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二十选》
第一选 无明盖,爱结系
经号: 267( 50)[ 44]
一、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众生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生死,不知苦际。
诸比丘!譬如狗,绳系着柱,结系不断故,顺柱而转,若住、若卧,不离于柱。如是,凡愚众生,于色不离贪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轮回于色,随色转,若住、若卧,不离于色。
如是,受、想、行、识,随受、想、行、识转,若住、若卧,不离于(受、想、行、)识。
诸比丘!当善思惟,观察于心。所以者何?长夜心为贪欲所染,瞋恚、愚痴所染故。比丘!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比丘!我不见一色种种,如斑色鸟,心复过是。
所以者何?彼畜生心种种故色种种。
是故,比丘!当善思惟,观察于心。
诸比丘!长夜心贪欲所染,瞋恚、愚痴所染;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比丘当知!汝见嗟兰那鸟种种杂色不?」
答言:「曾见,世尊!」
佛告比丘:
「如嗟兰那鸟种种杂色,我说彼心种种杂,亦复如是。
所以者何?彼嗟兰那鸟心种种故,其色种种。
是故,当善观察,思惟于心,长夜种种贪欲、瞋恚、愚痴所染;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
譬如画师、画师弟子,善治素地,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种像类。
如是,比丘!凡愚众生,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于色不如实知故,乐着于色;乐着色故,复生未来诸色。
如是,凡愚(众生),不如实知受……。想……。行……。(不如实知)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不如实知故,乐着于识;乐着识故,复生未来诸识。
当生未来色、受、想、行、识故,于色不解脱,受、想、行、识不解脱,我说彼不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有多闻圣弟子,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故,不乐着于色;以不乐着故,不生未来色。
如实知受……。想……。行……。(如实知)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故,不乐着于识;不乐着故,不生未来诸识。
不乐着于色、受、想、行、识故,于色得解脱,受、想、行、识得解脱,我说彼等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佛说此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解说
「无明盖」、「爱结系」是我们长久以来,一直在生死中打滚的主要原因。就像被绳子绑在柱子上的狗,只能绕着柱子活动一样,我们凡夫,只要渴求在、贪爱在,那么,就只能一直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生死轮回,就像绕着「五蕴」这根柱子而转一样。
凡夫的心,长久以来为贪、瞋、痴所扭曲(所染),所以,就无法如实知五蕴,以及五蕴的集、灭、味、患、离;无法如实地了解「五蕴」的真相。因为不如实知,所以很自然地「乐着」五蕴,而察觉不到「贪爱」这条绳子,那么,就只有长在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中,不得解脱了。
人们的心如果是染着的,那么,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苦恼的人生。而如果心是解脱的(心净),那么,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解脱的人生。心,就是这么具有主导的地位,就像画家,能随意作种种图画一样。所以,修行者应当好好地注意(善)思惟、观察自己的心,耕耘自己的心。
三、讨论
(1)《杂阿含经》(或者说,早期的佛教经典)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不离我们身心活动的范围,来谈解脱。如第 233(306)[235]经中,就是将「世间」定义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内入处(即六根)的,或者第 231(304)[233]经,更广说为与六内入处相关涉的「六尘」、「六识」、「六触」,乃至于「三受」等。这些,就是我们的「世间」--日常生活的舞台,也是我们修行的道场--修行的下手处。
(2)生老病死、危脆败坏,是这个「世间」的活动现象。忧悲恼苦,烦恼不断,长夜轮回生死,而不知何处是苦的尽头(苦际),这是我们的悲哀,也是我们修行应该解决的问题。
(3)让我们静静地想一想:忧悲恼苦的烦恼,哪一件不是来自贪、瞋、痴的推动?这是因为:心中如果起了贪、瞋、痴,那么,就像戴了贪、瞋、痴的有色眼镜一样,生活的周遭--起心动念、行动作为,哪一样没有贪、瞋、痴的踪影?
(4)学习佛法的目标是什么呢?学佛的慈悲?愿力?智慧?都对啊!但是,如果说,学习佛法的目标是「贪、瞋(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不再发生)」(第 797(1067)[809] 经),是不是可以让我们对佛法的把握,更具体、更明确,也比较容易帮助我们,将佛法落实在日常的生活中,在日常的生活中,来体会与实践呢?
