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巴利语:sīla)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义,通常也指道德规范、好品质、良善的行为、佛教的行为准则等。对在家人来说,要守护好五戒,有条件的话应持守八戒。对于比库来说,有四种遍净戒。
目录 |
律藏
“ | “戒”者,凡是由世尊所制立之学处,此名为“戒”,修学此“戒”者,称为“受学戒”。 | ” |
经藏
《增支部·三集 ·第四·沙门品》:
“ | 诸比库!世间有比库,戒行全分,定行一分,慧行一分。凡是细、随细之学处,彼虽犯此亦还于净。何以故?诸比库!我不因此而说彼[虽为圣人]是无堪能者。然而,凡于根本之净行 [及]顺应于净行之中,彼之戒是坚固,又坚住于戒而受学学处。彼能尽三结故,成为预流、不堕法、决定、趣于正觉。
…… 戒行全分,定行一分,慧行一分……彼能尽三结故,贪、嗔、痴薄故,成为一来,唯来此世一次,即作苦之边际。 …… 戒行全分,定行全分,慧行一分……彼五顺下分结尽故,成为化生,于彼处般涅槃,从彼世是不退转法。 …… |
” |
什么是戒
戒即离杀生等或实行于义务行[1]者的思(意志)等之法。《无碍解道》说[2]:“什么是戒?即思戒,心所戒,律仪戒,不犯戒”。此中:完成不杀等或完成义务行者的思名为“思戒”。离杀生等的离[3]名为“心所戒”。其次舍杀生等的七业道[4]之思名为“思戒”。“舍贪欲而离贪心住”[5]等所表现的无贪、无瞋、正见之法名为“心所戒”。[6]“不犯戒”,即受持戒律之人的身口等不违犯于戒。
什么是戒具足
“ | 迦叶!今如来出现于世,阿拉汉、正等觉者……乃至……如沙门果经第四0--四二节之广说。见微量之罪过而怖畏,受持学处而学习。具足清净之身业、语业者,以过清净之生活,守护诸根门而戒具足者,则具足成就正念、正知。 迦叶!何为比库戒具足耶?迦叶!于此,比库舍离杀生、远避杀生、离杖、舍刀、有羞耻、具慈悲心、怜愍利益一切生类而住。又,此乃比库戒具足之一……乃至……如沙门果经四三--六二之广说。有某沙门、婆罗门之诸尊者,受食信施而以横明谋求邪命之过活。犹如:祈愿、还愿……乃至……与根药、草药、泻药等;远离如是徒劳无益、横明邪命之过活。此乃比库戒具足之一。
迦叶!于此,如是戒具足之比库,由于戒之防护,故于何处,皆不见怖畏。迦叶!犹如灌顶即位,降伏仇敌之刹帝利王,于何处皆不见怖畏。如是,迦叶!戒具足之比库,由戒之防护故,于何处皆不见怖畏。此为具足圣戒蕴,彼内心感受无垢清净之安乐。迦叶!如是为比库戒具足也。 ....... 迦叶!某沙门、婆罗门有诸戒说;彼等以种种方便赞叹戒。迦叶!然,唯关于最殊胜之圣戒,我未曾见有与我相等者,何况能比我殊胜耶?故我之增上戒而言,实最殊胜。 |
” |
戒的语义
戒为戒行的意思。即正持──以身业等善持戒律而不杂乱的意思;或确持──保持一切善法的意思。[6]
戒的相、味、现起、足处
- 戒虽有思等的种种区别,总不出于以正持身业等及保持善法的戒行为相,所以说戒之相为戒行。
- 此戒能摧毁诸恶戒,是以作用之义为味;其次具诸无罪之德,是以成就之义为味。
- 现起(pacc-upahāna,为现状)
- 所谓“身净、语净、意净”,这是说净为此戒的现起。
- 因为由净性的显现而取为状态故。智者曾说惭与愧为戒的足处。足处是近因的意思;因为有惭愧才能产生及存续戒律,如果没有惭愧便不能产生及存续戒律。
持戒的功德
经中说:“诸比库!若有比库,愿为诸同梵行者所喜爱、欢悦、尊重、礼敬,彼当圆满一切戒”[7]。这都是说始于喜爱欢悦等而终于漏尽的诸戒的功德。
- 一、持戒是上座部佛教的传统;
- 二、持戒为今生来世福乐之因;
- 三、持戒乃禅修解脱之本;
- 四、持戒能令正法久住。
戒有几种
- 一种
- 依一切戒自己的戒相为一种。
- 二种
- 三种
- (1)依下、中、上有三种;
- (2)如是依我增上、世间增上、法增上;
- (3)执取、不执取、安息;
- (4)清净、不清净、疑惑;
- (5)学、无学及非学非无学等有三种。
- 四种
- 五种
- (1)依制限遍净戒等有五种;这在《无碍解道》里说过:“五种戒,即制限遍净戒、无制限遍净戒、圆满遍净戒、无执取遍净戒、安息遍净戒”;
- (2)如是依断、离、思、律仪、不犯等有五种。
戒的杂染
(杂染)于毁坏等性,包摄(一)为利养名誉等因而破戒及(二)与七种淫相应者。
戒的净化
(净化)不毁坏等性,包摄于(1)不毁坏一切学处,(2)对于已破而可以忏悔的戒则忏悔之,(3)不与七种淫相应的,(4)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强情、激情、慢、过慢、骄、放逸等恶法的不生,(5)少欲知足减损烦恼等德的生起,而且不为利养等因而破戒,或因放逸而破者已得忏悔,或者不为七种淫相应及忿恨等恶法所害者,都名不毁坏、不切断、不斑点、不杂色。因彼等(戒)能得无束缚的状态故称自由,为识者所赞叹故称识者所赞,以不执取于爱见故称不执取,能助成近行定或安止定故称定的助成者。是故不毁坏等性为诸戒的净化。
- 当以二种行相成就净化:
综述
- 戒是三学中的增上戒学;
- 为三明的近依(强因),因为只有依于戒的成就而得通达三明的;
- 避二边而行中道;
- 超越恶趣等的方便;
- 以彼分断而断烦恼[10];
- 诸惑违犯的对治;
- 恶行杂染的净化;
参见
注释与引用
- ↑ 义务行(Vattapatipatti)即比丘在寺内事师和扫除等的义务。
- ↑ Pts.I,44.
- ↑ 离(virati)即指正语、正业、正命的离心所。
- ↑ 七业道(satta-kammapatha)即于身三口四意三的十善业道中除去意三的七善业道。
- ↑ D.I,71.
- ↑ 6.0 6.1 《清净道论》.说戒品
- ↑ M.I,33.
- ↑ 七罪聚(Satta àpattikkhandha)即巴拉基咖、桑喀地谢沙、土喇咤亚、尼萨耆亚巴吉帝亚、应悔过、恶作、恶说。
- ↑ 《清净道论.序论》: “何为初善法?即是极净戒,又如“诸恶莫作”等语,都是说明以戒教为首的;复次得无后悔之德故为善。”
- ↑ 《清净道论.序论》: “彼分断(tadavgappahana),分分而断,以各种善而对治各种恶,如以灯破暗一样。”
- ↑ 《清净道论》.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