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老师与学生
良师的特质
给予业处的善友(良师)是:亲切认真可敬者,讲说温和言语者,能做深奥谈论者,不会无因催促者。(《增支部.七法集.第36经》)具备如此等特质、真心要利益人、侧重于进展的人称为「善友」。《清净道论.第三章.第61段》许多修行者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我应该跟随多位老师或者跟随一位老师学习?」答案是:「就第一级修行者而言,最好是跟随一位很好的老师。从这位老师学到所有止禅与观禅的精要之后,你可以再去跟随多位老师学习。」为何如此呢?因为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老师有时会有不同的方法与途径。有时他们所讲的话听起来似乎彼此矛盾,但是事实上他们所谈的道理是一致的,只不过从完全相反的途径去契入它而已。因此,为了避免混淆,刚开始最好跟随一位很好的老师学习。当你的基础稳固之后,你可以跟随多位老师学习。那时你可以学到通向涅槃的多种途径。然后你就能成为真正善巧的老师,能够针对不同根性的人,给予不同的修行方法,就有点像佛陀那样。
好的禅修导师就像好的医生一样。好的医生对不同的病人不会千篇一律地用同一种药,而是先检查病人,了解病人的个别体质、病症与需要,然后才给予适合病人本身情况的药。同理,好的禅师对不同的学生不会千篇一律地给予同一种业处,而是先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个别性行、烦恼与需要,然后才给予适合学生本身情况的业处。然而,非常重要的是:如何找到很好的老师?谁是很好的老师?根据《清净道论》,好的老师(善友)具备以下的特质。从能力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人适合做你的老师。(一)他是亲切、认真、可敬爱的人你和这位老师之间必须有很强的因缘(业的联系)。正常而言,由于很强的业系因缘,你会感到自己能够以真诚的心敬爱你的老师。不止如此,通常你们会有相同的兴趣范畴,例如:如果你是一个智力倾向的人,你当然会喜欢听到你的老师将科学研发资讯用在他的教学上。如果你倾向于持戒与德行,那么精通戒律的人适合做你的老师。(二)他是言语温和的人他必须对你有慈悯心。当他对你有慈悯心时,他会不厌其烦地教导你。通常好的修行者喜欢独处闲居,但是为了学生的利益,他会暂时放下自己的喜好而给予你教导。(三)他能谈论深奥的义理
他必须是很有智慧的人,所说的话都来自深思与深刻体悟,而不是照着书本上的内容含糊地说。(四)他不会无缘无故地催促你他懂得比你多,证悟的境界比你高,因此,他敦促你做的事情必定是能够帮助你提升修行境界的事。(五)他是真心要利益人、侧重于进展的人
见到你在修行上有进展,他会很高兴。正如做父母的人终生辛劳,只为了抚养与教育子女成为对人类有贡献的成就者。同样地,好的老师真正在意的是学生禅修上的利益与成就,而不是他个人的利养、名誉与荣耀。他真正地关心你的修行,关心你「何时」、「如何」才能证悟涅槃。他的心只用在如何更有效地帮助你证悟涅槃。
结语:(一)就第一级修行者而言,最好是跟随一位很好的老师学习止禅与观禅的精要。
(二)好的老师(善友)具备以下的特质:1.他是亲切、认真、可敬爱的人。2.他是言语温和的人。3.他能谈论深奥的义理。4.他不会无缘无故地催促你。5.他是真心要利益人、侧重于进展的人。
良师的资格
好的禅修指导老师需要具备哪些资格呢?主要的资格有两项:(一)他自己本身有所体证因此,如果能得到漏尽者(以阿罗汉作为老师),那是很好的。如果不可得,那么就依顺序(选择)亲近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证得禅那的凡夫、持诵三藏者、持诵二藏者、持诵一藏者等人。《清净道论.第三章.第64段》如果老师本身走过了修行的道路,那么他才有资格引导你修行。有些人很会「纸上谈兵」,只因为他们读过很多关于修行的书,谈起话来就好像他们很懂得修行的道路如何走。然而,一旦谈到实际修行的体验时,他们就被难倒了。对于禅修指导老师而言,亲身的体证是很重要的条件。亲身的体证可以证明他所学的理论确实能够运用在实际修行的复杂情况里。(二)他博学于止禅(与观禅)的道理前面提到的漏尽者等人,只能讲述他们自己亲证的道路。而博学者由于亲近过各个不同的老师,所以他所给的教导以及对问题的回答已得到净化。他会从各处引用经典与理由,解释适合与不适合的情况之后,(为学生)讲说业处,指示出大道,就好像在幽秘森林里行走的大象一样。
