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选 出入息念
2012-12-29 15:07:15   来源:   评论:0 点击:

《杂阿含经二十选》  第十四选 出入息念                       经号:803(1084)[815] 一、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修习安...
《杂阿含经二十选》
 
  第十四选 出入息念
                       经号:803(1084)[815]
一、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修习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何等为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着衣持[金+本],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
  乞食已,还住处,举衣[金+本],洗足已。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系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于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于心令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槃。
  念于内息,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
  息长;息短;
  觉知一切身入息,于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于一切身出息善学;
  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于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于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
  觉知喜;
  觉知乐;
  觉知心行;
  觉知心行息入息,于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于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
  觉知心;
  觉知心悦;
  觉知心定;
  觉知心解脱入息,于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于觉知心解脱出息善学。
  观察无常;
  观察断;
  观察无欲;
  观察灭入息,于观察灭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于观察灭出息善学。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解说
  多修习修安那般那(出入息)念的人,能够身、心安详,思考清晰,观察敏锐,烦恼、妄想(杂念)寂灭,纯净无疵,明(相对于无明)分想修习圆满。
  如何修呢?
  如果住在村落、城市附近的郊外,早晨入村落乞食时,好好地守护六根,好好地保持着正念。乞食后,回到自己的住处,在林中、空房、树下、空地,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腰杆打直地端坐,拋开胡思乱想,将念头维系在当下(面前),断除心中的贪爱,离欲清净,清除瞋恚、惛忱、掉悔不安、疑惑,心情笃定自信。远离上面五种让慧力羸弱、障碍解脱的烦恼。
  将注意力集中在属于【身体】的呼(出息)吸(入息)上,依着呼吸,觉察每个呼吸的长、短(息长、息短),明白身体配合呼吸的律动顺序(一切身出、入息),放松肌肉,舒缓心情,觉察到呼吸变得细匀(一切身行息出、入息)的情形。
  随着每一个呼吸,清清楚楚地明白心中【感受】的变化:是在进入了初禅或二禅时的喜,还是进入了三禅时的乐,或是所有的觉受(心行),都已经平息下来了。
  再进一层,依着呼吸,觉察【心念】的变化:是在趋于欢悦的情况,还是已经收摄,专注于一境而入定,或是已经清净离杂染了。
  最后,依着呼吸,觉察【法理】的变化,觉察到在修习安那般那念当中,无常的变化、一阶阶修习的完成、一层层贪欲的消除、以及达到舍离、寂灭的情形。