(5)第133(1785)[135]经以及第136(1788)[138]经中说,「色(受、想、行、识)有故,是色事起」;「若(色、受、想、行、识)无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系着,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这是更进一步地指出,对五蕴的系着,对无常的无知,是令众生「无明盖,爱结系,长夜生死」的主要原因。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为贪、瞋、痴所主导的烦恼,就是生死轮回的祸首。归结来说,就是「无明」与「爱结」。为什么呢?什么是无明?爱结又如何作用?这是《杂含阿经二十选》中,前十选所关切的主题。
(6)「无明」与「爱结」,表面上看,很像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其实,两者之间,也还是紧密而相关连的。如第 334(455)[312]经(〈有因有缘有缚法经〉)中说:「何等为爱因、爱缘、爱缚?谓无明因、无明缘、无明缚。」又如第 292(473)[330]经,以及第 297(478)[335]经(〈大空法经〉)中说:「无明离欲而生明,……」而「欲」,即是指欲贪;贪爱;爱结。所以,我们可以说:贪爱,是根源于无明,而表现于情感上的;然而,属于情感上的贪爱,也还能更增加理智上的浑沌呢!
(7)经中说:「『众生』于无始生死,……」什么是「众生」呢?如第 306(408)[284]经说:「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行)。此『四无色阴』、『眼色』,此等法名为『人』。于斯法,作人想、『众生』、那罗、摩[少+兔]阇、摩那婆、士夫、福伽罗、耆婆、禅头(以上几个名词,都是「人」的异名)。」又如第 294(475)[332]经中说:「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这是说,由于眼(即「根」--感官)对色(即「境」--感官觉察的对象),加上视觉(即「识」--身体的神经感觉功能),内外相互交涉,而完成了认识作用(即「触」)。再经由认识,产生情绪感受(即「受」),思考、判断等的抽象概念(即「想」),以及思考后所引发的行动意愿或意志力(即「行」)。除此而外,又如第 214(276)[216]经说:「眼、色因缘生眼识,彼无常、有为、心缘生。此三法和合触,『触已受,受已思,思已想』。」姑且不论「受」、「想」、「思」(受、想、思合称为「名」)的生起,是「俱」(同时),亦或是次第依序相依,只要有这一连串反应的,就称为人、众生、那罗、……。
所以,所谓的「众生」,其实是可以看作就只是「根」、「识」、「触」、「受」、「想」、「行」等一连串的反应罢了。如果依性质来分,就是属于精神层次的「四无色阴」,以及属于物质方面的「五根」。无色,是「非物质」的意思。阴,也译为蕴,聚合的意思。「四无色阴」就是指:识(触)、受、想、行(思)等四种精神作用。而「五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也就是我们的生理系统,因为都属于是物质的,所以统称为「色」。色、受、想、行(思)、识(触),佛法中也称为「五阴(蕴)」。而其中,属于精神层次的「四无色阴」,就是一般通称的「心」了(参考印顺法师着《佛法概论》〈第八章:佛法的心理观〉)。
(8)经中接着说:「当善思惟,观察于心」,又说:「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所以,「无明所盖,爱结所系」的,就是特别指「众生」的这个「心」了。众生的恼(烦恼)与净(解脱),其枢钮,就是心。所以经中说,要常观察自己的心--识(触)、受、想、行,检查其受贪、瞋、痴的影响程度如何。
修「心」,就成为佛法中,修行的主要内涵了。
(9)经中说,「众生于『无始』生死」,为什么说『无始』呢?这是应当从「缘起」的角度来理解的。一切的存在(包括时间),都是各依其所需因缘的,所以,严格说来,一有「开端」这样的观念,就不如法(缘起法)了。依着这样的见解,说众生的心,「本来」是清净的,似乎也还有讨论的空间的。
虽然经中说,「心」长夜为贪瞋痴所「染」,第 1246(13339)[990] 经,也有以冶金作修行的比拟,都可能让人们进一步推想为:心「本来」是清净的,只是后来受了污染罢了。这样的说法,如果能引发人们对修行的信心,是好的,但是,如果因此而落入了一个「非缘起」的「本来」如何如何,岂不又落入了另一种型态的执着困境?
(10)如实知,就是如其事实的了知,而且特别是针对生命真相的了知、体认来说的。经中说,如实知五蕴,以及五蕴的集、灭、味、患、离,对杂染生命的因缘,能够了然,进而出离杂染,这是「正见」、「正思惟」的「慧」了。(参考印顺法师《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二节:泛说解脱道〉慧的解说部分)
(11)其它关于揭橥「无明」与「爱欲」为生死轮回根本的经文:
266(49)[43],267(50)[44],294(475)[332],937(13277)[929]→945(13285)[937],948(13288)[940]→955(13295)[947]。
(12)相当的南传巴利文经典为:《相应部》〈蕴相应〉第一○ ○ 经〈绳系〉(22-100)(元亨寺南传大藏经译本第十五册二一三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第二选 不如实知是无明
下一篇:杂阿含经二十选 序 自序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死到生——业在死亡和投生过程中的作用(0)
- ·初果圣人只剩七次人天往返。如果这七世...(0)
- ·原始佛教与现存的上座部佛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