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述
佛陀在其四十五年的弘法过程中,所作开示数量繁多,佛陀的弟子们将其分门别类,结集为佛法三藏——“律藏、经藏、论藏”。那么,佛陀的基本教义是什么呢?或者说,佛法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佛陀曾说:“过去和现在一样,我只教导苦和苦的止息”(S.44.2)。这是佛陀对自己教法的高度概括。在其他的经典里,佛陀更进一步的指出“因为未通晓、证悟四圣谛,我与汝等,长久以来,流转于生死。何谓四圣谛?一者苦圣谛,二者苦集圣谛,三者苦灭圣谛,四者苦灭道迹圣谛”(D.16)。所以,南传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四圣谛”。
四圣谛是佛陀的根本教法,由他在证悟之夜发现,且在他(四十五年)漫长的弘化期间不断地重复开示。这四圣谛称为‘圣’(ariya)是因为它们由圣者洞见、因为它们是至上圣者佛陀所教之谛、因为发现它们能够导向圣者之境、以及因为它们是真实、无可变更、绝不虚假之谛。(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七章)
第二章 苦圣谛
什么是“苦圣谛”?佛陀这样解释“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所求不得也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即苦。”(D.22)
简要来说则是除了渴爱之外,三世间地的一切法都属于苦圣谛之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七章)这里的“三世间”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世间。
那么,佛陀所说的“苦圣谛”有什么特点呢?“苦是逼迫义、有为义、热恼义、变易义……”(清净道论第十六品)这就是种种苦的共同特点。
第一节 苦的广说与略说
一、苦的广说
佛陀一共列举了十一种苦,最后概括的说“五取蕴即苦”。这十一种苦,就是佛陀对苦的广说。
(一) 关于“生”
什么是“生”呢?佛陀说“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诞生、出生、入胎、再生、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诸比库,这称为生。”(D.22)佛陀在此提到的“有情”指的就是生活在“天界、人间、畜生道、饿鬼道、阿修罗道、地狱”这六种生存地里的生命。而“诸蕴”即指“色、受、想、行、识”这五蕴。“诸处”是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内处。“比库”是指佛陀的男性出家弟子,相当于北传佛教里的“比丘”。
为什么说“生”是苦呢?因为是许多苦的基础的缘故。(清净道论第十六品)也就是说,没有“生”则苦也无法生起。
(二) 关于“老”
什么是“老”呢?佛陀说“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年老、衰老、牙齿损坏、头发斑白、皮肤变皱、寿命减损、诸根成熟。诸比库,这称为老” (D.22)佛陀在此提及的“诸根”是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六根。
为什么说“老”是苦呢?因为是行苦及苦的基地。(清净道论第十六品)这里的“行苦”是指什么呢?舍受(即不苦不乐受)及其余三地的诸行(即五取蕴),因有生灭的逼迫,故说“行苦”。 (清净道论第十六品)也就是说,由于有情的衰老,死亡已进一步的迫近,由衰老所带来的种种苦痛也将生起,所以说“老”是行苦及苦的基地。
(三) 关于“死”
“诸比库,什么是死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死亡、灭殁、破坏、消失、逝世、命终、诸蕴的分离、身体的舍弃、命根的断绝。诸比库,这称为死。”(D.22)
因为此死是苦的基地,故知是苦。(清净道论第十六品)
(四) 关于“愁”
“诸比库,什么是愁呢?诸比库,若是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愁虑、忧愁、哀愁、内〔心〕忧愁、内〔心〕悲哀。诸比库,这称为愁。”(D.22)
因为愁是苦苦及苦的所依故是苦。(清净道论第十六品)这里,“苦苦”是指:“身心的苦受,因为自性及名称都是苦的,故说‘苦苦’” (清净道论第十六品)
(五) 关于“悲”
“诸比库,什么是悲呢?诸比库,若是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哭泣、悲叹、悲泣、悲哀、哀号、悲痛。诸比库,这称为悲。”(D.22)
因为悲是行苦的状态及苦的所依故是苦。(清净道论第十六品)
(六) 关于“苦”
“诸比库,什么是苦呢?诸比库,身体的苦,身体的不适,由身触而生的痛苦、不适感受。诸比库,这称为苦。”(D.22)
因为它是苦苦及使意苦故为苦。(清净道论第十六品)
(七) 关于“忧”
“诸比库,什么是忧呢?诸比库,心的苦,心的不愉快,由意触而生的痛苦、不适感受。诸比库,这称为忧。”(D.22)
因为它是苦苦及令身苦故为苦。(清净道论第十六品)
(八) 关于“恼”
“诸比库,什么是恼呢?诸比库,若是由于具足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郁恼、忧恼、憔悴、绝望。诸比库,这称为恼。”(D.22)
