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无明? 何为无明之因、何为无明的止息、何为无明的止息之道? 不了解苦,不了解苦因,不了解苦的止息,不了解苦的止息之道——此谓无明。随著杂染的升起,便有无明的升起; 随著杂染的止息,便有无明的止息。趋向无明的止息之道,正是这条八圣道; 即,正见……正定。”
……
“何为杂染? 何为杂染之因、何为杂染的止息、何为杂染的止息之道? 杂染有三种: 感官之欲的杂染,缘起[有生]的杂染,非缘起[无生]的杂染。随著无明的升起,便有杂染的升起。随著无明的止熄,便有杂染的止息。趋向杂染止息之道,正是这条八圣道; 即,正见……正定。”
——MN9(中部)
因为无明是苦的根源……
“ 以无明为前提,升起造作[行蕴]。以造作为前提,升起意识。以意识为前提,升起名色。以名色为前提,升起六种感知媒体[六处]。以六种感知媒体为前提,升起接触。以接触为前提,升起感受。以感受为前提,升起渴 求。以渴求为前提,升起执取/维持。以执取/维持为前提,升起缘起。以缘起为前提,升起生。以生为前提,接下来老、死、忧、哀、痛、悲、惨,便都升起运作。若大一堆紧张、苦痛便是这般起源。”
“接下来,便从该无明不留余迹的退隐、止息,导致了造作的止息。 从造作的止息,导致了意识的止息。 从意识的止息,导致了名色的止息。从名色的止息,导致了六种感知媒体的止息。 从六种感知媒体的止息,导致了接触的止息。 从接触的止息,导致了感受的止息。 从感受的止息,导致了渴 求的止息。 从渴求的止息,导致了执取/维持的止息。 从执取/维持的止息,导致了生的止息。 从生的止息,导致了老、死、忧、哀、痛、悲、惨的全部止息。 若大一堆紧张、苦痛便是这般止息。”
——SN XII 2 (相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