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文字汇
Acariya 轨范师。
Adhitthana 坚强的决心,十波罗蜜之一。
Akusala 不善的,有害的。为 kusala 之反义字。
Ananda 妙乐。
Anapana 呼吸。觉知呼吸(Anapana-sati)。
Anatta 无我,无本质,无实体。与无常、苦同为现象的三项基本特性。参见 lakkhana 条。
Anicca 无常,短暂,变化。与无我、苦同为现象的三项基本特性。参见 lakkhana 条。
Arahant /arahant 阿罗汉。已根除内心所有染污不净的人。参见 Buddha 条。
Ariya 圣者,内心净化至已体验涅槃者,圣者从须陀洹(预流果)到阿罗汉共有四层次。
Ariya atthavgika magga 八圣道。参见 magga 条。
Ariya sacca 圣谛。参见 sacca 条。
Asubha 不净的,不讨人喜欢的,丑陋的。反义字 subha,纯净,美丽。
Assutava /assutavant 未被教导的人。没有听闻过真理,连闻慧都没有的人,因此在解脱道上一步都迈不出去。反义字为sutava。
Avijja 无明。是「缘起炼」的第一环。与贪、瞋合称为心的三个主要染污不净(三毒)。这三毒是心的不净根源,痛苦的来源。同义字为 moha。
Ayatana 处,领域,范围。尤指觉受的六个领域(salayatana)(六处)即:身体的五根,加上意根及与之相应的对象(六尘);也就是:
眼(cakkhu)及色(rupa)
耳(sota)及声(sadda)
鼻(ghana)及香(gandha)
舌(jivha)及味(rasa)
身(kaya)及触(photthabba)
意(mano)及法(dhamma)。
Bala 力量。五力是信力(saddha),精进力(viriya),念力(sati),定力(samadhi)及慧力(pabba);未充分发展则称为五根,参见 indriya 条。
Bhavga 消融。内观修行的一项重要历程。体验到整个身体上粗重的感受消融成微细的振动,持续地生起、灭去。
Bhava 有。Bhava-cakka(有轮),参见 cakka 条。
Bhavana 心智培育,修行;修行分两部分:修止(samatha-bhavana修奢摩他),可以得定(samadhi);修内观(vipassana- bhavana修毗婆奢那),可以得慧(pabba)。修止能达禅那,修观可达解脱。参见jhana、pabba、samadhi、vipassana条。
Bhavana-maya pabba 修慧,修所成慧。参见 pabba 条。
Bhavatu sabba mavgalaj 愿一切众生快乐。
Bhikkhu (佛教的)比丘,禅修者。女性为比丘尼(Bhikkhuni)。
Bodhi 菩提,觉悟。
Bodhisatta 菩萨,原意「觉有情」,上求佛道和下化众生的大圣人。习惯用于指未达完全觉悟前的悉达多?乔达摩。
Bojjhavga 菩提分,达到觉悟的要件。七菩提分或七觉支为:念菩提分(sati)、择法菩提分(Dhamma-vicaya)、精进菩提分(viriya)、喜菩提分(piti)、轻安菩提分(passaddhi)、定菩提分(samadhi)、舍菩提分(upekkha)。
Brahma 梵天;在印度教中指最高阶的众生,传统上认为全能的造物神祇,但佛陀归之为众生之一,即会毁,也会死。
Brahma-vihara 梵住,无量心。有四心为生于梵天的资粮,即:慈(metta)、悲(karuna)、喜(mudita)、舍(upekkha)。
Brahmacariya 依禅修而能次第开发此四无量心。
梵行;清净、离欲的生活。
Brahmana 婆罗门,原意是纯洁的人。传统上指印度种性制度中的祭司,此种人是靠神(Brahma梵天)来解救或解脱,不同于沙门(samana)。佛陀称已经自净其意的人为真正的婆罗门,亦即阿罗汉(arahat)。
Buddha 佛。觉者,发现解脱之道,实践解脱之道,并经由自己的努力达到最高目标的人。有两种佛:
1)辟支佛(pacceka-buddha);独觉圣者。自己觉悟成道但无法布道。
2)三藐三佛陀(samma-sambuddha):等正觉,能够教导他人。
