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导的禅修主题可以分为主次两个。我们可以称为坐静。第一主题特殊意义的坐静——解脱和第二主题一般意义的坐静。
第二个主题:一般意义上的坐静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在代表古典坐静体系的泰国、缅甸佛教中有八种类型,四十多种入静方法。在代表佛教坐静发展之后的西藏体系中则有运用控制呼吸、动作等强力坐静的方法。
第二个主题的坐静中两个层次是近分入静和安止入静。这两种入静伴随着各种心理技巧的学习与熟练运用必然引导出以喜悦或宁静两大类主观体验。
近分入静层次是较一般的阶段,喜悦或宁静是由思考、信仰、集中思想于某个特定目标、甚至阅读等方式得到的。在这个阶段,喜悦或宁静可能有不同感受和深浅几百种层次,有的感受是恬静,也有感受极度清净喜悦到身体为之僵直,也有感受在花丛中遇见千万朵鲜花在开放,如尝蜂蜜甘露,身体被喜悦激动得毫毛竖立,又有见到光明的坐静者也有等。
安止入静是由集中思想于某个特定目标或感受上得到的,在这个阶段上,有八种分明的层次,在佛教称为四禅八定。想得到这种层次的入静必须有很出色的戒律道德,很好的生活环境,不投入世俗的生活。然后由锻炼心直至于精纯且能使心不松不紧的专注于特定对象上,心与对象融为一体后随之产生一个完美的心安止状态,称为第一禅。这一禅的特征是善心专注一境,喜悦,清净之乐,心的把握,心的伺察五项。一般时间可能长达半小时乃至四五小时以上心能纹丝不动于境界中。随之有对于第一禅的熟练过程,熟练后在任何地方都能在一秒钟之内进入如此安止境界。后七个层次这里因恐繁先不谈了。那是在此基础上使心反复精纯的结果。但实际中很少有佛教人士能完成此一入静程度。
这两类层次在西藏坐静体系中也是类似的,不同的只是那里在实践中运用的方法和分类不同了。
不管怎样,在东方宗教的体系中类似两个层次的入静和类似的方法是许多宗教多有的,不是佛教独有的。
佛陀教导的最大特色实际在于它的第一主题:特殊意义的坐静——它导致究竟的解脱。
鉴于任何如上的坐静(一般意义上的)产生的入静都是在专心致志练习时才有,在练习结束后心的喜悦或宁静状态就会随之变得浅,如果不适当的保持自己的言行善良,甚至会使这种喜悦或宁静状态消失。所以佛陀在这里发现了第二种方式关于解脱的坐静技术,通过训练使心达到在何时何地都不再烦恼的而充满幸福的方法。这一方法称为维巴沙那禅,今译为“非凡的视力”,即运用心看的方式。通过客观的观察来使心离开对世界的错误执著,又称为“内观”。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佛教小学第七课—佛教精神
下一篇:佛教小学第九课—认识无我
评论排行
- ·死到生——业在死亡和投生过程中的作用(0)
- ·初果圣人只剩七次人天往返。如果这七世...(0)
- ·原始佛教与现存的上座部佛教(0)
- ·葛印卡内观巴利文慈悲觀_Metta唱诵(0)
- ·突破止观——帕奥禅师(0)
- ·葛印卡老师内观禅修开示(0)
- ·中国内观报名网 丹东双灵中心 课程列表(0)
- ·论藏.法集论(0)
- ·炎夏飘雪(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