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陀 > 学佛 > 正文

认识佛教之四
2012-12-29 12:30:54   来源:   评论:0 点击:

作者:Ven.S.Dhammika文章来源:互联网点击数:2677更新时间:2004-8-26 4 五戒问:别个宗教的是非观念是取自主宰或神明所颁下的戒律。您等佛教徒不信主宰,那如何去明辨是...
作者:Ven.S.Dhammika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2677    更新时间:2004-8-26

4  五戒


问:别个宗教的是非观念是取自主宰或神明所颁下的戒律。您等佛教徒不信主宰,那如何去明辨是和非呢?
答:任何扎根在贪欲、慎恨和妄想的思想,言语和行为,使得我们远离涅槃清静,是不好的;任何扎根在施舍、慈悲及智慧的思想、言语和行为,使得我们趋向涅桨清静的,就是好的。要知道什么是对与不对,在主宰为中心的宗教信仰里,你所须做的事,只是去照所遵咐的去做就是了。
    但在以人为本位的宗教如佛教来说,要知道对与不对,你必须发展自我醒觉的意识及自我理解的态度。而以了解为基础的美德观念经常是比只是对所下的命令作反应是强而巩固得多了。因此要去分辨是与非、对和错,佛教徒常审视三件因缘——起心、动机、行动带给自己的后果,及带给他人的后果。若是出于善良的(也就是扎根在施舍、慈悲及智慧),若有帮到自己(你自己更有施舍心、慈悲及智慧)及帮助到别人(使他们更多施舍心、更加温馨及聪慧)。这样,我所做的事及行动就是完整的、善良的,也是有美德的。当然,从这里可产生不同的混合变化。有时我用心善良却对自己或他人徒劳无功。有时用意不算是纯正的,但行动却一样造到他人;有时善意的帮怡却换来对方的失望;有时,我们的行动是混合式的一一善及不甚善的混合。
    总结来说,当用心是恶意的,而行动无益于自我或他人,这肯定是坏的;而用心纯正而行动造益自己及他人,就是完善、纯正及好的。
问:如此的话,佛教徒有德行的准则吗?
答:有的。五戒是佛教徒的基本德行。
第一戒是避免残杀或伤害有生命的生物;
第二是避免偷窃;
第三是避免不正当的性行为;
第四是避免欺骗;
第五是避免喝酒或迷醉性药品。

问:但的确有时开开杀戒应是好的吧!比如说,消灭带病菌的昆虫、或杀你的人?
答:也许对您的想法是不错的,但对被杀的生命或人又如何?它们也像您一样希望生存下去。当您决定去杀害一只带菌的昆虫时,您的用意可能混杂着自我的关怀(善)及反感的(恶)。这行动益了你,但明显的却没益到那生物(恶),虽然有时开杀戒是必要的,但却永不是完善。

问:你们佛教徒太过关心蚂蚁甲虫的生命?
答:佛教徒在尝试培育出无排斥及包含性的慈悲。他们把世界当作一个和合的整体,而每个生命及事物都有其地位及作用,在未毁坏或干扰到自然界的微妙平衡之前,我们应小心谨慎。看看那些强调剥削自然的文明、榨取自然到最后一滴者,征服及抑制了自然,而自然也作出抗拒。空气充满毒害、河流污染不通畅,多种美丽动物濒临绝种,山林受腐蚀,即使是气候也在变化。如果人们不那么争于自我残杀及毁灭破坏,可怖的危机可能不会发生。我们实应努力去尝试去发展对生命的尊重,这是第一戒所说的内容。

问:第三戒说我们应该避免不正当的性行为,那什么是不正当的性行为呢?
答:当我们以欺诈,以感情来迷惑,或以强硬的手段逞人家与我们有性行为时,那就是不正当的性行为。通奸就是不正当性行为的一种,因为当我们结婚时,我们都许下了对伴侣忠诚的诺言,但当我们犯上通奸时便是破坏了我们的诺言及背信弃义。性应该是伴侣彼此之间互表爱意及亲蜜的行为,而且也应当促进精神及感情上的健全发展。

问:在婚前有性行为是否也是一种不正当的性行为?
答:不是,如果双方是基于爱情及互相同意下。然而别忘了,性行为在生理作用上是传宗接代,如果女方因此而怀孕可造成大问题。多数成熟及能深思熟虑的人是会把性行为放在婚后的。

问:但是说谎又如何?我们有可能活着而完全不说谎吗?
答:若真的是要靠说谎才能进入社会或是经营生意的话,这种令人震惊及腐败的现象应该是到了被改善的时刻了。佛教徒是一个决意尝试以更忠实和坦直的态度去对问题作出某种更落实、有价值的努力。

问:那好,喝酒又如何?喝一点点应该是无害的吧!
答:人们不是为着好味道而去喝酒。他们独自酌酒是为了消除紧张,在交际场合他们喝酒是为了顺从。但即使小量的酒精也会使感觉失聪并干扰醒觉的意识。大量的饮酒所造成的后果肯定是严重及破坏性的。

问:喝只那么一点点不会真的破戒吧!它只是小事吧了!
答:只不过是小事。若您连小事都做不来,你自己的承诺及意志力应不算是坚强吧!是吗?

问:五戒是消极的。它们只告诫所不应做的事,都没提到应该做的事。
答:五戒是佛教徒的基本德行水平。它们并不代表所有的德行。我们从认清自己的坏行为作起点,然后努力去制止再犯。这是五戒的作用目的。当我们止恶后,我们就开始行善。佛告诉我们应该从自我约束不去讲谎话做起,然后应去讲真话。温雅、有礼貌,而且适时的去表达自己。
    佛说:“舍掉虚假的话,他成为实语者、可靠、可信任、仰赖,他不欺骗整个世界。舍掉恶毒说词,他不会到这方或那方搬出他所听到的话,使得人们之间参差而不和。他调解那些意见分歧的人,并拉近已是做朋友的人,和谐是他所喜爱,这是他讲话的目的。舍掉粗言粗语,他所说的话将是无过患、悦耳、合宜、直入人心、文雅而且被众人所乐爱。舍掉无谓闲语,他会说的恰时、正确、恰到好处、说的是佛法并自我约束。他说的话值得人珍视、合于时宜、情理、意义分明而且一针见血。出自中部Hl 1 79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认识佛教之五
下一篇:认识佛教之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