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巴利语:paiccasamuppāda naya)缘起法是:一、缘于无明,行生起;二、缘于行,识生起;三、缘于识,名色生起;四、缘于名色,六处生起;五、缘于六处,触生起;六、缘于触,受生起;七、缘于受,爱生起;八、缘于爱,取生起;九、缘于取,有生起;十、缘于有,而有生;十一、缘于生,而有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生起了这整堆苦。
目录 |
概述
- 缘起(Paiccasamuppāda)是巴利语的组合词,由3个词组合,即是:Paicca+sam+uppāda,Paicca是“因为”或“缘于”之意,sam是“正确”之意,uppāda是“生起”或“由因得果”之意,故缘于因而生起果,如此可了解“缘起法”与“轮回”。
- 缘起法包含十二个环节(十二缘起支),解释了诸有情(生命)在无止的轮回之链中,生起由一种现象到另一种现象的进程。
- 缘起法的十二个要素(十二缘起支):
- 缘于无明(avijjā)而行(sakhāra)生起;
- 缘于行而识(viāa)生起;
- 缘于识而名色(nāma-rūpa)生起;
- 缘于名色而六处(saāyatana)生起;
- 缘于六处而触(phassa)生起;
- 缘于触而受(vedanā)生起;
- 缘于受而爱(tahā)生起;
- 缘于爱而取(upādāna)生起;
- 缘于取而有(bhava)生起;
- 缘于有而有生(jāti);
- 缘于生而有老、死、愁、悲、苦、忧、恼(jara、maraa、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a、upāyāsa)。
- 缘起法基本上是解释诸“有”(存在)轮转的因缘结构,开显维持生死之轮及令它从此有(存在)转起彼“有”(存在)的诸缘。[1]
- 这显示了没有单独的因能够产生单独的果,也没有单独的果能够缘于单独的因而生起。反之,永远都是一组的缘产生一组的果。在十二因缘里只有说及一法是另一法的缘,这么说是为了指出在一组缘当中最为主要的缘,以及指出它与一组果当中最为主要的果之间的关系。[2]
经教缘起法
简略的缘起偈是:
“ | Iti imasmi sati ida hoti, imassuppādā ida uppajjati;
imasmi asati ida na hoti, imassa nirodhā ida nirujjhati.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3] |
” |
完整的缘起法是:
“ | 诸比库!何为缘起法呢?诸比库!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处,缘六处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此是全苦蕴之集。诸比库!此即是缘起。 | ” |
“ | 由无明之无余、离贪灭,有行灭。由行灭,有识灭。由识灭,有名色灭。由名色灭,有六处灭。由六处灭,有触灭。由触灭,有受灭。由受灭,有爱灭。由爱灭,有取灭。由取灭,有有灭。由有灭,有生灭。由生灭,有老死、愁、悲、苦、忧、恼等灭。如是全苦蕴之灭[4]。 | ” |
“ | 诸比库!何为老死?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老衰、衰耄、朽败、白发、皱皮、寿命之颓败、诸根之耄熟,以此谓之老。于各种众生之部类,各种众生之殁、灭、破坏、死、破灭、诸蕴之破坏,遗骸之放弃,此谓之死。如是此老与死,诸比库!以此谓之老死。
诸比库!何为生?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出生、出产、降生、诞生、诸蕴之显现,诸处之获得,诸比库!以此谓之生。 诸比库!何为有?诸比库!此等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是。诸比库!以此谓之有。 诸比库!何为取?诸比库!此等有四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诸比库!以此谓之取。 诸比库!何为爱?诸比库!此等有六爱身: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诸比库!以此谓之爱。 诸比库!何为受?诸比库!此等有六受身:眼触所生之受,耳触所生之受,鼻触所生之受,舌触所生之受,身触所生之受,意触所生之受是,诸比库!以此谓之受。 诸比库!何为触?诸比库!有六触身: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是,诸比库!以此谓之触。 诸比库!