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二十选》
第九选 五蕴断--攀缘四识住
经号:39(151)[ 85]
一、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五种种子,何等为五?谓根种子,茎种子,节种子,自落种子,实种子。
此五种子,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新熟坚实,有地界而无水界,彼种子不生长增广。
若彼种新熟坚实,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有水界而无地界,彼种子亦不生长增广。
若彼种子新熟坚实,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有地、水界,彼种子生长增广。
比丘!彼五种子者,譬取阴俱识。
地界者,譬四识住。
水界者,譬贪喜四取攀缘识住。何等为四?于色中识住,攀缘色,喜贪润泽,生长增广;于受、想、行中识住,攀缘受、想、行,贪喜润泽,生长增广。比丘!识于中,若来、若去、若住、若没、若生长增广。
比丘!若离色、受、想、行、识有若来、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
色界离贪,离贪已,于色封滞,意生缚断。于色封滞,意生缚断已,攀缘断。攀缘断已,识无住处,不复生长增广。受、想、行界离贪,离贪已,于行封滞,意生缚断。于行封滞,意生缚断已,攀缘断。攀缘断已,彼识无所住,不复生长增广。不生长故,不作行,不作行已住,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脱。
解脱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着。无所取、无所着已,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说彼识不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所至趣,唯见法,欲入涅槃、寂灭、清凉、清净、真实。」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解说
种子在土壤中,有水的滋润,就会生长增广。
五蕴中的识蕴,就像种子。
而色、受、想、行等其它四蕴,就是识所迷恋、安住的四个地方(四识住),就像是土壤。
贪爱,就如同其中滋润生长的水分。
识在色、受、想、行等四个地方,随时找机会发生关系(攀缘)、安住。经由喜贪的滋润,而得到生长增广。如果说,离开色、受、想、行,而有识的成长处,那么,这样的识,是不存在于我们实际生活的经验里的,人们将会不知所云。
如果能够对色、受、想、行等,没有贪欲,那么,对色、受、想、行,因迷恋、执取(封滞),而在心中所产生的系缚(意生缚)就断除了。一旦这样的系缚断除了,也就不会再要攀缘了。攀缘断了以后,识就不再与色、受、想、行等有所关连,而失去了安住处。没有安住处的识,也就不会再生长增广。不会再生长增广,就不会再「有所作为」(「不作行」)。不会再有作为后,便成就「无相心解脱」(「住」)、「无愿(无所有)心解脱」。
解脱后,对身、心及周遭的一切,就不会想占有(取),不会迷恋(着),而自觉涅槃(烦恼永尽)。此时的识,不会再往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不会再进入生死轮回(至趣),只有看到因缘的聚散(唯见法),想契入涅槃、寂灭、清凉、清净、真实。
三、讨论
(1)将本经与第 40(152)[86] 及 64(61)[55]经后半段,一起比照阅读,可以帮助对经文的了解。
(2)第 288(469)[326]经中,描述尊者舍利弗与尊者摩诃拘絺罗两位圣者,在讨论「十二缘起」的问题。尊者摩诃拘絺罗说,「彼『名、色』缘『识』生」,「彼『识』缘『名、色』生」。「识」与「名、色」,是相互依存生长的,就像三支芦草,需要相互支撑(辗转相依),才能竖立于空地一样,缺了哪一支都不行。「名」,就是生命的精神状态,也就是指「受、想、行」。
(3)如果套用「黑牛与白牛」的经文,我们也可以说,识是一边,四识住是一边,于其中间,贪爱是系。断五蕴,就是要从断贪爱着手。贪爱断,识不再攀缘色、受、想、行等「四识住」,也就无从生长增广,在失去贪爱的滋润下枯萎。识、名、色,三芦如果少了一芦,五蕴就断了。如第 374(537)[373] 经中说:「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云何为四?一者、抟食,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若比丘于此四食,有喜、有贪,则识住增长,识住增长故,入于名色,入名色故,诸行增长,行增长故,当来有增长,当来有增长故,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如是纯大苦聚集。」所以,第 77(131)[68]经说:「当断色欲贪,欲贪断已,则色断。」这是说,所谓的「五蕴断」,指的是「断欲贪」的意思,而不是说,要直接去破坏或压抑身体(六根)的功能。(请参考〈第十选:六入处断--四品法经〉讨论(4))
(4)经中说:「攀缘断已,彼识无所住,不复生长增广。不生长故,不作行,不作行已住,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脱。」其中,「不作行」、「住」、「知足」等,虽然无法明确地知道其内容,但是,依前后文意,可以知道这是描述断欲贪后的种种状况。「不作行」,第 64(61)[55] 经中作:「无所为作」,所以尝试以「成就不会再『有所作为』」来理解。而「住」,参考第 556(1631)[555]→559(1635)[558] 等经的「解脱已住,住已解脱」经文,其中的「住」,或有相通之意。若依《瑜伽师地论》(《大正大藏经》第三十册第七八九页中,或印顺法师编《杂阿含经论会编》上册第一○ 六页),以及印顺法师着《空之探究》〈第一章‧第六节:无相〉的解说:
「空解脱门为依止故,名无所为。」
「无愿解脱门为依止故,名为喜足。」
「无相解脱门为依止故,说名为住。」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以「无相心解脱」来理解「住」,而以「无愿(无所有)心解脱」来理解「知足」。
而涅槃,就如第 490(1478)[489] 经中所说的:「涅槃者,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
(5)如第 73(127)[64]经中,形容「五受阴」是「重担」,而「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为「取担」,也就是说,爱染,就像拿了个重担子来担着一样。那么,只有在「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着永断无余、已灭,已吐、尽、灭、没」时,才是「舍担」了。
(6)第 108(176)[110]经中,尊者舍利弗告诉要回去西方的比丘说,如果有人问:「汝彼大师云何说法?以何教教?」就应当回答:「大师唯说调伏欲贪,以此教教。」如果再问:「于何法中调伏欲贪?」那么,就应当回答:「大师唯说于彼色阴调伏欲贪,于受、想、行、识调伏欲贪。」如果再深一层问:「欲贪有何过患故,大师说于彼色阴调伏欲贪,于受、想、行、识调伏欲贪?」那么,就应当回答:「若于色欲不断,贪不断,爱不断,念不断,渴不断者,彼色若变、若异时,则生忧悲恼苦。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由于欲贪,所以,就舍不得失去(若变、若异),而生忧悲恼苦。这也是为什么佛陀会以「调伏欲贪」,来教导众生了。欲贪的调伏,是从我们的五蕴身心活动中,来做的。经中说,「于色(五蕴)欲不断」,「不断」的是什么呢?不断的是贪、爱、念、渴。反过来说,五蕴应当「断」的,可以「断」的,则是贪、爱、念、渴了。
这是「五蕴断」的真实内涵。
(7)其它关于五蕴断的经文:3(6)[3] → 6(9)[6]、 31(37)[31]、 71(120)[62]。
(8)相当的南传巴利文经典为:《相应部》〈蕴相应〉第五四经〈种子〉(22-54)(元亨寺南传大藏经译本第十五册七九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第十选 六入处断--四品法经
下一篇:第八选 欲爱是系--黑牛与白牛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死到生——业在死亡和投生过程中的作用(0)
- ·初果圣人只剩七次人天往返。如果这七世...(0)
- ·原始佛教与现存的上座部佛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