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念处毗婆舍那观禅
2012-12-29 14:48:56   来源:   评论:0 点击:

Namo tassa bhagavato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1 四念处毗婆舍那观禅 在佛教种种的传承中, 观禅是以«念处经»所记载的四念处为依据。缅甸马哈希尊者独特的修法,...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1 四念处毗婆舍那观禅

在佛教种种的传承中, 观禅是以«念处经»所记载的四念处为依据。

缅甸马哈希尊者独特的修法, 在于当呼吸时, 腹部上、下起伏移动, 初学者用来当做观照的主要目标(所缘)。接着, 要观更多的目标。不同的业处师(以下简称禅师)会给相当有弹性、有差异性的指导。因此, 在许多情况下, 进入哪个阶段要如何作观照, 这取决于个人的禅修经验与技巧。

四念处被强调为出离, 并且唯一的一个清净解脱道。教法含概各种不同的禅修目标, 可以分为四类。这些是用来开展正念、如实观照。这四种为:
●身念处
●受念处
●心念处
●法念处
■ 身念处 (Kayanupassana Satipatthana)
这个念处概涵不同的章节:
1 呼吸
2 姿势(行、住、坐、卧时不同姿势的禅修)
3 简洁明了
4 不净身分
5 四大(地、水、火、风四要素)
6-14 墓墟观, 观各种不同阶段尸身坏

很明显的, 他们有些是基础寂止禅禅修(以下简称寂止禅、止禅), 但后续转为观禅。在«念处经»结尾的诗行中提到:「他活着, 观照身体中各种现象的生起;他活着, 观照身体中各种现象的灭去;他活着, 观照身体中种种生生灭灭。」

■ 受念处 (Vedananupassana Satipatthana)
这里有九类的感觉, 作为正念观照目标。第一到第三个是︰乐受、苦受、不苦乐受(舍受)。

这三个之后, 更进一步观照到有关身体的(第四到第六), 或者是心理的(第七到第九)目标。

■ 心念处 (Cittanupassana Satipatthana)
可以当做正念观照的心识目标是︰
1 贪;
2 无贪;
3 瞋;
4 无瞋;
5 痴;
6 无痴;
7 缩小;
8 散乱;
9 扩大;
10 没扩大;
11 有更良善的其它精神状态;
12 没有更良善的其它精神状态;
13 平静的意识;
14 不平静的意识;
15 自由的意识;
16 不自由的意识;


■ 法念处 (Dhammanupassana Satipatthana)
1 五盖
2 五蕴
3 六内出入处、外出入处(十二处)
4 七觉支
5 四圣谛。

身念处(Kayanupassana Satipatthana) 被认为是增长正念的主要目标, 因为他们是︰

1 较粗的, 因此容易注意到;
2 某种程度上, 现在或者多数时间, 可实际运用;
3 不痛, 只是一般的感觉。因此, 可以观察相当长时间, 不会增加多少压力。

当你正念观照物质过程时, 你自然也会注意到心理现象, 它们是一起出现的。首先, 剧烈的疼痛坐久了可能会出现, 许多烦恼、习气和念头会起来攻击心。

过后, 以正念观照和定力的改进, 较细微的目标, 也能相当容易地就被观照到。在开始过程中, 禅坐一支香里, 会遇到禅修的目标是︰

● (呼吸时)腹部的「上升(胀)」、「下降(瘪下)」; 
●「坐」、「触」的感受; 
● 念头或散乱;
● 听到声音;
● 苦受以及乐受。

腹部的「上升」、「下降」是首先使用的主要目标, 当它变得微弱, 时有时无, 就可以改观「坐」、「触」的感受来代替上、下。坐久后痛觉和感受可能会主导。其它出现不那幺频繁的目标也要观照, 在他们消失之后, 返回观照主要目标(「上」、「下」)。

腹部的「上升」、「下降」是首先使用的主要目标, 当它变得微弱, 时有时无, 就可以改观「坐」、「触」的感受来代替上、下。坐久后痛觉和感受可能会主导。其它出现不那幺频繁的目标也要观照, 在他们消失之后, 返回观照主要目标(「上」、「下」)。

经行时, 同样行走的过程, 用来作主要目标观照, 其它(痛、念头、看见、听见和其它) 为次要目标。

以这种方法, 可以正念观照物质、精神现象, 它们生起、变化、消逝的过程。
 
心是飘浮不定的,
难以控制,难以防护。
智者训练其心,使它正直,
如矢箭师矫正箭一般。
《法句经•第33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 基本的准备说明
下一篇:毗婆舍那实修法要 作者 序 目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