:‘此人与人单独交往时有一套方式、与两人交往时又是一套、与三人交往时又是一套、与多人交往时又是一套。他先前的交往方式与后来的交往方式并不一致。他的交往方式并不纯净,是不纯的。’ 再者,有此情形,某人与另一人交往,因此了解:‘此人与人单独交往时的方式、他与两人交往、与三人交往、与多人交往时的方式,是相同的。他先前的交往方式与后来的交往方式是一致的。他的交往方式是纯净的,而非不纯。’
        “‘借着交往,一个人的纯净才为人所知,且只有经长期而非短期、为专注而不疏忽者、为有明辨而不糊涂者所知。’是这样说的。是指这方面而说。”
        [3]“‘ 借着逆境,一个人的忍耐才为人所知,且只有经长期而非短期、为专注而不疏忽者、为有明辨而不糊涂者所知。’是这样说的。这是指哪方面而说?
        “有此情形,一个人失去亲人、失去财富、失去健康,却不观想:‘一起生活在世上时就是那样。有了个体观念(巴利文字面意义为自我状态)时就是那样。活在世上,有个体观念时,这八个世态跟着世界转,世界又跟着这八个世态转:得、失、贵、贱、臧、否、乐、苦。’失去亲人、失去财富、失去健康,他哀伤、悲痛、叹息、捶胸、痛心。再者,有此情形,一个人失去亲人、失去财富、失去健康,则观想:‘一起生活在世上时就是那样。有了个体观念时就是那样。活在世上,有个体观念时,这八个世态跟着世界转,世界又跟着这八个世态转:得、失、贵、贱、臧、否、乐、苦。’失去亲人、失去财富、失去健康,他不哀伤、悲痛、叹息,不捶胸、痛心。
        “‘借着逆境,一个人的忍耐才为人所知,且只有经长期而非短期、为专注而不疏忽者、为有明辨而不糊涂者所知。’是这样说的。是指这方面而说 。
        [4] “‘ 借着讨论,一个人的明辨才为人所知,且只有经长期而非短期、为专注而不疏忽者、为有明辨而不糊涂者所知。’是这样说的。是指哪方面而说?
        “有此情形,某人与另一人讨论,因此了解:‘此人如此发问。从他应用推理的方式、从他讨论问题的方式来看,他迟钝、混淆。为什么?他的言谈并非深刻、不易见、不易实现、宁静、精细,不依赖推测、微妙、有智者亲证。他不能够宣讲法义、传授它、描述它、提出它、揭示它、解说它、阐明它。他迟钝、混淆。’正如一个眼力好的人站在湖边看见一条小鱼浮起,他会想: ‘从这条鱼的浮起、从泛起的波纹、从速度来看,是条小鱼,而非大鱼。’同样,一个人与另一人讨论,因此了解:‘此人如此发问。从他应用推理的方式、从他讨论问题的方式来看,他迟钝、混淆。” 
        “再者,有此情形,某人与另一人讨论,因此了解:‘此人如此发问。从他应用推理的方式、从他讨论问题的方式来看,他有明辨、不迟钝。为什么?他的言谈深刻、不易见、不易实现、宁静、精细、不依赖推测、微妙、有智者亲证。他能够宣讲法义、传授它、描述它、提出它、揭示它、解说它、阐明它。他不迟钝、不混淆。’正如一个眼力好的人站在湖边看见一条大鱼浮起,他会想: ‘从这条鱼的浮起、从泛起的波纹、从速度来看,是条大鱼,而非小鱼。’同样,一个人与另一人讨论,因此了解:‘此人如此发问。从他应用推理的方式、从他讨论问题的方式来看,他有明辨、不迟钝。
        “‘借着讨论,一个人的明辨才为人所知,且只有经长期而非短期、为专注而不疏忽者,为有明辨而不糊涂者所知。’ 是这样说的。是指这方面而说。”

——AN4.192(增支部,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比丘们,一位正在求知,不知如何估测他人之心的比丘,应当针对两种法[状态,素质],即眼可识、耳可识之法,对如来辨察如下:‘如来是否有眼可识、耳可识的污秽法[素质]? ’当他辨察如来时,即得如是知:‘如来无有眼可识、耳可识的污秽法。’
        “得如是知时,他再作辨察:‘如来是否有眼可识、耳可识的混杂法? ’当他辨察如来时,即得如是知:‘如来无有眼可识、耳可识的混杂法。’
        “得如是知时,他再作辨察:‘如来是否有眼可识、耳可识的纯净法? ’当他辨察如来时,即得如是知:‘如来有眼可识、耳可识的纯净法。’
        “得如是知时,他再作辨察:‘这位尊者 得此善法为时已久、还是近时? ’当他辨察如来时,即得如是知:‘这位尊者得此善法为时已久、并非近时。
        “得如是知时,他再作辨察:‘这位尊者 既已获得声望、已赢得盛名,从他处是否可找到(与声望、盛名相应的)过患? ’因为,比丘们,只要一位比丘尚未获得声望、赢得盛名,从他处找不到(与声望、盛名相应的)过患;然而,当他已获得声望、已赢得盛名时,从他处便可找到过患。当他辨察如来时,即得如是知: ‘这位尊者已获得声望、已赢得盛名,但从他处找不到(与声望、盛名相应的)过患。’
        “得如是知时,他再作如下辨察:‘这位尊者 是无畏而自御、还是为怖畏而自御? 他是否因摧毁贪欲、灭尽贪欲,而远离感官之乐?’当他辨察如来时,即得如是知: ‘这位尊者是无畏而自御、非为怖畏而自御。他因摧毁贪欲、灭尽贪欲,而远离感官之乐。’”

——MN47(中部,坦尼沙罗尊者英译)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6.如何护卫真理
下一篇:4.怎样判断真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