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道论》-四十业处
宝峰禅寺禅修营
2007年6月4日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3X)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等觉者! (三遍)
根据上座部佛教的传统,无论我们是在讲经,还是在做任何的功德、做羯摩乃至到在书里面,当我们打开第一页,上面肯定会出现有“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这样的字眼,它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想跟大家先来讨论一下。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在发的这一张(纸上面)巴利语的那一页,就是有《随喜功德》那一页的第一行跟第二行,第一行是巴利语,用罗马体的巴利语,第二行是它的意思。
第一行是namo,namo是礼敬、恭敬的意思,这也是我们经常念到的。
Tassa,它是作为一种谓格,巴利语有八个格,名词有八个格,这个是谓格,它的词根是ta,ta的意思是他、那位;tassa就是给他,为了那一位,所以用英文来说就是“to him”(给他),这里的ta(他)是指佛陀、世尊。
接着下面的是bhagavato,古代翻译成「婆伽梵」或者「婆伽婆」,它的意思是世尊,要分析来说就是bhaga+vant,bhaga的意思是祥瑞、吉祥、贤的,再加vant是具足,所以是bhagavant,这里也是作为为格,所以是bhagavato,因为古代一直都翻译为「世尊」,连玄奘大师也翻译为「世尊」,所以我们也顺古不新翻,因此,我们也翻译成「世尊」。
Arahato,araha是有资格、应当、堪任、堪能、有能力的意思,古代有时候也翻译成「应供」,其实「应」才是它本身的意思,现在来说就是「资格」的意思,他有资格领受一切的礼敬、供养、恭敬。在古代,翻译成「阿罗汉」,有时候也翻译成「阿罗诃」。
Sammàsambuddha,sammà是正,正确的正,与邪相对。比如我们说到的八圣道:正见(sammàdi??hi)、正思维(sammàsa?kappo)、正语(sammàvàcà)、正业(sammàkammanto)、正命(sammà-àj?vo)、正精进(sammàvàyàmo)、正念(sammàsati)、正定(sammàsamàdhi),这里的正都一样的是sammà,梵文叫做samyak。接着sambuddha,这里的sam是等的意思,平等的等,buddha它是名词的形式,它的动词形式是budh,是觉悟、醒悟的意思,它的名词形式是觉者,觉悟了的人,所以古代翻译成「佛陀」,也就是觉者。
在《清净道论》里把sambuddha解释成「自觉」,因为一切的佛陀都是无师的,没有导师的而自己觉悟了真理的、觉悟了圣谛的,所以也可以称为自觉者。在这里sammàsambuddha的意思是正等觉或者正自觉都可以。然后再加上后面的ssa,这里的ssa跟前面的tassa的ssa都是同一个格谓。Tassa是对他、给他,是表示我们礼敬的对象,我们礼敬的目标,是给他,他是谁呢?他就是世尊、他就是阿拉汉、他就是正等觉者,所以古代把sammàsambuddha也翻译成「三藐三菩陀」,或者「三藐三菩达」。
如果说要用古代的音译来说,就是「那摩达萨,婆伽梵多,阿罗诃多,三藐三菩陀(或者三藐三婆陀)」的意思。因此,我们一般不论是在上课,还是讲经,都会先用巴利语来礼敬我们的世尊――佛陀。
这句话在巴利圣典,在经典里面是非常常用的。当一些在家居士,乃至婆罗门,当他们听到了对佛陀功德的称赞之后,他们都心不由衷地都发出了“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这样的感叹,对世尊的礼敬,从心而生的礼敬。
大家已经知道了我们无论是在做任何有功德、有利益的事情的时候,我们都先礼敬世尊、阿拉汉、正等觉者。现在大家一起上课,在上课之前也让我们一起合掌来礼敬世尊、阿拉汉、正等觉者。
各位法师,各位大德:
现在开始,就继续来讲我们讲课的内容就是《清净道论》。
在上一节课,我们简单地讨论跟学习了《清净道论》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统当中对于教理跟对禅修方面的地位,接着我们又分析了《清净道论》的意思,就是《清净道论》(Visuddhi Magga)的语义,同时我们也根据《清净道论》论本里的《序品》讲到了那一首偈颂,就是「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库,彼当解此结。」大概的分析,因此,在上一节课可以说是略讲了清净之道是什么意思。清净之道,这里的清净是指「远离了一切秽垢的究竟清净的涅槃」的意思。道就是通往涅槃之道,证悟涅槃的道路,也就是戒、定、慧,换一句话说就是在戒清净的基础上修习止、观。这是在上一节课简单地讨论过,所以可以说是略讲。
今天将进一步来学习在《清净道论》里面所揭示的道次第。一般上来说,有些人如果只是从字面上来看可能会认为《清净道论》是南传上座部佛教教理的集大全,或者说可以称它为南传佛教的百科全书。很多各国的佛教学者都去研究它、学习它,然而,《清净道论》的真正意义并不只是停留在它的完整系统、它的文字上、字面上而已,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禅修者可以由一个凡夫通过不断地修习禅修的资粮、修习止观而在今生今世证得涅槃、断除烦恼的一种过程,也就是我们平常所提到的道次第,修道的次第、行道的过程。
正如我们在上一节课谈到,《清净道论》所说的总纲,所说的内容就是戒、定、慧这三种内容。有时候我们也可以把《清净道论》里面的清净理解成七清净。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清净道论》在一方面它是在指导修习戒、定、慧的方法,在另一方面它也可以说是在讲述修习七清净的方法。
七清净的方法在《长部》和《中部》都有记载。在《中部》有一部专门讲七清净的经典,这部经典叫做《传车经》。在北传佛教的《中阿含经》里面也有一部叫做《七车经》的,这部经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讲述七清净,而这七清净也是一种次第的关系,它不是一跃而成的,而是一步一步的。
在《传车经》里面,通过两位阿拉汉的对话,而且用比喻来说明修行七清净的次第。当时沙利补答(Sàriputta,舍利弗)尊者就问本那满答尼补答(Pu??amantàn?putta,富楼那满慈子)(*录音中是说:马哈咖比那(Mahàkappina,摩诃劫宾那))尊者说,因为当时他们两位还不认识,以前素未谋面,但是沙利补答尊者就听到了本那满答尼补答尊者非常有辩才、非常有智慧,而且本那满答尼补答尊者是四无碍解第一的弟子。因此,他也慕名而去,然后听说本那满答尼补答尊者已经去到一棵树下作午间的休息。休息之后,沙利补答尊者就去到他那里,互相问候之后,他就问:
「Avuso(这是佛世尊在世的时候比库们互相称呼的,就是贤友、朋友、同修的意思。),你证悟涅槃是不是通过修行戒清净而证悟的?」
本那满答尼补答尊者说:
「不是,我不是通过修行戒清净而证悟的。」