因为它是行苦的状态、令心烧燃及身形憔悴故为苦。(清净道论第十六品)
(九) 关于“怨憎会”
“诸比库,什么是怨憎会苦呢?于此,凡是那些不可喜的、不可爱的、不可意的色、声、香、味、触、法,或者那些意图不利者、意图无益者、意图不安乐者、意图不安稳者,若与他们一起交往、会合、共聚、结合。诸比库,这称为怨憎会苦。”(D.22)
因为它是苦的基地故为苦。(清净道论第十六品)
(十) 关于“爱别离”
“诸比库,什么是爱别离苦呢?于此,凡是那些可喜的、可爱的、可意的色、声、香、味、触、法,或者那些希望有利者、希望有益者、希望安乐者、希望安稳者,母亲、父亲、兄弟、姐妹、朋友、同事或血亲,若不能与他们一起交往、会合、共聚、结合。诸比库,这称为爱别离苦。”(D.22)
因为它是愁苦的所依故为苦。(清净道论第十六品)
(十一) 关于“所求不得”
什么是“所求不得”呢?佛陀解释说,那些有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悲、苦、忧、恼诸法的有情,生起如此的欲求:『啊!愿我们将没有这种种的苦法,希望它们不要到来!』然而却不能达成这样的欲求,这是所求不得苦。(D.22)
因为它是苦的所依故为苦。(清净道论第十六品)
二、苦的略说
佛陀说“五取蕴即苦”,这就是佛陀对苦的略说。
“诸比库,何谓『简而言之:五取蕴即苦』呢?这就是: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诸比库,这些称为『简而言之:五取蕴即苦』。”(D.22)
即此五取蕴为生等的种种痛苦所逼迫,正如火之烧薪,武器之射标的,虻蚊等之集于牛身,收获者之刈于田地,乡间的劫掠者之抢于村落;又生等之生于五取蕴,亦如草和蔓等之生于地上,花、果、嫩叶之生于树上一样。‘生’是五取蕴的最初的苦,‘老’是它的中间的苦,‘死’是它的最后的苦。‘愁’是如被至死的苦所袭击的燃烧之苦。‘悲’是不堪于前面的苦的人的悲泣之苦。‘苦’是称为界的动摇(四大不调)而与不如意的触所相应者的身的病苦。‘忧’是由于身病的影响于诸凡夫生起心的病苦。‘恼’是由于愁等的增长而生起憔悴呻吟者的心的燃烧的苦。‘求不得’是不得如意的人的不能完成其所希求的苦。如是以种种的方法来考察,则知五取蕴是苦。如果把苦一一来指示,则经多劫也说不完。正如取一滴水而代表全大海的水滴的味一样,世尊为了指示一切苦而简略于五取蕴中,所以说‘略说五取蕴是苦’。 (清净道论第十六品)
第二节 五取蕴
那么,什么是“五取蕴”呢?要理解这个内容,我们应当先来了解什么是“五蕴”。
一、 色蕴
什么是“色蕴”呢?佛陀说“诸比库!所有色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色蕴。”(S.22.48)
那么,什么是“色”呢?佛陀说“诸比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之色,名为色。”(S.22.56)这里,佛陀将色法分为两大类,其中:“四大种”是指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四大种所造之色”是指由这四大元素所组成的二十四种色法。
(一)四大种
什么是地界呢?“坚硬相的是地界……于此身中,坚性或固性的是地界”。
什么是水界呢?“粘结相的是水界……于此身中,粘结性或流动性的是水界”。
什么是火界呢?“遍熟相的是火界……于此身中,遍熟性或暖热性的是火界”。
什么是风界呢?“支持相的是风界……于此身中,支持性或浮动性的是风界”。(清净道论第十一品)
(二)四大种所造色
在论藏里,四大种所造色被分为二十四种。它们分别是:眼、耳、鼻、舌、身五种净色;色、声、香、味四种境色;女根色、男根色两种性根色;心所依处;命根色;营养;空界;身表、语表两种表色;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三种变化色;色集聚、色相续、色老性、色无常性四种相色。
对这些色法的具体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六章“色之概要”。
二、 受蕴
什么是“受蕴”呢?佛陀说“诸比库!所有受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受蕴。”(S.22.48)
那么,什么是“受”呢?佛陀说“诸比库!是六受身。[谓:]眼触所生受、耳触所生受、鼻触所生受、舌触所生受、身触所生受、意触所生受是。”(S.22.56)这里,佛陀是按“受”所生起的根门,将“受”分为六种。在其他经典里,佛陀说“诸比库!此等之三者,是受。以何者为三者?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S.36.5)
根据论藏,受是感受及体验目标的心所。巴利文vedana并不是指感情(感情是涉及许多不同心所的复杂现象),而是纯粹对某种体验的感受;此感受可以是乐、苦、或舍。(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二章)
在此,心所是指与心(即识蕴)同时发生的名法,它们通过执行个别专有的作用来协助心全面地识知目标。(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二章)
三、 想蕴
什么是“想蕴”呢?佛陀说“诸比库!所有想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想蕴。”(S.22.48)