Cakka 轮。Bhava-cakka(有轮),即苦的过程,相当于轮回(sajsara)。Dhamma-cakka(*轮),即解脱的教导或过程。
Cinta-maya-pabba 思慧,思所成慧。由思维得来的智慧。参见 pabba 条。
Citta 心。Cittanupassana(心念住)。参见 satipatthana 条。
Dana 布施,十波罗蜜之一。
Dhamma 法,现象,心的对象,自然,自然的法则,解脱的法则(正法);此即觉者的教导。Dhammanupassana(法念住)。参见 satipatthana 条。(梵文为dharma)。
Dhatu 元素;特质。参见 maha-bhutani 条。
Dosa 瞋恚。与贪爱(raga)及愚痴(moha)同为心的三个染污不净(三毒)。
Dukkha 苦。三特性之一,见 lakkha na条。第一圣谛,参见 sacca 条。
Gotama 乔达摩,佛陀家族的姓氏。(梵文是Gautama)。
Hinayana 小乘。其它教派的拥护者贬称上座部佛教的用词。
Indriya 根。在本书中用来指称六个感官(六根),见 ayatana 条;及心的五力,参见 bala 条。
Jati 生;存在。
Jhana 禅那,静虑。修习奢摩他,有八阶的禅那状态。修习成功,可获致安宁与喜悦,但无法根除内心深处的不净烦恼。
Kalapa /attha-kalapa 极微。次原子粒子,事物最小无法分割的最小单位。由四大及其四特性合成。参见 maha-bhutani 条。
Kalyana-mitta 本义是「益友」。指引导达致解脱之人,即精神导师。
Kamma 业。行为,特指日后将产生果报的行为,参见 savkhara 条。(梵文为karma)。
Kaya 身。Kayanupassana(身念住)。参见 Satipatthana 条。
Khandha 蕴。人体是由五蕴组成:色(rupa),识(vibbana),想(sabba),受(vedana),行(savkhara)。
Kilesa 烦恼,负面情绪,心的不净。潜藏在潜意识里的不净染污(Anusaya kilesa随眠烦恼)。
Kusala 善的,有益的。反义字为 akusala。
Lakkhana 特征,记号,特性。三基本特性为无常(anicca),苦(dukkha)及无我(anatta)。头两个是有为法所共有,第三个为有为及无为法所共有。
Lobha 贪,与 raga 同义。
Loka 1.大宇宙,指器世间,世界;2.小宇宙,指身心结构(有情世间)。Loka-dhamma(世间的盛衰、荣枯)。
Magga 道。导致离苦解脱的八正道(Ariya atthavgika magga)分三个层面:
I.戒(sila),道德,言语和身体行为的清净:
i.正语(samma-vaca);
ii.正业(samma-kammanta);
iii.正命(samma-ajiva);
II.定(samadhi),专注,主宰自己的心。
iv.正精进(samma-vayama);
v.正念(samma-sati);
vi.正定(samma-samadhi);
III.慧(pabba),智慧,完全净化内心的洞见。
vii.正思惟(samma-savkappa);
viii.正见(samma-ditthi);
道(Magga)是第四圣谛,参见 sacca 条。
Maha-bhutani 四元素(四大),一切物质的组成要素:
地大(坚)(Pathavi-dhatu);
水大(湿)(apo-dhatu);
火大(暖)(tejo-dhatu);
风大(动)(vayo-dhatu)。
Mahayana 大乘。佛灭后五百年兴起的佛教,流传于藏、汉、蒙、越南、韩国、日本。
Mavgala 幸福,快乐。
Mara 死;恶力,魔。
Metta 慈。无私的爱和善念。纯净心的特性之一。十波罗蜜之一。Metta-bhavana(慈心观),有系统地培养慈心的一种方法。
Moha 愚痴。与avijja同义。与贪欲(raga)及瞋恚(dosa)合为心的三个主要染污不净(三毒)。
Nama 心。Nama-rupa(名色)。Nama-rupa-viccheda(人死时或体验到涅槃时的名色分离)。
Nibbana 涅槃。从苦解脱。苦的止息。(梵文为nirvana)。
Nirodha 中止,息灭,经常用做涅槃的同义字。苦之灭谛(Nirodha-sacca),四圣谛之第三谛。参见 sacca 条。