沙利补答尊者接着说:「那你是不是通过修习心清净而证得的?」
「也不是通过修行心清净。」
「那是修行见清净呢?」
「也不是通过修行见清净。」
……
从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一直问到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七种清净都问了,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那接着他说:
「那这样的话,你是不是不用这七种清净?」
他说:「不是,我必须要通过这七种清净而达到涅槃的,证悟涅槃的。」
「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问你是不是通过戒清净?您说不是。心清净?不是。那问你说离开这七清净又不是,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于是本那满答尼补答尊者就举了一个例子来回答:
「比如说现在有一个国王,他要从这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他必须要从这里到一个地方;之后他要坐马车去下一个地方;他到达了那个地方,他要下马车,下了马车之后,他要换另外一辆马车;然后再坐到另外一个地方又再下马;一共他坐了七辆车才到达那个地方。」
就正如现在我们如果想要去缅甸的帕奥禅林的话。那么,我们必须要先在宝峰寺坐车到靖安县或者坐车到南昌;到南昌之后,还要坐飞机到广州或昆明;再由昆明坐飞机到仰光;到达了仰光之后还要坐汽车,坐到毛淡棉;毛淡棉还要再坐车到帕奥禅林。
就是说要经过这么一站、一站地换乘一种交通工具,通过这样才能够到达我们要去的目的地,它的意思就是这么样。
「同样地,如果你问我说一个人只是通过戒清净就能够证悟涅槃,那得到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就比如说我现在只是坐这里的巴士到达靖安县,是不是通过这样就到达了缅甸帕奥禅林呢?得到的答案当然是「不是」啦,那么,它是一步、一步的。这里说的这七种清净,它是一种次第的关系,而这次第是缺一不可的。
这七种清净其实也是在讲三样东西,它就是戒、定、慧。戒、定、慧也是次第的关系。首先,我们必须得修行戒,要清净戒行,镇服粗重的烦恼,之后我们才修习心。戒在经典里面通常也叫做adhis?la,就是增上戒、增上戒学,为什么称增上(adhi)呢?因为「戒」它必须得要更殊胜的,必须得增上的,不是为了戒而戒。
因此,在《大般涅槃经》(Mahàparinibbànasuttaü)里面,世尊强调了不止七次,在一部经里面强调了不止七次,说到了:
「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修习戒,能得大果报大功德的定。完全修习了定,能得大果报大功德的慧。完全修习了慧,能使心从诸漏中,也就是欲漏、见漏、无明漏、有漏中解脱出来。」
因此,这一段很简短的开示也揭示了我们要使心从诸漏中解脱出来,心要解脱一切的烦恼,要断除一切的烦恼必须得先修戒,戒之后再增上地修定,定之后再增上地修慧,修慧才能解脱。因此,七清净里面戒清净是属于增上戒学,心清净称为增上心学,增上心学在我们修行当中称为止。止是心的平静的意思,由止而得定,定是止的功德。
因为,定是慧的强力的助缘,定也是慧产生的近因当我们修定,具足了定,有强而有力的定后,然后我们接着再修习观,观是作为修习慧学的方法,而慧是观的功德。因此,在上一次课的时候就讲到了,说到的「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修习心与慧就是修习止观,因为由止而得定,由观而得慧,有了慧才有解脱与解脱知见。
因此,有时候我们也称为五种功德或者称为五份法身的,就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从七清净的分法来说它是偏重于慧学的,因为七清净的第一种清净――戒清净是属于增上戒学,第二种心清净是属于增上心学,接着的四种清净是属于增上慧学,最后一种清净已经是属于解脱,属于出世间的范畴。在这里我们说增上戒学、心学、慧学还是属于世间的道次第。到了出世间,如果说道次第只有四种次第,也就是四种圣道、圣果。
在《清净道论》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一种分法,讲到如何修习慧。我们打开408页,408页最后那一段是「当如何修习」,其中的第二行:
「(一)戒清净,(二)心清净的二种清净是慧的根。(一)见清净,(二)度疑清净,(三)道非道智见清净,(四)行道智见清净,(五)智见清净的五种清净是慧的体。是故应以学习遍问而熟知于(慧的)地的诸法,而成就(慧的)根的二种清净之后及为完成(慧的)体的五清净而修慧。」
因此,可以说这七种清净是围绕着慧来说的。
我们现在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就是用一棵树来说明这七种清净的关系,或者说戒、定、慧三学以及《清净道论》里面所揭示的道理。这只是一个示意图,如果我们要修行而结出出世间的果,我们必须得先要扎根,根必须要扎在大地上,然后才能够长出树苗,然后树苗成长而有树干、树枝和枝叶。这是作为根,然后才会有树干,或者称为体的,它是生长在地上,这里的慧体巴利叫做pa¤¤àsar?ra,sar?ra的意思是舍利的意思,舍利本来是身体的意思,地是bh?mi,根是m?la。
在七种清净当中,戒清净和心清净是作为根,树根与树干是分不开的,如果离开了根就谈不上树本身。因此,如果离开了戒,离开了定,谈不上修慧。在戒不清净的情况下如果修习定是很危险的,因为这种定没有得到戒的保护,有时候可能会诱发为邪定都有可能,因此,在修习定之前我们非常强调一定要守好戒,要持好清净的戒。
如果说一个人想要证得禅那,如果他的戒不清净的话,根据障碍法的分法来说他是不能够证得禅那的。然后,有了戒之后我们再修定,在具足了定的基础上我们再修慧。定包括了两大类的定:一类是近行定;一类是安止定。我们等会儿再稍微详细地讲一下。
之后再修习慧,慧必须建立在慧地上,慧地是什么呢?在《清净道论》里面讲到了慧地,慧地包括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四圣谛、缘起。慧地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修观(vipassanà)的所缘,慧是能缘,慧地是所缘。
在观智当中从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我们可以说这些都是属于观智的发展,观智的次第,但观智是属于能观,所观的是什么呢?所观的就是慧地,观什么?观的就是蕴、处、戒、根、地、缘起。
这里所说的蕴是指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五种蕴。
处是六处,包括内六处和外六处,因此也可以称为十二处,它们依次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
