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亿耳沙门的修行
法增比丘
二十亿耳(首楼那Sona Kutikanna)比丘是摩诃迦旃延(Maha Kaccayana)的剃度弟子,他来见佛后为世尊所度化。因他脚底有毛,皮肤细薄,经行时常流血,世尊允许他穿一层底的鞋子,但他没有穿,他说他舍了八十车的金锭和七象扈从,由家到非家,如今怎能贪着一层底的鞋子。
二十亿耳在阿盘提(Avanti)随尊者摩诃迦旃延出家一年后,因摩诃迦旃延等了三年才能召集十位比丘授具足戒,因而在二十亿耳请求去见佛时,摩诃迦旃延托他带口信与佛,世尊知道后应允修改五条比丘戒:(1)在边地(非佛教地,僧众少),若集合五位比丘便可授具足戒。(2)在边地可穿着有多层底的鞋子。(3)在边地---即摩揭陀国(印度恒河中游)外,可以时常沐浴。(4)在边地可使用皮革制的塾子。(5)若有人送衣或布,储存的时间应从手接受时算起。([律藏] [大品]V.13)
二十亿耳来舍卫国见佛时尚未开悟,他曾想我是富家子,大可舍比丘戒还俗做在家居士,常行布施供养僧团,亦是修行。世尊知道他求证果心切,用功过度。就在他动念后佛以神通知他所念,便告一比丘,去呼沙门二十亿耳来。于是佛以调琴的比喻来教导二十亿耳沙门,不急不缓,不以精进太急,增其掉悔,不以精进太缓增其懈怠,又以黑白牛之轭系比喻非根或境之过,欲轭之系为其过。
调心要灭除五过失:即懈怠,忘圣言,昏沈掉举,不作行与作行五过。对付懈怠,要起欲愿,即是欲如意足;精进,即是勤如意足;信,即是对三宝的净信与信念;与轻安,即是身心的轻安以对修行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欲、精进、信、轻安是八断行的四种。
忘圣言要以正忆念来对治,这要多读诵或背诵经文,思惟其义理。昏沈掉举,昏沈是心内缩,愚痴愚昧。应修光明想,菩提心等。掉举是心外散,贪爱外境,心不定,应修无常想与可厌恶想;所以要以正念正勤与正知来对治。不作行指不加以思惟对治的方法,所以要以正思惟,或如理作意来对治。作行是指以错误的方法来对治过失,所以要以正思惟与舍来对治。故此正念,正知,思惟与舍是八断行的另四种。
二十亿耳听了世尊的教导,就去选择了一个安静的处所,以正确的态度修行,不久就证了阿罗汉果。
在《中阿含》的《沙门二十亿经》里有他自作证之后的偈:
「乐在无欲,心存远离,喜于无诤,爱(原文作受)尽欣悦。亦乐受尽,心不移动,得知如真,从是心解;得心解已,比丘息根,作已不观,无所求作,犹如石山,风不能动;色声香味,身触亦然,爱不爱法,不能动心。 」
二十亿耳沙门在该经中对佛说「世尊!若有比丘,得无所著,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重担已舍,有结已解,自得善义,正知解脱者。彼于尔时,乐此六处:乐于无欲,乐于远离,乐于无诤,乐于爱尽。乐于受尽,心不移动。」佛印可他的话。
这是说一个修行者在证悟明白后,得解脱知见,心于六尘无欲、远离利养、依戒无诤于他人、乐于爱尽、乐于受尽、心不移动。他向佛详细的说﹕
「世尊。或有一人,而作是念,此贤者以依信故,乐于无欲者,不应如是观;但欲尽、恚尽、痴尽,是乐于无欲。」一个行者所谓无欲的意思,是因为信受佛语,在根门对境时把心里所起的贪、恚、痴消灭,不令再生。
「世尊。或有一人,而作是念,此贤者以贪利称誉,求供养故,乐于远离者,不应如是观;但欲尽、恚尽、痴尽,是乐于远离。」一个行者所谓远离的意思,是心里对利养所起的贪、恚、痴消灭,不令再生。
「世尊。或有一人,而作是念,此贤者以依戒故,乐于无诤者,不应如是观; 但欲尽、恚尽、痴尽,是乐于无诤、乐于爱尽、乐于受尽、心不移动。」一个行者所谓无诤、爱尽、受尽、心不移动的意思,是依于所持的戒,把心里所起的贪、恚、痴消灭,不令再生。
