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億耳沙門的修行
法增比丘
二十億耳(首樓那Sona Kutikanna)比丘是摩訶迦旃延(Maha Kaccayana)的剃度弟子,他來見佛後為世尊所度化。因他脚底有毛,皮膚細薄,經行時常流血,世尊允許他穿一層底的鞋子,但他沒有穿,他說他捨了八十車的金錠和七象扈從,由家到非家,如今怎能貪著一層底的鞋子。
二十億耳在阿槃提(Avanti)隨尊者摩訶迦旃延出家一年後,因摩訶迦旃延等了三年才能召集十位比丘授具足戒,因而在二十億耳請求去見佛時,摩訶迦旃延托他帶口信與佛,世尊知道後應允修改五條比丘戒:(1)在邊地(非佛教地,僧眾少),若集合五位比丘便可授具足戒。(2)在邊地可穿著有多層底的鞋子。(3)在邊地---即摩揭陀國(印度恆河中游)外,可以時常沐浴。(4)在邊地可使用皮革製的塾子。(5)若有人送衣或布,儲存的時間應從手接受時算起。([律藏] [大品]V.13)
二十億耳來舍衛國見佛时尚未開悟,他曾想我是富家子,大可捨比丘戒还俗做在家居士,常行布施供养僧团,亦是修行。世尊知道他求证果心切,用功过度。就在他动念後佛以神通知他所念,便告一比丘,去呼沙門二十億耳來。於是佛以調琴的比喻來教導二十億耳沙門,不急不緩,不以精進太急,增其掉悔,不以精進太緩增其懈怠,又以黑白牛之軛繫比喻非根或境之過,欲軛之繫為其過。
調心要滅除五過失:即懈怠,忘聖言,昏沈掉舉,不作行與作行五過。對付懈怠,要起欲願,即是欲如意足;精進,即是勤如意足;信,即是對三寶的淨信與信念;與輕安,即是身心的輕安以對修行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欲、精進、信、輕安是八斷行的四種。
忘聖言要以正憶念來對治,這要多讀誦或背誦經文,思惟其義理。昏沈掉舉,昏沈是心內縮,愚癡愚昧。應修光明想,菩提心等。掉舉是心外散,貪愛外境,心不定,應修無常想與可厭惡想;所以要以正念正勤與正知來對治。不作行指不加以思惟對治的方法,所以要以正思惟,或如理作意來對治。作行是指以錯誤的方法來對治過失,所以要以正思惟與捨來對治。故此正念,正知,思惟與捨是八斷行的另四種。
二十億耳听了世尊的教导,就去选择了一个安静的处所,以正确的态度修行,不久就证了阿罗汉果。
在《中阿含》的《沙門二十億經》裏有他自作證之後的偈:
「樂在無欲,心存遠離,喜於無諍,愛(原文作受)盡欣悅。亦樂受盡,心不移動,得知如真,從是心解;得心解已,比丘息根,作已不觀,無所求作,猶如石山,風不能動;色聲香味,身觸亦然,愛不愛法,不能動心。 」
二十億耳沙門在該經中對佛說「世尊!若有比丘,得無所著,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重擔已捨,有結已解,自得善義,正知解脫者。彼於爾時,樂此六處:樂於無欲,樂於遠離,樂於無諍,樂於愛盡。樂於受盡,心不移動。」佛印可他的話。
這是說一個修行者在證悟明白後,得解脫知見,心於六塵無欲、遠離利養、依戒無諍於他人、樂於愛盡、樂於受盡、心不移動。他向佛詳細的說﹕
「世尊。或有一人,而作是念,此賢者以依信故,樂於無欲者,不應如是觀;但欲盡、恚盡、癡盡,是樂於無欲。」一個行者所謂無欲的意思,是因為信受佛語,在根門對境時把心裏所起的貪、恚、癡消滅,不令再生。
「世尊。或有一人,而作是念,此賢者以貪利稱譽,求供養故,樂於遠離者,不應如是觀;但欲盡、恚盡、癡盡,是樂於遠離。」一個行者所謂遠離的意思,是心裏對利養所起的貪、恚、癡消滅,不令再生。