十八界其实是十二处的更细的分别,也就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接着是颜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以及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一共十八界。
根是二十二根,比如说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男性根、女性根、苦根、乐根、忧根、不苦不乐根,还有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等等这些二十二根。
谛是四圣谛,苦谛、苦之因的谛是苦集的谛、苦灭的谛、导致苦灭之道的谛。
缘起也可以说是十二支缘起。有时候我们也可以把它分为名色法,如果我们说到名色法,它只是指世间的,如果说到蕴它也只是指世间的,不包括出世间的,但是如果说到处、界、谛、根都包括了出世间的,所以这些都包括了世间与出世间。如果说缘起的话,在观照的时候有两种方法观照:
一种是属于anuloma,顺观;
一种叫做pa?iloma,逆观。
逆观的也包括了出世间的。然而在修习慧的时候,在修习观的时候,修vipassanà的时候是不包括出世间的,我们不可能观照涅槃为无常、苦、无我,观照了也是属于无效的观照,我们观照的是世间,出离的是世间,断除的是烦恼。因此,观智的所缘只是指世间法,是行法、有为法,这些是观智的所缘,我们称为慧地。有了慧地才能够长出慧、慧体本身。慧体就是接着的那四种清净,就是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而智见清净它是属于慧的果。
我们大概地分析了三学与七清净的关系,那么接着下来再稍微详细地讲一讲。如果说要更详细地、要广说《清净道论》,还得请我们的林海法师到时候具体地讲,现在我们只是大概地讲一下戒、定、慧的道次第和修行次第。
如果说修行戒,培育戒清净,《清净道论》里面主要是依照四种遍净戒来说的。遍净巴利叫做pàrisuddha,pàri是完全的意思,suddha是清净,没有污染的清净。四种遍净戒是那四种呢?它们是:
第一别解脱律仪戒(Pàtimokkhasaüvaras?la);
第二是根律仪戒(Indriyasaüvaras?la);
第三是活命遍净戒(aj?vapàrisuddhis?la);
第四是资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s?la)。
对于这四种遍净戒我们在接下来讲戒的时候,还会更详细地讲,在这里略带过就可以了。
接着讲的是心清净。心清净在《清净道论》里面说到了:“Cittavisuddhi nàma sa upacàrà a??ha samàpattiyo.”(*录音里面说:Cittaparisuddhi nàma sa upacàrà a??ha upanno.)它的意思是:称为「心清净」的是近行定与安止定。近行定与安止定是指功德上来说的,修定所得的功德上来说的;然而真正我们要修习心清净,我们就要培育四十种止业处(samatha kamma??hàna),四十种止业处它们分别是: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种梵住、四种无色、一种分别以及一想。
十种遍是指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光明遍以及限定虚空遍,这十种是取物质的质材跟颜色来修习的。
当知这里所说到的地、水、火、风的遍是概念法的地、水、火、风,它不是我们在修习四界分别里面的地、水、火、风,它们有根本的区别,我们不能够把这里所说的地遍、水遍、火遍、风遍的地、水、火、风理解成四界分别的地、水、火、风。
因为这里所说到的地遍的地是概念的地,我们平时所见到的这些大地、土壤,是这里的地。水是指我们平常看到的水,火是燃烧的火,风就是飘来吹来的风,这些都是属于概念法的范畴,pa¤¤atti而不是paramattha dhamma。但是我们在修四界分别的时候,我们就是要通过观智去透视见到了paramattha dhamma,就是胜义法或者究竟法的范畴,所以,虽然在名词、在名相方面是一样,然而它们有根本的区别。
接着是四种颜色,这里的颜色也是属于概念法,我们说要修习青遍一样,青巴利叫做n?la,n?la古代翻译成青,现在的意思就相当于蓝色或者偏于绿色都可称为n?la,然而有时候深褐色也可以称为n?la,乃至到浅黑色也可以称为n?la,就是青色。如果我们取这一种颜色为遍相来修习,也是可以证得禅那的。接着是p?ta,p?ta是黄色,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黄的颜色;lohita就是红色;odàta是白色,就是青、黄、红、白这四种颜色。
然后光明遍,光明遍就是我们平时所看见的那种光,取太阳光也好,取蜡烛的光也好,我们都可以通过修光明遍而证得禅那。
还有限定虚空遍,限定虚空遍是在一个空间当中我们专注于它的虚空,通过专注它的虚空然后慢慢地再把它扩大,而证得禅那。
举一个例子,我们现在要修习地遍(odàta kasi?a),如何修习kasi?a呢?我们简单地介绍,如果具体的话还要讲到禅那的次第,要必须得花时间来讲。我们现在简单地讲如何修习白遍,在修习白遍的时候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可以取外相的修习方法,就是用我们的眼门来取相;
第二种是从意门来取相的修习方法。
《清净道论》里面讲到的是以眼门来取相的。取什么相?这里的相,我们可以先作一个mandàra,古代翻译成曼陀罗,mandàra是圆的意思,取一个圆相。如果想修白遍的禅修者,他可以先去找一块黑色的布,或者说颜色非常深接近于黑色的布。大概可以一肘那么长或者更大一点,四方型深色或者黑色的布,之后他再去找一块白布或者白纸,必须得非常洁白而没有脏点、没有污点,也没有褶皱,然后它的直径大概可以是一张手的量,直径不是半径,直径是一张手的量。
然后就取它是一个完全的正圆型,不要是椭圆型,把它剪出来,剪成正圆之后可以贴在这块深色或者黑色的布上,之后可以挂在墙上,或者说把一张桌子稍微有点倾斜,倾斜度是60度角为度,然后就放在自己的面前,之后就找一个安静的、没有干扰的地方坐下来,然后正好面对着相,面对着这个圆相。
之后,我们可以微微地张开眼睛类似于初开的莲花瓣,然后看着这个白色的相,心中作意它是:「白、白、白……」「odàta、odàta、odàta……」这是巴利语,就是:「白、白、白……」这个时候不应当去注意这张纸,也不应当注意这张纸的硬,只是注意它的颜色就够了,然后它的颜色的范围只是那一个mandàra,那个曼陀罗,那个相,就是圆的相,如果这样数数取相,然后当你闭上眼睛的时候如果有个白色的圈现起,这个叫做取相。
而之前由于作白色的圆相乃至到一直看着作意它是白、白、白……这个叫做遍作相(parikamma-nimitta)。如果当闭上了眼睛,出现于意门已经有一个白色的圆相,白色的曼陀罗(mandàra),这个时候称为取相(uggaha-nimitta)。但是,在没有定力的禅修者刚刚开始修习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困难,这是非常普遍的。就是如果你想要去取白色的遍相,你就应把那些遍作的相全部作好,而且数数取相,然后当你一直看的时候,一闭上眼睛怎么样?大家有没有修习过白遍?一闭上眼睛那个时候面前出现的已经不是白色的了,一团黑抹抹的东西,是不是?
