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 to achieve the same result, but in a different way, in a light and joyful way. ”
- Godwin Samararatne
“学习达到同样的效果,但以不同的方式,以轻松与愉快的方式。” - 葛荣居士
(五十)请认识自己的限制﹙下﹚ 路
上期的文章提到观察与认识自己的限制,然后学习耐性地引领自己循序渐进。
有趣的是,当进一步观察与认识自己的时候,渐渐发现到很多时候责备自己没有「尽力而为」其实是一场误会、误解,因为自己根本就没有不尽力,只是自己误以为(mistakenly believe)自己不尽力。
不以成败得失来量度是否尽力
举一个有趣的例子,曾在工作上草拟了一份建议书,送给两位客户审阅。第一位客户回复,认为这份建议书不详尽,有很多处地方没有清楚列明细则,也没有足够理据去支持建议书内的提议,听到了这些批评之后便懊悔,责备自己没有尽力,责备自己疏懒或疏忽,没有好好把意见书详细做好。后来,接到第二位客户的回复,他对同一份建议书却大加赞许,认为这份建议书的内容详尽,也清楚列明所有有关资料,还立刻接受这份建议书内的所有建议,这时候才醒觉到之前对自己的一切责备与懊悔都是不必要的。
这个例子说明人常倾向以事情的成败得失来量度自己尽力与否(result orientated)。若然事情的结果顺利,就认为自己曾经尽力,给自己一个加号;若然事情的结果不顺利,就认为自己没有尽力,给自己一个减号;其实,两者皆是虚妄,是惟心所虚构,心不自觉地迷失于成败得失之中,而然后不必要地责备自己,自己成为了自己的无辜受害者。
既然如此,所需要做的并不是责备自己的迷失,也不是预期自己以后也不会再无辜地责备自己,而是每当觉察到懊悔或责备自己不尽力时,需友善地提醒自己看清楚实况,认识是否已经迷失予事情的成败得失之中,耐性地帮自己一次又一次从迷乱中复原过来。
上述这个例子也说明若然以某一个标准来制定甚么是尽力,这只是概念(concept)而已,无实质的。若然如实地去了解甚么是尽力,便会明白到,每一个人只可以他在某一个阶段的尽力程度而尽力,而每一个阶段的尽力程度也会受这一个阶段的经验、知识、心的质素和种种不断变迁的处境所限制。
又举另一个例子,在工作的时候,常需要思考有哪几个处理事情的方案,然后作出决择,决定以某一个方案来处理面前的公事。后来事情不如意,回望时才发觉其实是有一些更好的处理方法,但在作决择之前却疏忽了这些更好的方案,于是便怪责自己没有尽力,若然尽力的话便不会疏忽了这些更好的方案,而取决了一个错误的方案行事。
经过长年累月的观察与了解,渐渐发现到这些对自己的责备或认定自己当时没有尽力,也是不必要的,都只是对实况的不明白,因为实况是原来自己根本就没有大意或疏忽,只是经验不足,或只是思考不够灵活,或在工作时事情发生得太快而没有足够时间思考,或只是世事难料、难测,这与没有尽力根本就是两回事。当一个人怪责自己经验不足时,或预期自己事事与时时都思考灵活时,或常常能预测世事的变化而能在事前选择最佳的方案时,就是不了解自己的限制,就是迷失予成败得失之中。
不迷失于完美概念之中
在现今的社会生活,每事都讲求完美(perfection),无论物质的样貌品质也好,或工作的目标与质素也好,或政府的设施与效率也好,都「要」(want)完美。当不自觉地以完美为目标时,稍为有少许不当或不满意的地方,便会到处寻找过失,误以为必定有人犯错,继而抱怨别人或这个社会。若然不是别人或政府错的话,就是自己做错了,始终都要找一个人来承担这「错误」,但原来实况是这个所谓「错误」只是惟心所虚构,只是心盲目追求与预期完美的后果。完全公平、平等、平衡,无差误的社会只是幻想,不设实际。
同样,当不自觉地追求与预期自己完美,便会不自觉地以事后的成败得失来量度自己的尽力与否,向自己追究不完美的责任。
修行是学习不走两个极端(avoid two extremes)。一方面不跟随现今社会的完美概念生活,因为实相是世事从来就没有完美。另一方面也不草率了事,得过且过。两者之间的中道(the middle way),便是正如上一篇文章所提及,如实认识与了解自己的限制,然后逐步循序渐进地提升这限制,不操之过急。
祝愿各位会学习不迷失于完美或成败得失之中。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51 请培育纯真的感恩
下一篇:49 请认识自己的限制(上)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死到生——业在死亡和投生过程中的作用(0)
- ·初果圣人只剩七次人天往返。如果这七世...(0)
- ·原始佛教与现存的上座部佛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