何为六处?[诸比库!此等有六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诸比库!以此谓之六处。 诸比库!何为名色?[诸比库!]受、想、思、触、作意、以此谓之名;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之色,以此谓之色。如是此名与此色,谓之名色。 诸比库!何为识?诸比库!此等有六识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诸比库!以此谓之识。 诸比库!何为行?诸比库!此等有三行:身行、口行、心行是。诸比库!以此谓之行。 诸比库!何为无明?诸比库!无知于苦,无知于苦集,无知于苦灭,无知于趣苦灭之道,诸比库!以此谓之无明。[5]。 |
” |
论教缘起法
缘于无明而行生起
- 当有情的心流还是受到无明影响时,彼行即会制造能够产生未来果的业。由此无明被称为产生行的主要缘。无明在不善业里很显著,而在世间善业里则是潜伏性地存在。所以世间善与不善行两者皆被说为缘于无明。[6]
缘于行而识生起
- 这是指三十二种世间果报心缘于行(上述二十九种善与不善思)而生起。
- 在受孕刹那,死亡有情一个累积在心流里特强的业,即会产生与该业相符之地的十九种结生心之一。
缘于识而名色生起
- 在“五蕴有”(pacavokāra-bhava)里,即是在拥有一切五蕴的界地里,“识”缘生了“名色”两者。但在“四蕴有”(catuvokārabhava)里,即在无色界天里,“识”只缘生了“名法”。而在“一蕴有”(ekavokārabhava)里,即在无想有情天里,“识”只缘生“色法”。于五蕴结生,当结生心在结生那一剎那生起时,同时也生起了受、想、行三名蕴,以及某些色聚──于人类,该些色聚是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与心所依处十法聚。由于心(识)在这些俱生名色法里是主,所以说识缘生了名色。 [10]
缘于名色而六处生起
- 当业生色生起时,它们缘助也是属于业生色的五净色生起。当诸相应心所生起时,它们缘助于此称为意处的果报心生起。换言之,果报心缘生“名”,而“名”则缘生果报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缘”(aamaapaccaya)。[11]
- 在六处当中,首五处是眼、耳、鼻、舌、身五净色,而意处则是指三十二种(世间)果报心。
- 在欲地里,“名色”缘生所有六处;在色地里,它们则只缘生眼、耳及意三处;在无色地里则只有“名”缘生意处,这是该地仅有之处,因为在其地完全没有五色处。[2]
缘于六处而触生起
- 触是心、诸心所及目标“前来相聚于”(sagati)六处当中之一处。由于“触”必须有“处”才能生起,所以说“触”缘于“六处”而生起。[12]
- 在此“触”(phassa)是指与果报心相应的触心所。
缘于触而受生起
- 每当“触”生起时,“受”(vedana)即会缘于该“触”而同时生起。“触”是识与目标接触,而在它们接触时必定会有某种缘于“触”而生起的感受。[13]
- 在此“受”是指与果报心相应的受心所。
缘于受而贪爱生起
- “受”缘生贪爱(渴爱)(tahā)。[14]
- 在究竟界上,所有不同种类的爱都是贪心所(lobha)。
- 虽然“贪爱”(tahā)可依其目标而分别,但事实上爱是依靠接触目标而生起的受。若人体验到乐受,他就会享受该乐受,而他追求该目标的目的纯粹只是因为它能够激起乐受。反之,当他体验到苦受时,他会渴望脱离苦,以及渴望会有某种乐受取代它。舍受的本性是宁静的,而这也能成为渴爱的目标。如是三种受缘生了种种贪爱。
- 值得注意的是,“受”并非无条件的缘起“贪爱”,“贪爱”的生起必定有“无明”的参与。
缘于贪爱而执取生起
- “执取”(upādāna)是四种“取” [2]:
- “欲取”是强化了的爱,是贪心所的一种呈现方式;对目标微弱或起始的贪称为爱,而强化了的贪则称为取。
- “见取、戒禁取、我语取”是邪见心所的呈现方式。缘生邪见的贪称为爱,在受到该贪的影响之下而接受的邪见则称为执取。
缘于执取而“有”生起
- “取”是“业有”之缘;在“取”的影响之下,人们才会有作为而累积了“业”。
- “取”是“生有”之缘,因为是“取”导致人们依所造之“业”再生死轮回。[2]
- “有”(存在)(bhava)有两种:业有(kamma-bhava)与生有(upapattibhava)。
- “业有”是指二十九种善与不善思,或一切能够产生新的“有”(存在)之善与不善业。[15]
- “生有”是指三十二种果报心、它们的相应心所及业生色。
缘于“有”而有“生”
- 生(jāti)是指于一个新生命里的世间果报心、其相应心所及业生色生起于其中一个生存地。[17]
缘于“生”而有老死等苦