因为没有定力的关系,所以想要修习白遍的人不应当灰心,应当数数取相,一直取到成功为止。如果当他一闭上眼睛白色的相已经呈现在他的意门面前,这个时候他应当数数地再取:「白、白、白……」如果白色的相已经消失了,或者说白色的相已经变形了,应当再回到原先的相上面去取相,注意它是「白、白、白……」
一直到一闭上眼睛这白色的曼陀罗又呈现于意门,然后再一直注意,如果取相成功,他可以继续地不断努力地在每一座当中他可以继续取白色,取「白、白、白……」如果当他的心一直都能够专注在这白色的取相上,他会发现到这个白色已经慢慢地超越了眼睛所看到的那样的观念。反而有时候你用眼睛再去看你之前取的那个圆的白相,你会发现白相已经很粗了。
呈现于你意门里的白相就好象在秋天万里无云,秋天的黑夜一轮明月那么明亮,而且你会发现到当你在十五或十六晚上你所看到的月亮还是有污点的,而你所取到的白色的相是更皎洁、更白的、更洁白的,然后你就数数地作意它,你会发现这个白会越来越纯洁,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清澈,这个时候就称为pa?ibhàga-nimitta,是似相。
之后持续地专注于相上,不断地思维它是「白、白、白……」「odàta、odàta、odàta……」一直到你可以专注在白色的相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如果那个时候你的心是不动的话,是没有盖的话,没有任何杂念的话,那么,有可能就是证得了初禅。这个是白遍的修习。
如果说地遍的修习,《清净道论》里面也有非常详细的说法。大家可以详细地去看,这里只是举白遍为例子,然而,这种方法是属于粗的修习方法,因为这是针对初学者,没有定力的初学者。
如果对于有禅那的禅修者来说,他修白遍就不用那么辛苦了,他甚至可以在一座,甚至不用一座,而可以在半个小时当中,他都可以从取到相而入到禅那。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一个已经有了禅那、有了第四禅的禅修者,他可以通过修习阿那巴那依次证得了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然后在第四禅出定之后他可以先观照自己的三十二身分,再观照外在的三十二身分,然后他再取坐在前面的禅修者的骨相,这个时候他可以看到很清晰的前面就是一堆白骨坐在那里。
然而,他不应当去专注除了头骨之外的其它那些骨相,他只是专注在后面的头盖骨这个圆相上,这样的话他会发现到他很快就会看到,在他意门、在他前面呈现有一个大概那么大的一个白色的圆圈、一个圆相,这个时候他不应当去再注意它「这个是骨」,也不应当去注意它形象,也不应当去注意骨的硬,他只是知道这个是白色,然后就不断地念:「odàta、odàta、odàta……」就是「白、白、白……」只注意它的颜色,这个时候他会发现到很快地在他面前有一个很清澈的、很洁白的mandàra圆相出现。
这个时候他应当再决意:「我把这个白色的相再扩大。」如果他扩大成功的时候再扩大,扩大到成功了再扩大,而且每一次扩大都必须很稳,扩大的时候心不能够有晃动,如果这样的话再慢慢扩大,扩大到他所坐的整个禅堂;然后再扩大到整个寺院;寺院周围的村落;乃至到一个乡、镇;一个县;一个省;整个国家;最后到整个轮回世界。他发现到他极目望上去,当然这不是睁开眼睛望,都是一片白色的。
这个时候,他可以决意说:「我只专注在我面前的那块白色。」这个时候因为他之前已经有了第四禅的基础,所以很稳固,他要再取白相,把遍相扩大,那是非常容易的。于是他就把心贴在前面那里,就犹如在一块非常洁白的墙上挂一个白色的帽子一样,他的白色的似相是非常清晰的,于是他就决意说:「我要入白遍的初禅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五个小时。」
那么,当他一决意的时候,他的心就很稳固地投入进白色的相上,然后非常稳固地随他自己的意愿,他想要入禅那多久就多久。这个是通过意门来取相的,但是意门来取相虽然是非常容易,但是他的基础是要求比较高,他必须得有第四禅的基础。
不过,还有一种方法,不用禅那的基础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这种教导方法在帕奥禅林也是经常教的,就是他可以达到近行定,在近行定的基础上也可以通过修白遍达到第四禅。这种近行定我们可以先修习四界分别,修习四界分别或者称为四界差别观,修习四大达到了近行定,他的近行定如果是很稳的话,那么由定所产生的禅那之光、智慧之光也是很明亮的。他用这样的光去取外在的骨相,之后还是可以进入第四禅的。所以,在帕奥禅林修白遍这几种方法都有。
然而,如果是第一种方法来说是相对比较困难的,就是取外在的白相。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通过《阿毗达摩》的意思来分析就很容易清楚。他是先通过用眼门来取相,眼门来取相最后在意门当中生起了白色的相,所以是通过眼门生起意门的相会稍微有个转换,如果直接从意门取相是非常容易的。
这是简略地说白遍的修习,如果详细地说的话,那么,每一个遍相我们都有不同的修习的善巧。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那么就应当在一位有经验的导师的指导下逐个逐个地修习,十种遍禅、十种遍业处在帕奥禅林是非常普遍的修行方法。
接着我们再讲到十种不净,十种不净分别是尸体,一个死人的尸体由刚刚死一直到腐烂,腐烂到变成白骨的整个过程。他们依次是:肿胀想(或肿胀相)、青淤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跟骸骨相。对于这十种不净,我们现在来修习,依照《清净道论》里面的教法会比较困难,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一般不是火葬就是土葬,但是在古印度跟古代的斯里兰卡他们是用林葬的。
林葬就是把尸体抬到树林里面的坟场,然后任由尸体腐烂,任由尸体由那些鸟、兽去吃。因此,对于想要修习不净的比库、禅修者来说他可以直接到尸陀林,到寒林、林墓里面去取不净相。他可以取不净相,然后就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修习。
