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取蕴(巴利语:pacupādānakkhandhā)成为执取对象的五种名色法(五蕴)。要理解这个内容,应当先了解什么是“五蕴”。
目录 |
经藏记载
《长部.大念处经》:
“ | 然,诸比库!比库如何即于五取蕴法,观法而住耶?
于此,诸比库!比库[知]:‘如是色,如是色之生起,如是色之灭尽——如是受,如是受之生起,如是受之灭尽--如是想,如是想之生起,如是想之灭尽——如是行,如是行之生起,如是行之灭尽--如是识,如是识之生起,如是识之灭尽。’如是,或于内法,观法而住;又于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法,观生法而住;又于法,观灭法而住;或于法,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法’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著世间任何物。诸比库!比库如是即于五取蕴法,观法而住。 |
” |
《中部.有明小经》:
“ | 坐于一面之优婆塞毗舍佉白法授比库尼曰:“圣尼!所谓‘自身、自身。’云何为世尊所说之‘自身’耶?”[比库尼曰:]“居士毗舍佉!此等五取蕴,即世尊所说之‘自身’也。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也。居士毗舍佉!此等五取蕴为世尊所说之‘自身’也。” | ” |
《中部.空大经》:
“ | 阿难!有此等五取蕴。于此等中,比库无不观生与灭住:如是为色,如是为色之集,如是为色之灭。如是为受,如是为受之集,如是为受之灭。如是为想……如是为行……如是为识之集,如是为识之灭。’彼,关于此等之取蕴,观生与灭而住者,凡于五取蕴,其断‘有我’及慢。如是之时,阿难!彼比库如是知: ‘凡我对五取蕴[有我]与慢,我尽断之。’如是,其时有正知。阿难!此等诸善法,一向趣于善,圣、出世间而无堕[恶魔] 波旬 [之掌中]。 | ” |
《中部.蚁垤经》:
“ | 比库!龟者是五取蕴,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之谓也。取去龟者,取去五取蕴之谓。 | ” |
《中部.满月大经》:
“ | “比库!此等之五取蕴,谓: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是。”
“善哉!世尊!”彼比库对世尊所说,欢喜、随喜,向世尊更问曰:“然则,世尊!此等五取蕴以何为本耶?” “比库!此等五取蕴以欲为本。” “比库!彼取,即彼五取蕴为当然,又取异于五取蕴亦为当然。比库!于彼五取蕴中有贪欲,此即为取。” “然则,世尊!于五取蕴中之贪欲,应有相异性耶?” “比库!应有。”世尊宣曰:“比库!此处一人作如是思:‘我于未来世应有如是之色,于未来世应有如是之受,于未来世应有如是之想,于未来世应有如是之行,于未来世应有如是之识。’比库!如是于五取蕴,即欲贪之相异性。” |
” |
《中部.摩犍提经》:
“ | 汝更应有如是[思]:‘友!予实长久被此心[以五取蕴]所瞒、所欺、所诳也。’予实为取色之正取者、取爱之正取者、取行之正取者、取识之正取者也。对彼时之予、缘取而[有] 有、缘有而[有] 生、缘生而[有]老、死、愁、悲、苦、忧、恼生成之;如是有此全苦蕴之集起。 | ” |
五蕴
五蕴:色蕴rūpakkhandho、受蕴vedanākkhandho、想蕴saākkhandho、行蕴sakhārakkhandho、识蕴viāakkhandho。
色蕴
什么是“色蕴”呢?佛陀说“诸比库!所有色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色蕴。”(S.22.48)
什么是“色”呢?佛陀说“诸比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之色,名为色。”(S.22.56)这里,佛陀将色法分为两大类,其中:“四大种”是指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四大种所造之色”是指由这四大元素所组成的二十四种色法。
受蕴
什么是“受蕴”呢?佛陀说“诸比库!所有受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受蕴。”(S.22.48)
什么是“受”呢?佛陀说“诸比库!是六受身。[谓:]眼触所生受、耳触所生受、鼻触所生受、舌触所生受、身触所生受、意触所生受是。”(S.22.56)这里,佛陀是按“受”所生起的根门,将“受”分为六种。在其他经典里,佛陀说“诸比库!此等之三者,是受。以何者为三者?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S.36.5)
根据论藏,受是感受及体验目标的心所。巴利文vedana并不是指感情(感情是涉及许多不同心所的复杂现象),而是纯粹对某种体验的感受;此感受可以是乐、苦、或舍。在此,心所是指与心(即识蕴)同时发生的名法,它们通过执行个别专有的作用来协助心全面地识知目标。[1]
