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正觉,对感受的理解
2012-12-29 15:10:24   来源:   评论:0 点击:

佛陀的正觉,对感受的理解内观研究所长久以来印度的先知和圣贤都希望解开世上这个重要的谜题:生命中如此明显的问题--痛苦,以及如何可以停止痛苦。许多先知在搜寻答案的时候,发展出许多理论和哲理,有些是根...
佛陀的正觉,对感受的理解
 
内观研究所
 
长久以来印度的先知和圣贤都希望解开世上这个重要的谜题:生命中如此明显的问题--痛苦,以及如何可以停止痛苦。许多先知在搜寻答案的时候,发展出许多理论和哲理,有些是根据他们禅修或苦行的经验,其他的则仅是根据推想而得。这些先知希望知道生命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活着?如何能停止痛苦?如何免除老死?
 
佛陀在世的时代,有些思想家相信如果在生命结束的时候,人的行为够优良,那么下一世就会出生在比现在更好的世界。有些沙门(samanas)和婆罗门(brahmanas),不需依靠想象或幻相,已经可以透过各种形式的禅修练习,经验到内心较微细的状态,以及意识的更高层次。他们提出自己的理论和新的观念。这些印度圣哲达到的专注状态,对某些宗派并不稀罕,与很多思想系统有共同点。然而,它们都称不上是「完善的」。在长部(Digha-nikaya)的梵网经(Brahmajala-sutta)中我们看到六十二种这类的看法或见解(ditthi),其中大部分与以下的问题有关:
 
(1) 自我(atta)的本质:它是自觉的吗?它是永恒的吗?
(2) 世界是永恒的还是有限的?
(3) 生命(jiva)或存在(satta)跟肉体一样吗?
(4) 了解生命真理的人(Tathagata),死后还会继续存活吗?
 
因为在当时这些问题太热门,许多思想流派因而产生,有些流派有很多随徒信众。而长部(Diigha-nikaya)中的三明经(Tevijja-sutta)也在当时诞生,经文谈到婆罗门「与梵合一」的思想 (brahmasahabyata-union with Brahma)。这就是后来吠陀哲学理论的概观。
 
佛陀彻底研究过所有的思想流派,并亲身经历他们的修习或苦行,或是与他们的拥护者讨论思想观点。他的结论是,这些流派的想法都不正确,无法导向完善圆满,因此佛陀称这些为「谬误」(miccha)。他说这些人的体验或结论是由分析而来,他们的基础论点完全依赖「接触」(phassa)或者说六种感官(六根)和外界的接触。他说只要这些人未能如实了知:生起(集 / samudaya),灭去(灭 / atthangama),引人贪爱的滋味(味 / assada),由此引起的危险(患 / adinava),以及从这六种感官范围(六尘 / hassayatana)出离(离 / nissarana)的方法,他们就无法超脱这个世界。Yato kho bhikkhu channam phassayatananam samudayam ca atthangamam ca assadam ca adinavam ca nissaranam ca yathabhutam pajanati, ayam imehi sabbani uttaritaro pajanati.2
 
跟佛陀同时代的人一直都不了解从六个感官(六根/salayatana)领域中出离(nissarana)的方法,因此一直停留在「触」(phassa)的范畴中。只要人们不能真的了解「触」或是在六根接触六尘时升起的感受,他们就会停滞在贪爱或嗔恨中。不了解感受的本质是无常(anicca),就无法由感受的领域中跳脱出来,了解最终的真理。相对之下,佛陀在禅修时体验了整个六根的领域,然后了解到究竟的真理是要超越这些的,六根停止六触就停止,然后感受也就停止了(nirodha)。
 
为了达到涅槃(nibbana)的境界,他下了很大的功夫,了解到感受升起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接触(phassa),触是必要根源,触也左右了感受3。在杂阿含经(Samyutta-nikaya)的Pubba-sutta中,佛陀强调,在他完全觉悟之前想过这样的问题:「感受(vedana)是什么?感受的升起(samudaya)是什么?感受的止息(nirodha)又是什么?以及什么是让感受止息的方法?」4
 
他透过内观(Vipassana)对这些问题作了彻底的研究,他在深入的禅修中正确地了解到对感受的贪爱,贪爱感受的危险,以及最终如何出离超越感受的方法。他因此体悟到感受的真正本质,只有到这时候,他才称自己为完全觉悟的人(正等正觉者Sammasambuddha)。在杂阿含经的Nana-sutta中佛陀提到,在他深入内观修习后,所得到的知识(nana),见解(cakkhu),洞察力(panna),智慧(vijja)和光明(aloko),都比不上对感受的真正认识-感受的升起,止息,以及让感受止息的方法。他已经体验过整个感受的领域,以及感受的完全止息(nirodha)。这就是佛陀在印度菩提迦耶(Bodh Gaya)的菩提树下所证得的正等觉(Sambodhi/完全觉悟)。
 
佛陀的确发现了缘起法则(Paticcasamuppada -- the Law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为印度思想贡献了新的领域。但是当我们仔细检视这个理论,便会发现它就是解释感受的理论,而我们的感受随时都会在体内产生。很多人都知道触(phassa)和受(vedana)包含在十二缘起法中。佛陀了解感受的基本特性是anicca(无常),dukkha(苦)和anatta(无我 / 没有实体)。他超越感受的领域而体验到真理,体验到涅槃的至高喜悦(nibbanam paramam sukham)。当人超越六个感官的范围后,就能体验到涅槃的境界,这时六个根门都会停止作用,这就是六处灭(salayatana nirodha)。当感受的根门停止作用后,就不可能再有接触(phassa),于是触灭(phassa-nirodh)。这样便会到达受灭(vedana-nirodha),而到贪爱灭(tanha-nirodha)的境界。这就是导向止息的道路(nirodha-gamini-patipada),佛陀在很多开示中都有完整的陈述。5
 
他教导的通往灭苦的道路(dukkha-nirodha-gamini-patipada)或是中道(majjhima-patipada)也可以说是通往感受止息的道路(vedana-nirodha-gamini-patipada)。6
 
佛陀告诫出家众,只有在沙门(samana)或婆罗门(brahmana)完全了解感受的实相并超越它们,才算达成内观的修练。这就是涅槃(nibbana),就是最终的目标。
 
Notes:(All references VRI edition)
 
1. Digha Nikaya 1.518 - 559
2. Ibid. 1.145
3. Samyutta Nikaya 2.4.258, Tisso vedana phassaja phassamulaka...
4. Samyutta Nikaya 2.4.272, Vedana-nirodha-gamini-patipada.
5. For instance, in the Upadaya Sutta, the Dukkhasamudaya Sutta and the Lokasamudaya Sutta of the Samyutta Nikaya (2.4.105; 2.4.106; 2.4.107) the Buddha makes very similar statements.
Samyutta Nikaya, 2.4.271- 274
6. Ibid. 2.4.273 -274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感受的起因
下一篇:内观禅修中身触生受的重要性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