Nivarana 障碍。障碍心性发展的五个障碍(盖)是:贪爱(kamacchanda)、瞋恨(vyapada)、身或心的怠惰(thinamiddha)、掉悔(uddhacca-kukkucca),怀疑(vicikiccha)。
Olarika 粗重的。反义字为 sukhuma。
Pali 巴利文。记载佛陀教导的文字,此后成为这种文体的语言。史学、语言学、考古学的研究显示,巴利语是佛陀在世时北印度使用的一种语言。后来佛经被翻成梵文,梵文纯粹是文学上用的文体。
Pabba 智慧。修行八正道中的第三类,见magga。智慧有三种:闻慧(suta-maya pabba)、思慧(cinta-maya pabba)、及修慧(bhavana-maya pabba)。这三者,唯有第三种(修慧)才能完全净化内心。修慧是从修习内观的训练而来的,智慧是五力、七菩提分、及十波罗蜜之一。
Parami/paramita 波罗蜜、波罗蜜多。福慧资粮,美德,消融我执而达到解脱的美好品德。十波罗蜜为:布施、持戒、舍离、智慧、精进、忍辱、实相、坚决、慈爱、平等心。
Paticca samuppada 缘起,因果链。由于无明,因此而有生生世世流转不停的痛苦。
Puja 礼拜,崇敬。佛陀说,对他表示崇敬的唯一恰当方式是从始至终都实际修习他的教导。
Pubba 功德。功德能使人今生及来世快乐幸福,对在家人来说,功德包括布施(dana)、持戒(sila)、禅修(bhavana)。
Raga 贪欲。与瞋恚及愚痴共称心的三个染污(三毒)。
Ratana 宝。Ti-ratana(三宝)-佛宝、法宝、僧宝。
Rupa 1.物质;2.色。参见 ayatana、khandha 条。
Sacca 真谛。ariya-sacca(四圣谛):
1.苦谛(dukkha-sacca);
2.集谛(samudaya-sacca);
3.灭谛(nirodha-sacca);
4.道谛(magga-sacca)。
Sadhu 善哉,说的好,认同的表示。
Samadhi 定,三学中的第二项。定学的极致,可以达到禅那(jhana),但仍无法完全解脱内心烦恼。定有三种:
1.剎那定(khanika samadhi);
2.近行定(upacara samadhi);
3.安止定(appana samadhi);禅那(jhana)的境地。有了剎那定就足够开始修习内观。
Samana 沙门,托钵僧,指出家修行的人。婆罗门靠神来救赎或解脱,但托钵僧由己力寻求解脱。佛陀及其徒众,过的是寺院生活,可称为沙门。但其它非追随佛陀的修行人也可以此称之。
Samatha 寂止。Samatha-bhavana(修止),与修定(samadhi)同义。
Sampajana 有正知(sampajabba),参见下条。
Sampajabba 正知,时时彻知无常,在感受的层次上洞见整个身心现象无常的本质 。
Samsara 生死轮回。
Samudaya 集,生起。Samudaya-dhamma,生起的现象。Samudaya-sacca,苦之集谛,第二圣谛。
Savgha 僧。比丘僧、比丘尼僧是佛法中的出家众。贤圣僧,指体证涅槃的僧众。
Savkhara 行,指心理方面的习性反应,心理的制约。五蕴之一,也是缘起因果链的第二环。日后会产生果报的savkhara(行为)称作业(kamma),因此一个人的未来如何,实际上是由savkhara负责的。(梵文为sajskara)。
Savkharupekkha 行舍。行舍是对「行」保持平等心,为内观之一境界,是「消融」后之体验。原本潜藏于潜意识的随眠烦恼,在消融后会浮现到意识表层,并显为身体感受,对这些感受保持平等心,内观禅修者便不会再造作新业而旧有的行蕴便得以根除。如此修习,渐能将所有旧的习性反应根除。
Sabba 想,判别,辨别。五蕴之一。想蕴通常受到个人过去的业行所制约,而对事实产生错觉。在修习内观时,想蕴转化成智慧,对实相如实了知。它变成了无常想(anicca-sabba),苦想(dukkha-sabba),无我想(anatta-sabba)及不净想(asubha-sabba)。
Sarana 依止,庇护。Ti-sarana(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Sati 念,觉知。为八圣道、五力及七觉支之一项。Anapana-sati(觉知呼吸)。
