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陀 > 学佛 > 正文

佛教小学第五课—隐士和青年的对话
2012-12-29 12:30:45   来源:   评论:0 点击: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互连网点击数:4429更新时间:2004-8-23 佛教认为获得内心自由的宁静就是幸福。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说法国青年到亚洲山地旅行,邂遇一佛教的山地修道隐士。...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互连网    点击数:4429    更新时间:2004-8-23

佛教认为获得内心自由的宁静就是幸福。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说法国青年到亚洲山地旅行,邂遇一佛教的山地修道隐士。 
来干什么?
青年答是来无人的山林寻找人生的幸福。 
隐士说:“我更喜欢另一种幸福,就是在我的内心开掘自有的幸福之泉。”
青年说这岂非没有了人世间的快乐?
隐士说人世间的快乐是外在环境赋予人的,如果环境有了变化,或一处好的地方住长了也会厌倦。 
只有内心的自有幸福通过错觉的纠正而得到,那这个人走到哪里都将幸福。 
因为那人已经没有了世间于他的束缚。 
青年问这以后将如何? 
隐士说这以后将从事工作,就是在净化自己的心灵之后,自己的人生目的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去帮助他人净化心灵,这是佛教人正当的工作和职业。 
也因为没有自己目的所以将对人无私。 
这工作的目的是成为“自由的人”——自己和别人。 

在五世纪伟大的注释者觉音那里,他注释说,自由的人就是阿罗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佛教小学第九课—认识无我
下一篇:佛教小学第四课—现代语言解释下的佛教核心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