《清净道论.第三章.第65段》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里说到单有亲身体证并不能使你成为好的老师,因为你只能教那些能与你走同样一条路的学生。然而,当一位老师深入研究止禅的理论,并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之后,他就能教导适合不同根基学生的不同道路,所以《清净道论》里说:「(博学者)能够讲说业处,指示出大道。」换句话说,老师必须很善巧。什么是善巧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善巧:1.他所给的教导;2.他对问题的回答与解说。1.给予适合你的特定修道教授「修道教授」是老师为了帮助你修行逐步提升所用的言词。教导修行不同于对大众讲说佛法。如果你所教导的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是却不能在学生的身上产生效果,那么你所给的教授就是不契机。逐阶地给予修道教授需要有善巧才能够做到,就像我们的教育体制一样。在幼儿园里,当一个小朋友问老师说:「老师,我是从哪里来的?」做老师的只能善巧地回答说:「你是从你母亲的肚子里来
的。」然后这个小朋友继续问:「那么,为什么有时候我母亲的肚子能生小孩,有时候不能?」这时,善巧的老师会告诉他这类的话:「当你做个乖孩子时,你的母亲会很高兴,那时她就会再生一个小孩给你作伴。」然而,许多教禅的老师往往忘了这种常识。在教导修行时,他们忘了听者的心灵层次,一味地坚持只用最究竟的观点给予教授,而这对多数初学者而言是不契机的。老师给予的修道教授特别要针对学生的性行,能够对治学生特有的烦恼,开发学生特具的潜能,这样的教授才是契机的。2.以你能够理解的方式解答有关止禅的问题他能够以你所能理解的方式、以最适合你的方式来解释深奥的教授。这在止禅方面尤其不容易做到。为什么呢?通常当止禅的修行愈来愈深入时,心境会提升到更高的境界。我们生活在人间,但是当你的心提升时,慢慢地,你的心境会超越人间的境界,达到欲界天、色界梵天、乃至无色界梵天的境界。这些境界是你这生当中从来没有达到过、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境界。善巧的老师会用易懂的言语、给予不同的譬喻、以不同的媒体工具为指针,来表达困难的主题,让你能够了解。透过如此善巧方法所得到的正见虽然还不是亲身体证,但是它就像非常有用的罗盘一样,能够让我们不偏离正道。因此,你可以清楚地见到:如果能找到一位良师,你的修行就成功一半了。精勤的修行再加上良师指导,这就像「如虎添翼」一般。
结语:(一)良师的资格包括:1.他自己本身有所体证。2.他博学于止禅(与观禅)的道理。
(二)博学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善巧:1.给予适合你的特定修道教授。2.以你能够理解的方式解答有关止禅的问题。
良师的重要性
许多人常常低估了老师在他们心灵修行道上的重要性。他们从不花费时间、精神与努力去找寻良师。他们认为老师就像书本一样,如果每件事都已经写在书上了,那么何必还要辛辛苦苦地去找寻老师呢?难道我就不能直接从书上学习吗?有一天,阿难尊者告诉世尊说:「尊者,这是梵行的一半,那就是:善友、善朋、善伙伴。」(世尊说:)「不是如此,阿难。不是如此,阿难。这是梵行的全部,那就是:善友、善朋、善伙伴……」《相应部.四十五道相应.第二经》为何良师如此重要呢?因为:1. 人们常会说:「我跟随经典学习也就是跟随佛陀学习,这样难道不保险吗?」表面上看,你似乎是在跟随佛陀学习,但是当你读经典时,你只理解到自己所能理解的程度,所以你所理解的佛陀也受到你对经典理解的影响,与真正的佛陀可能相差甚远。然而,如果你能跟随智慧比你更高、对经典的理解比你更深的人学习,你可能会发现他甚至可以从完全相反但又根据确凿的角度来理解经典,以便让你更深刻地理解佛陀,更接近真正的佛陀。因此,唯有跟随良师学习,你才能从自己有限的思想框框中跳脱出来。2. 修行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书本只能提供一般性的指导方针而已。一旦我们开始实际修行时,就会遇到许多复杂的情况。这些情况无法单靠书本上的知识来解决,而是需要良师协助我们解决。因此,即使最好的书本也无法取代良师的地位。这就是为什么在各行各业中,想要成功就必须先跟随在一位明师座下当学徒,学习无法从书本上学到的种种技能。3. 古人说:「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跟随良师学习可以让你节省许多时间。你的老师本身经历过种种的错误,克服过种种的艰难,因此,对于那些已经有方法解决的老问题,你不需要自己去重新设法解决。而且,如果你认真学习,你可以免除许多不必要的麻烦。4. 