「世尊。或有一人,而作是念,此賢者以依戒故,樂於無諍者,不應如是觀; 但欲盡、恚盡、癡盡,是樂於無諍、樂於愛盡、樂於受盡、心不移動。」一個行者所謂無諍、愛盡、受盡、心不移動的意思,是依於所持的戒,把心裏所起的貪、恚、癡消滅,不令再生。
他向後世的修行人所給的忠告是:「若有學未得意,求願無上安隱涅槃者。彼於爾時,成就學根及學戒;然於後時,諸漏已盡,而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者,彼於爾時,成就無學根,及無學戒。」
這是說若要求無上菩提,先得成就信、勤、念、定 、慧等諸學根,以及學戒,精勤斷除諸漏,也即是欲漏,有漏(有愛,有貪等) ,見漏(邪見),無明漏等。這在前面數章裏討論過。種種的煩惱和結縛包括下列三十種:貪、惡貪、愛、慳、誑、覆惡、諛諂、詐瞞、幻、瞋、恚、怒、忿、惱、憎、嫉、妒、諍、頑固、放逸、睡眠、掉悔、無慚、無愧、邪見、疑、戒取、慢、憍、增上慢等。
心解脫是指心從貪欲解脫;而慧解脫則是心離無明而解脫。這在《雜阿含》一零二七經裏說得很清楚:「佛告病比丘:汝不自犯戒耶?比丘白佛言:世尊!我不以持淨戒故,於世尊所修梵行。佛告比丘:汝以何等法故,於我所修梵行?比丘白佛:為離貪故,於世尊所修梵行,為離瞋恚愚癡故,於世尊所修梵行。佛告比丘:如是,如是。汝正應為離貪故,於我所修梵行,為離瞋恚愚癡故,於我所修梵行。比丘,貪欲纏故不得離欲,無明纏故慧不清淨。是故比丘,於欲離欲心解脫,離無明故慧解脫。」
在《雜阿含》254經中二十億耳沙門也同樣的解說,不過解釋的更清楚:「解脫六處,云何為六?離欲解脫,離恚解脫,遠離解脫,愛盡解脫,諸取解脫(受盡解脫),心不忘念解脫。……若眼常識色,終不能妨心解脫慧解脫,意堅住故。內修無量善解脫,觀察生滅,乃致無常。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意識法,不能妨心解脫,慧解脫,意堅住故。內修無量善解脫,觀察生滅,(乃致無常)。」
因此一個離欲的人,心善解脫,他還會被什麼來朿縛他呢?若再修慧,斷除無明,他還會回來嗎?二十億耳沙門证果後佛赞揚他“勇猛精進,堪任苦行。”(增壹阿含經 (卷3) 大正藏2冊, p0557b)上面所談到的各種解脫乃是我們的心意對種種境所生的分別與執著,這必需靠常常靜坐修定以清淨的心來觀察心念的生生滅滅,這在佛法稱為現觀,我們必需培養觀心,當下就斷除對境(色聲香味觸法)的貪執之心念,而達到離言絕慮、清淨心、無念、無心的境界,這是無生的境界,亦即是佛的境界。它是離言語、心思乃及離識的境界。
從阿毗達摩論的觀點來看,當一個新的境呈現時,我們生命之流的因素,即有分(Bhavanga)會起波動,然後有分被切斷,根與意門會轉向新的境,然後產生造業的速行心,它的發生,猶如電光石火,實際上比這比喻還要快,我們還未查覺時己經作了反應而造業了,所以我們應培養強大的正念,冷冷地面對每一次根門的接觸,延遲反應,給自已空間與時間正思惟之後才反應,就能修到不為境所轉的程度。若以法念處章里所討論的,那即是從五蓋、五蘊、十二處的執取,以八正道來貫徹,修行培育七覺支,而達到解脫的境界。行者培育起強大的定力之後,心常寂定恆以慧觀,不為五塵所迷惑。
佛陀教導羅候羅修安般念不淨觀與四無量以對治五煩惱是很重要的。修安般念以斷愁憂之想。修惡露不淨想以除滅貪欲。修慈心以除盡瞋恚。修悲心以除盡害心。修喜心以除盡嫉心。修護心(捨心)以除盡憍慢。(《增壹阿含》,卷七安般品第十七之一)。
這一點有些類似五停心住:多貪治以不淨觀,多瞋治以慈悲觀,多愚癡治以十二因緣觀,多慢治以界差別觀,多尋伺與散亂治以出入息觀。
在《清淨道論》裡談到人依性行分為六種:貪行、瞋行、癡行、信行、覺行、尋行。貪行者修不淨是適當的。瞋行者宜修色遍淨色。癡行者宜修廣大遍。信行者宜修六隨念。覺行者任何都可以修。尋行者宜修小所緣。