现在,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也有修习不净,而且修习不净是作为四种护卫业处的其中一种,就是不净想或者说修习不净。但是现在要修习是怎么样的呢?现在修习我们还是直接从意门取相,但是这种修习要成功的话还是必须得有禅那的基础。如果是对于没有禅那的禅修者要修这种方法,现在来说比较困难,即使是有,那么也是比较危险的。
因为现在要去取不净的相,要去取尸体的相的话,如果一个人、一个比库的戒不清净,容易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如果他没有注意到一些什么,可能会被一些东西吓到。因此在现代来说,如果要修这十种不净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因此,我们一般在建议禅修者如果要修习不净的话,可以先通过其他的业处,在证得了禅那之后,他要再取这种相就非常容易了,乃至他可以只看过一具尸体一眼,他就可以取到相,之后他再通过所取的这种相来证得禅那,乃至到如果一个有禅那的禅修者,他可以取他在很多年前所见到的一个尸体,然后取他的相。很快的,他也许取这种相不用一分钟就取到,然后就可以进入初禅。这十种不净所达到的禅那只能够达到初禅。
接着是十种随念,这十种随念依次是: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这里舍是布施的意思,舍弃、放弃的舍(càgà)。]、天随念、死随念、身至念、入出息念(或者阿那巴那念)以及寂止随念。
佛随念(Buddhànussati),Buddha是佛陀的意思,ànussati是时时地忆念。修佛随念也是作为上座部传统的一切处业处,也就是护卫业处的一种,是每一位禅修者必须得修习的方法。还有法随念、僧随念,佛、法、僧是我们皈依的对象,是称为三宝的。
接着是戒随念,戒随念是忆念自己戒的清净、戒的无垢、戒的不破、戒的不穿、戒的无染、没有斑点。如果因为忆念自己的戒的清净而达到的定力称为戒随念。
舍随念是忆念自己布施的行为、布施的功德。
天随念并不是观照天界的功德、天界的殊胜、天界的欲乐,而是取天人的功德来对比自己。因为天人具足了信(对三宝的信)、戒(他们持五戒)、闻(他们多闻)、施或者舍(他们布施)、慧(他们具足了慧),因为他们具足了这些功德,所以他们能够投生于天界,而我也具足这些功德,因此,我以后也将能够有具足天人的功德,是取这样的,就是以天人所具备的那些功德而再对比自己,而证得的定力,这种禅修的业处称为天随念。
死随念是念于死、念于死的必然性、念于死的自然性,这也是上座部佛教传统当中四种护卫业处的其中一种,是死随念。
接着是身至念(Kàyagatàsati),身至念也称为三十二身分的。
接着是阿那巴那念,阿那巴那的意思是入出息、呼吸,如果我们专注于呼吸,我们就能够修习这种安般念(anàpànasati,入出息念)。
最后一种是Upasamànussati,upasama是寂止、寂静、寂灭的意思,它是涅槃的另外一个名词,是忆念于涅槃的寂静、涅槃的寂止,在取相的话他是取“Etam santaü, etam pa??taü.”这样取涅槃的功德,而随念这种方法称为寂止随念。
在这十种随念当中,其中有八种随念只能够达到近行定,不能得安止,连初禅都不行,它们分别是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死随念以及寂止随念,这八种随念并不能够得安止,不能够证得禅那,只能够达到近行定,而身至念(也就是三十二身分)可以证得初禅,而anàpànasati(入出息念)可以证得第四禅。
接着是四种梵住,四种梵住我们通常称为四种无量心。无量心就是心的无量,心的广阔无边,没有任何的障碍,没有边界、没有边际,也可以是所缘的无量,就是取有情为所缘。它们是慈(mettà)、悲(karu?à)、喜(mudità)、舍(upekkhà)这四种无量心。古代把这四种修习无量心翻译成慈心观、悲心观、喜心观、舍心观,其实这不是一种非常准确的翻译,也许这跟北方的《说一切有部》里面的五停心观有关系,因此习惯上称为慈心观。或者有时候把不净也称为观,其实在上座部佛教传承里面修习不净,修习慈心、悲心、喜心、舍心都不是属于观,有时候连阿那巴那也称为观,为什么呢?因为观是不能证得安止的,然而修止可以证得安止的。所以在上座部佛教里面把观和止分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确。
巴利语里面把慈心的修习叫做mettàbhàvanà,mettà是慈、慈心、慈爱的意思;bhàvanà,我们平时说到的禅修就是bhàvanà,修行也叫bhàvanà,bhàvanà是什么意思呢?bhàvanà原来的意思就是培育。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培育慈心,或者说修习慈心、慈心的修习。
悲心也是一样,karu?à是悲。
喜(mudità),这里的喜不是欢喜的喜,而是随喜的喜。
舍,这里的舍不是放舍的意思,而是中舍,心的平等,心的不偏不倚的意思。
这四种无量心的所缘都是一切的众生,没有分别的。不是说我只对他行慈,我不对他行慈;我只悲悯他,我不悲悯他;我只对我喜爱的人、我只对我的朋友、我认识的人修行慈爱,我讨厌的人我就不修行慈爱。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慈肯定是有限的,肯定不是无量的。因为众生无量,慈心也应当无量,如果还有限量、还有区分、还有界限,那不叫无量心,这种心是有量的、有限的、狭窄的、狭隘的。
因此,当一个人能够证得慈心禅那的时候,他会发现到一切众生平等无异地他都能够对他们散播慈爱,这种慈爱就好象大海遍满大地一样,充满了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在他的慈心散播的所缘当中,所以,他的慈爱是广大无边的。
在修习慈心的时候,通常我们会依照《无碍解道》(Pa?isambhidàmagga)里面的教导,教导禅修者依照《无碍解道》里面的方法修习而证得五百二十八种安止,或者说以五百二十八种方式来证得慈心禅那,而每一种方式都必须要具足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唯有这样的话,才可以说他已经完全地平等无异地得到了慈心的解脱。