那么,什么是“想”呢?佛陀说“诸比库! 六想身是。[谓:]色想、声想、香想、味想、所触想、法想是,此名之为想。”(S.22.56)佛陀在此是依据“想”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划分的,并按外六处将“想”分为六类。
四、 行蕴
什么是“行蕴”呢?佛陀说“诸比库!所有行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行蕴。”(S.22.48)
那么,什么是“行”呢?佛陀说“诸比库! 六思身是。[谓:]色思、声思、香思、味思、所触思、法思是,此名之为行。”(S.22.56)与“想”类似,佛陀在此是依据“行”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划分的,并按外六处将“行”分为六类。 在论藏里,“行蕴”被进一步的细分为触、思、一境性等五十个心所。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二章“心所之概要”。
五、 识蕴
什么是“识蕴”呢?佛陀说“诸比库!所有识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识蕴。”(S.22.48)
那么,什么是“识”呢?佛陀说“诸比库! 六识身是。[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S.22.56)与“受”类似,佛陀在此是依据“识”所生起的根门,将“识”分为六种。
根据论藏,识蕴(vibbana)在此(即指论藏)列为心(citta);“心”此字通常是用于代表基于其相应心所而得以分门别类的诸“识”。巴利文citta是源自动词词根citi(认知;识知)。诸论师以三方面诠释citta(心):造作者、工具、活动。作为造作者,心是识知目标者(arammanam cinteti ti cittam)。作为工具,与心相应的心所通过心而得以识知目标(etena cintenti ti cittam)。作为活动,心纯粹只是识知的过程(cintanamattam cittam)。
“纯粹活动”这项定义是三者之中最贴切的诠释,即心纯粹只是认知或识知目标的过程。除了识知的活动之外,它并没有一个属于造作者或工具的实际个体。提出“造作者”与“工具”的定义是为了对治某些人所执取的“我见”:认为有个识知目标的造作者或工具的“恒常不变的我”之邪见。佛教学者指出,这些定义显示了并没有一个“自我”在实行识知的活动,而只有心在识知。此心即是识知活动而无他,而且此活动必定是生灭的无常法。(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一章)
在论藏里,“识蕴”依据其生起的因、与其同时生起的“受”、是否受到怂恿、是否与智见或邪见相应等特点被进一步的细分为悦俱邪见相应无行心、忧俱嗔恚相应无行心、舍俱疑相应心等八十九心(或一百二十一心)。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一章“心之概要”。
六、 五取蕴
这五法称为upadanakkhandha(取蕴),因为它们组成了执取的目标。佛陀说:‘无论是那一类与漏有关及会被执取的色,是过去、未来、现在等,这一切都称为色取蕴。’再次,对于其他四取蕴的定义也是如此。(S.22:48)在此,一切能被四取(即:欲取、邪见取、戒禁取、我论取)所执取的五蕴成份皆名为取蕴。这包括了所有色蕴及属于世间的四名蕴。出世间的四名蕴并不属于取蕴,因为它们完全超越了执取的范围,也就是说它们不会成为贪或邪见的目标。(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七章)
七、 五取蕴的共相
什么是“共相”呢?共相是指共同特征。五取蕴的共相就是“无常、苦、无我”。
什么是“无常”呢?以灭尽之义为无常。(清净道论第二十品)也就是说,五取蕴刹那生灭,丝毫不能常住不变,全部在它生起之处灭尽无余,这就是无常。依据佛陀的教导,无常相包括“无常、毁、动、坏、不恒、变易法、不实、不利、有为、死法”共十种。
什么是“苦”呢?以怖畏之义为苦。(清净道论第二十品)前面已经述及,五取蕴时刻为生灭所逼迫,有怖畏的人,因为无常令生怖畏这就是苦。依据佛陀的教导,苦相包括“苦、病、痈、箭、恶、疾、难、祸、怖畏、灾患、非保护所、非避难所、非归依处、患、恶之根、杀戮者、有漏、魔食、生法、老法、病法、愁法、悲法、恼法、杂染法”共二十五种。
在这里,可能会有人产生疑问,受取蕴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种,它们都是“苦”吗?佛陀说“诸比库!比库之乐受者,当应见为苦。苦受者,当见为箭。非苦非乐受者,当常见为无常。”(S.36.5)在此,乐受,因为是由变坏而苦的生起之因,故说‘坏苦’。 舍受及其余三地的诸行,因有生灭的逼迫,故说‘行苦’。(清净道论第十六品)
什么是“无我”呢?佛陀说“无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S.22.15)以不实之义为无我。(清净道论第二十品)由于五取蕴时刻为生灭所逼迫,而不能自主,五取蕴不是“我”、在其中也找不到“我”、在“我”中也找不到五取蕴、五取蕴也不为“我”所有,这就是无我。依据佛陀的教导,无我相包括“敌、无、虚、空、无我”共五种。
对上述共四十种行相具体含义感兴趣的朋友可参阅《清净道论》第十六说根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