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佛陀的教导
葛印卡老师讲
下文是葛印卡老师于45天课程的第41天开示之浓缩修订版本。
你必须很认真地过正法的生活,将这宝贵的人身做最佳的利用。你来参加课程以尽可能根除更多的杂染,同时更深入地了解正法。当无明层层去除,法就变得更清晰了,而你就会领悟到:「噢,这就是法!」
对正法不可能有任何疑惑,佛陀的教导变得如此清楚。这儿有一个人,他教导正法不是为了特定的哲学来号召一群信徒。完全不是。佛陀是一个慈悲的人,出于慈悲他教导正法让人们可以从痛苦中出离。他自身透过体验正法,而非仅透过相信正法的理论,已从痛苦中解脱了。这样的人不会只强调信仰,他的整个重点将总是放在正法具创造性的部份,正法的修习。
佛陀说在他的整个生命中他只教导两件事:苦(dukkha)和苦的完全止息(dukkha-nirodha)。这就是他所教的一切。灭苦如何能靠建立一个宗派或建立对某特定哲学的信仰来达成呢?佛陀对这些都没有兴趣。他只对实际的如何让苦得以完全止息感兴趣。所有他教的只是直指向实际的根除痛苦。
然而这两件事,苦和苦的止息,在逻辑上变成了四件。要明白苦,你必须明白苦集(dukkha samudaya),苦是怎么产生的。要明白苦的止息,你就必须明白道(magga)-导致根除苦的方法、过程或道路。因此我们就有了四圣谛。
要是佛陀只对这四圣谛理论感兴趣的话会是怎样的呢?「噢,世间的人们,了解这是苦,了解贪求是苦的肇因,了解苦是可以完全根除的,了解有一条可完全根除苦的道路。」如果所有他的教导就终止在那儿,他就和当时的或后来的其他老师没什么区别。
但那不是他的兴趣,他之所以成为佛陀不是因为纯粹的四圣谛信仰。他知道只是接受四圣谛是没有帮助的,人们必须做些与之相关的事-在巴利文这称为kicca,指〝去做〞或将之〝付诸实践〞。于是人们就可以如同佛陀曾说过般地说道:「我已经做了关于四圣谛所必要做的。这工作已完成-kataṃ」
不论一个哲学有多美好、多真实,它都无法帮助人们从痛苦中解脱,除非实修成为实证。每个人都必须修证任何四圣谛相关的一切。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从不教导纯粹的哲学,任何人教导哲学是不会从中得到利益的。每个人都必须按照法要我们做的去修,按照佛陀要我们做的去修。而他们在修证四圣谛上成功了多少,他们从痛苦中解脱的程度就相对有多少。
关于第一圣谛〝苦〞,有什么是必须做的呢?探究它的全部实相,它可被觉知的全部(pariññeya)。甚至仅一小部份的遗漏,你都没有探究完它的全部。唯有在你能超越痛苦的层次并超出它,你才可以说你已经探究了全部。而超越痛苦即是苦灭,苦的止息。
在此同时,探究苦涉及到第二圣谛苦集,即苦的产生。你观察「看!苦如何起始!」透过了解它,你持续地根除引生苦的心的趋向。你观察着直到再没有苦的生起为止;如此你就做了第二圣谛所必须做的事了。
接着你如何去做呢?你如何去达到苦灭的阶段呢?你探索苦的整个领域的每一步都是你所经过、所走过道路过程的一部份。你已经一步一步走上这整条道路。你已经完成了第四圣谛,引领我们至苦的根除之道路。
依第一圣谛所要求我们做的去修习,你自动地就在修习着其他的三圣谛了。然而你该如何去修习第一圣谛?如何去探索整个苦的领域呢?你开始体验苦,你开始感受到苦。按佛陀所使用的语言,这个词是vedana,和anubhavana。你必须感受它。你必须体验它。你不是仅在这儿玩一个智力游戏。你开始去观察感受。
探索从苦的—不愉悦的,粗重的-感受上开始。当你以感受它来了解它实相的细节时,你也会了解到针对这种不愉悦感受,我们对它有着根深蒂固的厌恶反应倾向。而有件事也变得清晰起来,那就是每当你反应以厌恶,你就变得更痛苦。每个厌恶的反应都带来痛苦。你理解到:「噢,身体上有个不愉悦的感受,我正以厌恶反应着。那意味着我利用痛苦去增加痛苦。相反地,我应该利用它来脱离痛苦。」如此它变得清楚了,如果你不反应,就不会增加痛苦。你明白:「噢,对我来说最好是不反应。」