- 一旦生发生,老死已是无可避免的,而在生与死之间也可能会生起其他苦,例如愁、悲、苦、忧及恼。这一切苦的根源即是生,所以把生列为它们的主要缘。[2]
- 因为无生之时,则无老死及愁等诸法;然而有生之时,即有老死并有与受老死苦法逼恼的愚人有关于老死的(愁等诸法),或有与受(老死以外的)彼等苦法逼恼的人无关(于老死)的愁等诸法,故知此生为老死及愁等之缘。[18]
缘起法的分析
缘起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三时、十二支、二十行相、三连结、四摄类、三轮转及二根。
三时
无明与行属于过去时;生及老死属于未来时;中间八支属于现在时。如是一共有三时。[19][20]
当十二支依三时分别时,应明白这只是为了显示生死轮回里的因缘结构。当知被归纳于某一时的缘起支并不是只在该时运作,而不会在其他时运作。事实上,在每一世里总是一起有这些互相牵连的十二缘起支。
十二支
缘起十二支是: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处;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所示的愁等词是(生之后)偶有的结果。
二十行相、三连结、四摄类
于此,在提及无明与行时,爱、取与有也已包括在内。同样地,在提及爱、取与有时,无明与行也已包括在内。在提及生与老死时,识等五果(即:识、名色、六处、触、受)也已包括在内。如是有:
- 1、过去五因,(即:过去的无明、行、爱、取、有)
- 2、现在五果;(即:现在的识、名色、六处、触、受)
- 3、现在五因,(即:现在的无明、行、爱、取、有)
- 4、未来五果。(即:未来的识、名色、六处、触、受)
如是有二十行相、三连结(即:行与结生识之间为一因果的连结,受与爱之间为一果因的连结,有与生之间为一因果的连结)及四摄类。
三轮转
三轮转是指:
- 1、无明、爱与取属于烦恼轮转;
- 2、称为业有与行的生存一部份属于业轮转;
- 3、称为生有等的生存一部份属于果报轮转。
这三轮转显示了生死轮回的方式。最为基本的轮转是烦恼轮转。在受到无明蒙蔽及渴爱驱使之下,人们投入于造作种种世间的不善与善业。如是烦恼轮转引生了业轮转。当此业成熟而产生果报时,那即是业轮转引生了果报轮转(异熟轮转)。在对这些苦乐的果报作出反应时,还沉溺于无明的人即会受到渴爱所制伏,而欲享受更多愉悦体验、执取已获得的、以及尝试避免痛苦的。如此果报轮转再引生另一个烦恼轮转。如是这三轮转不断地转着,直至无明被诸圣道根除。
二根
当知无明与贪爱是二根。无明被称为从过去直透到现在的受之根;贪爱被称为从现在直透到未来老死之根。
通过断除此二根,轮回即会断灭。对于常受老死之惑逼迫者,一旦诸漏生起,无明即再次转起。如是大贤者说示三地缠结及无始的轮回为‘缘起’。
缘起甚深
“ | 尔时,长老阿难,诣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长老阿难问世尊言:
“世尊!希有哉!不可思议哉!此缘起法甚深远,有深远相。但如我等观察,却甚明显。” “阿难!勿作如是言,阿难!勿作如是言。阿难!此缘起法甚深远,有深远相。 阿难! 因不觉、不彻见此法,此有情类,如丝缕缠结,如肿物所蔽[21],如文叉草、波罗波草[之乱杂],故不得出离恶生、恶趣、地狱之轮回。” |
” |
总结
在《正见经》(《中部·第九经》)里,沙利子尊者受到询问以解释无明之因,而他回答道:“当漏生起,无明即生起”。在询问他什么是漏的因时,他回答道:“当无明生起,漏即生起”。由于在诸漏当中最为根本的即是“无明漏”(avijjasava),沙利子尊者所说的意谓了任何一世的无明都缘生于前一世的无明。这即成立了无始(anadikam)轮回,因为任何一世的无明都缘生于前一世的无明,而如此往回推是无尽的。
终止无明的方法就是终止“漏”。终止“漏”必须依着“八圣道”而行。沙利子以这段文作为此经的结语:“朋友们!当一位圣弟子像这样知道漏,像这样知道漏的集,像这样知道漏的灭,像这样知道通往漏灭之道;他就能完全舍断贪的随眠,除去瞋的随眠,根除‘我是这个’的见和慢的随眠,断无明,生明,就在现世今生达到苦的边际。朋友们!这样就是圣弟子拥有正见,见解正直,对法具足正信,达到正法。”[22]
参见
注释与引用
- ↑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缘之概要 缘起法 节三之助读说明:Dependent arising is essentially an account of the causal structure of the round of existence(vatta),disclosing the conditions that sustain the wheel of birth and death and make it revolve from one existence to another.