事实上,这是最快速、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这就像要研究牦牛的长相,借着读书本上的描述与看书本上的图片,我们只能得到非常片断的概念。借着观看牦牛的模型,我们可以得到较好的内心印象。借着亲自到动物园去观看真实的牦牛,我们可以完全知道牦牛长得什么样子,这是最快速、最清楚的方法。因此,当你跟随良师学习时,你不再是逐步地跟随经典学习片断的法,而是跟随法的化身――良师学习。5. 当你真正尊敬某人,对某人有信心时,有意无意当中你就是在变成他的模样。因此,如果你有一位已经证悟的老师,而且你真心地学习他在修道上的行持,那么你也将能得到证悟。6. 不只是得到证悟而已,如果你密切地跟随他行持,你必然会得到与他非常相似的善巧作风。这也就是为何佛陀在经典里提到舍利弗尊者的弟子们也都有大智慧,而目犍连尊者的弟子们也都有大神通的理由。
结语:(一)良师的重要性包括:1.唯有跟随良师学习,你才能从自己有限的思想框框中跳脱出来。2.开始实际修行时,会遇到许多复杂的情况,这些情况需要良师协助我们解决。3.节省许多无谓探索的时间。4.良师是法的化身;跟随良师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模式。5.敬仰与信心是学习的垫脚石。6.如果你密切地跟随良师行持,不只是得到证悟而已,你必然会得到与他非常相似的善巧作风,未来能够更有效地帮助他人。
良师在止禅方面的角色
问题:良师在止禅方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回答:良师给予两方面的止禅业处,因此称为「业处的给予者」。在止禅的阶段,良师给予学生两方面的业处。哪两方面呢?《清净道论.第三章.第5 7段》里说:即(一)普遍适用业处(一切处业处)(第59段):1.一切处都需要(就像建立防护,以免遭受外来的伤害)。2.它们很有帮助,也可作为主修的业处。3.例如:慈爱、死随念、不净想、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二)(个人)特别业处。(个人)特别业处(应用业处)(第60段):1.四十种业处当中,适合某人个别性格的业处。2.它是「特别」业处,因为修行者必须时常应用它,而且它是修行境界步步升高的近因。3.四十种业处当中的任何一种。
一、普遍适用业处(一)慈爱1. 散播慈爱给僧团,散播慈爱给同住者,如此大家可以和谐相处。2. 散播慈爱给他前往托钵的村里的领导人物,如此他的需用品能够受到善意的领导
人物的合法保护。3. 散播慈爱给那里的人民,如此能使人民信任他,不会对他产生敌意。4. 散播慈爱给一切众生,如此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畅行无阻。《清净道论.第三章.第58段》(二)死随念1. 他断除不正当的追求。2. 他增长警惕心,不执着地生活。《清净道论.第三章.第58段》(三)不净想(例如:骨想)修不净想的缘故,即使天界的享乐也不能引诱
他的心生起贪爱。《清净道论.第三章.第58段》(四)佛、法、僧随念激发欢喜心。《清净道论.第四章.第27段》
二、(个人)特别业处为了给予适当的特别业处,老师必须决定学生的主要性行(性格)。这是很困难的工作,因为大部份学生并不了解自己。良师会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由于每个人的性格都由深浅不同的多层面所构成,所以老师需要时间去观察学生。(第四章会再作解释。)
所以,应当去亲近这样教授业处的善友,对他履行大小的各种义务而学习业处。《清净道论.第三章.第65段》
结语:(一)在止禅的阶段,良师给予学生两方面的业处:1.普遍适用业处(一切处业处)。2.(个人)特别业处(应用业处)。(二)普遍适用业处是一切处都需要的业处。(三)特别业处是四十种业处当中,适合某人个别性格的业处。
学生
学生在今天,当学生们寻求老师时,他们倾向于寻找完美的老师。然而,他们是否了解唯有完美的学生才有资格得到完美的老师?要想得到良师,必须先培养自己的德行。如果学生不具备良好的素质,即使完美的老师出现在他的眼前,他也无法认得,无福消受良师的指导。一般的学生往往对老师要求太多。他们期望老师能改变他们、提升他们,但又不愿意放下自己的成见与执取。他们希望得到快速的成果,但又不愿意付出努力的代价。他们只希望得到一位完美的老师,至于他们自己呢?他们对三宝与老师付出多少恭敬与努力呢?他们是否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呢?当他们看到老师选择食物吃的时候,他们立刻判断他们的老师一定也像他们一样挑食。关于这一点,《清净道论》与注疏里记载如下的一个故事:在古时候,有一次,有一位长老和一位年轻比丘进入村子托钵。来到第一户人家时,他们各获得一勺子的热粥。