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小学高年级第四课—佛教的正法
2012-12-29 12:30:41   来源:   评论:0 点击: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互连网点击数:3982更新时间:2004-8-23 向正法致敬!什么是正法?是解脱的方法。为了正确的了解这方法,我们应该从以下概念来理解正法是什么。即“烦恼”...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互连网    点击数:3982    更新时间:2004-8-23

向正法致敬! 

什么是正法? 

是解脱的方法。为了正确的了解这方法,我们应该从以下概念来理解正法是什么。


即“烦恼”、“内观”、“身心”、“无常、不圆满、无我”、“涅磐”五个概念。

这是佛陀自己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净化了自己的心灵,证达究竟解脱的阿罗汉果,完成了人生的目的之后,向世人教导的达成心灵净化的法义。 

1. 烦恼 
“烦恼” 就是人类内心世界愚昧、愤怒、贪馋、痛苦、忧愁、悲伤等不利的心理状态,人类被这些所束缚因此有各种的不圆满和不如意。 
被烦恼束缚的就是凡人(PUTHUJJANA),解脱于烦恼的就是圣者(ARIYA)。佛陀是这个地球上第一个解脱烦恼束缚,达成心灵净化的人。 

2. 内观 
“内观”就是客观观察,如其实际的观察。 
它是达成心灵净化,解脱烦恼束缚的具体坐静方法,这一方法又可称为“解脱愚昧无知的障碍”(SATO PARIBBAJE)。 

那内观的核心——客观观察方法的具体对象是什么呢?因为观察总有其相应的被观察对象。 
客观观察方法的具体对象是自己的身和心。 

为什么观察身和心? 
因为要知道身和心的本质。 

为什么要知道身和心的本质? 
为了不执着身和心。 

那不执着身和心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有人不知道身和心无常、不圆满、无我的本性,而执着身和心是常的、圆满的、我可以主宰的,那身和心如果无常变化了、如果不圆满了,就会令人生起各种的烦恼与沮丧;
如果能够如实知道了身和心二法无常、不圆满、无我的固有本性,则身和心虽然无常变化、不圆满,而能不生起各种烦恼与沮丧,因为放下了、无执了、离欲了,心对于身和心的各种现象都超脱了,即是究竟解脱的缘故。 
知道这个道理不等于你已经观察到这个事实规律,因此还要进行坐静的训练。 

3. 身、心 
(1) “身” 就是指修行者自己的身体(术语称“内身”)。它和“色蕴”、“色”几乎是同义的。 
(2) “心”就是指修行者自己的心或说自己的精神现象(术语称“名法”)。它和“受、想、行、识” 四蕴的总和义几乎是同义的,又有翻译为“名法”。 
运用“内观”的方法观察的对象就是身、心。 

4. 无常、不圆满、无我 
(1)“无常” 就是生灭变化、运动或有已而无的意思。 
(2)“不圆满”解释为“无常的即不圆满的”,因为无常使我们难以忍受。不圆满和“不如意、难忍、苦”是同义语。 
(3) “无我”经典解释为“不圆满即无我”,因为无常和不圆满指示我们一个你不能自在、不能主宰身心的事实和自然规律性。因为每个人都要从少到老,从生到死。 

5. 涅磐 
“涅磐”解释为离开欲望,远离贪欲,不执着,净化的心灵,无孕……等意思。 
经典佛教中”涅磐”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成就圣者的特殊心理--------有剩余涅磐.由于这种特殊心理是没有贪欲、愤怒、愚蠢和执着,完全地超脱世间于心的束缚所以叫”无缚”。
要说明的是:涅磐是一种对于世间一切事物放下后的超脱之心理现象。除了成就者自己,别人是直接感受不到的,这只是完证涅磐的修行成功者一个人的内心体证。
另一种是无剩余涅磐。是指证达这种离欲状况的心将不再有任何烦恼,在此生结束后不再生起入轮回,所以叫”自由””光明””安全的岛屿”、”快乐之洲”。因为不会再进入轮回,所以叫”无生”或”无死”; 因为不会再进入母亲的子宫, 所以叫”无孕”; 因为不在造作于业,所以叫”无作”……那就是世间熄灭的。…… 

佛陀对于此二种涅磐曾说:

诸比丘!法只是有为或无为 
于此诸等法者,离欲称为最胜 
即骄的粉碎,渴的调服
阿赖耶的破灭
轮回的摧破 
爱的除去 
离欲、灭与涅磐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佛教小学高年级第五课—僧伽
下一篇:佛教小学高年级第三课-----佛陀及其意义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