我們必需先認識自己的習性,這有助於選擇適宜的法門來修習。性行有六個種類:即貪行、瞋行、癡行、信行、覺行和尋行。貪行者若起善則信力強,因信近於貪德,所以貪行者與信行者同分。瞋行者若起善業則慧力強,因慧近於瞋德,所以瞋行者與覺行者同分,癡行者為使未生的善法生起而精進時,多有障礙的尋生起,所以癡行者與尋行者同分。
若從宿世因緣看,貪行者或因宿世善業從天上生此。瞋行者或因宿世惡業從地獄及龍界生此。癡行者或因宿世嗜酒及少聞由畜生道生此。
一般上地、水界偏重的人癡行。火、風界偏重的人瞋行。四界平等的人貪行。病因裡貪行者痰增盛,癡行者風增盛。
在日常生活裡,可以各種方法來辨別。貪行者步履優美徐緩平正,足跡中央不著地,其他站姿,坐姿,臥姿有相似處。掃地清潔不急促,不散亂,其他作業如洗衣著衣也同,食物則喜油膩甘美,食時細賞各種滋味,若得美味則喜。對事物若見細小喜愛的也歡喜,故執著小德,而大過卻不計較,離去時常留連回看。與貪俱行的煩惱有諂、誑、惡欲、大欲、不知足、淫欲熾盛、輕佻等。
瞋行者步伐以足尖掘地行,急促而後跟長,站勢頑強,常蹙眉臥,急促睡起,怒氣回答。掃地急捷,濺起沙塵,掃不清潔不平坦,洗衣著衣亦同。食喜粗酸,作滿口食,緊張吞食。對小而不如意事物有倦意,小過亦生瞋惱,實有福德亦不理。離去時無顧戀。俱行煩惱有忿、恨、覆、惱、嫉、慳等。
癡行者步法混亂無章,急速壓下。其他姿勢也遲緩無章。作業如掃地,散亂不潔不平,洗衣著衣不注意而紊亂。食無定性,常沾污口。凡事依他人,別人訶責或贊嘆,他亦一樣反應,不以智分辨。俱行的煩惱有昏沉,睡眠、掉舉、惡作、疑、執取、固執等。
信行者好施、欲見聖者、欲聞正法、常喜悅、不誑、不諂、有信。覺行者和藹、可為善友、飲食知量、有正念正知、勤、不眠、有憂懼故精勤。尋行者常多言、樂眾、不勤於善、心不定,夜思日行等。
住處對貪行者來說以不淨不舒適較適合。穿粗重袈裟,用醜與粗重的陶土或鐵缽,托缽路途以不適意,不平坦,不近村莊為宜,供缽食以奴婢,佣人,貌醜衣垢身臭,以輕蔑的態度拋缽食為宜,食物以粗糙壞色較宜。修定所緣以色遍的不淨相為宜。這些都有助於貪行者的修行。
瞋行者以舒適美觀清淨的住處為適當,無險難,平坦。衣著簡單但優美。缽狀如水泡,以鐵制淨色為宜。托缽路途近村莊,平坦無危險。供缽食的人以恭敬歡迎態度供美味齋食,並有侍者持浴巾塗油熏香等恭敬侍奉。所緣以色遍的淨色為宜。這些較適合瞋行者。
癡行者的住處以寬敞無障礙為佳,狹小空間會使他愚昧。其他的如對瞋行者的也適於癡行者。信行者則以如同瞋行者的為宜。所緣以六隨念較適合。覺行者的住處沒有不適合的。尋行者的住處不宜有美麗的園林,寬大能見連綿的青山者不適合。因為尋思散亂的緣故。應該如貪行者的較適合。
像二十億耳沙門未证果前这樣的人,比比皆是,他們为色相所迷惑,生起众多邪思惟,不知苦及将來的苦,不知出离,不想上求佛果,只求現状的安逸,实是可憐!
法增比丘写於佛历二五四七年,澳洲彐梨。润飾於台北,佛历二五四九年腊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台湾行脚乞食记(上)
下一篇:《泰国出家记》(下)
评论排行
- ·死到生——业在死亡和投生过程中的作用(0)
- ·初果圣人只剩七次人天往返。如果这七世...(0)
- ·原始佛教与现存的上座部佛教(0)
- ·葛印卡内观巴利文慈悲觀_Metta唱诵(0)
- ·突破止观——帕奥禅师(0)
- ·葛印卡老师内观禅修开示(0)
- ·中国内观报名网 丹东双灵中心 课程列表(0)
- ·论藏.法集论(0)
- ·炎夏飘雪(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