当时长老因为胃中生风而感到胃部非常疼痛,他心里想:「这粥对我有利益,我应该在它还未冷却之前喝了。」居士们就拿了一张木凳到门外。长老坐下来喝粥。年轻比丘看了感到厌恶而说:「这老人被他的饥饿击败了,竟然做出他应该感到羞耻的事。」长老托完钵回到寺院时问年轻比丘说:「贤者,在佛陀的教法中你有了什么立足处(殊胜的成就)吗?」「有的,尊者,我是须陀洹。」「贤者,那么你就不必再为证悟更高的圣道努力了,因为你冒犯了漏尽者。」当时那位年轻比丘立刻向长老请求原谅,因而去除了由于冒犯圣者导致不能证悟更高圣果的障碍。当学生们见到他们的老师有时会伤心、沮丧,他们会立刻判断老师是和他们一样的凡夫,因而失去对老师的恭敬心。关于圣者也会悲伤的例子可参见《佛陀的圣弟子传》(第253页)有关毗舍佉(Vis kh ))的事件:有一次,毗舍佉在白天时顶着烈日去见世尊,因为一向帮她配发布施食物的心爱孙子达陀(Datt )突然去世了。当她向世尊诉说悲伤时,世尊问她是否想要拥有如舍卫城人民一样多的子孙,她愉快地同意。「但舍卫城每天有多少人死亡呢?」世尊问。她想了一下之后说:「世尊,在舍卫城每天有九、十个,三、五个,或两个,至少会有一个人死亡。舍卫城每天都会有人死亡。」世尊问她在这种情况下,她会不悲伤吗?她说她必须承认,这样她每一天都会感到悲伤。世尊说:有一百个心爱者的人,就会有一百个悲伤。那些有九十……五……四……三……二……一个心爱者的人,就会有九十个……一个悲伤。而那些没有心爱者的人,则没有悲伤。我说只有这样,才会没有忧、悲、苦、恼。《优陀那.8:8》佛陀这样地说了之后,已是圣者的毗舍佉就不再伤心了。她可以迅速地恢复,因为她剩余的烦恼至多可让她轮回到欲界七世而已。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只有佛陀才是完美的天人师。假如我们本身的福德是那么的好,我们早就应该在佛陀的世代出生,接受佛陀的亲身教导,甚至证得了阿罗汉果。然而为何我们会延迟至今?那一定是因为我们的福报还未好到能够以佛陀作为导师的程度!所以,即使我们只得到须陀洹圣者为老师,也算是非常幸运的了。何谓须陀洹――他在这娑婆世界中,再度投生来欲界的次数最多只有七次。这即是说他的心流中仍存有对欲界的执取。但他又为何与你不同?其中差异之处在于他对欲界的执取至多仅有七世,而你的却是没有底限。所以在灵修上你是十分落后于你的须陀洹老师。纵然他偶尔仍会伤感、沮丧,但这倾向是罕有的。所以,对于老师,千万不可以貌取人。表面上他们可以像一般人一样,但是在心灵上他们可是远远超越过你的。
结语:(一)完美的学生才有资格得到完美的老师。(二)我们不该以老师的外表与举止来判定老师的思想与他的修行层次。
好学生的素质
什么是好学生的素质呢?好学生的素质包括:(一)具足涅槃意乐:此等涅槃的意乐当被细分为六种行相(第128段)(二)具足定(与涅槃)的胜解(第129段)(三)将自己贡献于佛世尊(第124段)(四)舍施自身于导师(第126段)(五)履行学生的大小任务(第71段)《清净道论.第三章》
一、具足涅槃意乐
具足涅槃意乐1.等正菩提。2.辟支菩提。3.声闻菩提,即阿罗汉(漏尽者)、阿那含、斯陀含及须陀洹。《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28段》如果你已经是个修行者,那么这概念应该已经根植于你的心中。但是,许多修行者被问及为何修行时,却无法给予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复。他们会告诉你是为了解除内心的痛苦。这意味着他们还没有很强的涅槃意乐。在《相应部.缘相应.第2 3经》佛陀说断惑因缘的顺生次第是:「苦-信心-愉快-喜悦-轻安-快乐-定-如实智见」。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唯有当你真正地了知苦的时候,你才会生起真切的信心。当强大的信心生起时,愉快、喜悦、轻安、快乐也会随顺生起。然而,许多修行者却十分悲观。他们提不起修行的精进心,改变不了自己的性行,虽然他们自知世间是苦。为什么他们提不起精进心?他们有甚么问题?他们的问题是还未真确透彻地了知苦。佛陀说:「我只教一样东西,(即:)苦及苦的灭息。」有趣的是,你或许认为苦及苦的灭息是两件事,但是为何佛陀说他只教一样东西?这是很重要的中道正见。一件事情――两个层叶面,这两者是同一个现象的两面。出世间的正见应该同时具有两面,正如一个钱币具有两面一般。那么,是哪两面呢?那即是苦与苦的灭息;知苦了苦;或离苦得乐。因此,除了知道那是苦,我们还必须知道趣向灭苦之道――体证涅槃是最高的喜乐。了解了这一点之后,我们的心才能充满着愉快、喜悦、轻安和快乐地修行。世俗的生活也是同理。我们相信财富、权力、家庭可以带来快乐,因此发奋图强地认真工作。