  这就是修习安那般那念。
 
三、讨论
  (1)定,包括欲界的「近分定」、色界的「四禅」(静虑)、无色界的「四无色定」,也译为「三摩地」、「三昧」、「等持」,有时也与「正受」(三摩[金+本]底)混用。
  定的名称,往往是依据入定的方法(如观想的内容)来命名的。如第 80(137)[71]经(《圣法印知见清净经》)中所提及的「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所有三昧」,第 109(177)[111]经中所提及的「地、水、火、风、青、黄、赤、白一切入处正受」,第 236(309)[238]的「空三昧禅住」等。而如第 1165(383)[259] 与 741(938)[753]经的「不净观」,以及第 742(939)[754]经的「随死念」,也可以(但不限于)是定的修习的。虽然提到了这么多的定,但是,在经文中,都没有描述修习定的详细内容。或许,在当时入定的技巧已经十分普及,或者属于师徒相传的部分很自然而然地,在经中就略而不再累嘱吧。
  (2)如第 65(62)[56] → 68(98)[59] 等经说:「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实观察。」定,不是佛法所不共于外道的,也不必然是解脱的关键(参考〈第十一单元:须深盗法〉)。然而,定可以使我们的心沈寂、平静下来,沉静的心,才有能力作如实观察。所以,禅定确实是解脱道上的善方便。如实地了解定的功能,而不必好于其神秘,也不必视之为修行的唯一途径,才是确当的态度吧。
  (3)如第 809(1097)[821] 经说,佛陀教导比丘们修「不净观」,并且赞叹修不净观可以「得大果、大福利」。结果,修不净观的比丘们,由于常常观想自己身体的流脓不净,因而造成过度厌恶自己的身体而自杀,或请求别人来杀。鹿林梵志子,受到讨厌自己身体比丘的请托,而杀了这位比丘。杀完后,又受到魔天的赞叹蛊惑,以为这样做,是在帮人解脱,助人得涅槃,以致于前前后后,共杀了六十个讨厌自己身体的比丘。佛陀在每月十五日的说戒大会中,发现比丘突然少了很多,才知道这样的事。于是,又教导了「安那般那念」,以避免再有因为修不净观而自杀的。
  (4)依据《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大正藏》第三十册第四三Ο至四三三页,或《杂阿含经论会编》中册第四Ο三至四一一页)的解说,「安那般那」,亦名「入、出息」;「身行」;「风」,即是指「呼吸」。所以,「安那般那念」可以理解为「缘于呼吸的心念锻炼」,也可以称为「出入息念」。
  比照第 810(1098)[822] 经,知道经中所说的,是依「出入息念」而修「四念处」的。若参考叶均先生译《清净道论》〈第八章‧第九节:安般念〉,那么,或许比较容易明白。《清净道论》称之为「安般念的十六事」(《瑜伽师地论》称之为「十六胜行」):
  1出息长时知「我出息长」,或者,入息长时知「我入息长」。
  2出息短时知「我出息短」,或者,入息短时知「我入息短」。
  3「觉知全身我出息」及「觉知全身我入息」,彼如是学。
  4「安息身行我出息」及「安息身行我入息」,彼如是学。
  --以上1至4,为「四念处」中的【身身观念处】。
  5 觉知喜。
  6 觉知乐。
  7 觉知心行。
  8 觉知安息心行。
  --以上5至8,为【受受观念处】。
  9觉知心。
  10令心喜悦。
  11令心等持。
  12令心解脱。
  --以上9至12,为【心心观念处】。
  13观无常。
  14观离欲。
  15观灭。
  16「观舍遣我出息」及「观舍遣我入息」,彼如是学。
  --以上13至16,为【法法观念处】。
  有关「四念处」的内容,请参考〈第二十选:自依、法依、莫异依〉讨论(3)。
  其中,第3 项中的「全身」,《瑜伽师地论》作「[ㄔ+扁]身」,即经中所说的「一切身」。《清净道论》解说为「全出息身的初、中、后」。所谓的「初、中、后」,「即外出的息,以脐为初,以心脏为中,以鼻端为后;内入的息,以鼻端为初,以心脏为中,以脐为后。」以现今的生理常识来看,吸气,是将空气吸入肺脏。而空气,是无法直接由鼻子,通过心脏,到达肚脐的。不过,呼吸时,伴随着横隔膜与腹部律动的扩胸作用,感觉上是可以说为由鼻子,经过心脏(胸部)而到达肚脐(腹部)的,所以,「一切身入息」,就可以理解为:身体配合呼吸的全部律动过程了。
  第4项的「安息身行我出息」,即经中所说的「一切身行息出息」。其中,「一切身行息」的「息」,即「安息」、「止息」的意思。而「身行」,即是指呼吸。所以,「一切身行息出息」可以理解为,在安那般那念的修习中,呼吸逐渐地趋于细长轻微,甚至于不起(停止)的情形。  第5项所说的「喜」,与第6项所说的「乐」,特别是指二禅特有的喜,与三禅特有的乐的。第7项中的「心行」,《顺正理论》与《显宗论》(《大正藏》第二十九册第六七五、九一九页)虽然各持不同的理由,但都是基于「心行」即是「受」的前提下来辩难的。