利用不愉悦的感受来这样努力,有时你会成功地不反应有时也会失败。旧的习惯模式持续多次凌驾你,你还是以厌恶来反应。然而,你记起了不应有任何厌恶的反应,你有了几个不反应的片刻。这就是你如何开始去努力的方法。在不愉悦的感受层面上探究苦的领域,你正体验着〝苦〞,第一圣谛。
然后,不愉悦感受变成愉悦感受(sukha-vedanā)的那一刻来临了,一部份因业习已经被根除,另一部份乃因自然的法则。变化不时地自然而然地来到,不论原因为何,你开始经验着愉悦的感受,微细的振动。
现在,如果你对法的了解不是很清晰,你将不会知道怎么去做。对愉悦感受贪爱的旧反应倾向将会凌驾你,而你会继续反应着。你会想:「这是绝妙的!不愉悦已过去,现在的经验是愉悦。我已从痛苦中解脱了。正法真的有用。我解脱了!看,这些愉悦的感受,每一样都是美好的。」你就产生贪爱、贪爱。
但如同不愉悦的感受迟早转变为愉悦的,愉悦的感受最终也会变成不愉悦。这是自然的法则。正确了解的人会想:「看!因为我致力于保持愉悦的感受,当不愉悦感受再次生起时,我变得比第一次经历时更痛苦。噢!我对不愉悦感受的厌恶是我执着愉悦感受的结果。」一个人对愉悦执取的越多,他面对痛苦时滋生的厌恶就越多。
在日常生活中也如此,当如意的事情发生时,你变得兴高采烈并开始执着于它。当它消逝而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时,你就变得消沉。因为你曾执着于如意,你就一定对不如意有着厌恶。现在它在心的深处,在感受被经验到的地方,变得很清楚了。就在此时,智慧开始自经验中产生:「每一次我对愉悦感受反应以贪爱,我就在播下痛苦的种子,没别的就只是痛苦。我让自己为无明所凌驾。这就是痛苦。」
因为愉悦的感受增强了以贪爱来反应的趋向,实际上它们就是痛苦。这比不愉悦的感受(明显的苦)来得危险。当经验不愉悦时,很容易记起任何厌恶都是有害的;人们会想:「我最好是观察,我最好是等待,我最好保持平等心。」但当愉悦的经验来临时,人们盲目地反应。其实应该要了解的是:「噢,这是个危险的情况,这个愉悦的感受也是苦。」
有了这份了悟,人就开始从对不愉悦的厌恶和对愉悦的贪爱的习性反应中解脱出来了。逐渐地,人改变心的习惯模式并且持续地努力,当大量的业习消失后,人就开始经验平和、安详、宁静的感受。
你称为不愉悦感受的东西不再有了;而你称为愉悦的东西也不再有了。曾经如流动的河水、或海里的浪花、或强劲的电流般来到的愉悦感受,现在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只有平和、宁静和非常微细的振动。这就是佛陀所说的中性的感受(asukhamadukkha-vedanā),非乐受(sukha)非苦受(dukkha)。它不是你一开始打坐时所经验到的所谓中性感受;那是你最终会觉得乏味、会对之产生厌恶的表层感受。
但现在你不会变得乏味;你希望持续沉浸于这个经验中。你认为它很美妙,因为它是如此祥和与宁静,这样新的危险出现了。起初是对不愉悦的感受反应以厌恶的危险,接着是对愉悦感受反应以执取的危险。现在是无明将要凌驾你的危险。你认为:「啊!这是我所要的,我现在得到了。这宁静、祥和的经验就是涅槃。」事实上你是错的。是的,你正接近涅槃中,但这宁静的经验仍在心和物质的领域、感知的领域中。
如果智慧生起,人会想起:「看,这仍未超越心和物质,振动仍在持续着,这是无常的。」这非常微细的振动困扰着你,它干扰着平和、宁静的感受,你想到:「 噢,这是痛苦。」