他向后世的修行人所给的忠告是:「若有学未得意,求愿无上安隐涅槃者。彼于尔时,成就学根及学戒;然于后时,诸漏已尽,而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者,彼于尔时,成就无学根,及无学戒。」
这是说若要求无上菩提,先得成就信、勤、念、定 、慧等诸学根,以及学戒,精勤断除诸漏,也即是欲漏,有漏(有爱,有贪等) ,见漏(邪见),无明漏等。这种种的烦恼和结缚包括下列三十种:贪、恶贪、爱、悭、诳、覆恶、谀谄、诈瞒、幻、瞋、恚、怒、忿、恼、憎、嫉、妒、诤、顽固、放逸、睡眠、掉悔、无惭、无愧、邪见、疑、戒取、慢、憍、增上慢等。
心解脱是指心从贪欲解脱;而慧解脱则是心离无明而解脱。这在《杂阿含》一零二七经里说得很清楚:「佛告病比丘:汝不自犯戒耶?比丘白佛言:世尊!我不以持净戒故,于世尊所修梵行。佛告比丘:汝以何等法故,于我所修梵行?比丘白佛:为离贪故,于世尊所修梵行,为离瞋恚愚痴故,于世尊所修梵行。佛告比丘:如是,如是。汝正应为离贪故,于我所修梵行,为离瞋恚愚痴故,于我所修梵行。比丘,贪欲缠故不得离欲,无明缠故慧不清净。是故比丘,于欲离欲心解脱,离无明故慧解脱。」
在《杂阿含》254经中二十亿耳沙门也同样的解说,不过解释的更清楚:「解脱六处,云何为六?离欲解脱,离恚解脱,远离解脱,爱尽解脱,诸取解脱(受尽解脱),心不忘念解脱。……若眼常识色,终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意坚住故。内修无量善解脱,观察生灭,乃致无常。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意识法,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意坚住故。内修无量善解脱,观察生灭,(乃致无常)。」
因此一个离欲的人,心善解脱,他还会被什么来朿缚他呢?若再修慧,断除无明,他还会回来吗?二十亿耳沙门证果后佛赞扬他“勇猛精进,堪任苦行。”(增壹阿含经 (卷3) 大正藏2册, p0557b)上面所谈到的各种解脱乃是我们的心意对种种境所生的分别与执着,这必需靠常常静坐修定以清净的心来观察心念的生生灭灭,这在佛法称为现观,我们必需培养观心,当下就断除对境(色声香味触法)的贪执之心念,而达到离言绝虑、清净心、无念、无心的境界,这是无生的境界,亦即是佛的境界。它是离言语、心思乃及离识的境界。
从阿毗达摩论的观点来看,当一个新的境呈现时,我们生命之流的因素,即有分(Bhavanga)会起波动,然后有分被切断,根与意门会转向新的境,然后产生造业的速行心,它的发生,犹如电光石火,实际上比这比喻还要快,我们还未查觉时己经作了反应而造业了,所以我们应培养强大的正念,冷冷地面对每一次根门的接触,延迟反应,给自已空间与时间正思惟之后才反应,就能修到不为境所转的程度。若以法念处章里所讨论的,那即是从五盖、五蕴、十二处的执取,以八正道来贯彻,修行培育七觉支,而达到解脱的境界。行者培育起强大的定力之后,心常寂定恒以慧观,不为五尘所迷惑。
佛陀教导罗候罗修安般念不净观与四无量以对治五烦恼是很重要的。修安般念以断愁忧之想。修恶露不净想以除灭贪欲。修慈心以除尽瞋恚。修悲心以除尽害心。修喜心以除尽嫉心。修护心(舍心)以除尽憍慢。(《增壹阿含》,卷七安般品第十七之一)。
这一点有些类似五停心住:多贪治以不净观,多瞋治以慈悲观,多愚痴治以十二因缘观,多慢治以界差别观,多寻伺与散乱治以出入息观。