接着是修行悲,慈和悲是不同的,平时我们一般说到慈悲、慈悲,但是在修习当中,它们的所缘是不同的。修慈的对象是众生的福乐、有情的幸福安乐;而悲是众生的痛苦。所以我们修慈是予乐,是祝愿一切有情快乐、安稳,我们修习悲是愿一切的众生解脱痛苦、拔除痛苦,它的对象是众生的痛苦,是不忍见到众生的痛苦。
而喜是随喜,随喜是对一切众生的成就感到欢喜。
而舍是由于对于业果智的信心,而知道众生的苦、乐是由于他们的业所造成的,因此,他的心处于一种中舍的状态,这称为舍。
慈、悲、喜、舍所证得的禅那也不同。修习慈心、修习悲心、修习喜心能够证得第三禅,而修习舍心直接证得第四禅,没有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直接证得第四禅。因此,我们说如果一个人具足了慈心禅那、悲心禅那、喜心禅那、舍心禅那,那么,我们可以说他已经证得了无量心,他是具足了慈、悲、喜、舍这四种功德。
接着是四种无色,四种无色分别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要修习这四种无色界定必须要具足色界的四种禅那,他必须要达到色界的第四禅,而且它的所缘并不是阿那巴那,也不是其它业处,它的所缘是以遍业处,就是kasi?a。他可以先取地遍来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之后在地遍第四禅的基础上再修习空无边处、再修习识无边处、再修习无所有处、再修习非想非非想处。
然后他可以以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光明遍来修,然而一般并不以限定虚空遍来修,因为限定虚空遍跟空无边处是非常相象的,虽然它们还是有区别,但是非常相象的,因此,我们通常不用限定虚空遍来修习而证得无色界定。
接着是一想,这里的想是食厌想,食厌想是取食物的厌恶而修习的。
然后接着是四界分别,就是一个差别,差别是四界分别,这里的四界是地界(pathav?dhàtu)、水界(àpodhàtu)、火界(tejodhàtu)、风界(vàyodhàtu),这里的地、水、火、风不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地、水、火、风,我们必须要知道,这里所说的地、水、火、风是《阿毗达摩》里面所提到的究竟法里的地、水、火风,它们跟我们前面提到的四种遍业处里的地、水、火、风是有根本的区别的。
这里的四界或者称为四大,它是一切的色法都具备的,乃至到空气,都有地、水、火、风在。如果我们有观智的话,我们去分析空气里面有很多很多物质,很多很多色法在里面。我们也照样可以取任何的色法,然后来分析它,我们都可以见到地水火风。这里的地、水、火、风是组成一切色法的最基本的究竟法,最基本的元素,它们是不可分离的。
而修习四界分别也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简略法;
第二种是详尽法。
简略法和详尽法在帕奥禅林都会有教导。然而一般上来说我们先教导的是简略法,就是观照身体里面地、水、火、风的十二种特相,之后在修色业处的时候我们才会教导详尽法。
那现在我们很粗略地谈到了这四十种业处,但是这四十种业处其实每一种业处我们都可以修习的,除了现在修习十种不净稍微有点困难的话,但是并不是不能够修习。现在在帕奥禅林里面这些业处除了十种不净,我们通常会教一些禅修者直接先进入禅那,之后再去取一种不净相,就是用一种不净来成就不净业处,而不会每一种都修,而对于其他的业处,如果禅修者愿意的话,每一种业处都可以教导,而如果大家是有兴趣的话,每一种业处都可以修习。
这四十种业处是依什么分别的呢?是依所缘分别的。我们说到了地、水、火、风这四种遍,青、黄、红、白这四种遍,光明遍、限定虚空遍,这些都是所缘,它不是依禅那而分的。十种随念也是依所缘而分的,十种不净也是依所缘而分的,慈、悲、喜、舍也是依所缘而分的,四种无色也是依所缘而分的,还有一想跟一差别也是依所缘来分的。
所以,依所缘而分为四十种业处,这是《清净道论》里面把佛陀所教导的止业处所整理出来的。因为在《经藏》里面佛陀教导了很多种业处,然后把这些业处整理成四十种。因此,在上座部佛教的传承里面说到修止,说到培育心清净,说到修习增上心学,离不开这四十种业处。
有时候,我们说的四禅八定,其实真正来说是指四种色界的禅那以及四种无色界的定。四种禅那是依照所证得的功德而说的,而不是依所缘而说的。如果依所缘来说,证得四种禅那,他是依照十遍、依照四种无量、依照十种不净以及依照身至念跟阿那巴那念来证得。
四种无色并不是禅那取一种所缘,这四种无色界定的所缘都不同的。比如说空无边处定,它是取无边虚空为所缘而证得了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是取遍一切的空无边处的禅心,这种定心,取它的心为所缘,这种心称为识而证得的。而无所有处是取空无边处的禅心的没有而证得的。而非想非非想处心是取无所有处禅心、无所有处定心的微妙、殊胜而证得的。因此,它们的所缘也是不同的。
在这里还必须得再说明一下为什么有些业处可以证得禅那,有些业处不能证得禅那?我们可以稍微分析一下。所有可以证得色界禅那的,在四十种业处当中有三十种业处可以证得禅那。哪三十种呢?大家知道吗?十遍、十不净、阿那巴那、身至念、四种梵住、四种无色,这三十种是可以证得禅那的。
我们先不讲四种无色,除了这四种无色之外,其它的二十六种禅那都是色界的禅那,其中十种遍业处可以证得色界的第四禅,而十种不净可以证得色界的初禅,身至念也只能证得色界的初禅,阿那巴那可以证得色界的第四禅,慈、悲、喜三种梵住可以证得色界的第三禅,而舍心修习可以证得色界的第四禅。
它们的所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什么呢?他们的共同特点是pa¤¤atti或者称为概念法。也许我们稍微再解释一下,大家就会很容易理解,比如说修地遍,这里的“地”是指我们平时看到的土地的地,是不是?为什么修四界分别不能够证得禅那呢?