Satipatthana 念住,觉知的建立。念住有四个相互关联密切的部份:
1.身念住(kayanupassana);
2.受念住(vedananupassana);
3.心念住(cittanupassana);
4.法念住(dhammanupassana);
四者都包含感受的观察,因为感受直接与身心相关联。大念住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nta,长部第22经)为描述内观修习法的主要理论依据。
Sato 觉知。Sato sampajabbo(经由观察感受,了彻身心结构无常的觉知)。
Siddhattha 悉达多,释尊的名字。意指完成工作的人(义成)。(梵文为Siddhartha)。
Sila 戒,道德规范。戒除身、语方面伤害自身及他人的行为,三学的第一项。在家众日常生活中守五戒。
Sotapanna 须陀洹,预流,初入圣人之流、已体证涅槃者。
Sukha 乐。反义字为 dukkha a苦。
Sukhuma 微细的。反义字为 olarika 粗重的。
Suta-maya-pabba 闻慧,闻所成慧。
Sutava/sutavant 声闻,受教的人,已有闻慧的人。
Sutta 经,佛陀或其大弟子们所指导的教示。(梵文为sutra)。
Tanha 贪爱。依字面意思是渴爱。包括贪爱心及其相反的瞋恨。佛陀在其首次开示的转*轮经(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中即明确指出贪爱为苦因。佛陀指出,在缘起流转中,渴爱是缘身受而生起的反应。
Tathagata 如来,修道者达到终极实相。特指觉悟的人,通常指佛陀。
Theravada 上座部。上座系统的佛法,意指长者的教导。佛陀的教导,经由此系统流传保存于南亚地区(缅甸、斯里兰卡、泰国、高棉、寮国)。一般认为这是最原始的佛法。
Ti-lakkhana 参见 lakkhana 条。
Tipitaka 三藏,原意是三个篮子。佛法的三大部类:
1.律藏(Vinaya-pitaka),寺院规范的汇集。
2.经藏(Sutta-pitaka),开示的汇集。
3.论藏(Abhidhamma-pitaka),高级教学,尤其是佛法哲学的系统诠注。(梵文为Tripitaka)。
Ti-ratana 参见 ratana 条。
Udaya 生起。Udayabbaya(生起及灭去),亦即无常,也作 udaya-vyaya,生起灭去的实相,可经由观察自身感受的瞬息变化而得到体验。
Upadana 执着。
Upekkha 平等心。心无贪爱、瞋恨及无明,为四梵住(Brahma-vihara)、七觉支及十波罗蜜之一要项。
Uppada 生起。Uppada-vaya(生起及灭去)。Uppada-vaya-dhammino(生起灭去的特性)。
Vaya / vyaya 灭去,毁坏。Vaya-dhamma(灭去的现象)。
Vedana 受蕴。五蕴之一,佛陀指出受蕴同时兼含身、心两范畴,因此受蕴提供一个管道去检视身心整体。佛陀指出,在缘起流转中,爱为苦本,受为爱本。学习客观地去观照受蕴,便能避免引生新的爱恶。并且能直接体验自己内在无常的本质。这种体验对培养放下执着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能获致心的解脱。
Vedananupassana 受念住。观照身体的感受。
Vibbana 识,认知。五蕴之一。
Vipassana 观,内观。能完全净化内心的向内观察,特别指观察到身心无常、苦、无我的本质。Vipassana-bhavana(内观修习)-经由观察自己身心实际的感受,有系统地培养内观的能力。
Viveka 离执,放下,分别的智慧、明。
Yatha-bhuta 如实,存在的实相。Yatha-bhuta-bana-dassana(如实智,如其本然了悟实相的智慧)。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慈悲的法流
下一篇:开示中引用的巴利文经句(中、英译)
评论排行
- ·死到生——业在死亡和投生过程中的作用(0)
- ·初果圣人只剩七次人天往返。如果这七世...(0)
- ·原始佛教与现存的上座部佛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