想蕴
什么是“想蕴”呢?佛陀说“诸比库!所有想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想蕴。”(S.22.48)
那么,什么是“想”呢?佛陀说“诸比库! 六想身是。[谓:]色想、声想、香想、味想、所触想、法想是,此名之为想。”(S.22.56)佛陀在此是依据“想”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划分的,并按外六处将“想”分为六类。
行蕴
什么是“行蕴”呢?佛陀说“诸比库!所有行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行蕴。”(S.22.48)
那么,什么是“行”呢?佛陀说“诸比库! 六思身是。[谓:]色思、声思、香思、味思、所触思、法思是,此名之为行。”(S.22.56)与“想”类似,佛陀在此是依据“行”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划分的,并按外六处将“行”分为六类。 在论藏里,“行蕴”被进一步的细分为触、思、一境性等五十个心所。[1]
识蕴
什么是“识蕴”呢?佛陀说“诸比库!所有识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识蕴。”(S.22.48)
那么,什么是“识”呢?佛陀说“诸比库! 六识身是。[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S.22.56)与“受”类似,佛陀在此是依据“识”所生起的根门,将“识”分为六种。
根据论藏,识蕴(vibbana)在此(即指论藏)列为心(citta);“心”此字通常是用于代表基于其相应心所而得以分门别类的诸“识”。巴利文citta是源自动词词根citi(认知;识知)。诸论师以三方面诠释citta(心):造作者、工具、活动。作为造作者,心是识知目标者(arammanam cinteti ti cittam)。作为工具,与心相应的心所通过心而得以识知目标(etena cintenti ti cittam)。作为活动,心纯粹只是识知的过程(cintanamattam cittam)。
“纯粹活动”这项定义是三者之中最贴切的诠释,即心纯粹只是认知或识知目标的过程。除了识知的活动之外,它并没有一个属于造作者或工具的实际个体。提出“造作者”与“工具”的定义是为了对治某些人所执取的“我见”:认为有个识知目标的造作者或工具的“恒常不变的我”之邪见。佛教学者指出,这些定义显示了并没有一个“自我”在实行识知的活动,而只有心在识知。此心即是识知活动而无他,而且此活动必定是生灭的无常法。[2]
在论藏里,“识蕴”依据其生起的因、与其同时生起的“受”、是否受到怂恿、是否与智见或邪见相应等特点被进一步的细分为悦俱邪见相应无行心、忧俱嗔恚相应无行心、舍俱疑相应心等八十九心(或一百二十一心)。[2]
五取蕴
这五法称为upādānakkhandha(取蕴),因为它们组成了执取的目标。佛陀说:“无论是那一类与漏有关及会被执取的色,是过去、未来、现在等,这一切都称为色取蕴。”再次,对于其他四取蕴的定义也是如此(S.22:48)。在此,一切能被四取(即:欲取、邪见取、戒禁取、我论取)所执取的五蕴成份皆名为取蕴。这包括了所有色蕴及属于世间的四名蕴。出世间的四名蕴并不属于取蕴,因为它们完全超越了执取的范围,也就是说它们不会成为贪或邪见的目标。[3]
- 五取蕴的共相
什么是“共相”呢?共相是指共同特征。五取蕴的共相就是“无常、苦、无我”。
什么是“无常”呢?以灭尽之义为无常[4]。也就是说,五取蕴刹那生灭,丝毫不能常住不变,全部在它生起之处灭尽无余,这就是无常。依据佛陀的教导,无常相包括“无常、毁、动、坏、不恒、变易法、不实、不利、有为、死法”共十种。
什么是“苦”呢?以怖畏之义为苦[4]。前面已经述及,五取蕴时刻为生灭所逼迫,有怖畏的人,因为无常令生怖畏这就是苦。依据佛陀的教导,苦相包括“苦、病、痈、箭、恶、疾、难、祸、怖畏、灾患、非保护所、非避难所、非归依处、患、恶之根、杀戮者、有漏、魔食、生法、老法、病法、愁法、悲法、恼法、杂染法”共二十五种。
在这里,可能会有人产生疑问,受取蕴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种,它们都是“苦”吗?佛陀说“诸比库!比库之乐受者,当应见为苦。苦受者,当见为箭。非苦非乐受者,当常见为无常。”(S.36.5)在此,乐受,因为是由变坏而苦的生起之因,故说“坏苦”。 舍受及其余三地的诸行,因有生灭的逼迫,故说“行苦”。(清净道论第十六品)
什么是“无我”呢?佛陀说“无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S.22.15)以不实之义为无我[4]。由于五取蕴时刻为生灭所逼迫,而不能自主,五取蕴不是“我”、在其中也找不到“我”、在“我”中也找不到五取蕴、五取蕴也不为“我”所有,这就是无我。依据佛陀的教导,无我相包括“敌、无、虚、空、无我”共五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