在《清净道论》里谈到人依性行分为六种:贪行、瞋行、痴行、信行、觉行、寻行。贪行者修不净是适当的。瞋行者宜修色遍净色。痴行者宜修广大遍。信行者宜修六随念。觉行者任何都可以修。寻行者宜修小所缘。
我们必需先认识自己的习性,这有助于选择适宜的法门来修习。性行有六个种类:即贪行、瞋行、痴行、信行、觉行和寻行。贪行者若起善则信力强,因信近于贪德,所以贪行者与信行者同分。瞋行者若起善业则慧力强,因慧近于瞋德,所以瞋行者与觉行者同分,痴行者为使未生的善法生起而精进时,多有障碍的寻生起,所以痴行者与寻行者同分。
若从宿世因缘看,贪行者或因宿世善业从天上生此。瞋行者或因宿世恶业从地狱及龙界生此。痴行者或因宿世嗜酒及少闻由畜生道生此。
一般上地、水界偏重的人痴行。火、风界偏重的人瞋行。四界平等的人贪行。病因里贪行者痰增盛,痴行者风增盛。
在日常生活里,可以各种方法来辨别。贪行者步履优美徐缓平正,足迹中央不着地,其他站姿,坐姿,卧姿有相似处。扫地清洁不急促,不散乱,其他作业如洗衣着衣也同,食物则喜油腻甘美,食时细赏各种滋味,若得美味则喜。对事物若见细小喜爱的也欢喜,故执着小德,而大过却不计较,离去时常留连回看。与贪俱行的烦恼有谄、诳、恶欲、大欲、不知足、淫欲炽盛、轻佻等。
瞋行者步伐以足尖掘地行,急促而后跟长,站势顽强,常蹙眉卧,急促睡起,怒气回答。扫地急捷,溅起沙尘,扫不清洁不平坦,洗衣着衣亦同。食喜粗酸,作满口食,紧张吞食。对小而不如意事物有倦意,小过亦生瞋恼,实有福德亦不理。离去时无顾恋。俱行烦恼有忿、恨、覆、恼、嫉、悭等。
痴行者步法混乱无章,急速压下。其他姿势也迟缓无章。作业如扫地,散乱不洁不平,洗衣着衣不注意而紊乱。食无定性,常沾污口。凡事依他人,别人诃责或赞叹,他亦一样反应,不以智分辨。俱行的烦恼有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执取、固执等。
信行者好施、欲见圣者、欲闻正法、常喜悦、不诳、不谄、有信。觉行者和蔼、可为善友、饮食知量、有正念正知、勤、不眠、有忧惧故精勤。寻行者常多言、乐众、不勤于善、心不定,夜思日行等。
住处对贪行者来说以不净不舒适较适合。穿粗重袈裟,用丑与粗重的陶土或铁钵,托钵路途以不适意,不平坦,不近村庄为宜,供钵食以奴婢,佣人,貌丑衣垢身臭,以轻蔑的态度抛钵食为宜,食物以粗糙坏色较宜。修定所缘以色遍的不净相为宜。这些都有助于贪行者的修行。
瞋行者以舒适美观清净的住处为适当,无险难,平坦。衣着简单但优美。钵状如水泡,以铁制净色为宜。托钵路途近村庄,平坦无危险。供钵食的人以恭敬欢迎态度供美味斋食,并有侍者持浴巾涂油熏香等恭敬侍奉。所缘以色遍的净色为宜。这些较适合瞋行者。
痴行者的住处以宽敞无障碍为佳,狭小空间会使他愚昧。其他的如对瞋行者的也适于痴行者。信行者则以如同瞋行者的为宜。所缘以六随念较适合。觉行者的住处没有不适合的。寻行者的住处不宜有美丽的园林,宽大能见连绵的青山者不适合。因为寻思散乱的缘故。应该如贪行者的较适合。
像二十亿耳沙门未证悟前那样思惟的人,在这世上,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他们为色相所迷惑,生起众多邪思惟,不知苦及将来的苦,不知出离,不想上求佛果,只求现状的安逸,实是可怜!
法增比丘写于佛历二五四七年,澳洲彐梨。润饰于台北,佛历二五四九年腊月。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死到生——业在死亡和投生过程中的作用(0)
- ·初果圣人只剩七次人天往返。如果这七世...(0)
- ·原始佛教与现存的上座部佛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