只有当你明白这,你才能从痛苦中出离和体验其他超越它的经验。否则你仍然陷在这个阶段,就像有的人会陷在微细振动的畅快流动里。粗重的、不愉悦的感受是苦;愉悦的感受是苦;而这种非愉悦非不愉悦的微细振动,此阶段的宁静也是苦。
然后佛陀这句话变得清晰起来了:「无论你经验到什么感受都是某种类型的苦 (Yam kiñci vediyatim tam dukkhasmim) 。」你必须了解这实相。当你修习,超越它并经验到苦灭的层次,接着就可以说:「已遍知(Pariññāta)—我已经探究到苦的全貌了。」
我们如何探索苦的全貌呢?通过探索感受的整个领域。当佛陀说你必须探索苦的全貌,他也说你得要探索整个感受的领域。当他说你必须走在八正道上以脱离苦,他指的是你必须透过探索整个感受的领域来修习:「你必须以实践八正道去探索愉悦的、不愉悦的、中性的这三种感受的整个领域(Tissannaṃ vedanānaṃ pariññāya 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 bhāvetabbo)。」
同样的,当佛陀告诉你去练习四念住时,他说:「你必须透过探索这三种感受去练习四念住(Tissannaṃ vedanānaṃ pariññāya cattāro satipaṭṭhāna bhāvetabbo)。」不探索感受的整个领域,你就无法探索苦的全貌。你甚至不能实践第一圣谛,也绝无法实践其他的三圣谛。
在所有四念住—观察身体、观察感受、观察心和观察心中生起的一切-你必须时时刻刻在经验的层次上,持续的了知感受的生起和灭去。在所有四念住中,佛陀强调在感受的层次上探索苦的整个领域的重要性。不这样的话,就会有执着于某种经验的可能性。除非你了悟每个感受体验(的本质)都是苦,否则你无法超越所有感受的体验。
因此,任何佛陀所教导的在更深的层次都必涉及感受。即便对通常视为初步的持戒(sīla),道德上的规范—亦即戒除有害行为及话语-来说,这都是真理。例如,一个状态出现,你将极有可能违反戒律去杀生、或偷盗、或进行不正当的性行为、或说谎及蒙骗别人、或变成酩酊大醉。但是你停住,克制自己不去做。你能够停住是因为你观察身体上的感受。这样你就不是仅在心的表层用功。你不仅控制住你身体上和口头上的行为。你也同样正在心的深层用功。
违反戒律的冲动是因为愉悦和不愉悦的感受生起。因为这特别的感受,意念相应地产生(驱使我们)去做些行为或口头上对自己或他人不利的事情。
无论如何,当你与感受一起,你就在心最深的层面上用功。你就正遵循佛陀的教导去探索感受的整个领域。如同持戒,当你练习定,发展专注力,你必须对感受保持觉知,愉悦的、不愉悦的或中性的。而当你发展智慧(paññā),你必须去觉知感受。佛陀教导的整个实践-戒、定、慧—必须不离感受的觉知。
如果你保持对感受觉知同时了解这是生、灭、生、灭,你最终将达到灭谛的阶段。你将可以说:「佛陀的教导,他所要我做的,已经完全做到了(Kataṃ buddhāna-sāsanaṃ)。我再没有新的生命(Natthi dāni punabbhavo’ti),我已经圆满了,我已经做到了佛陀要我做到的,法要我做到的。」
勤奋地,有智慧地用功,了解法,了解陷阱。持续努力用功,在法上变得坚定并获得真正的快乐。
愿一切众生快乐!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死到生——业在死亡和投生过程中的作用(0)
- ·初果圣人只剩七次人天往返。如果这七世...(0)
- ·原始佛教与现存的上座部佛教(0)
频道本月排行
- 1内观禅修中慈悲观之修习
- 1吉祥经
- 1布施的正确意愿
- 0法的赠与
- 0自我观察的重要
- 0佛陀:尊贵的医师
- 0各种快乐
- 0内观的美梦成真
- 0从一切束缚中解脱
- 0为了众生的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