- ↑ 2.0 2.1 2.2 2.3 2.4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缘之概要
- ↑ 《经藏·相应部》 S.12.37、S.12.61.~62、S.55.28.
- ↑ 巴利经藏·相应部·因缘篇·第一 因缘相应·第一 佛陀品·第一 法说 S.12.1.1.1
- ↑ 巴利经藏·相应部·因缘篇·第一 因缘相应·第一 佛陀品·第二 分别 S.12.1.1.2
- ↑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缘之概要·缘起法·节三之助读说明:When the mental continuum of a living being is imbused with ignorance, then his volitional activity generates kamma with the potency to produce results in the future.
- ↑ 根据经教法的解释,无明是没有四圣谛的智慧。根据论教法,无明是没有对以下八事的智慧:四圣谛、过去世、未来世、过去世与未来世、缘起。
- ↑ 八大善心及五色界禅那善心里的思整体地被称为“福行”(puābhisakhāra);十二不善心里的思则被称为“非福行”(apuābhisakhāra);而四无色禅善心里的思则被称为“不动行”(ānejabhisakhāra)。
- ↑ 菩提尊者英语编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节三之助读说明:That is , the kammic formations--the twenty-nine wholesome and unwholesome volitions--condition the arising of the thirty-two kinds of resultant consciousness. At the moment of conception one especially potent kammic formation accumulated in the mental continuum of the deceased being generates one of the nineteen types of rebirth consciousness in the realm appropriate for that kamma to mature. thereafter, during the course of existence, other accumulated kammas generate other resultant types of consciousness according to circumstances, as explained at V, ##27-33.
- ↑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缘之概要:节三之助读说明
- ↑ 《清净道论》.第十七品为什么说名色是六处的缘呢?因名色存在之时而(六处)存在故。即此名此色存在之时而有彼彼之处,非因其他。这就是“此有故彼有”。
- ↑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缘之概要:生起于眼处的触名为“眼触”。它是眼净色、色所缘及眼识之相聚于一处。其他的耳触等也同样地依靠各自的处生起。“意触”则是与除了双五识之外的二十二果报心相应的触。
- ↑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缘之概要:“受”有六种: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及意触生受。在感受的素质方面,受依据其处及目标可以是乐受、苦受或舍受。
- ↑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缘之概要:贪爱有六种:(颜)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及法爱。每一种又可依以下三方面分为三种:一、纯粹只是渴爱欲乐;二、渴爱有(生命),即含有常见(sassatadihi)的渴爱;三、渴爱断灭,即含有断见(ucchedadihi)的渴爱。
- ↑ 菩提尊者英语编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节三之助读说明:Active existence denotes the twenty-nine types of wholesome and unwholesome volition, or all wholesome and unwholesome kamma that leads to new existence.
- ↑ 菩提尊者英语编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节三之助读说明:The essential conditi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a future birth lies in wholesome and unwholesome kamma, that is, in present kammically active existence.
- ↑ 菩提尊者英语编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节三之助读说明:Here birth(jāti)means the arising of the mundane resultant cittas, their cetasikas, and kamma-born matter in a new life in one or another realm of existence.
- ↑ 《清净道论》.第十七品
- ↑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缘之概要(Paccayasagahavibhāga)·节五·菩提比库原文:How? Igorance and kammic formations belong to the past; birth and decay-and-death belong to the future; the intermediate eight factors belong to the present. Thus there are there periods.
- ↑ 叶均汉译《摄阿毗达摩义论》第八·摄缘分别品:三时:即无明与行为过去时;生、老死为未来时;中间八(支)为现在时。
- ↑ 《汉译南传大藏经》经注:“如肿物所蔽” gulagunthika-jata名义集,此相当于汉译(北传)之“如乱丝”。
- ↑ 巴利经藏·中部·第九经·正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