许多人也不计较充当学徒的辛苦:吃得不好,只能铺席卧地而睡,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至十二小时。虽然他们在肉体上十分疲累,但是精神上却是快乐的,因为他们深信这一切可换取往后的快乐。由于他们乐观地承受这些痛苦,渐渐地经验多了,积蓄多了,有的就买了一货车,开始帮人运载货物。过了一段日子,他的钱更多了,因此就买了一间店铺买卖灯饰。再过一段日子,他甚至有能力买一间厂房以制造配件。同样地,在修行的道路上,只要你拥有一颗愉快的心,知道体证涅槃是真正与究竟的快乐,那么你就能以愉快的心情去克服修行途中的一切辛劳与痛苦。渐渐地,修行的经验多了,你就能掌握生起喜悦、轻安、快乐的窍诀。继续不断地修行,进一步就能掌握自在入定等的窍诀。如此继续努力,最终你将能获得如实智见,亲身体证涅槃的至乐境界。【引证一】:证悟之乐――出自《律藏.小品.第七破僧犍度》释迦族的跋提王在佛陀座下出家之后,在第一次雨季安居期中证得阿罗汉果,具足三明。之后,跋提比丘每在林野、树下、空闲处静坐时,往往会由衷发出赞叹说:「好快乐啊!好快乐啊!」其他比丘不明白原因,误以为他在怀念在家为王时的快乐,所以报告佛陀。经过佛陀查问,跋提比丘表示由于在证悟之后,内心体验的无为与安乐,远远超越在世间做国王的快乐,所以才发出如此的赞叹。于是,佛陀有感而发地说:内心没有忿怒的人,如此超越了有与无。他是无畏、安乐、无忧,诸天神无法见到他。由此可见,证悟能带来极大的快乐。【引证二】:转轮王的快乐比不上初果须陀洹的十六分之一――出自《相应部.大品.须陀洹相应.经一》转轮王在人间统领四大部洲,权势达到顶峰;死后投生忉利天为天神,有众天女陪伴,享受天界的胜妙五欲之乐。但是佛陀说:他的乐比不上须陀洹圣者的十六分之一。【引证三】:转轮王所享有的快乐――出自《长部第26经.转轮王狮吼经》转轮王拥有七宝,即:轮宝、象宝、马宝、摩尼宝、玉女宝、侍从宝、参谋宝,而且有一千个英勇无比的儿子。所以,他在权力、财富、感官享受等一切尘世的快乐方面都达到了极点。转轮王具有智慧,知道何时该行善、何时该退休、如何治理国家、如何修身养性等等。转轮王具有定力,他进入静室之后,能自在地进入慈、悲、喜、舍四无量定。即使如此,转轮王的快乐仍然不及初果圣者的十六分之一,可见证悟的快乐何等殊胜!结语:中道正见即一体两面的真理:知苦了苦或离苦得乐,二者缺一不可。
六种行相
六种意乐导致诸菩萨的菩提成熟:透过无贪意乐,诸菩萨见到贪欲的过患;透过无瞋意乐,诸菩萨见到瞋恚的过患;透过无痴意乐,诸菩萨见到愚痴的过患;透过出离意乐,诸菩萨见到家居的过患;透过独处意乐,诸菩萨见到群聚的过患;透过解脱意乐,菩萨见到一切生存界的过患。《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28段》以上是以诸菩萨的菩提――等正菩提――为例来阐述意乐,但这六种意乐的行相对于辟支菩提与声闻菩提行者也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实际上,每个行者都需要启发修行的意乐,而他们修行的进展就取决于他们意乐的纯度和强度。许多人都同样发起意乐而修行,外表差别不大,但实际上他们意乐的内在素质却有着极大的差异。所以这里谈及一旦你如此具足意乐而修行,你在培育戒、定、慧乃至最终体证涅槃的所有修习意愿应被详细分为六种行相。
1.贪行意乐者:我要证悟。原因:这通常发生在一个原本已经非常执取的人。在他追逐着世间的名利地位时,或许他可以很成功。可是一旦失败了,他却经不起连连的挫折,因此转而在宗教上寻求庇护。他想为自己挣回面子,想证明自己不是个失败者,因此他一心想要体证涅槃。这是含有贪欲的意乐。无贪意乐者:愿我得到漏尽者之证悟。原因:在见到贪欲的过患之后,开始时你还不能完全放下你的控制欲。但是,凭着你的诚意,渐渐地你就可以培养出离的心,不再执着于要成就些甚么。证悟不是一种欲求的成果,而是放下欲求的成果。即使是想要成为「圣者」,例如漏尽者,也是件累赘的事。所以,你要真正地了解只有在证悟之后,你的心才能解脱于欲有,包括想要变成「圣者」的贪欲。想要「成为圣者」还是因缘法;证悟则是一种超越「想要成为圣者」的境界,所证悟的是究竟无为法(超越因缘的法)。具有如此正确见解的意乐是无贪意乐。
2.瞋恚意乐者:我不喜欢这世界。原因:当你面对许多的不如意时,你会变得愤世嫉俗。或许你有过一段破裂的人际关系,所以你瞋恨男人或女人,甚至瞋恨全世界。或许你花了很多心血在你的生意上,最终却遭受你最要好的朋友兼生意伙伴欺骗了。你对全世界感到气愤,你不想再见到那些人,因此你转向证悟之道,以为这样你就可以自由了,不必再见到那些无谓的人。这是含有瞋恚的意乐。无瞋意乐者:我对这无常的世间感到厌离。原因:这是一个如实知见的人。当你见到以上种种世间的不圆满时,一开始你或许会心怀愤恨。但是见到瞋恚的过患和了知因果业力的法则之后,你开始醒悟或许在过去世你也曾经伤害他人,所以这一世你才会受到伤害。唯有从现在开始不再伤害他人,才能在未来不再受到伤害。你就这样地培养起宽容之心,宽恕别人对你犯下的种种错误。渐渐地,你会带着一颗宽容的心,反省你的种种遭遇。你开始看到无论你有多少周全的计划,结果却往往出乎意料。别人的情况亦是如此。没有任何人可以控制这世界,所以在这世间没有任何人可以永远如意。这样,你开始看到世间的无常性,对这无常性感到厌离。你最终了解,要超越无常就必须修行,直到证悟。具有如此正确见解的意乐是无瞋意乐。