因为四界分别的所缘是paramattha dhamma,parama是殊胜、最高的意思,再加attha,attha的意思是义或者利益、意义都可以。这个是究竟的、最高的、殊胜的,因此直接的翻译它是称为胜义法。如果一个禅修者要修习四界分别,分析色法的地、水、火、风,因为这里的地、水、火、风并不是我们一般所看到的那种地、水、火、风,它是属于究竟法的地、水、火、风。因此,取究竟法为所缘不能证得色界的禅那,他只能够证得近行定。
而取概念法,比如说我们取地的概念,只是作意它是「地、地、地……」,这里的地是平时我们看到的大地、土地的地。因为所见到的这些地从究竟意义上来说是不存在的。它是可分析的,它只是由于概念而形成,正如我们说到的人,比如说我们要修慈心、修悲心、修喜心、修舍心,为什么能够证得禅那呢?
因为它的对象是有情,从究竟意义上来说没有所谓的有情、没有所谓的人、没有所谓的猪、没有所谓的鸡、狗等等,乃至到没有所谓的佛陀、没有所谓的弟子、没有所谓的出家的比库、没有所谓的在家人,这些都是概念,从究竟意义上来说它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一堆名色法而已,然而如果我们不去分析它的名色法,我们只是作意它的概念,这个时候取概念为所缘就可以证得禅那。
所以我们说如果是取概念为所缘的,无论是地、水、火、风这四种我们平时所看到的这些物质的形态,或者说青、黄、红、白这四种颜色,光明或者限定的虚空这些都是属于概念,属于施设法,乃至可以称为假名,它可以证得禅那。
不净是指尸体,真正有所谓的尸体吗?没有,它只是一堆时节生色而已,如果我们分析这尸体里面的时节生色,那么我们不可能证得禅那,如果我们只是取这尸体的不净、厌恶,是可以证得禅那的。
同样地,当我们修习身至念,就是三十二身分的时候,真正有所谓的头发、体毛、牙齿、指甲、皮肤、肉、骨等等吗?没有,它只是四因生色的组合而已,只是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跟食生色的组合而已。并没有所谓的称为骨啊,称为肉啊等等这样的东西,然而如果我们不去分析它,我们只是注意它,头发就是头发、毛就是毛、指甲就是指甲、牙齿就是牙齿、皮肤就是皮肤、肉就是肉、筋腱就是筋腱、骨就是骨、骨髓就是骨髓,还是可以证得初禅的,因为概念法。
阿那巴那也是概念,我们的呼吸里面有很多色法在里面,但是我们不能去分析,我们只是知道这个呼吸的概念本身就可以了,不要去分析它。如果你去分析它,你会见到很多色聚,然后再继续分析色聚,还会见到很多究竟色法。
因此,我们知道如果只是取概念为所缘可以证得禅那,如果去取究竟法是不能证得禅那的。佛随念也是,我们取的是佛陀的功德,佛陀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功德,因为这种功德是属于佛陀的素质、佛陀的功德,这个是胜义法,而不是概念法,因此修佛随念不能证得禅那,只能够证得近行定。
所以,我们说到的证得四种色界禅那,它的所缘必须是概念法。然而,请别忘记我们刚才所说的是先排除了四种无色界,在四种无色界定里面有两种定是取概念法为所缘,有两种定是取胜义法为所缘。空无边处取的是无边的虚空为所缘,因此,无边的虚空还是属于概念。还有取空无边处禅心里面的没有,这也是属于概念。然而如果是取空无边处的定心,这是属于究竟法,再取无所有处定心而证得非想非非想处,它的所缘也是究竟法。
因此,在四种无色界定里面有两种是概念法,两种是胜义法。因此,我们刚才在提到的时候,我们先说的是二十六种业处,这二十六种业处它们的所缘之所以能够证得禅那,是因为它们的所缘是取概念法的原故。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分别的话,那么将会很清晰。
接着我们再来讲,在这些四十种业处当中有些是有禅相的,有些是没有禅相的。四十种业处当中只有二十二种有禅相,其他的业处没有禅相,有禅相的业处是那些呢?它们是:
十种遍(dasakasi?a),这些都必须要有禅相,而它的所缘必须要是似相;
十种不净,十种不净也必须要有相,有禅相;
还有另外一种是身至念;
最后一种是阿那巴那念,古代有时候也称安般念,安波念。
这二十二种业处有禅相,其它的都没有禅相。
禅相是什么呢?禅相巴利语叫做nimitta,nimitta的意思是什么?它是标记、标志、标向。在戒律里面经常也会提到nimitta,戒律里面提到nimitta是s?mànimitta,s?mà就是界,界、界标、界相叫做s?mànimitta,这个是属于叫界标、界相。这里所说到的nimitta也是标记、标志、标向的意思,它是什么的标记?它是定力的标记。
禅相是由什么产生的?由心而产生,由心想而产生,它是心的影像,也是概念法,禅相不是究竟法,也是概念法,一般上来说禅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我们刚才讲到修习白遍的时候也粗略地讲到这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分别是:
遍作相(parikamma-nimitta);
取相(uggaha-nimitta);
似相(pa?ibhàga-nimitta)。
举修阿那巴那、修入出息念为例子。我们的呼吸就是称为parikamma-nimitta,pari就是准备,kamma就是工作,准备工作就是意作,称为意作相或称为遍作相。当一个禅修者要修习阿那巴那念的时候,只要他在这个地方(人中)专注自己的呼吸,这个时候他的呼吸就是遍作相。如果他持续地专注自己的呼吸,慢慢地他的定力提升,会发现到呼吸慢慢地变成光,如果这种光还是白色的,象棉花一样、象云一样、象雾一样,这个时候称为取相(uggaha-nimitta)。Uggaha的意思就是拿取,当然这个只是名词。
如果说在修习地遍、水遍、火遍、风遍、白遍、红遍、青遍、黄遍、光明遍的时候,他的取相就是我们刚才所说到的,如果你闭上眼睛那种相已经呈现在你的面前,你的意门那里,那个叫做取相。之前的数数地取相,数数地去关注,这个叫做遍作相。
