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的境界
法增比丘
涅槃是什么呢?它是四究竟法之一(其它是二十八色法、五十二心所与八十九心),它是无为法。它是与世间向背而行,它是出世间,亦即是熄灭了世间的火,三毒或三垢之火,它是渴爱的熄灭。只要人们还被渴爱所纠缠着,他们还未达到出世间,还陷在生死的轮回苦海里,他是不会明白涅槃的真理的。
涅槃(巴Nibbāna梵Nirvāna)的同义字在《杂部经》中有卅二种这么多,包括断爱,无为、止贪、寂灭、清净、宁静、安全、洲、皈依、彼岸、和平、吉祥、善、护、不生、解脱等等,但它不是用文字能给予充分解答的。巴厘圣典对涅槃的解释如下:涅槃是彻底断绝贪爱;放弃它,摒弃它,远离它,从它得解脱。(《初转*轮经》)佛对罗陀说:「罗陀,爱尽实是涅槃。」(《相应部》卷三)佛对舍利弗这么说:「此五取蕴根除与舍弃欲贪,即是苦灭。」(《中部》第廿八经)「比丘们!一切有为无为法中,无贪最上。就是说:远离憍慢,断绝渴想,根除执着,续者令断,熄灭贪爱,离欲,寂灭,涅槃。」(《增支部》卷二)
涅槃有两种:有余涅槃及无余涅槃,有余是指阿那含果已断五下分结,但未断五上分结,死后生到净居天(阿那含天),在那里修习圆满,不还来人间,在那里般涅槃。这在《增一阿含》的火灭品中曾提到:「何名为有余涅槃界?于是比丘,五下分结(已尽),即(生于)彼(净居天)般涅槃,不还来此世,是谓名为有余涅槃界。彼云何名为无余涅槃界?如是比丘,尽有漏(断色爱、无色爱),意解脱(断掉举、我慢),慧解脱(断无明),自身作证而自游戏,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实如之,是谓无余涅槃界.」同相应部阎浮车相应.经中阎浮车问舍利弗:「云何为涅槃者?舍利弗言:涅槃者,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贪瞋痴等的烦恼的灭尽无余,就是涅槃。
在《小部。感兴语》及《长部》卷一中指出:「此中没有地、水、火、风四大种,长、宽、粗、细、善、恶、名、色、等等观念也一样摧破无遗,无此世间亦无他世间,无来无去亦无停留,不死不生亦无根尘。」
在《杂阿含经》中:「佛告婆蹉种出家。若作是见。世间常。此则真实。余则虚妄者。此是倒见.此是观察见.此是动摇见.此是垢污见.此是结见。是苦.是阂.是恼.是热。见结所系。愚痴无闻凡夫于未来世。病.死.忧.悲.恼苦生。婆蹉种出家。若作是见。世间无常.常无常.非常非无常。有边.无边.边无边.非有边非无边。是命是身.命异身异。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此是倒见。乃至忧.悲.恼苦生。」
婆蹉种出家白佛。「瞿昙。何所见?」
佛告婆蹉种出家。「如来所见已毕。婆蹉种出家。然如来见。谓见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作如是知.如是见已。于一切见.一切受.一切生。一切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断灭.寂静.清凉.真实。如是等解脱。比丘。生者不然。不生亦不然。」
婆蹉白佛。「瞿昙。何故说言生者不然。」
佛告婆蹉。「我今问汝。随意答我。婆蹉。犹如有人于汝前然火。汝见火然不。即于汝前火灭。汝见火灭不?」
婆蹉白佛。「如是。瞿昙。佛告婆蹉。若有人问汝。向者火然。今在何处。为东方去耶。西方.南方.北方去耶。如是问者。汝云何说?」
婆蹉白佛。「瞿昙。若有来作如是问者。我当作如是答。若有于我前然火。薪草因缘故然。若不增薪。火则永灭。不复更起。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去者。是则不然。」
佛告婆蹉。「我亦如是说。色已断已知。受.想.行.识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无复生分。于未来世永不复起。若至东方。南.西.北方。是则不然。甚深广大。无量无数永灭。」
因此当一个行者澈底了知并断除对五蕴的执取,涅槃犹如截断的多罗树头不复生起一般,于未来世永不再生起。若说他去了东方、去了西方、去了南方、或是去了北方、或是任何地方,都是错误的说法。乃至于深远广大的世界,无量无数的世界永远灭绝。
在《经集》《乌波湿婆问经》中乌波湿婆问:我将去到那里?识还否存在?我是消失了还是健康地存在?佛说:「如风熄灭火,空寂无可名,牟尼除我执,离相亦离名。」说:「彼灭色无有,论彼无依据,诸相无有时,诸辩、论亦无。」
因此在《自说经》中佛言:「非地、非水、非火、非风、非无限空间、非无限意识、非空无一物、非此世、非彼世、非此彼二世、非日月之界。」涅槃是有的,就好象未生之火、风等等,不能因为见不到,就说没有。
涅槃的境界是与凡夫的错误观念(四颠倒)相对。凡夫把世间的事物的无常看成是常,这叫常颠倒;他们把涅槃想象成是一种境界国土,修行完后去到那儿享受长生不死的快乐。凡夫把世间的众苦当成快乐,这叫乐颠倒;成天到处看得到的生老病死苦都视若无睹。凡夫把身体与种种不净之物看成是净,这叫净颠倒;天天洗啊抹啊扫啊,要把身体与地方整理干净,却忘了思惟这些身与物的本质是不净。凡夫把无我的事物当成有我,这叫我颠倒;这个邪见与六十二邪见把我们紧紧地束缚在三界里,不得出离,也无能证涅槃。
法增比丘,澳洲佛宝寺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死到生——业在死亡和投生过程中的作用(0)
- ·初果圣人只剩七次人天往返。如果这七世...(0)
- ·原始佛教与现存的上座部佛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