3.痴行意乐者:我真的要行善、禅修,然后证悟。原因:在听闻佛法之后,你才了解种下善行种子对证悟的重要性,因此你想要积善。你开始行善、禅修、每天发愿。这对于初学佛的人而言是正确的。但是过了一段日子之后,你开始忘记这也不过是要超越这一切因缘法的方法而已。有时你会太忙碌而没有时间禅修,你因而太过自责,太执着于禅修。然而当你做了很多善事之后,你不但自满而且还感到骄傲,太执着于所做的善行。你忘了这一切善行也只是为了有朝一日你能够超越这一切因缘法,包括诸如布施、持戒、禅修等善法。这是含有愚痴的意乐(痴行意乐)。无痴意乐者:我希望借着这些善行和禅修,得以在日后超越一切善――体证涅槃。原因:除了不造恶业和积极行善的教导之外,一个有智慧的人还应当听闻净化心灵的教导。为了弃除愚痴的过患和对法的强烈执着,我们必须理解法也只是一个筏。我们必须乘着这个筏,渡过波涛汹涌的轮回之海以到达彼岸。开始时你仍然带着无明,以强烈的信念去履行一切任务。然而,在你的智慧增长之后,你才了解到即使有时无法禅修,但只要保持着一颗欢喜与清明的心,你就会越来越靠近目标!只有当你不再执着于因缘法或有为法(包括善法)时,你才能渐渐地超越因缘法。所以你必须抱持着正确的心态而修行,了解法也只是达到证悟的方法而已,它本身并不是证悟。虽然精进的修行很重要,但不执着于法、不执着于证悟的正确心态也同等重要。对法的执着也是证悟的障碍。你要趣向证悟,就必须舍弃一切执着,包括对佛法本身都不应执着。具有如此正确见解的意乐就是无痴意乐。
4.没有出离意乐者:抱持着在修行中累积名望、财富、权力之强烈动机而修行。原因:因为看到某些被冠以圣者名称的人拥有成千上万的信徒、名望和权力而感到羡慕。为了得到世间的种种好处而修行,这是没有出离意乐。出离意乐者:愿我得以证悟而不受八风(利、衰、名誉、毁谤、称赞、讥讽、乐、苦)所动摇。原因:在现代社会中,成功人士拥有了财富,
接着名望、权力和朋友也随之而来。但生命是起起伏伏的,他肯定也会尝到它的反面。有得就有失;有了名誉就有毁谤;有欢乐就有悲伤;有称赞就有指责。为了商业利益的冲突,好朋友也会变成敌人。你觉悟到在一切有为法或现实中,你不可能只得到好的一面。你确实期望超越有为法的证悟;你真的羡慕不受这八种世间法干扰的人;你激发修行意乐,而不向往名利地位和世间的快乐。这就是出离意乐。
5.没有独处意乐者:你在现实社会中积极地帮助众生而无法修行;你以为只要有慈悲心就够了,不需要远离群众去禅修,仍然可以证悟。原因:听闻佛法之后,你开始修行。在履行基
本的布施、持戒和禅修之后,你发觉获益良多。你开始与众人分享。接着越来越多人来找你。你逐渐地发现各种不同的善巧方法可以在这基本层次上帮助众生。开始是帮助你的家人,接着是帮助亲戚朋友,然后你对络绎不绝前来求助的人应接不暇,更别说拨出时间去证得更高层次的智慧。你不认为远离群众有甚么好处;你认为现在更好,因为你积极地在改善人们的生命,而你自己肯定将会证悟。这是没有独处意乐。独处意乐者:让我独居于僻静之处,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深入地观照生命中的现象以达到证悟。原因:理解帮助他人是增上行的重要基础。一般上了解了这一点之后,你开始时在修行道上会很真诚地帮助他人。完成了这基础之后,有智慧的人将意识到纯粹实践慈悲的行为并不能带来最终的解脱。不断地实现众人的种种期望也并不是帮助他们的最终办法。见到家居的过患:了解到这种服务群众的社会责任是无止尽的。生命短暂;证悟之道并不容易。我如今必须离开群众以培育定力。我必须静下来以透视更高的真实法。即使是即将成为究竟圆满者(佛陀)的菩萨也必须离开皇宫,离开服侍他的五比丘,凭借独处的力量而证得佛果,何况是我?独处乃是我寻求更高的定慧、以获得证悟的方法。这就是独处意乐。
6.没有解脱意乐者:我要回归「真我」的涅槃。原因:当开始修习佛法时,你认为涅槃是一个有着恒常快乐的天堂。当你的修行达至更高的层次,你认为涅槃是一种恒常、有着极大快乐的心灵境界。你很难理解涅槃是超越一切因缘法,甚至超越心的境界。这是没有解脱意乐。
解脱意乐者:见到一切有情投生之过患而想要证得超越一切有为法的阿罗汉果位。原因:通过修行,你才能觉悟一切名色法和因缘法乃是无常、苦、无我。只有无为法的涅槃是恒常、乐、无我。见到一切生存界的过患,你因此抱持着解脱意乐而趣向涅槃,以便从一切生存界中解脱。这是解脱意乐。