在阿那巴那里面稍微有点不同。阿那巴那里面的取相是指已经成为了相,这里在《清净道论》里面有很清晰、很详细的分析。我们现在在这里又继续地以阿那巴那为例子来讲。如果当他在鼻头这边呼吸已经变成了有白色的云、白色的雾这样的光明的时候,那么他持续地专注,再专注呼吸,如果这个时候呼吸已经慢慢地变成了光,而且光跟呼吸合二为一,他分不清什么是呼吸什么是光,这个时候他就可以把心投进禅相里面。
通常,我们在此前的阶段不会随便去说这个是禅相,这个不是禅相,然而如果当他的禅相非常稳固、很稳定地出现在这个地方,而且会发现到呼吸就是光,光就是呼吸。如果你一定要把光和呼吸分开来,反而心会波动,反而心会不舒服,那个时候心自然投进光里面,我们称这个时候为禅相。
当然这个时候禅相很有可能是似相,但也有可能是取相,然而似相跟取相它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取相是象手电筒的光,那么似相很可能象太阳的光;如果说取相是象蜡烛的光,那么似相很可能就象十五、十六晴朗的夜空中的明月那样的光。而我们如果能够在修习阿那巴那的时候专注在似相,而似相就是阿那巴那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的所缘。如果离开了似相,要修所谓的阿那巴那是不得的,是不成就的。因为所缘差别故,因为所缘取错了。
同样地,如果我们要修三十二身分的话,也可以有禅相。然而有些禅那是没有禅相的,比如说修无量心、修慈心,他取的是一切的众生。刚开始在修习慈心的时候,他要对个别的有情修习,这个时候也许会有相。比如说,他要取他很恭敬的老师作为修习慈心(的所缘),这个时候他可能会感觉到有老师的像出现在那里,而且是跟他所散播慈爱的那种比如说愿他没有精神的痛苦,那么他所看到的相是一样的。
当他要取一切众生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不能够说他是禅相,那个是一切众生的相。如果他取天人,他可以看到天人;如果他取地狱的众生,他可以看到地狱的众生;如果他取非人,他可以看到非人的相。但是这种相是无量的,因为无量故,所以我们称这种禅那为无量。
而四种无色定也是一样。四种无色定其中的空无边是无边的虚空,无边的虚空我们不能够说它是一种相,它只是一种所缘。类似于一个人假如说他能够飞上天上,望上去一望无际的那种虚空,只能够这样比喻。然后识无边,这里的识是心的意思,这个时候它是属于究竟法,我们也不能够说它是属于相。
无所有处是空无边处禅心里的没有,就是任何东西都没有,完全没有,“natthi, natthi, natthi……”就是「没有、没有、没有……」取这样的,所以我们也不能够说这个是属于相,非想非非想更不能够说它是一种相。
因此,在四十种业处当中,只有二十二种业处有相。这二十二种业处分别是:十遍、十不净、身至念以及阿那巴那念。这个是对在《清净道论》里面所说到的心清净里面四十种业处的分别,或者说从它的功德上来说是四种色界的禅那以及四种无色定的分别。不过这些都是属于世间定,在修观的时候,修vipassanà的时候,所有这些禅心也必须要观照它是无常、苦、无我。
所以在佛陀的教法里面是一层比一层殊胜的,是层层增上的。戒清净是为了定,定的清净(心的清净)是为了慧。虽然定有非常多殊胜的功德,而且定本身就非常殊胜,能够入定的禅修者报告那种喜跟乐是非常微妙的、非常殊胜的。然而不用担心,只要是在佛陀的教法里面,我们一般都不会执着于这些定的。因为知道有更上的东西在里面,但是我们通常把定作为一种工具,它的目标是慧。然而,慧也不能够只是满足于世间慧。
我们将会讲到十六种观智,十六种观智里面的其中的十四种都是属于世间慧。只有道智跟果智两种才是属于出世间慧。至于说讲增上慧学,或者说讲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跟智见清净,我们将在下一节课里简单地谈谈。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向:
Imàya dhammànudhamma-pa?ipattiyà Buddha§ p?jemi
Imàya dhammànudhamma-pa?ipattiyà Dhamma§ p?jemi
Imàya dhammànudhamma-pa?ipattiyà Sa?gha§ p?jemi
Addhàimàyapa?ipattiyàjà?i-jarà-mara?amhàparimuccissàmi .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佛!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法!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僧!
切实依此而行,我将解脱生、老、死!
Idaü me pu¤¤aü,àsavakkhayaü 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些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些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一切有情,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清净道论》-十六观智
下一篇:《清净道论》-序品
评论排行
- ·死到生——业在死亡和投生过程中的作用(0)
- ·初果圣人只剩七次人天往返。如果这七世...(0)
- ·原始佛教与现存的上座部佛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