  (5)定,在修习前,身、心都需要先做准备。时间、地点,也都要有所选择。如经文中说:「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离五盖。」等都是。又如第 801(1082)[813] 经,则归纳出五点,称之为「五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
  1住于净戒:更进一步则是远离五盖。
  2 少欲、少事、少务:心念比较容易平息下来。
  3饮食知量。
  4 初夜、后夜不着睡眠,精勤思惟。
  5空闲林中,离诸愦闹。
  其中,第4 项的「初夜」、「后夜」,是将天黑到黎明的这段期间,分为三部分,称为「初夜」、「中夜」、「后夜」的。中夜,还是需要入睡休息的。
  第 805(1093)[817] 经中,阿梨瑟咤比丘说:「世尊!我于过去诸行不顾念,未来未来诸行不生欣乐,于现在诸行不生染着。于内外对碍想,善正除灭。我已如是修世尊所说安那般那念。」虽然不是最圣妙的,但也获得了世尊的肯定。这也是不瞻前顾后,活在当下的修行态度。
  (6)如第 814(1102)[826] 经说,修出入息念,可以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处,可以得到须陀洹果、斯陀洹果、阿那含果,得无量种神通,乃至漏尽智者。其中,从初禅到四禅,是《杂阿含经》中所说的「定根」(如第 646(818)[658]、647(819)[659]、655(827)[667]、658(830)[670]经),「定力」(如第 675(872)[687]经),「定觉分」(如第 715(912)[727] 经)的内容。大抵来说,《杂阿含经》是重于色界「四禅」的。
  (7)如第 347(489)[346]、 474(737)[473]、 483(753)[482]经,以及第 501(1557)[500]经中,描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特性为:
  初禅:有觉、有观,离生喜乐,语言寂灭。
  二禅:无觉、无观,定生喜乐,觉观寂灭。
  三禅:离喜,喜心寂灭,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乐,安乐住
     ,彼圣说舍。
  四禅:离苦,息乐,忧、喜先已离,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出
     入息寂灭。
  (8)禅定的境界,与解脱的成就,是没有必然的相对关系的。能入初禅境界的人,未必能证得初果,也未必不能证四果。而且,即使是不能入初禅的人,也有能证入四果,成为阿罗汉圣者的。能入「非想非非想」禅定的外道,身坏命终后,有可能因此而生于「非想非非想天」,但却尚未能脱离生死之流。这是因为,禅定能力,并非解脱关键的缘故。
  (9)如第 464(727)[463]经,阿难问:「当以何法专精思惟?」所得到的所有答案,一致是:「所谓止、观。」「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于观已,亦成于止。」佛陀所教导的定(止),是为了成就观慧(毗婆舍那)。观慧的成就需要专心一意,所以也能成就定。所以,「专精思惟」的内容,是「止、观」,其实,还是偏重于「观」的。
  (10)第 568(1644)[567] 经,说到了入、出「灭尽定」的次第:入时,「先灭口行、次身行、次意行。」「口行」,是说话,以及引发说话的觉、观,「身行」是指呼吸,「意行」是指意念(想、思)。出定时,依次相反:「意行先起、次身行、后口行。」《清净道论》中说,「无想天人、第四禅的入定者、生居于色、无色界者、入灭尽定者」无出、入息。当入了深定,而停止了呼吸时,不要惊慌立即想起身,而是从意念上,先想自已应该有呼吸,然后,将意念放在专心于呼吸的鼻孔口上,就能惭惭恢复呼吸。这和经里所说的「意行先起」,是一致的。有了呼吸,才能继续恢复回有觉、有观。当然,出了禅定后,才能够开口说话。  (11)其它有关出入息念的经文:〈安那般那念相应〉。
  (12)相当的南传巴利文经典为:《相应部》〈入出息相应〉第一经〈一法〉(54-1)(元亨寺南传大藏经译本第十八册一六四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第十五选 沙门四果
下一篇:第十三选 无常观

分享到: 收藏