结语:六种行相的涅槃意乐:1.贪行意乐/无贪意乐。2.瞋恚意乐/无瞋意乐。3.痴行意乐/无痴意乐。4.没有出离意乐/出离意乐。5.没有独处意乐/独处意乐。6.没有解脱意乐/解脱意乐。
二、具有定(与涅槃)的胜解
了解定在开展修行的重要性之后,一位学生应当具有定(与涅槃)的胜解、定的尊重、定的趋向。【定的益处】出自《增支部.四法集.第41经》:(一)带领进入安详的梵住(得现法乐住)一切从五根所产生的愉悦都是短暂的。有时即使是世间最美好的享受也会让你感到空虚、惆怅。这种快乐并不能打动你的心,因为只有透过禅修才可以得到更大的快乐,那就是心灵上的快乐。(二)得定生智见(得殊胜知见)当你有了定力之后,借助定力之光,你可以引导心灵,看见肉眼所看不到的东西。你能够看见自己的许多过去世,看见生于善趣的天界众生如天神及梵天神,看见生于恶道的众生如饿鬼等。这一切可以激发你的思考,以便深入地了解生命的意义。(三)正念与警觉(得分别慧)稍微的正念与警觉就可以让你进入定的境界。然而这种定力也同时会提高你的正念与警觉。一旦你的心非常专注时,你可以觉知内在与外在的事物。强稳的定力是对事物的无常、苦和无我特质具有特强的正念与警觉的基础。透过强稳的定,你才能以正念照见十一种五取蕴,即:内在的、外在的、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粗的、细的、低劣的、高尚的、近的、远的。唯有如此,你才能对五取蕴所构成的生死轮回感到厌离,并超越一切有为因缘法。(四)渡难渡瀑流(为永尽诸漏)为了证悟涅槃,你必须以持续不断的精进力,解开将你缠缚于三界的坚牢之结。定力赋与你透
视层层因缘实相的能力,甚至是最微细的心法和色法单位。唯有透过禅定,你才有能力专注于既快又微细、剎那生起又消逝的名色法。所以借助定的力量,你将得以证悟无为涅槃。我们必须破除四种名密集,破除三种色密集,运用名色法和五蕴法重复地观照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的名色,然后再观照最微细的名色单位的无常、苦、无我三相,直到证悟涅槃。唯有透过强稳的定,你才能破除名色密集而如实地观照它们。【引证】佛陀说:尊重定能使佛法久住――出自《相应部.16迦叶相应.第13经》「迦叶,有五件事能导致正法久住、不衰、不失。哪五件事呢?在此,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对导师(佛陀)恭敬尊重,对法恭敬尊重,对僧恭敬尊重,对戒恭敬尊重,对定恭敬尊重。迦叶,这五件事能导致正法久住、不衰、不失。」为什么这样说呢?为什么佛陀从禅修法中将「定」挑出来而一再强调它的重要性呢?因为佛法是很深奥的,是由智者所领悟的。佛法在于照见事物的真实本质,而事物的真实本质是非常深奥的。你可知道一秒钟里出现了几万亿个心识剎那吗?如果你的心奔驶、分散,你如何能洞彻、透视到最小单位的心识剎那呢?如果你不能洞察实相,你又如何能证悟最高安乐的涅槃呢?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说:「这法是给有定之人,而不是给无定之人。」出自《增支部.八法集.第30经》事实上,轮回的大苦聚来自无明――也就是见
不到实相。如果你已经是修行者,我相信你一定读过许多佛法,而且确信应当修道。然而,问题是从书本获得的了解是一回事,实践是另一回事。你可能同意诸法无我,但是你还未能做到无我。这是因为有些烦恼可以借着学习所得的智慧而去除,而更深的烦恼则唯有当你的心能透视微细深奥的实相时才能去除。关于这一点,没有定的话是办不到的。
结语:(一)定的益处包括:1.得现法乐住。2.得殊胜知见。3.得分别慧。4.为永尽诸漏。(二)尊重定能使佛法久住。
三、奉献自身于世尊
当你身在偏僻之处而遇到令人毛骨悚然的事物时,你应当如是省思:「你难道没有明智地奉献自身于佛陀吗?」这样,凭着对最高的归依处――佛陀――之信念力量,你即可袪除恐怖感。即使帝释天王、天神之王和四大天王在遭遇厄难时仍会感到恐慌;佛陀则无论遇到任何情况都不会感到恐慌,他是真正无畏的大智者,是绝对可靠的归依处。在《旗幡经》《Dhajagga Sutta》里,佛陀告诉比丘们在遭遇厄难时应当只想起他,然后忆念佛陀之功德。因为,只有佛世尊已不再恐惧、退缩,即使是面对最凶恶的魔怪。佛陀的法力无边,他是
我们所能得到的最高护卫、最高加持!当阿难尊者还是一位努力追求解脱的须陀洹时,他说他自己:经历二十五年整,我不断增上修行,世间欲念未曾生:洞见最胜之佛法。经历二十五年整,我不断增上修行,世间瞋念未曾生:洞见最胜之佛法。《长老偈 (Thag) 1039-1040》
偈颂中提到的二十五年,就是他担任佛陀侍者那段时期。在那段期间,他还是一位初果须陀洹圣者。初果须陀洹圣者还未断贪与瞋的烦恼,因此心中还是会有欲念与瞋念生起。阿难尊者之所以能够在二十五年那么久的时间里,心中没有欲念与瞋念生起,这是因为他时常追随在佛陀左右的缘故。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对佛陀的坚定信心与虔诚奉献,因此心中没有欲念和瞋念。优陀夷(Udayi)比丘有一次曾如下批评阿难尊者。阿难曾问世尊,他的声音会在宇宙中传多远?世尊回答,诸佛是不可测度的,声音可以传得比一千世界(含一千日、一千欲界天、一千梵天)更远,甚至比三千世界更远。他们可以放光穿越那一切世界,甚至和声音一起传到住在当处的所有众生。阿难对于这样的描述感到很高兴,它无所不摄并超越一切层面。他惊叹:「我真幸运,有位如此全能、具大势力的无上师!」优陀夷驳斥他:「阿难吾友,你的大师具大势力,与你何干?」这些话是个严厉的指控:阿难一直都只看到佛陀个人,而忽略了自己的真实利益――自己的觉悟。佛陀立即站在阿难这边,说:不是这样,优陀夷!不是这样,优陀夷!如果阿难未得完全解脱就死了,由于他的心清净,他会成为天王七次,或成为南瞻部洲之王七次。但是,优陀夷!阿难会在这一世就证得究竟解脱。《增支部.三法集.第80经》再说,假如你相信自己甚于佛陀,你一般上很难跳出本身旧有的框框,因为我们的生命深受自身思想与信念的影响。身为凡夫,我们很难放弃一切世俗的享乐。虽然我们可以有些正见,但贪瞋痴的烦恼仍然强盛。如果你与一般人交往,你会很容易重拾旧有的陋习,如喝酒、赌博与滥交。这些仅会带来即时但不善的快乐。只有当我们坚定地遵循佛
陀的教诲,并全力倾心于佛世尊,我们才能挣脱这充满着诱惑、神秘、幻象又空洞的欲界。否则,你很容易又会沉沦其中。
结语:奉献自身于世尊的好处有:1.当你身在偏僻之处而遇到令人毛骨悚然的事物时,你即可袪除恐怖感。2.对世尊的信心能增长其他一切善法。3.能超越一切世俗享乐的诱惑。
四、奉献自身于老师
「尊者,我现在把自身奉献于您!」《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28段》如果不能舍弃自身,则会成为一个具备下列特质的人:不能受责备、顽固、不听劝告、或不咨询老师就随自己所欲要到那里就去那里。对于这样的人,老师将不予以财施或法施,他因而难以学得奥秘的典籍。《清净道论.第三章.第126段》这并不是说你不能发问;你必须恭敬地请教。这也并不是说你不能与老师讨论他所给予的指示。即使是在请示和讨论过后,你的老师仍然会叫你做一些在你逻辑范围以外的事。如果他是一位如上所述的良师,那么你应当尽量遵从他的指示。在开始时,你或许不能理解很多事物,但只要以巨大的信心与恭敬心去执行,在亲身体验过后,你将会有更深入的了解,那是在你的正规逻辑和推论范围以外的更高层次。解脱――这究竟的快乐是世上最珍贵的东西。即使是寻求普遍的快乐,你也必须花许多年的时间在教育上,再加上勤奋工作,然后才开始会有一些物资上的享受和舒适。然而,心灵上的快乐、禅定所带来的快乐属于更高的层次,那是更珍贵的。因此,作为学生的应当精进,特别是必须愿意遵循老师的指示,针对本身作出改进。所以说,老师将不会教授奥秘的典籍予劣等的学生。结语:(一)只有通过老师,我们才能学到修行奥秘的部份。(二)如果不能舍弃自身的我执和我慢,则不能受教。
五、履行学生的任务
世尊在《犍度》中说:「比丘!门人应对导师履行正务。」《清净道论.第三章.第71段》【学生的任务】1.佐理老师的起居饮食,如打扫房间等。(第71段)你或许并不擅长于执行这些任务,但你可以供养其他物资品以作为替代。你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向老师表示感激,同时也能减轻老师在协助你与他人时的负担。最重要的是你要谦虚地布施或供养,如此才能种下更好的善业,且成为增上的助缘。2.礼敬老师(第72段)唯有抱着恭敬与谦虚的心,你才能真正地得到老师的祝福。为了圆满地对老师履行正务以让老师感到欢喜这一环节,学生也应当在晚上的时候去礼拜老师。3.当学生有病痛时,他应当通知老师,以便在适
合自己状况的时间向老师请示。(第74段)私人的接见面谈也非常重要。这不像普及教
育,因为老师必须针对每位学生的个人进展给予指导。如有需要也可以每天与老师会面,况且这也可以激发精进及完成老师所给予的日常功课。或许,刚开始时你不会察觉到每天的点滴指正为你带来的进步。但时日一久,你将会发觉自己似乎已经进步神速。这就是所谓的滴水穿石,积沙成塔了。从世俗迈向修行的路程中,这可算是最有效的方法――潜移默化。《清净道论.第三章》
结语:学生的任务包括:1.佐理老师的起居饮食,如打扫房间等。2.礼敬老师。3.当学生有病痛时,他应当通知老师,以便在适合自己状况的时间向老师请示。
相关热词搜索:
评论排行
- ·死到生——业在死亡和投生过程中的作用(0)
- ·初果圣人只剩七次人天往返。如果这七世...(0)
- ·原始佛教与现存的上座部佛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